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镣铐之舞:身体视域下中国女大学生“瘦身”问题探析

2021-05-06徐煜晖

艺术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女大学生瘦身

摘要:社交媒体的普及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女性瘦身的相关话题在消费和媒介的作用下凸显出来。本文在对17名青年女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后发现:女大学生在瘦身方面整体表现出瘦身结果向往、他者眼中的完美形象、自我身体排斥等三种趋势。女大学生在这场瘦身运动中扮演受益者、受害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她们的身体不再只是单纯的肉身,而是一种表达的媒介和价值观的载体。

关键词:身体传播;女大学生;瘦身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4-00-02

1 问题提出与研究开展

身体作为“人类视觉图像及其美学表现力的核心”与“极具传播与展示意义的自我媒介”[1],始终被人们凝视着。随着社会公共话语以娱乐形式登场,女性的身体成为一个公开展演的、承载特定意义符号的表征,社会对女性身体的想象也在逐渐被建构。在消费主义和大众传媒互为其径的过程中,女性由于受到社会的格外关注,不断改造和加工自己的身体,身体成为其满足期待的工具。

女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受教育水平高、信息接收快、易受社会舆论影响的特点,因此成为社会文化的先觉者并具有研究代表性。根据近年全国各地对女大学生的BMI(身体质量指数)值的统计结果来看,女生的实际BMI值大部分在正常范围内,但整体存在期望体形偏瘦的倾向;实际BMI偏瘦型的女生对自己体型的满意度更高;大部分女生认为的自身体型均比实际体型偏胖,并且这一认知偏差使其消极、盲目地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瘦身[2]。由此可见,女大学生的瘦身行为已经逐渐脱离健康追求,而成为一种自我表达。这一行为在社会学意义上逐渐被大众文化、社交媒体以及消费主义绑架,女性大多都在不同程度上努力变瘦,来迎合社会、他者以及自身的价值观,使“身体”在人际交往和社交媒体等传播发生效果的场所中,扮演信息与媒介的角色。

本文以女大学生对身材的关注为研究问题,对17名年龄在19~24周岁的女大学生进行调查访谈,尝试解释当代女大学生关注瘦身的心理动因与行为动机,思考此现象盛行的原因。本文采用随机抽样与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式。首先从两个群体中招募部分青年女性作为样本,分别为南京林业大学在籍大学生和扬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南京三江学院等其他高校同龄大学生,然后以访谈对象提供的人脉资源作为继续抽样的依据。最终确定访谈对象为年龄在19~24周岁的17名青年女大学生。

访谈工作于2020年5月到6月开展,时长40分钟左右,对个别访谈对象进行了二次访谈,主要以电话录音的方式回收访谈资料。访谈结束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数据处理:第一步,在深度熟悉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将所有的访谈录音内容逐字逐句地转录为文本,与已有文本资料(个别网络访谈的资料呈现形式为文字)组成本研究的数据集;第二步,将数据导入Nvivo11质性数据分析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之后得到结果。

2 研究发现与分析

整体来看,瘦身现象影响下的青年女大学生的瘦身心理表现出瘦身结果向往、他者眼中的完美形象、自我身体排斥3种趋势。

2.1 瘦身结果向往成为行为动机

瘦身结果向往是女性瘦身行为的主要动机。为了迎合社会审美标准,各种美颜、修图软件层出不穷,上至明星娱乐圈、下至微信朋友圈,“修图”已经成了彼此心照不宣的秘密。对于有“极品身材”的视频和图片,即使观者意识到所观看的图像是经过加工的“失真”产品,仍会对成为“观看对象”抱有幻想,产生对瘦身结果的向往。在这一过程中,图像信息与自身现实条件之間的差距所带来的消极情绪,会向“追求美好瘦身结果”的主观愿望寻找补偿,促使青年女大学生产生瘦身行为。被访者想法如下:

看短视频上很多身材很好的小姐姐,会被激励到。……她们的马甲线啊、大长腿啊、锁骨啊什么的会让我很羡慕,虽然知道存在着修图的可能性,但是还是会,哎呀好羡慕,要是我也有就好了……(No.1)

……因为我比较宅嘛,平常都是网购,有时候看到淘宝模特图还是会心动,但我太胖了,(买来的衣服也会不合身),就会产生出如果和模特一样瘦那这件裙子或者衣服穿在我身上应该也会很好看的错觉,想着自己如果瘦一点也不错。(No.5)

反复接受具有“理想身材”的图像信息诱发观看主体的情绪反馈,在“我也想要变得那么瘦”的心理促进作用下将瘦身视为一种提升自信的“主流”审美表达。“受众参与度较高,进行不同渠道、不同形式的传播,使得事件一度成为社会热点。受众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成为信息传播者。”[3]此时的身体被女性赋予了经济、健康状况的表征,成为她们表达的媒介和价值观的载体。

2.2 他者眼中的完美形象

数字生活空间的发展使互联网成了人们主要的交流互动空间,它不仅影响着信息传播方式,也影响着舆论形态,其使用者呈现出年轻化和娱乐化等特点。用户在追求个性的同时,互联网中的网络语言环境也提供了相对自由的发言权。其中,青年女大学生作为网络舆论主体,在这一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在网络上所接触的大都是非正统的文化和价值观,或是受网络引导的时代性文化”[4],她们的身体也在虚拟空间中成为彰显个性、标新立异、追求潮流的重要表征。但这一表征并非完全依照自身条件或生活实践展开,更多是顺应公众审美标准而形塑自己的身体。因此女性在讨论与展现自己的身体时,也倾向于迎合大众文化流行特征而使用诸多有关瘦身的表达方式,如参与“A4腰”“4cm手腕”等词汇的相关话题讨论已经成为人们享受休闲生活的重要方式。这些言论进一步影响着作为主要网络使用者的女大学生们的价值观,使其认为身体是展现“美”这一理念的媒介。

究其缘由,大众文化作为感情宣泄和冲突的载体对受众身份起到了认同作用。“社会身份即是想象共同体的个人体验,个体由此获得了社会定位与集体归属感,并以认同的方式持守了社会群体的既定秩序”[5],女性的身体逐渐脱离了自我表达而成为一种具有公共性而非私人化的媒介。在获得他人认可的过程中,女性从他者眼中寻找自我,试图通过大众对自己身体的欢呼来标榜自己的价值、彰显自己的地位,身体的完美程度成为她们身份高低和能力强弱的象征。大众文化对女性身体意义的过分解读,不仅使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剧了对瘦身行为的追求,造成“身材焦虑”,也会进一步弱化女性的社会作用,她们的身体转化为表达自身价值的媒介,却忽视了自身真正的社会价值与能力。对此,被访者表示:

如果你长得好看身材又好,那么你无论在交友还是竞争什么的时候都会有优势啊,大家都喜欢这样的女生……你形象好的话,命运都会眷顾你。(No.3)

……不是有句话说,“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胖了的话你会觉得周围的目光都聚集在你身上,特别难受,就可以用“绝望”两个字来形容,家里人也会说胖了的话不仅公司不会招收这样的形象,就连对象也不好找。(No.10)

2.3 自我身体排斥

自我身体排斥指的是个人出于对自己体重或体型的不满而产生排斥和不满等消极感受,通常会表现出自卑等负面情绪。自我身体排斥是受访者普遍感受深刻的体验。由于日常从各种途径接触“瘦”的形象,女性会将自己的身材与理想的身材进行对比。如果未满足理想中的标准,则会产生“不符合社会审美期望”或者“我很糟糕”等自我评价,产生自我身体排斥,导致自卑或情绪低落。在这个方面,有被访者表示:

我高中的时候因为学业压力一下子胖了有20斤,因为变胖了还遇到过校园暴力,每次看到身材好的同学会很羡慕人家,自己变得非常敏感和自卑……会把自己跟人家比,觉得自己真是个另类。(No.17)

越来越多的女性对自己的“自然身体”产生排斥,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影响。从媒体对女性瘦身文化的建设来说,“广告中宣扬的‘理想瘦形象极大地冲击了个体对自身的评价,激活了有关身体信息的语义网络联结,因而表现出对积极词的注意偏向”[6]。在女性瘦身过程中,媒体不仅是单纯的传播者,而且大部分都是建构者,媒体通过强大的影响力和技术优势,传播了许多瘦身照片、事例和故事,建构着瘦身文化,借此吸引越来越多的目标受众加入瘦身运动。

从消费主义的角度来看,广告传达了一系列关于身体的符号,对女性的瘦身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瘦身广告中“成功”的身体表象使女性不自觉地形成固有印象,身体在市场中不断循环。这种现象主要是通过广告如何与生产产生相似的影响,影响了她们的价值观,“过度的奇观化弊端明显:广告中所营造的虚拟世界,易导致消费者以假为真”[7],使女性通过身体和身体集中于对生活方式的认知作用,影响和创造了女性普遍的瘦身心理状态,易导致审美主体身份的“迷失”,最后对女性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有被访者表示:

现在不是流行什么A4腰、4cm手腕之类的吗,这些(审美)标准多多少少还是(对自己)有一点影响。虽然知道不是特别的科学,但我还是觉得直角肩还挺好看的,因为显气质。(No.6)

“广告舆论是资本采用各种手段所建构起来的共意,而不是生活世界中作为参与者的人自发而成的大概一致的议论。”[8]有关体型体重与饮食习惯的言语互动加剧了个体身体排斥的体验,女性对自己身体的排斥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逐渐形成,“在自媒体时代,任何信息生产主体都面临着比以往更加严峻的注意力争夺环境”[9]。女性会主动频繁地将自己的实际身材与他人修饰过的身材进行比较,产生“别人身材都比我好”的消极想法,造成传播隔阂,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这些负面的调侃或戏弄的表达方式,经常“具有自我贬损的性质”,会增进女性对自己身体不满的负面体验,强化她们对自己身体的排斥心理并高度影响她们的瘦身行为。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17名青年女大学生的访谈,发现身体表达相关话题在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中不断发展,并逐渐成为一种价值观的载体,在社会和媒介的桎梏下代表着不同的话语。全球化的大背景与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中,如何看待身体与技术的关系,成为学者们争论的话题。媒介技术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与交流模式,互联网的发展打造了广阔的虚拟空间,个体成为自己传播的媒介,成为“传播人”,身体的展演变得容易,并成为信息载体甚至信息本身。社交媒体平台下关于“瘦身”的身体话题在社会权利结构和运作机制的操作下扮演着传播者和反馈者的角色。

在严格的标准下,身体所传达的信息在媒介的作用下被生产和转化的同时,也会作为传播的反馈者反作用于媒介,运用技术作为个体的自我呈现和社交媒体中与人交际的符号。盲目地追随社会身材标准,只会使女性失去对自己身体的主导权和认同感,使自己的身体处于更加尴尬境地。但无论是“A4腰”还是“4cm手腕”,在定义美的概念上,社会共识是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因此大众媒体在对受众造成长期、潜在的影响时,如果起到积极作用,就会有助于女性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随着各种形式的大众文化的出现,社交媒体中的人际交往越来越复杂,女性如何从中找回个性、健康、积极、成熟的生活態度,真正拥有自己身体的“控制权”,应成为全社会重视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潘天波.媒介:身体的视觉进化及其社会逻辑[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9(02):207-217.

[2] 李静.女大学生自我体像和瘦身行为现状调查——以滁州学院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93-94.

[3] 王淑一.后真相时代中反转新闻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9(26):212-213.

[4] 刘露,陈昱洁.网络时代青年群体的审美异化研究[J].大众文艺,2018(16):225-226.

[5] 陈林侠.香港的焦虑:政治意识、“再殖民”及其身份认同的前瞻——以《建国大业》、《风声》在香港的传播为核心[J].戏剧,2010(02):136-137.

[6] 尉玮,王建平,梁媛,等.瘦身广告对身体意象失调女性注意偏向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04):457-460,456.

[7] 周栋.新时代中国广告审美意识的批判[J].汉字文化,2020(22):161-162,196.

[8] 陈相雨.广告舆论虚伪本质的批判分析[J].当代传播,2017(05):97-99,103.

[9] 陈相雨,丁柏铨.自媒体时代网民诉求方式新变化研究[J].传媒观察,2018(09):5-12,2.

作者简介:徐煜晖(1999—),女,江苏扬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告与文化传播。

指导老师:林若野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瘦身
给自己的课“适度瘦身”
我的瘦身计划
为爱瘦身,竟与脂肪肝“结了缘”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还说公立医院“瘦身”
瘦身TIPS,在夏天瘦成一道光
年后瘦身健美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