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染管理控制在手术室洁净度及感染防范中的应用

2021-05-08罗丽坤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洁净度层流手术室

罗丽坤

手术室是集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也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研究[1]报道,手术室导致感染发生率占全部医院感染的30%。层流洁净手术室是当前医院新型手术室,有研究表明,人员流动、人员数量等因素是影响手术室洁净度的主要原因[2];加之层流洁净手术室是根据静态限制、动态限制原则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其空气质量与手术切口直接相接触,也是增加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原因[3]。因此加强层流手术室的感染管理控制,制定切实可行、合理的感染策略,有助于提高手术室空气质量,控制手术室人员流动数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本文探讨感染管理控制在手术室洁净度及感染防范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医院2间层流手术室,面积相同、层流分级一致;其中将1间层流手术室作为观察组420例患者,共420台手术台数,Ⅰ类手术138台、Ⅱ类手术148台、Ⅲ类手术134台。男246例,女174例;年龄18~72岁,平均(52.63±10.36)岁。手术时间65~324 min,平均(195.78±35.43)min。另1间层流手术室作为对照组400例患者,共400台手术台数。Ⅰ类手术135台、Ⅱ类手术140台、Ⅲ类手术125台。男231例,女169例;年龄18~72岁,平均(53.17±10.42)岁。手术时间62~331 min,平均(201.52±36.69)min。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项目经本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遵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原则,于每台手术前30 min开启净化系统,坚持先无菌、再有菌,先阴性、再阳性原则进行手术。术后手术间准确消毒处理,术中使用敷料、纱布、器械等医疗物品搬离手术间,所有物品、设备进行消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感染控制管理。(1)定期维护手术室洁净度硬件设施。医院培养一批专业的工程科管理人员,动态实时监控手术室的风量、换气次数、风速、自净时间、温湿度、照度具体参数,及时调换有问题的设备,使层流系统有效运转。回风口过滤网每周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消毒;百叶窗开启;更换亚高效过滤器,1次/年;及时更换被阻塞的回风口、过滤器。(2)加强手术室护士专业培训。开展手术室护士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1次/月,每天上午对进入手术室内的护士行医院感染预防操作及专业知识口头讲解,强化人人参与原则。每天下午由负责人总结手术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感染因素,找出针对性解决方法。(3)控制手术室人员流动数量。手术前提前将医疗用品、药物、器械等物品准备齐全,手术开始时关闭手术室门,室内密封正压。术中避免只有1名护士巡回2台以上手术,大手术控制4~5人,小手术2~3人。设计一套符合手术室管理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使用智能识别方式控制手术室医护人员,通过智能控制设备发放、回收手术衣鞋。(4)强化手术室无菌管理。每天手术前后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物体,若存在血迹、体液、粪便等污染,先擦拭后清洁;墙面污染后,0.5%过氧乙酸喷雾擦拭。使用可拆卸式拖把,对地巾机械进行清洗、消毒。非连台手术,于手术之间的空闲时间对空气行紫外线消毒。进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头发不外露,戴好口罩、防护服。每天行手部细菌数检测,控制在<5 CFU/cm2。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于每台术前5 min、手术结束后5 min采集手术室菌落,于室内、中外对角线三点采集,行细菌培养,计算含菌量。(2)比较两组手术不同时间段人员流动次数。(3)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符合生态分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非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室空气洁净度比较 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手术室空气洁净度[CFU/m2,(±s)]

表1 比较两组手术室空气洁净度[CFU/m2,(±s)]

组别 台数 术前5 min 手术结束后5 min t值 P值观察组 420 4.56±1.35 9.86±1.27 -57.926 0.001对照组 400 4.60±1.34 14.75±1.58 -99.372 0.001 t值 0.426 48.959 P值 0.335 0.001

2.2 两组手术不同时间段人员流动次数比较 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手术不同时间段人员流动次数[次,(±s)]

表2 比较两组手术不同时间段人员流动次数[次,(±s)]

组别 台数 手术即刻 术后30 min 术后90 min术后120 min术后180 min观察组 420 0 1.87±0.36 5.98±1.47 7.85±1.56 10.17±1.63对照组 400 0 1.90±0.35 9.82±1.51 13.48±1.53 14.79±1.71 t值 - 1.210 36.873 52.169 39.564 P值 - 0.113 0.002 0.0001 0.002

2.3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1.43%,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0,P=0.003)。

3 讨论

层流洁净手术室是通过运用空气过滤、截面风速、气流、回风、换气、排风、静压差等过程降低手术室内的细菌量,达到净化目的[4]。该手术室虽然具备细菌控制作用,但不具有消毒作用。若手术室洁净度质量控制不佳,空气质量含菌量达不到要求,仍存在较高的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因此加强手术室的感染控制,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有积极作用。

手术室相关感染的发生原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手术人员数量、操作专业性、器械是否无菌、手术室环境是否标准等[5]。若手术室存在环境布局不合理,器械消毒不合格、环境污染等因素,极易发生术后感染。故对手术室采用感染控制管理策略,维护手术室洁净度的硬性条件,培训一批专业的工程科管理人员,实时动态监控手术室的新风量、风速、换气次数、自净时间等过程,确保层流系统的有效运转[6]。加强洁净手术室环境的质量管理,利用净化洁净手术减少室内空气微生物的数量,强化层流手术室清洁消毒环节,合理安排手术顺序;术后清理手术室内的污染物、杂物,墙壁、台面及器械设备均需消毒清洁,以此降低空气含菌量;参与手术的人员头发、手部等位置均属于有菌区域,故需要罩好头发,手部细菌数量定期检测,细菌数控制在5 CFU/cm2,以此减少手术感染的发生[7]。本资料中,观察组手术结束后5 min后空气含菌量低于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1.43%低于对照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郭瑞萍[8]研究相一致。在手术室管理中采用感染管理控制,可降低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手术室空气洁净度。其原因可能是感染管理控制的应用,强化手术室环境管理,每日对医护人员行医院感染、感染控制等知识培训,以此能降低手术室空气含菌量,提高空气洁净度,降低手术感染发生率。

手术室内人员流动数量也是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而层流洁净手术室人员流动次数越多,空气含菌量也越多。同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越多,会增加手术室与外界之间的压差,使外界细菌进入手术室,进而增加空气含菌量[9]。因此为了控制手术室人员流动,将手术所需要的器械物品准备齐全,避免1名护士在多台手术之间的走动,减少人员走动数量;同时结合手术室环境及医院情况,成立手术室洁净度智能系统,控制不相干的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改善手术人员进出流程;此外利用智能存储控制设备,限制人员流动,以免无关人员进入手术室,减少细菌侵入,进而提高手术室环境的安全性。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术后90 min、120 min、180 min人员流动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手术室采用感染管理控制干预,能够控制人员流动,提高空气洁净度,减少手术感染的发生。

猜你喜欢

洁净度层流手术室
掺氢对二甲醚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体位护理对手术室脑瘤患者长时间手术压疮形成的影响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神奇的层流机翼
超临界层流翼型优化设计策略
穿层物流垂直提升输送技术在制药企业中的技术应用
净化空调系统调试中常见问题和改进建议
洁净电子厂房消防系统设置及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