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建构模式研究

2021-05-24武姣宁

南北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新时代高职院校

武姣宁

【摘    要】教育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也面临全新环境,本研究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为理论依据,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目的进行高职劳动教育的探讨。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从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行为和劳动能力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高职劳动教育的现状。从目标体系、实施体系和评价体系的构建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高职劳动教育体系建构的方向。

【关键词】新时代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1.030

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统称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高等学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就是为了实现精准培养、实现毕业即上岗的目标,缩短毕业生入职适应的期限。因此,构建科学的高职劳动教育体系对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十分重要。本文结合高职劳动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以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针对高职学生劳动认识和劳动观念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了解“关于劳动”的教育和“通过劳动”的教育现状,并从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行为和劳动能力四个方面了解高职劳动教育的现状,试图探索高职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方向。本研究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对三个年级的全体在校生发布了问卷,共回收问卷1579份,有效问卷1579份。调查结果如下:

1.劳动观念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定位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导向具有与生俱来的劳动技能导向和劳动实践特色。在此基础上,长期以来积淀的教学理念、教学资源和师资条件,对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具有天然的优势。然而劳动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呈现碎片化特点,零散不系统。反映在学生层面,表现为对“劳动”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

高职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地域因素对学生的劳动观念有一定的影响。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40.79%的调查对象认为“劳动”是“干活”,21.72%的调查对象认为“劳动”是“中小学时的手工劳动课,大学的各种实践活动”,35.66%的调查对象认为“劳动”是“说不好,熟悉又陌生”,有1.84%的调查对象表示“对劳动不理解”。学生对劳动的理解和认识,受到自身成长环境和父母职业的影响。

学生在校期间会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的社会工作,为师生服务,然而针对这样的工作,26.92%的调查对象认为学生干部的工作“不是劳动”,10.45%的调查对象“不清楚”这是否属于劳动。有关劳动观念自评的调查结果显示:27.36%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劳动观念“一般”,1.39%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劳动观念“比较差”,1.14%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劳动观念“非常淡薄”。由此可见,高职学生群体对“劳动”概念普遍呈现出不理解或者理解片面、认识不深刻、不系统的特点。

2.劳动态度方面。调查对象52.69%来自农村,47.31%来自城镇。其中62.7%的调查对象出自非独生子女家庭,52.06%的调查对象的父母从事体力劳动。从生源的地域和家庭成员构成和父母劳动形成的构成来看,高职学生群里的成长环境应该具备良好的劳动熏陶环境。然而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整体劳动的主动性不强,调查对象对当前高职学生劳動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52.82%调查对象认为“大多数学生对劳动的感觉一般,必要时才干”,21.79%的调查对象认为“大多数学生娇生惯养、生活能力差”,25.4%的调查对象认为“大多数学生热爱劳动、生活能力强”。由此可见,高职学生对自群体的劳动评价不高,在成长过程中学生受到的家庭劳动教育不足、社会劳动教育缺乏和学校劳动教育的欠缺,造成高职学生整体的劳动态度有待提高。

3.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方面。高职学生群体缺少主动劳动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从高职学生寝室卫生的完成形式来看:“学生自愿打扫”完成寝室清扫的占52.06%;“被要求依次清扫”的占35.78%;“觉得太脏,看不下去才打扫”的占6.4%;“认为与自己无关,从不打扫”占2.66%;“没注意过”的占3.1%。高职学生对本群体在劳动习惯和劳动价值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清楚的自我察觉。在调查中发现:92.08%的学生认为在学生中很有必要弘扬“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精神;93.92%的调查对象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劳动精神,86.64%的调查对象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积极参与,无私奉献”的劳动精神。

4. 劳动教育引导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学过程中,37.68%的教师“偶尔有”、6.08%的教师“从未有过”进行“崇尚劳动、劳动伟大、劳动最美”等劳动价值、劳动创造力的教育,学生觉得“有些课程提到较多”的占56.24%;86.76%的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开设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14.34%的学生将思修课、专业课视同劳动教育课程。

高职教育非常注重劳动教育引导,该体系中蕴含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每天一次的教室卫生清洁、每周一次的大扫除、每月一次的宿舍卫生评比、每学年开展的3周专业实训以及寒暑假的志愿服务等,从日常生活劳动到志愿服务,再到实习实训课程、创新创业大赛,从传统劳动教育资源到劳动创新尝试,高职院校不断扩展着劳动教育的手段。但这些丰富的劳动教育手段缺乏明晰的劳动价值引领,并且劳动教育层次相对单一。

二、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体系构建

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劳动教育具有丰富的政治意义、思想内涵和人的全面发展价值,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劳动教育执行机构和专兼结合的师资配备,构建劳动教育的管理机构。现就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确立“三个结合”的目标体系,即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提出的“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和“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高职劳动教育体系应该结合高水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在高职学生中明确“三个结合”的劳动教育目标。

第一,将劳动教育提升到爱国、爱劳动人民的政治高度,开展爱国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改变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误区,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到人民需要的行业去立业;将劳动素养教育和劳动技能教育贯穿劳动教育始终,在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加强劳动纪律和劳动习惯等方面的素养教育。

第二,围绕敬业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家财万贯不如薄技傍身”的劳动技能观念,重视劳动创造的价值和涵养工匠精神。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劳动实践,劳动既是教育的手段,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第三,劳动教育系统目标,不能脱离爱自己的层面,应以提升生活质量为目标,开展爱己劳动教育。爱己劳动教育包括两个层面:劳动保护教育和日常生活技能教育,提升学生步入社会以后的生活幸福感。在新时代,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社会将衍生出多种就业形式,因此,应该加强学生的劳动保护教育、和谐劳动关系教育,引导学生依法劳动、依法维权。与此同时,加强学生的日常劳动技能教育,指导学生打理好自己的生活,为更好地工作、快乐地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

2.确立“三个融入”多层立体融合的劳动教育实施体系。

融入课堂。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把劳动教育的目标系统地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将以劳增智、以劳促德的目标融入其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在高职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把劳动教育设为必修课,开展系统的劳动教育,同时与现有课程结合,挖掘劳动育人因素,将劳动教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

融入校风。加强劳动校园文化塑造,构建“优秀校友引领+品牌活动熏陶+日常实践培育”的校园劳动文化塑造机制。优秀校友的工作经历和成长经历是开展校园劳动教育的优势资源,应该充分予以挖掘,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在校学生的劳动爱国、劳动敬业、劳动自我实现的意识;借助品牌活动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递进式劳动育人轨迹。进行社会实践、春暑运志愿服务是学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就是参加专业劳动实践、调查研究、学习历史、了解社会的实践过程,更是进行爱国劳动教育的过程,应加强学生的参与指导和效果评价。

融入实践。构建“思政+专业”的实践教学育人基地,实现校内外联动育人,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行“手脑并用、德才共育”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进而涵养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品格。首先,与专业实践课程结合,将专业技能实践教育与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劳动情感教育并重,促进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劳动素养的提升。其次,与“新时代实践行”主题教育相结合,将现在的实践基地教育系统化、长期化,明确实践育人方案,探索实践基地育人的成熟模式。

3.确立“量化+评价”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入高职劳动教育考核与评价体系,采取多元化、多层次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全方位立体化评价。评价体系的设置是为了评价已达到预期学习效果的程度,劳动教育的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成型、成人、成才,这个目标的达成需要通过课程群、实践群来实现。初步明确劳动教育的课程群,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劳动法教育、行业技术管理规程教育等课程纳入劳动教育的课程范畴,通过成绩量化考核,反映学生在劳动价值观念、劳动规则意识、劳动法律知识、劳动过程中应该遵循的纪律等方面的教育成果。初步明确将每个学期的实训周、顶岗实习、新时代实践行主题教育、宿舍卫生评比等纳入劳动教育的实践群,将教师、学生本人、同学、企业负责人、实践基地负责人等纳入学生劳动教育多元评价主体;通过笔试、口试、谈话、调研报告等方式展示学生不同方面的潜质和成长,重在反映学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02):84.

[2]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J].人民教育,2017(9):45-48.

[3]李珂.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1):12-16.

[4]李鹏.高职劳动教育考核与评价研究[J].青年关注,2020(4):112-113.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新时代高职院校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