APP下载

MOOC设计、学生参与和讨论质量的关系研究

2021-05-31吴以欣刘梦今

数字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生参与课程设计

吴以欣 刘梦今

摘 要:MOOC凭借其资源多元化、使用便捷性、参与自主性风靡全球,但已有研究表明MOOC因缺乏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其讨论效果难以达到传统教学的效果。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的30门课程为研究对象,对这些课程的5750个主题的讨论质量进行打分,运用回归分析法,探索MOOC设计、学习参与和讨论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教学内容、课程时长、课程评价、课程参与对讨论质量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在提高讨论质量上,对MOOC课程设计者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MOOC;在线讨论;课程设计;学生参与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69(2021)02-0033-07

收稿日期:2020-11-17

作者简介:吴以欣(1996— ),女,福建宁德人,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刘梦今(1986— ),女,山东济南人,助理教授,通信作者,研究方向为跨境教育、高等教育基本理论。

引言

MOOC(慕课)是一种旨在通过网络进行无限参与和开放访问的在线课程。2012年美国顶尖大学推出了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MOOC平台,凭借资源多元化、使用便捷性、参与自主性,MOOC在短短几年内风靡全球。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慕课于2013年起步,出现了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CNMOOC)等本土化MOOC平台;2015年,教育部将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作为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一环;2018年,教育部正式推出了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慕课);2019年,教育部認定推出第二批801门国家精品慕课,计划到2021年完成4000门左右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构建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类别更加全面的国家级精品慕课体系。截至目前,已有12,500门MOOC上线,学习MOOC的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超过2亿人次,获得MOOC学分的大学生有6500万人次,我国已成为世界慕课大国。

MOOC的迅速发展无疑给传统教育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与挑战。在知识的传递上,MOOC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选择课程,自定义学习进度。然而,学习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建构的过程。传统课堂中教师即时的言语(表扬、征求意见)和非言语(目光接触、面部表情、手势)行为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学习水平。而MOOC学习者的人际交流仅限于文本内容,其讨论能否达到面对面讨论的效果?MOOC能否真正地替代传统课堂?这些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探讨。

一、 文献综述

讨论指的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有着悠久的历史。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诘问法,即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等方式,使学生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一步步建立正确的认识观念。春秋时期,我国教育家孔子经常与弟子们问答辩论,启发学生的思维。他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中需要经常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他还告诉学生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以向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17世纪,课堂讨论开始应用于西欧的一些大学教学中,具有专题研讨的性质。目前,讨论已被公认为大学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在许多实证研究中都得到了证明,比如,有学者探讨了学生学习行为的数量和质量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认为学生讨论的质量与学习结果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讨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的讨论,在线讨论是通过网络交流的一种新的沟通形式。在MOOC中,教师和学生主要通过论坛、讨论区等讨论平台发布主题和回复帖子来实现信息交流,这种信息交流方式有以下特点:第一,沟通方式从同步变为异步,大大减少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第二,基于文本讨论内容的公开性,允许学习者反复阅读他人的发言并反思自己的观点,进而完善自己的表达,各种观点、思想在公共讨论中得到改进、整合,形成了新观点、新思想以及新的知识。在线讨论成为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首先,学习者以社区成员的身份,参与到问题探究和观点改进的协作活动中,不断提出新思想,协商意义,就这些问题达成共识,从而推动在线讨论社区知识建设向前发展。其次,知识建构也是个体意义的建构过程,个体参与到集体的在线讨论活动中,与社区成员不断交流并修正、改进自己的观点,促使自我知识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然而,MOOC在线讨论的优势在实践中并没有完全体现。张建伟等通过一项针对远程学习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学习者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展开讨论,70%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学习中感到很孤独,希望能和老师及其他同学交流[1];陈丽依据古纳瓦德纳的“互动知识建构层次模型”对慕课论坛中的帖子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多数帖子只停留在信息的分享和比较阶段,讨论性质的知识建构水平处于低级层次[2]。为了探究MOOC讨论质量低的原因,有不少研究者对在线讨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目前已有研究发现,课程设计因素会影响到学生参与在线讨论。例如,课程的长度会影响讨论社区的凝聚力,从而影响学生参与讨论;课程对学生进行要求和奖励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课程要求是否明确以及讨论与其他课程活动的联系程度能够影响学习者的讨论质量。已有研究者对课程设计与学习者参与讨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学习者参与讨论的意愿以及讨论的参与次数并不能反映出学习者参与讨论的全貌,积极参与讨论的意愿并不代表学习者能够在与他人的对话过程中,共享信息、批判性地分析观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共同把观点转化为公共知识,因此,研究MOOC课程设计时应该一并把学生参与以及知识建构水平纳入评价体系。另外,此类研究多以单门或几门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小样本范围内的研究未能考虑到不同课程类型、参与人数、评分方式的差异对讨论质量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课程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强调通过情境的创造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学习者主动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参加活动并从中积累知识和培养技能。MOOC设计的教学内容、课程时长、评价方式均可以影响学生的参与度,而学生的参与行为是贡献高质量讨论的前提。本文的研究逻辑如图1所示。

因此,本研究选取30门课程为研究对象,就MOOC设计、学生参与、讨论质量的关系进行探究,研究的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

MOOC课程设计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特点确定教学内容,组成知识体系,并规定课程设置顺序和授课时长的过程。本文中的课程设计主要包含教学内容、课程时长、课程评价三个要素。学生参与分为课程参与和讨论参与两部分,学生的参与行为是MOOC产生教育影响的前提。笔者对古纳瓦德纳等人的知识建构的分析模型进行改进,形成了讨论质量评分表,以主题为分析单位,根据对话中呈现的社会性知识建构的完整程度,将讨论质量分为四个水平,对应得分分别为1、2、3、4分(见表 1)。

本研究以课程为研究单位,选取中国大学MOOC上的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课程介绍页面和讨论区,包括教学内容、课程时长、课程评价、参与规模、参与程度五种数据。教学内容、课程时长、课程评价属于课程设计要素,参与规模、参与程度是学生参与要素。需要说明的是,原网站上的学科分类方式有互相重合的地方,因此本研究根据安东尼.比格兰的学科分类的方法,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硬学科与软学科、理论学科与应用学科,如表2所示。

各变量的定义和说明如表3所示。

MOOC学习有着很强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参与课程以及参与讨论,因此教学内容、课程时长、课程评价方式的设计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参与行为,学生的参与是教育效果产生的前提。本研究做出以下假设:

H1:教学内容对讨论质量有显著影响。H1a:硬学科课程讨论质量显著高于软学科课程。H1b:应用学科课程讨论质量显著高于理论学科课程。

H2:课程时长对讨论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

H3:课程评价对讨论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

H4:课程参与对讨论质量有显著负向影响。

H5:讨论参与对讨论质量有显著影响。H5a:主题数量对讨论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H5b:帖子数量对讨论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

截至2019年7月6日,中国大学MOOC课程总数为12,545门,其中11,618门为已结束的课程,课程参加者的人数从171人到505,240人不等。为了符合MOOC大规模参与的特点,本研究选取了参加者为1万人以上已结束的课程,共2684门。但部分跨学科课程在不同类别中被重复计算,因此删除了100门重复的课程,最后2584门课程进入随机抽样,最后从中随机抽取30门课程。对30门课程中的主题进行筛选,剔除无人回应的帖子以及匿名发表的主题,最后共计有5841个主题、89,295个帖子进入文本分析。两名研究者按照评分标准对讨论区的每一个主题分别进行打分。当结果不一致时,两人讨论直至得到一致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有一些主题的内容与知识建构无关,例如交友帖、水帖等,这类帖子不计入质量编码。30门课程共计编码了5750个主题,最后将课程的所有主题的得分求平均分得到课程讨论质量的分数。

三、研究结果

(一)讨论质量的描述性统计

由表4可知, MOOC课程的讨论质量不高,大部分主题处于知识构建水平的信息共享阶段和分析观点阶段。其中,属于信息共享的主题最多,有3580个,占总分析主题的62.26%;属于分析观点的主题有1983个,占总分析主题的34.49%;属于发现不一致和意义协商/知识共建阶段的主题数量很少,分别只有183个和4个。

(二)MOOC设计、学习者参与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首先检验了MOOC设计与学生参与之间的影响作用,统计结果显示:教学内容对课程参与、讨论参与没有顯著的影响;课程评价对课程参与、讨论参与没有显著的影响;课程时长对课程参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0.01),课程时长越长,课程参与的人数越多;课程时长对讨论参与(主题数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0.05),课程时长越长,主题帖的数量就越多。相关性如表5所示。

(三)MOOC设计、学习者参与和讨论质量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法,以课程讨论质量作为因变量,教学内容、课程时长、课程评价、课程参与、讨论参与作为自变量,检验MOOC设计、学习者参与对讨论质量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MOOC设计、学生参与对课程讨论质量的总体回归效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R2 = 0.800,F=8.017,p<0.05)。结果显示:课程类型中硬学科课程讨论质量显著高于软学科课程(β=-0.522,p<0.01),应用学科课程讨论质量显著高于理论学科课程(β=-0.359,p<0.05),假设 H1a、H1b 成立;课程时长对讨论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β=0.343,p<0.05),课程讨论质量随着课程时长的增加而增加,假设 H2 成立;课程评价对讨论质量有显著负向影响(β=-0.511, p<0.01),课程讨论质量随着论坛占分的增加而减少,假设 H3 不成立;课程参与对讨论质量有显著负向影响(β=-0.793,p<0.01),课程讨论质量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而减少,假设 H4 成立;讨论参与对讨论质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假设 H5a、H5b 不成立。

四、讨论

(一)不同教学内容的课程讨论质量存在明显不同

结果显示,软学科的讨论质量显著低于硬学科,理论学科的讨论质量显著低于应用学科,这证明了H1假设。相较于硬学科,软学科的学习门槛较低,对学习者的专业背景要求不高,因此软学科课程通常会成为学生跨专业学习的首选。然而,有研究发现,学习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影响到在线讨论,相似知识背景的学习者更容易产生互相交流的共同语言,因此人们倾向于与自己有相似知识背景的人交流[3]。选择软学科课程的学习者,学科背景多样,在讨论区进行交流时存在一定的障碍,使得他们无法建立关系并进行深入交流,进而导致讨论的质量变低。

應用学科课程通常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课程目标,因此此类课程的讨论主题通常与解决具体问题相关。主题与个人利益的相关性也会影响到动机和参与度,参与者更有可能采用深刻的反思或对比去权衡各种观念和看法。因此,学习者能否进入更高阶的思维水平取决于能否通过该主题解决某个实际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应用学科课程的讨论质量高于理论学科课程的原因。

(二)课程时长和讨论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

研究发现,MOOC课程的讨论质量和课程时长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与H2假设相符。珍妮特.M.费格森(Janet M.Ferguson)研究发现,随着群体凝聚力的增强,学习者能够在讨论平台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资源分享,因此长期课程的讨论质量高于短期课程[4]。另外,短期课程限制了学生达到更高水平的批判思维能力[5],因为短期课程集中于完成任务,将更多的时间花在解决低水平的问题上,讨论只在“回答”模式中进行,且集中于回应,而不是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对课程内容的评论。这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对话环境,因而很难达到较高水平的知识建构。

(三)课程评价与讨论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

研究还发现,论坛占分与讨论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这与H3假设不相符。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证明了课程通过奖励讨论行为能够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学习被认为是建构主义教育的重要原则,在线教育常引用这一说法作为强制参与讨论的理由。尽管参与在线讨论和阅读信息对学习者有利,但这种奖励讨论、惩罚“潜水”或者沉默的在线学习行为,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自由知识建设的机会,同时也否定了个体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另外,强迫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可避免地使学生产生焦虑、抗拒和怨恨,因此部分被迫参与讨论的学习者有可能拒绝承认他人贡献的想法、技能和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作为课程评价的论坛占分和讨论质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的原因。

(四)课程参与和讨论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

结果显示,课程参与和讨论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与H4假设一致。有研究认为,在线学习通过交互形成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归属感和成绩,但MOOC形成的社会性交互网络规模庞大、群体连接松散、人员流动性强,这成为不能构成有效的学习社群的原因。不少研究都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例如,杰里米.诺克斯(Jeremy Knox)通过分析爱丁堡大学和Coursera合作的MOOC发现,MOOC的“大规模”对个人以及教育环境中的组织和纪律都构成了外部危险,学习者在其中感到不知所措、失落与挫败[6];MOOC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是导致学习者参与大规模讨论活动感到焦虑的原因之一[7];塔米.舍伦斯(Tammy Schellens)等人发现,在异步讨论的活动中,对于大规模的讨论小组,无意义信息的数量会有所增加[8]。

(五)讨论参与对讨论质量无显著影响

研究发现,讨论参与和讨论质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这与H5的研究假设不符。这也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同,安德鲁 .A.塔菲克(Andrew A.Tawfik)等人认为讨论质量取决于课程讨论的高投入者的行为[9]。李良等人把发帖总数作为指标,把MOOC讨论区的参与者分为积极参与者和消极参与者,发现积极参与者的讨论多属于高层次的认知行为[10]。这可能是因为以往研究把参与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是以课程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参与程度方式的差异导致了研究结果的不同。

五、小结

从传统面对面课堂的讨论到如今MOOC在线学习环境中的讨论,讨论都是教学互动的重要部分,论坛讨论由于其异步性、可公开性的特点在MOOC的整个教学过程和知识转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就要求MOOC教师为师生、学习者的讨论设计一个有利的课程环境,吸引学生的参与,促成高质量讨论的产生。

第一,课程设计者要考虑到跨学科学习者的需求,除了教科书和PPT内容,教师需要在课前提供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材料,促进跨学科学习的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和启发学生将不同的学科知识相结合,并运用这种能力解决问题;在师生讨论时,利用MOOC学习者数量多的特点,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学习者从不同角度来阐释问题,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第二,MOOC的课程时长不宜太短。情感交流的缺乏已成为在线学习广为诟病的问题,与面对面教学能够形成天然的情感联结不同,MOOC通过网上发帖、回帖建立学习者的社交网络,过短的课程时长会导致学习者仅仅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完成课程任务,而无暇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更不会跟其他学习者进行高质量的交流。

第三,课程评价不应只重“量”,不重“质”。目前大部分MOOC课程都对学习者的讨论数量有要求,设置讨论区的目的在于鼓励学习者在交流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这种硬性规定无疑背离了课程设置讨论区的初衷。因此,课程评价不能单单就讨论次数作要求,可以设置学生以互评的方式对发言的质量作评价,鼓励学生高质量地发言。

第四,对报名参与课程的时间进行一定限制。目前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课程只要在课程结束之前都可以报名,这种设置导致了参与人数的无限膨胀。尽管随时加入学习体现了学习者的自主性,但后期加入的学习者很难跟上课程的进度并参与讨论,也很难融入已有的学习社群,这会影响这门课程的讨论质量。因此,对MOOC课程的参与人数设置门槛很有必要。

第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目前讨论区的交流多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传统教学的模式上,教师应转变传统教授知识的理念,把主导权交还学生,鼓励学生发帖提问,积极对学生进行回应。在回应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对现有各种观点进行创造性思考,从而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 。

[1]张建伟,吴庚生,李绯.中国远程教育的实施状况及其改进:一项针对远程学习者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03(4):7-11.

[2]陳丽.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质量:远程教师培训在线讨论的案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13):19-22,78.

[3]晋琳琳,李德煌.科研团队学科背景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知识交流共享与知识整合为中介变量[J].科学学研究,2012,30(1):111-123,144.

[4]FERGUSON J M,DEFELICE A E.Length of Online Course and Stu-dent Satisfaction,Perceiv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 Distance Learning,2010, 11(2):73-84.

[5]AKYOL Z,VAUGHAN  N,GARRISON D R.The Impact of Course Du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munity of Inquiry[J].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2011,19(3):231-246.

[6]KNOX J.Digital Culture Clash:“Massive”Education in the E-learning

and Digital Cultures MOOC[J].Distance Education,2014,35(2):

164-177.

[7]KOP R,FOUNIER H,MARK J S F.A Pedagogy of Abundance or a Pedagogy to Support Human Beings? Participant Support on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 Distributed Learning,2011,12(7):74.

[8]SCHELLENS T,VALCKE  M.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Asynchronous Discussion Groups:What about the Impact on Cognitive Processing?[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5,21(6):957-975.

[9]TAWFIK A A,REEVES T D,STICH A E,et al.Erratum to: the Nature and Level of Learner-learner Interaction in a Chemistry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J].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17(27):432-433.

[10]李良,乔海英,王淑平.基于Moodle平台的学习者社会性交互特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7):48-53.?

(责任编辑 孙志莉)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among MOOC Design, StudentsParticipation and Discussion Quality

WU Yixin,LIU Mengjin

(Institute of Education,Xiamen University,Xiamen,Fujian,China 361001)

Abstract: MOOC has swept around the world through the pluralism of its resources,the convenience of its usage, and the autonomy of its participation, but there are some researches which have indicated that MOOC cannot reach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because of its lack of face-to-fa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Taking 30 curricula of Chinese University MOOC platform as research object,the author has scored the discussion quality of 5,750 themes of these curricula,and by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has discussed the correlation among MOOC design,learning participation and discussion qual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aching content,the length of courses,curriculum evaluation,and curriculum participation have an obvious influence on discussion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the author has put forward relative suggestions on MOOC curriculum designers in the aspect of improving discussion quality.

Key words: MOOC;online discussion;curriculum design;students participation

猜你喜欢

学生参与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初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努力学好化学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