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德育中的审美育人模式探析

2021-05-17刘锦芳

美与时代·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审美情感高校德育新时代

摘  要:高校德育是以大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新时代高校德育融入了更多的美学元素,更加注重培育大学生的审美情感,促进大学生审美心理的发展完善。从“求真”“求善”“求美”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逐步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强化他们的审美意志,促使他们按照美的规律去欣赏美、创造美、创新美。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德育;审美情感;审美育人

基金项目:本文系项目“后四化”背景下跨融合培养新商科本人才的模式探索(2019JSJG023)研究成果。

高校德育是指以大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为增强其审美能力,利用一切内含“美”元素的教育内容,将审美情感贯穿于道德行为的全过程,使其道德理想转化为对美的追求。审美是指学术界对德育审美化概念的诠释,主要包含了两个维度:其一,审美是德育的手段,即美育的德育功能;其二,审美是德育的目的,即德育走向审美[1]。本文以江苏海洋大学为例,探析新时代高校德育中的审美育人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构建基于德育的审美育人环境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让德育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学生的成长成才受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包括物理环境、生态环境和心理环境,“环境美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叉点。”[2]高校利用校园文化、网络文化等途径构建基于德育的审美育人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

(一)富有特色的校园设施

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建筑设施为主要空间,通过营造开放、自由、文明的校园环境表现美的特性,彰显出高校对德育主体与客体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关切。和谐的校园文化兼具教育和审美的双重功能,是创建审美育人环境的最佳载体。

良好的校园基础设施凝聚了校风精神、育人品格,“以美育人”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德育过程目标的实现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江苏海洋大学的海洋经济文化中心、海洋馆、海洋工程技术实验中心等建筑设施,体现出学校海洋文化特色。这些设施一方面为海洋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另一方面定期向学生开放展览,激发学生对海洋学习的兴趣。学校充分利用这一特色,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小海鸥讲解员”的招募活动,充实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学校吉祥物“山娃、海妮”伫立在海洋经济文化中心,进一步增强了海洋文化气息,很多国内高校的校园内都立有名人或者学者的雕塑,从而营造出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学校建筑设施的名称也体现了学生敏思好学的特点,文思楼、文博楼、文渊楼、文通楼等建筑错落分布,“扎根淮海、面向黄海、服务沿海、辐射陇海”“校园建设六个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标语随处可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生发向上向善的积极思想。这种感性认识对处于认知成长状态中的青少年来说,是对其审美能力的一种锻炼。

(二)彰显创新的互联网平台

新时代高校德育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融入了互联网元素,“互联网+”教学平台的构建将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放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育模式。“高校应该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审美育人环境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3]互联网为德育审美化的实践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影响和冲击了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高校借助科学信息手段创办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平台关注师生的校园生活动态和心理健康发展。江苏海洋大学(原“淮海工學院”)更名之后,曾面向全校学生征集苍梧校区主校门改造方案和意见。学生采用投票的方式在学校初选的6个设计方案中选择自己心仪的创意方案,每条方案的得票数都在2000票以上,其中方案一达到5064票。审美育人模式将美感融入到德育的整个过程中,利用“线上+线下”的模式,深入到全球化视野和网络空间。

(三)培育和谐的校园环境

德育的“立德树人”涵盖术业、人格等方面的教育,旨在培育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审美育人模式是指在党的领导下,教育教学活动从美的角度出发,借助美育的相关知识优化德育活动,使德育过程具有形象和理性的美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4]疫情期间,江苏海洋大学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新媒体方式,通过筛选、审核,定期推送内容丰富、创意新颖、平民化的作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江苏海洋大学新媒体平台推出疫情云演讲、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堂、疫情期间最美班主任等栏目,引导学生发现疫情中展现出来的人性美,去感受生活中美的人和事物。借助网络平台,使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进来,为师生构建良好的互动空间,将学生融入到这样的网络文化环境中接受美的熏陶,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

二、开展审美化的德育实践活动

新时代高校坚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开展审美化的德育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德育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他们发现美、感受美的同时学会创造美、创新美。“德育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真实成长的有效途径。”[5]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往往既符合学生的审美需要,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审美化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将审美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主题教育活动

高校德育注重以审美的态度加强内容与形式的审美化建构,校史、校训、校风等文化要素增强了大学生的身份认同。高校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对大学生的思想、审美进行积极引导,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卢梭说:“有了审美的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6]学校安排的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认知,也能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使其逐渐产生自我形象认同感和群体的归属感。

开学典礼是大学新生入校的第一课,是其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身份转变的第一步,也是高校第一次系统地向新生展示大学文化和精神的重要仪式,能够强化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使命感。新生入学之后的主题教育持续时间较长且较为分散,渗透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据江苏海洋大学2019年底各学院报送的新生入学教育数据显示,新生入学教育涉及到贫困资助、健康心理、职业规划、国防安全等十五个主题,采取新老生座谈会、专家讲座、师生互问互答等方式。审美体验的过程是动态的,主流意识形态入脑入心入行,“心理聊天工作室”“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朋辈有约”等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活动采用朋辈机制,推动大学生审美创造力的提高。

(二)大学生社团活动

大学生经历了从参加活动到自己举办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所持的审美态度,特别是审美辨识力对个体发展会带来一些影响,思维活跃、想法独特的学生往往更易脱颖而出,对身边群体的道德水平和审美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牵引作用。黑格尔在《美学》中提道:“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7]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具有自由性,不受外在条件的限制,能够自己掌控自己的意志行为。高校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现社团活动和成果的平台,并为社团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确保学生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

青少年进入大学后的思想处于活跃期,除了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外,他们还会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加入一些团体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接受审美教育的学生,人际交往会更加和谐,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得到锻炼。专业指导老师的加入不仅为团委、学生会等学生社团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還从专业的角度解决了学生遇到的难题。商学院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据2019年商学院学生活动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商学院学生举办校级活动共33项、院级活动共87项;参与的国家级活动共19项、省级活动共13项、市级活动共8项、校级活动共152项。审美化的实践活动打开了大学生相对封闭的社交空间,强化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健康心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三、审美育人模式对高校德育的影响

审美育人模式离不开高校德育,高校德育借助美育的手段和方法建立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基于德育培养起来的审美情感,能够加快道德理论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德育教学环节对美的追求体现在德育内容、方法、实践及环境等各方面。

(一)具有审美特色的课程

新时代高校课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凝聚着新时代“中国精神”,注重大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审美人格的塑造。刘晓枫说:“中国精神坚持道德化的社会生活和具有悠久传统的审美情怀。”[8]审美育人元素融入高校德育课程,使其从内容到形式都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扩大主流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

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为满足学生多元化、专业化的学习需求,除了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外,学校还增加了以学生兴趣为主导的隐性课程(主要指第二课堂)。大学课程将隐形课程和课堂知识相结合,力求明理、尚德、通达,在教材的选择上过滤掉了教学内容上的泛滥化、媚俗化和形式上的同质化。融入审美情怀的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使其在德育、美育一体化的过程中达成德育育人的目的。高校在德育基础上开设的具有审美特色的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调查显示,很多高校采用“青马工程”教材,在课程中注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致力于培养有时代特色的中国新青年,使其成长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

(二)具有审美特色的教学实践

高校德育注重人的情感,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德育蕴含了求真、尽善、达美的特点。因而将审美教育渗透在教学实践中,既能推动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又能鼓励学生形成自觉的道德意志,将社会行为的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情感认同。当代学者孙正聿提出:“要达及自己的理想境界,就要从自然而然的世界中去探索‘真(世界为何如此),去寻求‘善(世界应当怎样),去实现美(‘是与‘应当的统一)。”[9]审美的融入优化了德育模式,将被动灌输转化为主动的情感认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在一种愉悦、和谐的关系和氛围中实现德育,有利于形成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推进教学实践活动的展开。

(三)具有审美特色的教学模式

新时代高校的教学活动具有传统的学习方式和网络化学习模式结合的特征,将美感贯穿“线上+线下”教与学的全过程,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网络安全观,增强大学生的审美心理体验。融入审美元素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改善了传统课堂刻板说教的枯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力,通过“春风化雨”的方式使学生将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结语

大学生的审美情感力是在主体与客体自由融合状态下产生的情感愉悦,经历了客观他律的要求——主动自律的承诺——审美境界的自得三个不同阶段,体现了发现美、创造美再到创新美的过程。高校德育将知识、能力、人格、健康、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审美人格的构建。通过丰富高校德育中的审美心理培育研究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使处在新时代中的大学生实现更完善的审美心理体验。

参考文献:

[1]侯郭燕.大学生德育审美化的实践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2]张松泉.美学简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350-352.

[3]李惠敏.高校德育视阈下大学生审美心理培育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249.

[5]李琳,史鸿文.当前我国美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1(21):42-43.

[6]卢梭.爱弥尔(下卷)[M].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535-536.

[7]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7-148.

[8]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2.

[9]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85-186.

作者简介:刘锦芳,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审美情感高校德育新时代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浅谈色彩中的色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探讨
用比喻构筑的审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