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咸宁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2021-05-13张少云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咸宁词根语素

张少云

(北京语言大学 语言科学院,北京 100083)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东靠阳新,南邻修水、临湘,北依武汉,西接洪湖。至2019年,辖咸安区、赤壁市及嘉鱼、崇阳、通山和通城4县。据《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咸宁方言属于赣语大通片。[1]

咸宁方言亲属称谓的研究,目前还不多见。因此,我们通过对咸宁1区1市4县18个方言点的亲属称谓做了调查,发现其内部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按照祖辈、父辈、平辈和晚辈四大类进行共时层面的描写与分析,总结其使用特点。

一、亲属称谓系统

张世方(1997)认为“呼称”和“叙称”更加有利于区别亲属称谓。[2]本文采用“呼称”和“叙称”的概念。限于篇幅,为了方便比较,我们仅将咸安浮山、嘉鱼鱼岳、赤壁赤马港、崇阳路口、通城沙堆和通山大畈的常用亲属称谓以“呼称”或“叙称”方式列出,如有区别,在讨论时补充。

(一)祖辈称谓

咸宁方言祖辈称谓的叙称与呼称一致。

从表1看,咸宁六个点的祖辈称谓既有共同性又存在差异性。

表1 祖辈称谓呼称

表示男性祖辈称谓的词根有:太、爹、公。其中,以“爹”最为常见,除通山大畈外均有使用,尤其又以嘉鱼鱼岳和赤壁赤马港较为常见,所有的曾祖称谓和祖辈称谓都以“爹”为词根,通城沙堆见于所有的祖辈称谓,而咸安浮山、崇阳路口只见于祖父和外祖父称谓。各点之间以“爹”为词根的称谓,构词方式存在差别,具体有单音词、重叠、加词头“老”“细”“胡”“家”等。“太”见于咸安浮山和通山大畈所有的曾祖称谓,两个点以“太”为词根的称谓,构词方式亦有不同,具体有单音词、加词头“阿”“家公”等。“公”见于通山大畈的祖辈称谓和通城沙堆的曾祖称谓,两个点以“公”为词根的称谓,构词方式具有差别,主要是加词头“阿”“家”“太”等。表示女性祖辈称谓的词根有:爹、太、妈、娭、婆。咸宁方言用“爹”指女性祖辈称谓在嘉鱼鱼岳和赤壁赤马港最为常见,通城沙堆只见于祖母和外祖母。各点之间以“爹”为词根的称谓有重叠、加词头“老”“家”“细”等多种形式。“太”用于女性称谓见于咸安浮山和通山大畈的曾祖母、外曾祖母称谓,有单音词、加词头“阿”“家婆”等形式。“娭”只见于崇阳路口所有的女性曾祖辈、祖辈称谓。《现代汉语词典》(2016:3)对“娭”的解释是“祖母;对年长妇女的尊称”。[3]以“娭”为词根的称谓,构词方式有单音词、加词头“太”两种。“妈”只见于咸安浮山,指称祖母和外祖母,都是单音词。“婆”只见于通山大畈,指称祖母和外祖母,分别为加词头“阿”和“家”。

“太”“爹”既用于男性祖辈称谓又用于女性祖辈称谓,属于男称女用现象。

(二)父辈称谓

咸宁方言父辈称谓的叙称与呼称大部分相同,仅有岳父母的呼称和叙称存在不同:咸安浮山、嘉鱼鱼岳、崇阳路口、通山大畈、通城沙堆叙称岳父母分别为“岳老头”和“岳老娘”,而赤壁赤马港对此的呼称和叙称均为“干爷”“干娘”。

从表2看,咸宁六个点的父辈称谓具有相当的统一性和细微的分岐性。

表2 父辈称谓呼称

表示男性父辈称谓的词根只有“爷”,见于所有父辈称谓。以“爷”为词根的称谓,构词方式丰富多样,既有单音词,又可加词头“干”“阿”,还可加限制“大”“细”“妻”“伯”“舅”“叔”“姑”“姨”等形式。在此,“阿”“干”是虚化词缀,“大”“细”说明排行,“伯、舅、叔、姑、姨”则明确此为直系血亲。

表示女性父辈称谓的词根有:娘、妈、母。当中,以“娘”使用最多,除崇阳路口外均可见,又以咸安浮山、嘉鱼鱼岳、赤壁赤马港和通城沙堆较为常见,以“娘”为词根的称谓,不仅有单音词、有加词头“干”、还有加限制语素“大”“细”“伯”“婶”“姑”“姨”等形式。其中,“干”为虚化词缀,“大”“细”说明排行,“伯、姑、姨”强调直系血亲,“婶”则表明旁系亲属。“妈”只见于崇阳路口,构词方式有单音词,有加限制“伯”“舅”“姑”“姨”等旨在强调直系血亲。“母”只见于通山大畈,可分为加词头“阿”和加限制“婶”两种方式。这里,“阿”是虚化词缀,“婶”则用于区别旁系亲属。

咸宁方言亲属称谓中的“姑娘”与普通话中指“女儿”或“姑娘”的用法截然不同。

“姑娘”在咸安浮山、赤壁赤马港和通城沙堆指称“姑母”。

注意称谓“妈”的用法。结合祖辈称谓来看,“妈”在咸宁方言亲属称谓中存在同词不同义现象。“妈”在咸安浮山指称祖母和外祖母,而在崇阳路口却指称母亲、岳母、婆婆和叔母。王宏佳(2015)也记载,“妈”指称祖母和外祖母,这与我们的调查一致。[4]但是,是什么原因、何时造成这种跨辈分的用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平辈称谓

以上年长平辈称谓的叙称与呼称一致。

从表3看,咸宁六个点的平辈称谓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

表3 年长平辈称谓呼称

表示年长男性平辈称谓的词根有:哥、拐、夫。我们发现,“哥”尤为常见,所有点均用。崇阳路口用“哥”指称所有年长平辈称谓,最是典型。以“哥”为词根的称谓,有单音词、加虚化词头“阿”、加限制语素“一”等。“拐”只见于咸安浮山,仅为单音词。“夫”只见于通山大畈,前加“姐”,指称姐夫。

表示年长女性平辈称谓的词根有:哥、姐、嫂。表中,在崇阳路口“哥”用于男性平辈称谓和女性平辈称谓兼有,亦属于男称女用。“姐”在除崇阳路口外均出现,可用单音词和加虚化词头“阿”两种形式。“嫂”在除崇阳路口外都有使用,既有单音词,又有加虚化词头“阿”,还有加词尾“子”“的”等形式。

年幼平辈称谓的呼称一般为:名字。

从表4看,咸宁六个点的平辈称谓一致性较高,差异性较小。

表4 年幼平辈称谓叙称

续表4 年幼平辈称谓叙称

表示年幼男性平辈称谓的词根有:弟、夫。以“弟”为词根的称谓随处可见,其构词方式略有不同,有加词头“老”“阿”,还有加限制“堂”“表”等形式。当中,“老”“阿”为虚化词头,“堂”“表”则表示直系血亲。“夫”可见于所有调查点,前加“妹”,指称妹夫。

表示年幼女性平辈称谓的词根有:妹、媳。以“妹”为词根的称谓在所有点均有使用,有加词头“老”“阿”和加限制语素“堂”“表”等多种形式。这里,“老”“阿”为虚化词头,“堂”“表”则代表直系血亲。以“媳”为词根的称谓在除通山大畈外所有点都可见,前加“弟”,指称弟媳。

(四)晚辈称谓

晚辈称谓的呼称一般为:乳名、小名、名字。

从表5看,咸宁六个点的晚辈称谓差异性较大。

表5 晚辈称谓叙称

表示晚辈称谓的词根主要有:崽、女、丫、侄、婿、甥、孙。咸宁方言晚辈称谓内部相对不一致,以下我们举例进行说明。咸宁方言不用“儿”指儿子,而用“崽”,且在所有点都有所用,一般用单音词,只有通山大畈在前加“伢”形成复合词。女儿称谓差异较大,嘉鱼鱼岳和赤壁赤马港用“丫头”,其他四个点具体用单音词、加词头“阿”、加后缀“儿”“伢”等。需要注意的是,赤壁赤马港用“媳妇”指儿媳妇的叙称,不同于普通话中的“媳妇”一般指妻子。侄子称谓以“侄”为词根,加后缀“儿”“伢”“子”。“子”为实语素,而“儿”“伢”则为虚语素。侄女称谓以“侄”为词,既可加女性语素“女”“姑娘”,又可加后缀“伢”。孙子称谓在咸宁方言差别极大,以“孙”为词根,不仅可用单音词,而且可加词头“老”,还可加后缀“儿”“的”“伢”等。外孙和外孙女称谓一般为:外+词根“孙”、外+词根“孙”+女性语素,“外”说明是旁系语素。曾孙、曾孙女等称谓一般为:曾+词根“孙”、曾+词根“孙”+女性语素、曾+外+词根“孙”、曾+外+词根“孙”+女性语素或“伢”缀等。

通城沙堆在除“崽”外的所有晚辈称谓均加虚语素后缀“伢”,与其他五个点截然不同。

二、构词方式

咸宁方言亲属称谓的构词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单音节式、重叠式、加其他语素三大类。

(一)单音节式

咸宁方言亲属称谓单音节式众多,老派通常使用单音节词来呼称关系亲近的亲属。如:太、爹、爷、娘、妈、娭、叔、姑、哥、姐、拐、崽、伢、女、侄、孙,等。

(二)重叠式

咸宁年轻一代多采用词根重叠的方式呼称祖辈、长辈和平辈,如太太(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爹爹(祖父母)、伯伯(伯父)、叔叔(叔父)、姑姑(姑母)、娘娘(姨母)、哥哥、姐姐等。

(三)加其他语素

1.前缀

咸宁方言亲属称谓有丰富的词头。其中,“老”“太”“阿”是比较常用的词,均具有虚化的意义。

前加“老”。使用前缀“老”的亲属称谓,一种指年长辈分高,常用在曾祖辈称谓,如:老太,一种指年幼辈分低,如:老弟、老表等。通山大畈“孙子”叙称用“老孙”。

前加“太”。使用前缀“太”的亲属称谓指曾祖辈。如:太爹、太娭、太公。

前加“阿”,使用前缀“阿”只见于通山大畈主要亲属称谓,如:阿太、阿母、阿女(叙称)等。

2.后缀

咸宁方言亲属称谓后缀主要有:儿、子、的、伢。例如,侄儿、侄伢、侄子等。“的”缀且只见于赤壁赤马港“嫂子”为“嫂的”“孙子”为“孙的”,这个后缀只用于晚辈,相当于“伢”。

3.加限定成分

咸宁方言亲属称谓存在许多非虚化的限定成分形式,具体表现为:前加“细”“家”“干”“外”等。

前加“细”。“细”在汉语方言中多用作小称,但在咸宁方言中还可用于祖辈、长辈和平辈称谓。使用前缀“细”的亲属称谓词如:细爹、细一哥等。咸宁方言亲属称谓中的“细”还可重叠使用,指众多亲属称谓中年龄最小的,例如,细细姑娘(最小的姑母)、细细姨爷(最小的姨父)、细细一哥(最小的姐夫)。

前加“家”。咸宁方言亲属称谓“家”指外亲。使用前缀“家”的亲属称谓如:家公太、家婆等。

前加“干”“外”,表示外亲。“干”只出现在赤壁赤马港对“岳父”“岳母”的称谓“干爷”“干娘”;叙称“外甥、外甥女”和“外孙、外孙女”分别表示子辈和孙辈外亲。

三、结语

就我们所见的材料进行归纳,咸宁方言的亲属称谓是十分丰富的。祖辈称谓除通山大畈外,以“爹”为词根最为常见。男性父辈称谓只有“爷”为核心词根,女性父辈称谓以“娘”为常用词根。年长平辈称谓大部分以“哥”为核心词根。年幼平辈称谓内部基本一致。晚辈称谓内部相对不一致。在祖辈和平辈称谓中存在男称女用现象。通过对咸宁方言亲属称谓进行梳理,虽然尚存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了解讨论,但是总结亲属称谓对咸宁方言的研究提供了较为鲜活的语料和一定的研究依据,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咸宁词根语素
词根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与实施策略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九)
大踏步前进!华扬2021年销售增长50%,单品增长超100%,咸宁新产业园即将投产
涌泉相报!湖北咸宁驰援河北
语素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试论掌握词根对英语词汇学习的作用
词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叶挺独立团奇袭汀泗桥占领咸宁城
再谈语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