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2021-05-31罗鸣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讲故事支架课题

罗鸣

【教学目标】

1.认识“射、值”等生字,会写“类、炎”等字,会默读课文。

2.能借助表格提示,讲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展开想象,感受故事的神奇,并能讲演故事。

【教学过程】

一、搭语言支架,从课题“简单讲”

1. 看图片,猜故事。

(出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插图。)

2.出示故事名。

(1)读题目,谈发现。

(2)引出神话故事题目的一般规律:谁+干什么

(3)出示本课课题:羿射九日。(指名读,齐读课题。)

(4)看着课题,借助“谁+干什么”讲讲这个故事。

(生讲,师相机转移课题板贴。)

(5)带着动作再读课题。

3.引发质疑,相机板书。

(为什么射日?怎样射日?射日的结果是什么?)

【设计意图:此处是学生第一次讲故事,讲故事的语言支架为“谁+干什么”是从学生中来,帮助他们发现隐性思维,外显学习方式,明确核心内容,并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真正经历语言习得的过程,为后面的讲述做了厚重的打底,可谓一举三得。】

二、搭要素支架,从内容“顺序讲”

1.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任务”。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之处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1)学生自读,并按要求完成任务。

(2)完成以上一点,请奖自己一颗星。

2.出示《课堂作业本》第二题词语。

射日  射击  值日  值班  值得  熔化  艰难

射箭  裂开  爆裂  炎热  乱窜  流窜  艰辛

庄稼  村庄  滋润  滋味  奔腾  腾飞  赤日炎炎

(1)交流难认的字或难以理解的词。

(2)同桌互相检查这些词语。

(3)全部认识,请奖自己三颗星。

3.前后勾连,回顾梳理默读方法。(见下表)

(1)学生交流。

(2)方法梳理:默读就是不出声、不指读,有一定速度,带着问题思考读。

4.默读,思考前面提出的三个问题。

(学生交流,教师补充板书。)

5.主问题梳理。

师:你们刚才的交流正好厘清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相机补充板书)

为什么射日?→起因

怎样射日?→经过       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射日的结果?→结果

小结:其实这也是故事或事情常用的写作顺序,叫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

6.出示表格。

师:看,编者叔叔阿姨用更加简洁的语言帮我们理出顺序。

(1)交流巩固:我来问,你来答。

(师问生答)

师:這样讲故事与依照题目讲故事有什么不一样?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是的,这样讲故事太生硬,用上(出示:从前、后来、最后)顺序词,把《羿射九日》的故事串联起来讲一讲。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第二次讲故事。想要讲清楚故事,首要的任务就是先对故事内容完全了解,对主要情节有深入认知。从“默读打底”到“梳理主问题”,再到“厘清顺序”,一步一步帮助学生建起故事支架。】

三、搭导图支架,按神奇“精彩讲”

师:虽然现在我们讲出来的故事有了条理,但这种讲法还是不好听,这是为什么?(因为它是一篇神话故事,这样听起来却一点都不“神奇”。)

接下来我们就去找找故事的“神奇”之处,把它讲出来。

1.师引学——起因部分。

出示要求:

默读第1~3自然段;用“——”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句子;将画的句子跟伙伴分享;比一比,看谁能读出“神奇”的感觉。

(学生读—画—讲。交流分享。)

出示分享小贴士:

我画的是第___自然的第____句。因为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感受到了神奇。

请听我读读它……

(1)学生默读,画句子。

(2)同桌交流。

(3)集体分享。

朗读指导:读出重音;想象画面;表情动作……

(4)出示句子: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学生赛读、星级评价。)

2.小组互学——经过部分。

(出示自学任务和导图)

个人任务:1、2号同学从文中找出神奇的句子填入导图;3、4号同学想象文本以外可能发生的神奇,写进导图。

合作任务:借助导图,相互交流;3、4号同学整合梳理。

3.交流分享:讲经过,说神奇。

(可以一人代表,可以全组动员。)

小结:我们都是“神话故事”的传承人,每个人心中的感受不一样,所讲的故事都有属于自己个性化的“神奇”,这也是同一篇神话故事会出现不同版本的原因之一。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第三次讲故事,此时的支架设计就像是一个“搭梯子的过程”,每一步“阶梯”的驱动,都确保学生“能够得着”。导图更是指向学习难点的思维进阶,从体会文本语言中的“神奇”,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与现实生活进行强烈对比,从而体会到神话故事的魅力,再引发学生想象,进阶文本以外的“神奇”。教学过程由扶到放,创设学习的任务群,既突破了难点,还激发了部分学生的高阶思维,落实了分层教学。】

四、搭讲演支架,按故事“完整讲”

1.方法梳理: 内容完整、发展顺序、讲出神奇、声音适中、看着观众、表情动作……

2.再现表格,依据方法,学生讲演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第四次讲故事,一步一步,逐级深入,帮助低年级学生实现找到“讲故事”的路径,享受讲演故事的乐趣。】

五、观察神韵,指导书写

(出示:类、炎。)

1.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结构有什么特点?

2.发现特点,注意笔的穿插和避让。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先描后写,师指导间架结构与关键笔画。

5.集体讲评,星级评价。

(作者单位:浙江舟山市绿城育华国际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讲故事支架课题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讲故事
“研”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