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美术课堂中的“画错了”现象

2021-05-10牛斌

成才之路 2021年9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造力想象力

牛斌

摘 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拿着画笔沮丧地说:“老师,我画错了”。学生眼中的“画错了”,多半是因为担心画错,手抖而没有画出自己心中想画出的样子,绘画颜色搭配不满意,看到教师或者其他同学的画产生不自信心理。教师要立足学生本体,探究画错原因,正视课堂“画错了”现象,挖掘其潜在价值。

关键词:美术教学;“画错了”;现象;想象力;创造力;潜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9-0132-02

学生具有极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绘画经验,观察生活的视角逐渐开拓,在绘画过程中有了创作意识。然而,在美术课上,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拿着画笔沮丧地说“老师,我画错了。”事实上,美术作品本就没有什么对错之分,每一幅画都是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对世界思考的外在体现。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画错了”这一课堂现象,探寻“画错了”背后潜在的教育价值。

一、立足学生本体,探究画错原因

学生出现“画错了”的现象,大体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与教师或其他同学的比对中,忽视了自己作品的“稚拙美”与“独特美”,导致出现对自己画作认识和判断的误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完知识点或新课后,总会让学生按照提供的范画,或在教师的示范下进行绘画活动。然而,小学生的手和眼睛的协调程度较低,因此,会出现手抖现象,导致所画的线条长短不一,图形歪歪扭扭,与教师的范画差异很大,进而产生不自信的心理,认为自己“画错了”。二是学生的绘画功底、肌肉发达程度有所不同,使得其画作各有千秋。然而,学生审美能力不足,对自己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独特美不能及时发现,总认为别的同学的画作比自己的好,恰巧老师又夸奖了该同学。

通过分析美术课堂上出现“画错了”这一现象的原因,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探索教学方法,重塑学生美术学习的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画作中的小瑕疵化为神奇。

二、正视学生“画错了”现象,挖掘潜在教育价值

1.“将错就错”,化“腐朽”为神奇

学生绘画过程中确实会出现颜色用错、画笔漏水等因素引起的绘画问题,教师与其让学生重新画,不如引导学生转变原本心中的作品应该有的样子,将错就错,化“腐朽”为神奇。笔者在教学中,曾经遇到过一名学生,他画草坪的时候不小心在纸上滴了一滴黑墨水,绿油油的草坪上,这个黑点显得格格不入。学生瞬间觉得自己画错了,要重新画。然而,黑色的小点可以变成精致的小点缀。此时,笔者引导其将错就错,把黑色圆点看作小蚂蚁的脑袋,画上小蚂蚁的身体,还多画几只小蚂蚁,并在草坪里再画一些饼干渣,由此画出小蚂蚁辛勤劳动、齐心协力搬运食物的场景。也许学生一开始只是想画一片草坪再画几棵树、几朵花。然而这样一来,画作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更有童心,更有创意,比学生原来希望画出的样子多了一些不一样的内容。同时,学生在变小黑点为小蚂蚁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心中“画错了”的地方,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加以改变,将“画错了”变为“画活了”。学生天生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面对画错了的情况感到不知所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一开始绘画思维的影响,教师需要做的便是打破这种思维对于学生的束缚,不要在学生自己说画错了的时候就立刻让其重画。教师应告诉学生美术绘画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变,只要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便可取得不一样的绘画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将错就错”的改变方法往往不能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完成,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带领学生一起思考如何将小瑕疵完美地融入作品中,丰富作品内容或调整作品主题。

美术课堂不等于绘画课,它是一个提升学生审美水平与艺术素养、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过程。因此,面对美术课堂“画错了”的现象,教师应发挥教学智慧,鼓励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既然“画错了”,那就“将错就错”,发挥想象力,画出与自己一开始心中所想的不同作品。

2.安慰鼓励学生,打消绘画顾虑

很多学生对于画画具有恐惧与排斥心理,因为他们从心底里认为自己拿起画笔便一定会画错,一定会画得不好看。教师需要安慰鼓励学生,提升学生绘画的自信心。面对学生出现“画错了”的现象,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加以鼓励,打消学生的绘画顾虑。

学生的绘画创作是一个个性化发展、想象力与创造力被激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对于绘画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出现“画错了”的现象,学生便会陷入沮丧,信心受挫,进而不想继续画。教师首先要安慰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绘画中的优点,可通过“颜色搭配很好看、页面布局很清晰”这样的语言鼓励学生,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然后要耐心倾听学生原本对于这幅画的想法,希望自己画出来的画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认为自己画错了,在了解学生内心想法的基础上加以指导。最后,教师应告诉学生画画是不会画错的,不管你画出的是什么样子,都是具有独特美的作品,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不要受自己原有想法的束缚。同时,教师要告诉学生,美术作品并不是画得很像才好,而是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与灵活的创造。每个人的绘画作品都是自己观看世界以及内心世界的反映,本就没有好坏之分,因此,不需要看同桌或老师是不是比自己画得好,重要的是让画作充分展现自己的内心。学生一旦认识到自己在美术课上的主体地位与自我个性的重要性,就敢于绘画,不怕出错,就会创造出更具特色、更有想象力的作品。

学生对于绘画的心态在美术学习中尤为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心态,打消他们对于绘画的顾虑,不要担心画错了,凭借想象力可以将任何“画错了”变为“画对了”,由此提升学生的信心与积极性,使学生大胆想象、大胆绘画。

3.创造“画错”契机,发挥潜在价值

对于学生而言,能够灵活处理“画错了”的情况是创造能力与想象力的重要体现,教师在引导学生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同时,可以尝试为学生创设“画错了”的情境,使学生适应“画错了”的情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美术课堂上有一种教学方法被称为“废纸创想画”,指的是先在纸上随意画一些线条和不规则图形,然后就着已有图案展开绘画,使这些毫无关系的图案能够完美融入到一幅画中。这一绘画方式与灵活处理学生“画错了”有些许相似之处,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大学生这方面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其可以更加大胆地进行绘画创作,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美术课堂上不可避免的“画错了”现象,并对此形成正确认识,不因一笔画错而影响心情,提升学生灵活应变能力。教师要转变对学生画作的评价方式,不将画得是否像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要考虑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与想象力,尊重学生的童真与想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先构思后动笔,从根本上減少“画错了”的现象发生。

三、结语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难免会出现“画错了”的现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美术评价的认识:绘画没有对与错,都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体现。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灵活处理画作中的一些小失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画错了”也许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影响其对于美术绘画的热情,但教师适时灵活地利用学生眼中“画错了”的画作进行绘画指导,便会挖掘出“画错了”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潜在教育价值,变“画错了”为“画活了”“画新了”。

参考文献:

[1]张铮.核心素养时代下的小学美术“双基”教育转型实践[D].贵州师范大学,2016.

[2]李默.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6.

[3]叶玉婷.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D].杭州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创造力想象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