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进式阻力训练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

2021-05-17孙俊华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哑铃弹力淋巴

孙俊华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随着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生存期也随之延长,研究者开始关注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淋巴水肿作为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也逐步受到关注和重视。肌肉是上肢淋巴液的主要来源和引流通路,肌肉淋巴引流受损是导致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的重要原因,故术后开展合理的运动训练至关重要[1]。临床认为过强的运动会增加淋巴负荷,故多采取以握拳、爬墙、上臂外展过肩等常规无阻力训练改善上肢功能。但实践发现,过多限制身体活动可引起肌肉老化、纤维增生、肌肉纤维舒张及收缩功能降低,缺乏对淋巴管壁产生“吸吮”的作用,导致大量体液积聚,不利于改善淋巴水肿程度[2]。渐进式阻力训练是在阻力训练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不断调整训练强度、次数和训练内容等方法,以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发生。本研究对此展开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6月~2020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5.94±5.26)岁;平均病程(2.21±0.28)年;患侧:左侧30例,右侧29例;肿瘤分期:I期12例,Ⅱ期39例,Ⅲ期8例;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30例、浸润性小叶癌20例、其他9例。观察组平均年龄(36.79±5.31)岁;平均病程(2.25±0.29)年;患侧:左侧32例,右侧27例;肿瘤分期:I期11例,Ⅱ期38例,Ⅲ期10例;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28例、浸润性小叶癌23例、其他8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此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无阻力训练。观察组给予渐进式阻力训练。第一阶段:术后第2天根据患者手臂围度选择穿戴合适的压力袖带,由手掌位置向肩膀关节处进行包扎,并固定在背部。术后3~6个月内,每天佩戴2次,每次佩戴2 h;期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松紧度,同时进行握拳、爬墙等训练。第二阶段:术后第3周指导患者开始弹力带抗阻训练。a)热身动作:向前肩部绕环:身体保持直立,呼吸放松,双脚与肩同宽,大拇指点在肩部上,肩膀向前做画圆动作。 手臂环绕:双手平行向前平举,手腕关节相靠,由上至下转动手腕,保持轻松感和舒展。b) 侧平举:身体直立,双手握住弹力带,将弹力带踩在脚下,然后肩部发力,配合呼吸,重复进行手臂上举至水平动作;c) 弯举:身体直立,同样双手握住弹力带,将弹力带踩在脚下,拳心向前,配合呼吸,重复进行双手屈臂上拉到腰部位置动作;c) 拉伸左、右侧肱三头肌:身体直立,左臂上举至耳边,右臂在左侧肘关节上,向右后方拉然后缓缓放下,另一侧同样按照上述方法拉伸。左、右小臂前侧拉伸:指导患者侧对墙壁站立,双脚保持自然分开状态,左手手臂外旋,指尖和手肘朝下,头与身体向右扭转。上述训练连续进行5个月。第三阶段:术后第6个月开始哑铃训练。选取2 kg哑铃,训练方法:a)站立弯举:双脚并拢,双手握住哑铃垂于体侧,大臂贴紧身体,肘关节弯曲手臂抬起哑铃至胸部位置,停留2 s左右,然后缓慢放下。 b) 站立侧平举:站立,举起哑铃肘关节与双肩同高,以肩部为轴心,做圆弧运动,然后缓慢放下。 c) 仰卧平举:平躺、屈膝、双腿与肩同宽,肩胛骨后缩,双手对握哑铃并置于胸部正上方,双臂垂直于地面,肘关节微屈,打开双臂,稍微停顿后慢慢下放。d) 仰卧上举:平躺,肩胛骨后缩,腹部收紧,双手握紧哑铃,大臂和身体保持70°左右夹角,小臂垂直地面,发力时大臂靠紧身体,达顶端稍微停顿后慢慢下放。两组均训练12个月。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淋巴水肿程度[3]:选择软尺采用周径测量法测量淋巴水肿程度,由手腕至手肘横纹上下各10 cm,并与健侧对比,轻度水肿:两侧周径差小于3 cm;中度水肿:围度差3~5 cm;重度水肿:围度差大于5 cm。肩关节活动度:训练前后采用量角器测定患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和外展活动度情况。上肢功能:训练前后采用上肢功能障碍测定量表(DASH)[2](总分55分,分高肢体功能障碍越严重)评价上肢功能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淋巴水肿程度比较 (见表1)

2.2 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对比(见表2)

表1 两组淋巴水肿程度比较 例

表2 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对比 度

2.3 两组上肢功能对比

训练前,观察组DASH评分(40.32±3.24)分和对照组(39.43±3.15)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P>0.05);训练后,两组DASH评分均降低,观察组DASH评分(23.05±4.87)分较对照组(31.28±3.05)分低(t=11.00,P<0.05)。

3 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肌肉间的淋巴管较皮下组织多,且肌肉间淋巴液回流比率较高,肌肉在收缩挤压过程中可形成“肌泵运动”效应,以促使淋巴液回流,因此,“肌泵运动”为原理的训练方式逐渐受到重视[2,3]。 渐进式阻力训练是基于“肌泵运动”为原理而实施,始终遵循循序渐进的运动训练方式。在训练初期,利用压力袖套提高组织间质压,从手臂远端-近端形成压力梯度,利于淋巴液和血液向心性引流,抑制淋巴液渗出,减轻了外周肢体肿胀程度;中期借助弹力阻力带进行训练,能利用弹力带拉伸后所带来的回弹力量感知目标肌群肌力,以更好地协调肌力、神经肌肉,避免过度用力而导致肌肉拉伤、皮下积血等形成;后期训练主要以哑铃对抗重力训练,能进一步增强肌肉力量,促进淋巴回流,进而改善淋巴水肿程度,提高上肢功能。渐进的阻力训练过程中,肌肉持续收缩增加了葡萄糖摄取量,改善了体内胰岛素对葡萄糖的转运功能,从而增加肌耐力、肌力及协调性,改善了胸廓活动度;同时强化胸式呼吸能力,加强胸腔内负压,在淋巴回流障碍区域与正常淋巴结组织建立广泛侧支循环,提高上肢淋巴流量,改善了上肢淋巴水肿。

本研究中,观察组训练后肩关节内收、内收、前屈及后伸活动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渐进式阻力训练能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渐进式阻力训练分别针对不同部位进行训练,且主要涉及胸大肌、三角肌、背阔肌、斜方肌等肌群,能根据患者自身感受制定合适的训练强度、训练频率,逐步增强肌肉力量,促使毛细血管网生成,改善肌肉血流循环,减少肌肉萎缩粘连、僵硬等症状,进而提高肩关节活动度,改善上肢功能。

猜你喜欢

哑铃弹力淋巴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DWI在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血管侵犯中的能力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淋巴水肿的预防与照顾——乳癌康复者的隐忧
饮料瓶改成哑铃
去赘肉又强身的哑铃操(上)
去赘肉又强身的哑铃操(下)
去赘肉又强身的哑铃操(上)
弹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