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爱上“说数学”

2021-05-23曾爱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6期
关键词:说数学小学数学

曾爱华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 “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 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合作交流的载体。 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与表达能力(简称说数学), 通过“说数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分析与表达能力; 说数学

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 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合作交流的载体。纵观我们现在的常规数学课堂学生常处于被接受的状态,也就是习惯性等待老师解答问题,没有自我思考的和表达的欲望,这种学生对老师的“信任”造就了我们毫无生气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力停留在初级运用的层次,课堂效率也不高。这值得我们每个教师去反思?只有找到解决疑惑的切入点,我们才能去改变现状,实现通过课堂去培养学生在分析与表达能力,让他们开口“说数学”,爱上“说数学”,让数学课堂生机勃勃,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一、让课堂有安全感,教师做好主持人的角色

我们的课堂不能只是教师侃侃而谈, 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 这样的课堂模式不仅会抑制学生主动开口交流的欲望, 还会压制学生积极表达自我的欲望,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奴隶, 教师的配角,这样的课堂是没有安全感的,效率又怎么会高呢?相信大家都非常欣赏董卿老师在主持中国诗词大会上的那样从容、淡定,那是因为她“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教师要做好课堂的主持人就要具备两个方面:第一教师要准备把握教学内容的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方案;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因势利导,适时调控,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首先要明确了这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需要通分来进行计算,针对目标我设计了教学方案,先是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异分母分数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当学生有了实践的机会,自然就有信心去表达,然后从《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让学生通过故事去思考为什么需要通分,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异分母分数就是“大象”不能直接相加,需要把它转化成可计算的“石头”,一步一步引导下来,课堂的氛围便调动起来,孩子们探索的兴趣非常高,在探索过后自然就有了表达的欲望。在整节课中,我就扮演着一位课堂主持人的角色:抛出问题——适时提问——营造氛围——评价小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思考问题——实践交流——提出质疑——汇报分享。这样的课堂既实现了教师课堂的减负,又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有了表达的欲望和分析数学的兴趣。另外教师提问的方式其实非常重要,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课堂让他们没有安全感,我们教师如果想要孩子大胆地“说数学”,就要让数堂有安全感,我们要善于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消除学生与教师交流时的紧张情绪, 促使学生积极发言。所以想要学生大胆地“说数学”,成为数学舞台的主人,教师请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主持人,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安全感。

二、让学生有自信,打好“说数学“的基本功

华应龙老师在一次专家论坛讲座中曾说到:“学生为什么不敢说数学,一般情况分为不会说,不敢说,不想说。”除了课堂没有安全感外,我们还要去分析原因:①如果是因为知识点不过关导致不会说,不敢说,不想说,首先教师应该先强化学生知识,只有“胸有成竹,方能落笔生花”,这是培养学生的“说数学”第一步,也是他们信心的来源。②如果是知识点过关却仍然不会说、不敢说、不想说:不会说的原因可能是学生们心中有想法,但是却无法将自己的想法完整的表达出来,教师应该在平常重视学生们如何分析和表达方面能力的培养,让他们首先具备“说”的能力,再增强敢于表达的自信心。不敢说的学生其实就是没有安全感的学生,一种害怕说错被老师或同学批评取笑,一种是欠缺表达的机会进而没有自信。那么教师要在课堂营造学生能够放轻松表达的氛围,培养学生(下转第48版)    (上接第41版)在別人发表意见时要懂得尊重、倾听和欣赏,让学生彼此之间能够形成安全感,让学生能够自信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在我们班只要有平时不怎么举手回答的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全班都会给予他热烈的掌声,所这部份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自信心越来越强,学数学的兴趣就会越高。不想说的这类孩子往往是属于成绩优秀,但不愿意表达,这类孩子教师首先要转变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了解数学的提升需要思考与大胆表达,教师也要懂得用有趣的导入或提问激发学生们想说的欲望。在我们班只要同学们认为他回答的精彩也会给予热烈的掌声,这让这部分“不想说”的学生变得“我想说”。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我很多时候是利用班级数学互助学习小组活动来解决的。互助学习小组每天都会进行组内知识交流,优生会辅导后进的学生的知识点,然后教他们如何分析,最后要完整的在组内说一次自己的想法(如何解决、为什么这样解决),这样优生会获得成就感,也让他们更有“说数”的兴趣,后进的学生在小组环境下学会了如何分析与表达,有了学习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也让他们的“说数学”的信心逐步加强,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学生“说数学”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这需要教师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年级之间还要有效衔接,这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去研究与实践。

三、把数学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展现自己的机会

在2017年深圳名思教研专家讲座中吴正宪老师曾提到教师要鼓励孩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世界,正真有效的课堂就是把时间交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去表达,从而获得学习成果。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分析数学与表达能力的同时,一定要给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学生只有在展现的时候才能实现自我的提升,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在“数学舞台上”闪亮,学生展现的机会越多,“说数学”的能力就越强,学习的兴趣就越浓,学习能力提升的就越快,自然教学质量就会好,这就像一场数学学习上的“蝴蝶效应”。我在数学课堂上的展示一般分为:独展——独立思考后的个人展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协展——通过互助小组活动,让有能力的学生去辅导组内成员,然后让成员来展示,这样让他们有了展示的自信和机会,增加了信心和学习的兴趣。组展——互助学习小组内由组长组织进行组内展示,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交流能力,同时也达到互助学习的效果。群展——小组交流汇总后进行全班展示,小组成员可以互相补充,这样就提带动了整个小组的合作能力的提升和学生之间的尊重与信任。例如在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课时,我就让学生小组互助,自定人选来进行汇报,这是一节让我非常惊喜的课堂,学生的知识点的整理非常细致,还添加了许多易错的例题和注意的细节,每个上来展示的学生都展现了自信,收到的效果非常的好。

在教育教学上我相信“给学生一点时间,他会还你一个奇迹”!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角光环,培养班级“说数学”的学风,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这让班级的数学课堂更有实效性,教学质量也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永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孩子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J].青春岁月,2018(32):305.

[2]陈旺富.小学数学语言转换中表达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12):78-80.

[3]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

猜你喜欢

说数学小学数学
由内而外 说出己见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让“说数学”成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催生剂
对高中学生“说数学”能力的调查和思考
初中数学课堂“说数学”教学活动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