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网络中的“吃瓜”行为及动因研究

2021-05-06姜正宇

艺术科技 2021年4期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变革,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了解各种事件,原本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围观现象也在网络上呈现,这种网络上的围观行为被网民戏谑地称为“吃瓜”。2021年,娱乐圈的各种八卦频繁呈现在大众眼前,广大网民也在网络空间中不断上演舆论大战。在这一背景下,网民的“吃瓜”举动又一次成为火爆全网的现象,而“吃瓜群众”作为网络用户中的一部分,本质上反映了这一群体的社会心态和价值观念。本文以社交网络中的“吃瓜”行为为例,浅析这一行为背后的动因。

关键词:“吃瓜”;“吃瓜群众”;社交网络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4-00-02

1 “吃瓜”的由来

在网络上“瓜”指八卦事件,或是能产生舆论的事情。“吃瓜”是一个动词,指看热闹、围观某人某事的行为。“吃瓜”最早源于2016年出现的“吃瓜群众”这一网络流行词。当时有一则公路新闻,内容是一个记者采访一个上年纪的老人,老人说“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当时在吃瓜”。这则新闻出现后,被当时的网民们拿来恶搞,在后面的一段时间里,每当出现新的事件时,他们就会在下面评论“又有瓜吃了”“xxx,前来吃瓜”等。于是,“吃瓜”逐渐被等同于网民们只围观不发言的一种行为。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吃瓜”一方面指普通大众关心某一事件,但由于条件所限,无法了解事情真相、得出肯定答案,所以心存疑惑;另一方面指本来事情与自己无关,但出于强烈的猎奇心、窥探欲,进行聚众围观[1]。后来网民们经常用“吃瓜群众”来自嘲,以表现出个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然而这种状态也影响着网民们,从说客变成看客[2],将围观变为习惯,不再乐于表达。

2 “吃瓜”的行为动因

“吃瓜”的内容通常以明星私生活及个人纷争等为主,吃瓜的行为满足了公众的窥私欲与社交欲[3],这种围观心态恰好满足了网民的心理需求,他们觉得可以在不和别人争个面红耳赤的情况下,获得他人的信息[4],因此当个“吃瓜群众”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他们能以最低成本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发泄情绪之余,也能在内卷社会中找到自身存在感,成为推动负面事件公开传播和解决的重要力量。

一方面,“瓜”是社会关系的“黏合剂”。英国人类学家邓巴认为,“人类社交人数的上限是150人,而150人以下的团体则不需要费力维系,可以自然地形成一个团体”[5]。社交网络作为技术变革下出现的虚拟世界,其本身的建构便非常复杂。而“吃瓜”本质上是一个需要多人参与的社交项目,它能让我们迅速掌握群体中其他成员的信息,提高信息交换的效率,也可以充当网民社交关系的“黏合剂”。

另一方面,用“吃瓜”打发时间,不需要像处理工作事物那样消耗大脑的精力,从而实现生理上的放松。人们单单通过“吃瓜”本身就能获得快乐,这种“别人不知道,我知道”的信息会让人产生权力感,同时又通过传播这种信息彰显自己的表达能力,从而获得自我肯定的愉悦感。

3 “吃瓜”行为的影响

现如今,微博社区中已呈现出去中心化表达之后的再中心化趋势,明星与偶像成为流量汇集的焦点。偶像通过透露私生活的方式,实现与公众的现实互动,而公众正是在这种群聚围观中拉近明星与自己的距离,享受与他人的情感互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把偶尔关注网络热点和网络新鲜事作为一种放松活动[6],这种行为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3.1 隐私外泄

在娱乐产业商业化发展的进程下,打造明星人设已经成为“造星”的必经之路。粉丝崇拜偶像的实质还是崇拜前台人设[7],这意味着偶像必须在舞台上扮演粉丝喜爱的他者形象,于是就需要通过人设来凸显个人特征、进行自我標榜。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了拟剧理论,指出表演的前台和后台区域,明星人设其实是明星在前台塑造的一种理想化形象,但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大众逐渐能够窥到明星在后台的行为和形象,虚拟和现实的边界变得模糊[8]。从“郑爽代孕弃养事件”中爆出的录音被网民们津津乐道的现象看来,当明星前后台界限开始模糊,人设崩塌的潜在危机也有可能来临[9]。偶像的人设认同是粉丝在交流与互动中构建的,一旦偶像私德与人设偏差,偶像人设就会随之崩盘。因此面对偶像塌陷的人设,粉丝与公众会通过获取信息与互动的方式挖掘其真实人设,以此来弥补自身认知差异[10],明星隐私外泄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3.2 文本盗猎

美国传播学者亨利·詹金斯在其著作《文本盗猎者》中指出,“参与性文化将媒介消费的经验转化为新文本乃至新文化和新社群的生产,盗猎者并非是作为原子式孤独个体的存在,而成了一种社群性的行动”[11]。例如“郑爽代孕弃养事件”爆发后,广大网民通过对多种媒介中的文本符号进行二次阐述,在大众文化资源中盗猎碎片化的片段,对其进行重新拼贴,形成所谓的“梗”。如“你要悄悄当妈、惊艳所有人”等词,都是用户在“吃瓜”的过程中对源文本进行的二次编码,以此表达对娱乐圈混乱情况的戏谑。受众在“吃瓜”的过程中不断寻找和自身价值观相同的群体,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的社交方式巩固自身的观点立场。如“陈翔出轨事件”中,毛晓彤公开录音之后,网民们纷纷在其微博评论区抱团取暖,甚至有不少网民路转粉,共同表示喜欢有勇有谋有战斗力的女人,从而强化自身认知。“吃瓜”虽然满足了我们窥探他者隐私的欲望,但窥视并不是“吃瓜”的“终点”,还要获取信息并与他人互动,才能形成“吃瓜”过程的闭环[12]。

3.3 数字劳工

数字时代,人们或多或少会在无意识中被卷入数字生产过程[13],数字化生产逐渐变成一种被剥削的劳动。在“吃瓜”过程中用户虽然会得到满足,但是也逐渐沦为资本掌控下的“数字劳工”。在各种“大瓜”的背后,明星自身的参与仅仅只占一部分,资本才是事件背后的主要推手。2021年,多件娱乐圈新闻刚出不久就被各类社交媒体平台肆意传播,事件热度不断上升,曝光速度过快,旧话题带来的谣言还未辟谣,新话题便又谣言四起。而在这场谣言狂欢的过程中,受众看似被赋予了极大的主动权,闲暇时间能无障碍积极地在社交媒体中进行讨论,实则还是在为资本主义进行无偿和隐秘的数字劳动,成为其获取利润的对象。“吃瓜群众”的每一次点赞、评论、转发,都在为资本增添可变现的流量[14]。因此,用户在“吃瓜”的过程中应警惕资本控制,避免成为被剥削的“数字劳工”。

4 对“吃瓜”行为的反思

看热闹的心态一直存在于人们心中,对于“吃瓜”行为,应客观对待。广大处于围观地位的网民,在“郑爽代孕弃养事件”中团结一致地指责这种令人发指的价值观以及将女性身体工具化的观点,各种关于代孕的不法事件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而这一系列负面事件曝光的同时,网络舆论场会变得更加复杂[15],在批判的同时使人们的观点出现极化趋势,进而导致舆论失焦、网络暴力的现象出现[16]。因此,在“吃瓜”的过程中保持理性是必要的。尽管从目前来看,想使“吃瓜”行为保持绝对理性难度很大,但这是在当今新媒体时代网民们提升个人媒介素养和公共信息接收能力的必要推动力[17]。

首先是导向性。主流媒体应主动发挥自身的知识传播作用[13],在舆论场中及时公开信息,如实传播真相,保证用户在“吃瓜”的过程中不被阴谋论干扰,同时也在传播过程中消除各阶层用户的知识鸿沟,提升个体的理性思考和批评能力。

其次是透明性。自媒体平台要发挥自身的知识传播作用。如今早已进入“全民冲浪”的时代[18],自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迎合时代的特点,使用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表达方式进行知识传播[19]。如直播、短视频、平台问答等,都可以将信息送到人们的眼前,使知识不再只流通于“象牙塔”中。

最后是参与性。应充分发挥网络社群中“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能够通过自身在社群中的影响力,帮助其他用戶引导话题、发起讨论,并且在社群之间推动知识传播[20],使知识在社群之间迅速扩散;再通过各类网络影响力较强的知识内容生产者,以更加亲民的方式拓展知识传播渠道。

媒介技术的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播格局[21]。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又都是别人的听众。法国哲学家福柯将“目光的聚光灯”比喻为“权力的眼睛”[22]。在这个世界里,任何事情都可以围观,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发言。人们在“吃瓜”的过程中会在不自觉间形成特定的“吃瓜舆论场”,而在舆论场中盲目跟风往往会带来消极的影响[23]。遏制非理性的情绪蔓延和不切实际的谣言扩散,帮助不同意见者平衡认知差异,保证社会成员共同的基本观念形成,最大限度地减少舆论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等等,都是当今保证“吃瓜”舆论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知识传播能够有效地为舆论场注入公共知识[24],帮助用户在这个复杂的网络世界里做一个耳聪目明的“吃瓜群众”。

5 结语

媒介赋权下,“吃瓜”现象的广泛出现与当今的网络空间全景敞开密不可分,而我们应做的是在“吃瓜”的过程中保持自我,既要看到他人的成功、学习经验,又要看到他人的失败、吸取教训,从而逐步形成一个健康的“吃瓜”闭环,抵制网络暴力、防止舆论失焦,在合理的围观下共建有序、清朗的“吃瓜”舆论场。

参考文献:

[1] 张纯纯.网络社交方言的流行探微[J].汉字文化,2020(12):114-115.

[2] 卫欣.瞬间即永恒:微影像的审美困顿及经典重构[J].当代电视,2019(08):94-99.

[3] 王灿,冯广圣.情感唤醒与乡村认同:从《向往的生活》看慢综艺热[J].新闻知识,2020(07):62-65.

[4] 陈相雨,丁柏铨.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逻辑及其治理[J].中州学刊,2018(02):166-172.

[5] 吴妍.基于知识图谱的乡村传播研究热点、进展与趋势分析(1993-2019)[J].东南传播,2020(06):38-42.

[6] 卫欣,张卫.社会化媒体视域下乡村初级群体的交往行为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7(09):50-57.

[7] 王俊霞.网络空间中如何通过采访提升新闻价值[J].大众文艺,2019(06):178-179.

[8] 王网明.抖音网红视频的特征分析[J].大众文艺,2019(12):149-150.

[9] 唐丽雯.试论社交媒体与大学生社会化[J].戏剧之家,2019(28):137,139.

[10] 王汝源.新媒体视域下粉丝文化发展特点研究[J].汉字文化,2020(11):62-65.

[11] 张沁沁,周婧.青春电影的叙事审美特征——以《后来的我们》为例.青年文学家,2018(9X):155-155.

[12] 赵呈晨.嵌入式传播:网络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与再生产[J].新闻大学,2020(8):16-30,126-127.

[13] 陈相雨,丁柏铨.自媒体时代网民诉求方式新变化研究[J].传媒观察,2018(09):5-12,2.

[14] 王俊霞.短视频平台的优势与挑战分析——以抖音APP为例[J].今传媒,2018(7):29-30.

[15] 袁培培.从“文史之美”跨界“体育休闲”——《周末报》“媒体+体育”的融合探索[J].今传媒,2018(12):86-87.

[16] 王淑一.后真相时代中反转新闻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9(26):212-213.

[17] 王全权,张卫.我国生态文明的对外传播:意义、挑战与策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5):149-153.

[18] 张瑜,卫欣.网络微影像:互联网时代的影像新形态[J].东南传播,2018(10):105-107.

[19] 姚文澜,郭思远,勾莞玥.环保微信公众号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新闻知识,2019(09):59-62.

[20] 石淑敏.试论新媒体时代下非遗推广中的新契机[J].汉字文化,2020(22):155-156,171.

[21] 周栋.微信营销的边界研究[J].大众文艺,2018(15):242-243.

[22] 黄兆雪.景观社会下“吃播热”背后的冷思考[J].东南传播,2019(06):80-81.

[23] 吴妍.媒体融合下高校主流话语体系的重构与创新[J].艺海,2020(06):86-87.

[24] 刘露,陈昱洁.网络时代青年群体的审美异化研究[J].大众文艺,2018(16):225-226.

作者简介:姜正宇(1997—),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