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青年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与门诊随访依从性的研究

2021-05-19马静王庆胜宋晓安任红陈晓敏吕喆张华田宇高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知晓率门诊依从性

马静,王庆胜,宋晓安,任红,陈晓敏,吕喆,张华,田宇,高俊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全球广泛分布的慢性疾病,全世界患病人数达6亿[1]。在美国,患病人数超过5000万。在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患病人数占11.8%,即约1.6亿高血压患者[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正逐步年轻化。据全国卫生部门统计[3],近年来我国成年人高血压发病率不断上升,每年新增300万人以上。国内最近一次医院门诊人群高血压抽样调查研究显示[4],在新出现的高血压病例中,30~55岁患者占63%,特别是高收入、高职位、多应酬的中青年人群比例明显升高,南京市一项调查显示[4],35岁以下的年轻高血压患者占到20%,而10年前这个比例还不足10%;这部分人群的高血压发现率低,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低,被称为高血压“隐形族”。由于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仅以血压持续超过140/90 mmHg(1 mmHg=0.133kPa)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全国范围内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并不理想,美国1988~1991年仅27%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5],我国北京某中青年的调查显示[6],仅18.5%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为正常。

高血压患者仅靠门诊和住院治疗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而开展一系列的健康宣教是控制和预防的有效途径;发达国家通过长期的健康生活方式防治疾病,使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近年来有所下降[7]。我国已将高血压患者列入管理对象,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干预手段,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利用心理学、行为医学等对患者实施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但我国对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程度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研究较少,特别是针对特定群体的研究缺乏。本文选取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通过调查分析其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和门诊依从性及其关系,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该人群制定合理的健康宣教方案提供有利依据,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于秦皇岛地区4所医院门诊和体检中心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年龄30~55岁,确诊病程1年以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共获得完整资料患者398例。诊断标准:符合2005年世界高血压联盟“临床医师高血压实用指南诊断标准规定”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及有其他器官并发症者;合并其他严重的躯体性疾病患者;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以致精神状态异常者;有精神性疾病家族史者;有药物或酒精依赖史者。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内容及评定 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根据参考文献自行设计,通过相关专家论证,经过2次预调查,信度为0.89,效度为0.85。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婚姻、吸烟、饮酒、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病程等。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包括:诊断标准、症状、主要并发症、严重危害、好发因素、干预方法、自我监测、药物治疗等8个方面。总分40分;每方面题5分,其中每小题按权重系数给分。每个方面知晓程度:得分4~5分为好,3~4分为中等,0~2分为差。总体知晓程度:总分>32分为好,24~32分中等,<32分为差。

1.3 调查方法 全部问卷调查资料均由调查员严格按照调查表内容收集填写。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50例预调查。2019年2月在市级4所综合医院的门诊和体检中心及病房发放问卷,采用当场填写收回的方法。共发放问卷410份,收回400份,有效问卷398份。质量控制:选择偏倚:严格按照病例的诊断标准选择研究对象,血压计进行校正。信息偏倚:统一培训调查员,严格按照调查表内容收集填写;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配合问卷调查的完成。混杂因素:应用分层分析或多因素分析进行控制。

1.4 门诊随访 药物治疗后,达到降压目标的高危及很高危患者每3月随诊一次,中危及低危患者每6月随诊一次[8],随诊内容包括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自觉症状改变时,是否有停药的经历、服药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有停药的经历、否按计划控制饮食、是否定量按时进餐、是否称量或准确估计食物、能否使用食物交换量表安排饮食、是否戒烟、 戒烟年限、是否饮酒、饮酒量、每周是否定时运动、运动量、每次持续时间、多长时间门诊随访一次等。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 2003将资料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门诊依从性好坏为因变量,以好发因素(好=0,中=1,差=2)、症状(好=0,中=1,差=2)、自我监测(好=0,中=1,差=2)、并发症(好=0,中=1,差=2)、诊断标准(好=0,中=1,差=2)为自变量、应用Backward法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被调查的398例患者中,男性236例,女性162例,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42.9±7.1)岁;已婚(91%);文化程度高中以上(79.6%);职业主要在行政、科技人员和工人;收入水平1000~2000元/月;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中医保(76.1%),合作医疗(11.1%),表1。

2.2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得分情况分析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仅占53.2%;各项知识中得分最高为诊断标准占62.4%,其次为主要并发症,好发因素,干预方法;自我监测和药物治疗得分相对较低,不足50%(表2)。

2.3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评价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总体较差,其中总体知晓程度好的仅9.6%;其中对诊断标准知晓程度好的占43.2%,而症状和药物治疗知晓程度好的仅占16.8%和16.4%;药物治疗知晓程度差的所占比例最高为62.3%。自我监测和主要并发症知晓程度差的分别占52.5%、51.1%(表3)。

2.4 不同基本情况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的比较 经分析,不同年龄段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无差异。本科以上的知识知晓程度最好,而其他学历知晓程度较差的均占60%以上。不同收入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知识知晓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3000元/月收入的高血压患者的知识知晓程度好于2000~3000元/月的患者,而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患者知识知晓程度较差占70%。不同职业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知识知晓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患者为科技人员的知晓程度较好的占61.2%,而行政人员、农民和工人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较差的占60%以上。不同病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知识知晓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知识知晓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3 中青年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评价(n=398)

2.5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门诊随访

2.5.1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门诊随访情况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门诊随访中,高危人群中3个月随访一次仅26.2%,中低危人群中6个月以内随访一次占58.2%(表5)。

2.5.2 不同特征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门诊治疗依从性比较 不同职业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门诊依从性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行政、科技人员的依从性优于工人、农民。不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门诊随访依从性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医保和合作医疗患者的依从性优于自费患者(P<0.01)(表6)。

2.6 中青年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对门诊随访依从性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χ2检验显示,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症状、主要并发症、好发因素和自我监测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的患者,在门诊随访依从性方面存在差异(P<0.05);而对高血压的总体知识、干预方法、严重危害、药物治疗知晓程度不同的患者,其门诊随访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表7)。

2.7 中青年高血压知识知晓程度对门诊随访依从性的影响 高血压知识知晓程度对门诊随访依从性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门诊依从性为因变量,以好发因素(好=0,中=1,差=2)、症状(好=0,中=1,差=2)、自我监测(好=0,中=1,差=2)、并发症(好=0,中=1,差=2)、诊断标准(好=0,中=1,差=2)结果显示:患者对高血压的好发因素、症状、自我监测、并发症、诊断标准等知识的知晓程度越高,其随访依从性越好(表8)。

表4 不同基本情况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的比较

表5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随访依从性分布情况(n=398)

表6 不同特征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由多基因遗传、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目前高血压存在“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特征[9]。高血压的控制不仅要选择有效的降压药物,更需要有良好的遵医行为。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低,医患间缺乏交流,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和危险性认识不足,是高血压得不到控制的重要原因。

高血压作为需终身控制的慢性疾病,对患者依从性行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内外许多研究报道,认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低是血压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10]。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以及社会竞争程度加剧,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1]。

表7 知识知晓程度对门诊随访依从性影响的单因素分析(n,%)

表8 中青年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对门诊随访依从性影响的Logistic回归筛选结果

本研究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仅占满分的53.2%,知晓状况好的仅占9.6%,说明这一人群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程度较低。医护人员要加强对中患者相关知识的宣教,特别是自我监测、药物治疗和主要并发症这三方面;由于此类人群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总体较差,应注意教育的持续性和长期坚持,最终达到知识显著提高的效果。王玉恒等[12]对上海市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及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显示,上海市居民自我血压知晓率较高,但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低;王美芳等[13]对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调查分析指出不同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不同,农民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要低于城市居民,且对高血压危险性认识不足;王红梅等[14]对中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显示:调查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为44.7%,女性高血压患者知晓率高于男性,文化程度高,收入高,超重患者高血压的知晓率高,但缺乏特定人群及高血压相关知识更系统全面的研究。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职业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有所差别。从学历方面来说,文化程度在本科及本科以上的人群知晓程度较好;与国内的研究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识得分呈现随受教育程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的结果一致[15]。可能是受教育的程度制约着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获取和正确理解。提示社会和组织应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高血压人群进行个体化教育,增加重点人群接受高血压知识宣传教育的机会,鼓励个体对任何一个干预因素作出反应,加强文化程度较低、低收入和工人农民群体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识教育。

本研究在门诊随访中,高危人群的随访率低,应对这类人群的门诊随访加以重视。而对于生活方式依从性(戒除烟酒、饮食控制及控制体重)依从性最差;回答能够控制饮食、能够使用食物交换量表安排饮食和能够定时运动的患者均不足1/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其他疾病,不遵医行为会对疗效产生较大不良影响。在重视药物治疗和门诊随访的同时应指导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如增加运动、减肥、戒烟酒、给予饮食指导等)。

高血压知识知晓程度对门诊随访依从性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对高血压的好发因素、症状、自我监测、并发症、诊断标准等知识的知晓程度越高,其随访依从性越好。针对随访依从性不佳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应加强其高血压好发因素、症状、自我监测、并发症和诊断标准等方面知识的的理解和掌握。

猜你喜欢

知晓率门诊依从性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门诊支付之变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Rapid and 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eomycin Residues in Mi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