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技术在防范车险理赔欺诈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2021-05-27辉,殷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车险欺诈保险公司

黄 辉,殷 梁

(华东交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4)

在我国财产保险市场中,车险业务所占的比重远高于其他险种,车险骗保案件也呈现出快速飙升的趋势,给保险行业的正常经营带来了巨大挑战,也给保险这种均摊互助机制带来威胁。如今,车险理赔骗保案件的频发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我国车险理赔环节欺诈现状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较大,交通事故率较高,导致国内车险业务赔付率一直维持在高位。受利益驱使,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不法手段制造假现场,或者伪造中间环节手续等途径来骗取保险公司保险金。保险公司作为欺诈案件的受害方,大多数情况没有将该类事件移交给相关行政部门或者公安机关处理,导致了欺诈性索赔的低成本,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保险的本质是为投保人提供互助分摊机制,而欺诈性索赔支出也是由所有投保人的保费分摊的,这导致了保险公司在社会中信誉度降低、信任危机加重。

当前我国车险理赔环节的欺诈性索赔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在车险理赔环节中,投保人、报案人、被保险人、维修单位、受益人、保险公司的理赔和核算人、交警等多方都会参与到出险后的理赔流程中,参与的人越多,在某种程度上是合规的做法,但同时也加大了欺诈风险的存在。

目前,我国各大保险公司并没有一个合作共享机制来降低欺诈风险案件的发生概率。在投保环节,保险公司之间的保单信息不能共享,因此不能全部识别高风险客户。在赔付环节,各公司之间也是相互独立赔付,这为不法分子创造了极大的骗保空间。此外,各保险公司在经营自身业务的同时,更多的追求保单数量,扩大营业收入,开拓新市场等,对于不严重的欺诈案件,保险公司一般不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这种得过且过的“不作为”,给整个车险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根据各财险公司保守估计,我国财险市场大约有20%~30%的车险赔款属于欺诈性质的赔款,金额大约在1 200~1 500亿元。[1]因此,如何避免或者最大程度的减少车险欺诈案件的发生,显得格外重要。

二、区块链及其与保险业结合的前景

区块链(Blockchain)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8年中本聪阐述的基于区块链等技术的比特币系统的构架理念,是电子货币比特币的核心组成部分。2009年,该构想从理论落地实践,中本聪为该系统建立了一个开放源代码项目,将数据或代码打包成区块,再把这一个个区块首尾相连成链,于是就形成了所谓的区块链。[2]通过利用点对点网络和分布式时间戳服务器,区块链数据库能够进行自主管理。区块链并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创新,而是P2P网络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共识机制、链上脚本等多种技术深度整合后实现的分布式账本技术。

由数字货币产生的区块链,结合了分布式记账、非对称加密、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四大核心技术,从而体现出去中心化、去中介化、自动结算、数据不可更改等特征。[3]将此技术应用到防范车险理赔诈骗中,能大大减少欺诈行为,为保险公司节约成本,提升效率。

2018年,著名研究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做出预测,认为保险市场中与区块链相结合的应用方案的价值将迎来高达85%的复合年增长率,并于2023年底达到14亿美元。2019年,毕马威(KPMG)在其发布的保险科技报告中也提到,区块链虽然还没有在保险领域成为“流行语”或者“未来创新”方向,但已经开始在航班延误与行李丢失索赔等系统中发挥作用,并有可能改善航运以及远程医疗保健等其他高风险领域的运营状况。由咨询公司 Capgemini与金融科技行业协会Efma共同编写的《2018全球保险科技报告》,将区块链和人工智能(AI)、无人机、可穿戴设备以及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一并认定为可以改变保险领域的颠覆性技术。Hartford(哈特福德大学)发布的InsureTechTrends报告也表示,保险企业正在利用区块链技术“简化流程、提供透明度和增强安全性”,同时实现数据管理与保护、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消费者信任度以及忠诚度等。总而言之,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似乎拥有可观的实际及潜在的改进空间。

三、区块链技术防欺诈理赔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区块链技术对于解决保险行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具备的去中心化、可追溯性、交互性、不可篡改性等也是保险行业所要求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改变保险业的经营模式,提高经营效率,同时更可以驱动理赔模式创新,避免虚假错案,重复理赔。

(一)区块链技术防欺诈理赔系统的优势

1.区块链“去中心化”可以链接各大保险公司。各保险公司成为一个个节点,权利和义务相等,这样方便每个保险公司相互之间共享信息,避免高危客户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极大地降低了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

2.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性”可以方便保险公司进行数据追溯。区块链全国车险平台可预留系统接口给保险公司,对投保人以往的保单进行审核和甄别。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可以匹配目标客户的消费需求,不断发现问题,优化产品。

3.区块链技术的“交互性”可使多方参与整个理赔过程。区块链技术的“交互性”极大地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比如,在投保理赔过程中,从投保人投保直到出险理赔,会涉及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公司、查勘员、定损员、核算员、维修单位、交警等,区块链全国车险平台可以极大地简化这些人之间的交互流程。

4.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能避免多重理赔。运用区块链技术,交警在认定事故责任后便可将信息写入区块链,双方的信息在区块链都是唯一的,保险公司只会进行一次理赔,维修单位也只能进行一次维修。

(二)区块链防欺诈理赔系统的基础系统架构

1.基础运行环境层主要提供数据区块、链式结构、分布式数据、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验证机制、分布式数据库及相应的中间件。

2.区块链层根据S2HBF设计,保险链、交警链和医疗链等分别在根链上嵌入路由节点实现互相访问。各个链接权限不同,在自有链上面可以享有写入权限,但对其他链则只有访问读取功能。各个链自身有标准化的系统服务、标准化的块链式数据结构,通过插拔式共识,以及监管机构链,实现区块链层,多链之间的相互配合则为区块链层提供公共服务。

3.数据交换层是外部应用程序与区块链账本之间数据传输通道,有非对称加密、P2P网络、时间戳等部分。

4.用户访问层包括各类访问节点,如图1。

图1 区块链防欺诈理赔系统基础构架

区块链技术运用在联盟链或专有链上,意味着记账权限归属、总账本存储等许多问题都与现行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各保险公司专有链由保险公司自行认证交易,独享该区块链的写入权限,所以保险公司仍然是该区块链的垄断者。联盟链是更为适合保险业特征的技术,通过不同的保险公司组成相应的行业链,通过不同的权限识别身份和层级划分,由组织者指定享有写入权限的节点(非指定节点无法写入),如交通警察链的写入权限,各个维修单位的写入权限,在采用与公有链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以后,交易的确认同样会进行系统内广播和分布式账本添加,从而解决了区块链总帐本存储和备份问题。

(三)保单管理模式的创新

相对于传统的每个公司都是独立的系统而言,区块链全国车险平台将各个保险公司的系统进行连接,优化业务流程,区分客户质量,同时也避免了高风险客户。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可以提升保险业务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等,降低骗保的可能性。根据CB Insights分析师公布的结论,区块链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改进保险公司数据库之间的整合能力,从而有效打击欺诈活动。当所有索赔行为都被存储在分布式分类账当中时,违规者的活动空间将受到严格限制。

(四)车险理赔防欺诈的创新

对索赔申请的真实性进行验证,一直是保险公司工作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依托于独立数据库与纸质记录的遗留系统既缓慢,成本又高昂,手动批准索赔有可能带来长达数天甚至数周的延后,且整个过程中存在发生错误或者权限滥用的可能。而通过将防篡改分类账与自动执行的智能合约相结合,整个程序能实现全面自动化。Cointelegraph在2019年5月下旬的报告中提到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试点平台案例,即美国保险业巨头 State Farm 着手与军事附属金融服务集团联合服务汽车协会(USAA)开展联合测试。这套方案的目的是加快自动索赔中代位求偿工作的执行速度。

图2 区块链车险平台示意图

部署并配置各层链上智能合约,初始设置时设定好数据输入来源、校验规则、触发条件。这样,出险报案时,将客户信息序向保险行业链提交,启动行业链智能合约,之后报案信息会被投保公司转移至根链上进行报案信息核实、读取记录等环节。根据上述结果,理赔单位节点可以自动向投保人或者保险人发出赔付通知(同意或者拒赔)。在上述步骤中,各级子链会将每一步骤的信息写进区块哈希值,并向上写入上级父链,供监管链监管检查和验证。

据图3所示,报案者向保险公司报案,如权责清晰无争议,理赔单位核实完就可以将双方或者多方信息写入根链;如有权责划分不清楚的则需要交警出具事故认定书,划分责任之后写入理赔单位链上,不可篡改。等此步骤完成,理赔单位链可以将信息反馈到维修单位链备案,单方或者多方去到任何一家维修单位只能进行一次维修,这样可以避免多重理赔,例如针对同一事故不法分子伪造事故认定书。由于区块链的不可逆性,当触发多次理赔时,系统可以自动监测,或者直接拒绝执行赔付,这就能避免不法分子的跨地区理赔和跨公司理赔。如运用这套防欺诈系统,在避免理赔欺诈的同时还能大大提高保险公司的理赔效率。

图3 区块链防理赔欺诈具体应用图

四、结语

目前,学界对于区块链的展望还仅停留在“互联网+保险”的基础上。运用区块链的优势,无论是从投保方面还是理赔方面,都可以颠覆传统保险业务。区块链本身的特性就是开放性、不可逆性、匿名性、去中心化等,都是“互联网+传统保险”所不具备的。在防范车险理赔欺诈方面,针对目前行业痛点,区块链的优势更能体现的淋漓尽致:身份识别可以对保险人、投保人、投保标的进行精准定位和核保理赔;智能合同可以对高风险客户进行预防和识别,提高理赔效率,减少车险欺诈。

随着区块链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块链技术与大金融的融合正在被进一步研究、拓展。本文从防范车险理赔欺诈角度出发,利用区块链的技术特点,通过将理赔环节中可能存在舞弊的流程与之结合,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防理赔欺诈流程方案,并优化了后续的业务流程。下一步,可以逐步将优化之后的假设条件落地,搭建好各层技术平台,融通共识协议,尽量尝试多种安全方案的选型测试,完善应用程序,之后便可落地开展试点应用。

猜你喜欢

车险欺诈保险公司
关于假冒网站及欺诈行为的识别
车险占财险比例降至46.93%
基于改进DeepFM的车险索赔预测模型的研究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新车售前维修未告知消费者是否构成欺诈
车险监管力度加大,24家机构被叫停商车险
独立保函欺诈举证问题探讨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香港保险公司过往5年部分产品分红实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