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eminar教学模式在《牙周病学》课程中的应用

2021-05-13施六霞张东林蒋雪娟周静萍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医学院学习态度常规

施六霞,张东林,蒋雪娟,周静萍

(皖南医学院 口腔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Seminar教学模式是一种研讨互动式教学方式,即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性学术交流,互相启发激励,挖掘潜能,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1-3]。《牙周病学》专业课程由于学时紧凑,传统教学法虽然能满足基本的理论教学需求,但在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上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挥。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牙周病学》这门专业课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本研究尝试在皖南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的《牙周病学》课程教学中采用 Seminar 教学模式,探讨其应用效果,并为学生所开设其他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18年2~6月选取皖南医学院口腔医学院2015级1~3班9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随机方法分组并且获取学生的知情同意,其中2班31名学生为Seminar教学组,1班和3班62名学生为常规教学组。

1.2 方法 常规教学组采用传统灌输讲授式教学,Seminar教学组采用Seminar 教学法,其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学生提前1周选定课程案例,带教老师提供案例的基础性和前沿研究进展等相关资料,同时要求学生依托校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并自主讨论)、课中(带教老师介绍研讨专题的基本内容,对案例进行情景模拟,组内成员自由提问与讨论,并阐述自己观点及对方提问所进行的解释)和课后(带教老师针对案例内容做出全面评价与总结,并陈述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等)3个阶段。

1.3 效果评价 评价Seminar教学模式的学习态度与效果、考核考试成绩、Seminar教学模式的反馈及满意度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学习态度与效果比较 在学习态度与效果方面,除“激活学生思维,能大胆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以学生问题为出发点,形成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和“获得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项目外,Seminar教学组学生学习态度与效果均优于常规教学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学习态度与效果比较

2.2 两组学生考核、考试成绩比较 Seminar教学组学生病例分析和技能操作成绩均优于常规教学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eminar教学组与常规教学组学生在期末考试成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考核、考试成绩比较

2.3 Seminar教学组学生对Seminar教学模式信息反馈情况 Seminar教学组学生对Seminar教学模式认同率较高,如“Seminar在考试中的严肃性强”的认同率为90.3%(28/31),“Seminar在检查时患者配合程度高”的认同率为80.6%(25/31),“Seminar有利于考生发挥正常水平”的完同率为87.1%(27/31),“Seminar有利于考试的公平性”的认同率为83.9%(26/31)和“Seminar今后用于临床考核的可能性”的认同率为90.3%(28/31),见表3。

表3 Seminar教学组学生对Seminar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n=31)

2.4 两组学生满意度比较 Seminar教学组学生对课程教学满意度(90.3%)高于常规教学组学生(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学生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对《牙周病学》专业课程开展 Seminar教学模式,是对教学质量提升的一次尝试教学改革。在 Seminar教学模式下,带教老师与专业学生之间可以平等进行交流与沟通,大大提高了专业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在其专业实习过程中,迅速融入到临床实践工作。

Seminar 教学模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而且加强和巩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能使其及时了解口腔医学学科发展最新进展。同时Seminar 教学模式还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5],为今后从事医学科学研究或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供了保障。Seminar教学组病例分析和技能操作成绩均优于常规教学组(P<0.05),Seminar教学组满意度(90.3%)高于常规教学组(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可能为Seminar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进行积极探索与思考,并在自我学习与讨论中发现、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6]。Seminar

教学组学生对Seminar教学模式认同率较高(如“Seminar在检查时患者配合程度高”的认同率为80.6%和“Seminar今后用于临床考核的可能性”的认同率为90.3%等),可能原因为Seminar教学组学生能够较好地将理论联系临床实践,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7],并使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医学步伐[8],为成为合格的口腔科医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Seminar教学组满意度(90.3%)高于常规教学组(51.6%)(P<0.05),可见在Seminar 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广泛查阅并阅读相关文献,从而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做出所提出问题的总结,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创新思维,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充分讨论,加深其对临床问题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9]。

综上所述,在《牙周病学》课程采用Seminar 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有利于其培养良好的思辨能力。Seminar 教学模式也存在局限性,如部分学生觉得学习负担较重、适应性差、知识储备有限、相关内容准备不够充分等[10],这些问题均将在口腔医学专业临床教学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猜你喜欢

医学院学习态度常规
新乡医学院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常规之外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别受限于常规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