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小学全科教师音乐素养培养策略

2021-05-10马春香

艺术评鉴 2021年6期
关键词:音乐素养培养

马春香

摘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涉及的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内容比较繁杂,涵盖了音乐艺术的很多领域,作为小学全科教师,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应该覆盖此范围,但小学全科学生入学音乐基础差、音乐教学时间短,无法完成如此繁重的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笔者认为在小学全科音乐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器乐演奏技能、演唱技能、乐谱识读能力为核心,将即兴编创、音乐欣赏、创作实践等教学内容蕴含在以上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从而尽最大可能提高小学全科教师音乐素养,达到胜任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全科  音乐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6-0090-03

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提出:“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①文件中的“知识广博、能力全面”可以理解为具有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各学科知识与能力均衡发展,能胜任小学阶段多门课程教学工作的小学教师。从小学全科教师内涵及培养要求出发,艺术素养毫无疑问是小学全科教师素养中的必备素质,那么音乐素养的培养就至关重要。

一、基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小学全科教师音乐素养

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角度出发,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的教学划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社会文化”等四个大的领域。上述四大学习领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密切关联,是发展学生艺术素养缺一不可的必要内容。考虑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年龄跨度大,身心发展差异明显,为了使音乐课程知识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标准》将小学至初中9年分成:1-2年级、3-6年级、7-9年级等3个学段,并明确了每个学段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等。《标准》同时指出:我国广大城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并不平衡,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一方面要有普遍的基础标准,另一方面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为地方课程的开发和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留下适度空间。可见,这一标准是一个指导性的国家课程架构,各地区都可以在标准框架之内进行差异性的特色课程开发。

对《标准》划分的4个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和《标准》给出的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部分)做进一步解读,就能了解到小学音乐教学的课程内容和小学全科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所应掌握的知识技能。

感受与欣赏学习领域中课程内容主要有音乐表现要素、情绪情感、风格流派等,学习要求和目标为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尝试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从而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念;表现学习领域中课程内容主要有演唱、演奏、识谱等,学习要求和目标为培养学生初步的识谱能力,学习演唱、演奏等音乐技能,并能用音乐抒发情感;创造学习领域中课程内容主要有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等,学习要求和目标为学习即兴音乐编创与其它形式的音乐创作活动;音乐与相关文化学习领域中课程内容主要有音乐与社会生活、姊妹艺术等,学习要求和目标主要通过具体的音乐活动体现。

通过解读可以看到,《标准》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繁杂,涉及到音乐欣赏、音乐技能、音乐创作、音乐审美等各个方面,包括演唱、器乐演奏、舞蹈、综合艺术表演、歌剧、音乐剧、京剧、戏曲、曲艺、识谱、编剧等,从课程内容上几乎涵盖了音乐的所有领域。作为小学全科教师,尤其作为有音乐特长的小学全科教师,从原则上来说应该掌握《标准》中规定的课程内容中的全部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掌握如此丰富和全面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即使是音乐专业的本科生都是相当不容易的,更何况对于小学全科教师来说,其难度不言而语。小学全科专业是参加全国统一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入学前都是没有经过专门音乐技能学习的零基础学生。在本科培養过程中,小学全科教师需要学习其他相关的文、理科课程以及综合素质课程,其音乐课时一般无法超过300学时,所以从时间、精力上来说,根本无法完成类别如此繁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造成小学全科教师音乐素养培养中的突出问题。

通过4个学习领域和学习目标可以看出,小学阶段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音乐审美意识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表现”“创造”两个领域的学习形成的。“感受与欣赏”“音乐相关文化”则重于审美情感、综合人文艺术素养的培养。“感受与欣赏”是对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的赏析与体验,可以丰富学生情感,提高文化素养、促进身心健康。“音乐与相关文化”是了解音乐与自然、美术、影视、社会、宗教等的内在联系,可以培养多元化、综合性的整体人文素养。

“感受与欣赏”“音乐相关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主要是对审美能力、文化视野的提升,其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是要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实践活动完成,更多的时候是与聆听、演唱、演奏、创作实践等音乐教学过程结合在一起,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小学全科教师来说,即使在大学课堂中没能完整、深入地学习音乐史、音乐欣赏等课程理论知识,但只要学习了演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等技能训练课程内容,具备了音乐实践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依然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手段获得相关文字与音视频资料,完成自我人文素质的提升和小学课堂教学资料的准备。但“表现”和“创造”领域中的演唱、演奏、识读乐谱、即兴编创、创作实践等技能的掌握是一个长期的不断训练的过程,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获得。作为小学全科教师对这些基本技能掌握的越扎实,越全面,那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越能得心应手,对小学生的指导也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对音乐教学质量的极大保证。

透过《标准》看小学全科教师音乐素养中的关键能力,主要是“表现”和“创造”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如演唱、演奏、识读乐谱、综合表演、即兴编创、创作实践等音乐类别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小学全科教师因课时、精力所限,若想在这个领域达到较高的专业能力难度较大。所以,对小学全科教师音乐技能掌握的程度要求只能以够用来把握。无论从《标准》给出的学习领域还是从艺术院校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看,“表现”和“创造”两个领域都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与整体音乐素养,对其他音乐领域的学习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般来说,能较好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生,在任何音乐类别的学习中都能得心应手,即便是一些不曾接触过的、陌生的音乐领域,也能通过把握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快速熟悉这一学习领域的知识。所以,对“表现”和“创造”学习领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小学全科教师学习的重点。

二、小学全科教师音乐素养培养策略

受总课时的限制,小学全科教师职前音乐教学中,无法将《标准》建议的所有课程类别悉数列入学习内容中,只能有选择地对音乐核心能力的培养起主要作用的音乐类别进行重点学习,从而在课时上、内容上保证小学全科教师良好的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养成。对大多数小学生来说,并不要求达到多么高的识谱、编创水平,只要对这一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即可。从《标准》中课程提到的“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的目标要求来看②,演唱、演奏、识谱、编创等教学内容体现在小学全科教师职前教学中则是乐理、视唱、声乐、钢琴、电子琴、舞蹈、儿童歌曲、即兴弹唱等课程,这些课程包含了音乐课程原理性、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全科教师音乐课程的核心内容。

为了在有限的课时里,尽最大可能提高小学全科教师音乐素养,达到胜任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

首先,培养乐谱识读能力。《标准》中对识谱能力的学习目标是“只要求掌握最初级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能够将简单的节奏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乐记号”。但做为小学全科教师,识谱能力是一门技术性和基础性非常强的必备素养,在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识谱能力在艺术院校音乐课程中一般设置为“乐理与视唱练耳”,主要培养学生对音程、节奏、和弦、和声等各种音乐艺术现象的听辨和视唱能力,是融合视唱能力、听辨能力、分析能力為一体的学科,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基础知识(如节奏、节拍、力度、音色、速度、调式、和声、旋律等)、学习演唱、演奏常见结构、体裁形式、风格流派,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流畅地演唱歌曲和演奏教学乐器。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在音乐听觉和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合理运用乐谱,对小学全科教师音乐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培养歌唱基本技能。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离不开歌唱,歌唱活动可以强化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记忆,开阔艺术视野,提升审美能力,可以最直接且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音乐启蒙,是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智慧的艺术形式。歌唱技能对小学全科教师来说是帮助其掌握歌唱知识,胜任与歌唱相关各领域的教育活动。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小学全科歌唱课程内容应当设置为两大模块,即声乐基础与少儿歌曲。声乐基础部分主要以发声技巧、呼吸方法、旋律节奏等比较专业的技能讲授为主,少儿歌曲部分则主要强调对歌曲意境、风格的把握,熟悉、储备符合少儿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具有时代感的儿歌曲目,为将来从事少儿声乐教学活动打下一定的基础。两部分内容可以交插进行,互相促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声乐课程与小学全科专业其他音乐课程的融合,强调音乐教育综合能力的形成。

再次,培养器乐演奏技能。器乐教学是巩固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感受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音乐器乐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在小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是电子琴、电钢和钢琴。所以小学全科器乐课程设置应以电子琴、电钢或钢琴弹奏训练为主要内容,在教学中融入音乐基础知识和视唱等的训练,形成歌曲弹奏、伴奏的基本技能。在电子琴和钢琴之间,笔者以为电子琴与其它键盘乐器钢琴、手风琴、风琴等相比,蕴含的音乐元素丰富多样,它自身储存有上百种不同音乐风格的节奏音型,储存有几十种不同的中外打击乐器,这些丰富的音乐信息,对学生读谱能力、节奏感、和声表现等综合音乐素质的提升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电子琴便于携带、便于集体教学、伴奏功能丰富,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首要器乐教学工具,也是小学全科教师必备的器乐演奏基本功。

最后,构建各类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巩固和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培养目标。为此,学院可以安排专业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合唱团、器乐社、舞蹈队、音乐剧、音乐沙龙等各种音乐实践教学平台,进行学期末的考核,并将结果计入本人学分之中。同时,学校可以周期性地开展文艺周、校园歌手比赛、校园舞蹈大赛等各类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小学全科学生综合音乐素质和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其次结合地域优势,注重特色培养。在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中开展本土特色音乐文化教育,是引导学生认知优秀历史文化,感受本土人文魅力,进而成为地方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的生动途径。特色培养应依据艺术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从课程内容的需要出发,加深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理解,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怀,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除以上几个方面的课程设置外,综合性艺术表演、即兴编创、创作实践、音乐欣赏等也是小学全科教师音乐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小学全科教师提高音乐素养、增强音乐感觉、掌握音乐知识、培养各种技能的重要学习领域。但因为音乐课时所限,课程实施难度较大,这些教学内容只能蕴含在演唱、演奏、视唱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要通过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完成。

猜你喜欢

音乐素养培养
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