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颜色词“红”的英汉文化内涵对比及对外汉语教学

2021-05-06刘少文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英汉对比对外汉语文化内涵

刘少文

内容摘要:颜色词作为语言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们表达所需要的词汇,而且还蕴含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以“红”为例对颜色词进行论述,分析其在汉语和英语中基本意义和文化内涵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及产生不同内涵的原因。同时,由于颜色词承载了相应的文化,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应当受到重视。本文列举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实例,并分析成因,提出了颜色词教学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红 文化内涵 英汉对比 对外汉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世界上的语言有五千多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基础词汇具有基本相同的语义特征,与此同时,每个语言中的词汇又有独特的文化意义。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环境、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使得各民族的语言表达不同。因此,在语言研究学界有“语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特殊文化”的说法。

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这三大系统。由于词汇易受影响,因此成为语言系统中最不稳定的一环。词汇系统中的颜色词又是较为特别的一类,古时不同的颜色词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历经数千年的发展,颜色词更是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古时“黄”是中国皇帝的专属,“黄袍加身”是皇权的象征,平民百姓没有资格使用这种颜色;“红”是一种显贵的标志,一般由达官贵人使用;古时“白”被认为是凶色,民间用“白事”来表示丧事。尽管这些颜色词在其他语言中也存在,但与汉语的含义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一些国家中,红色有表示流血、灾祸之意,白色有纯洁的象征等。

对颜色词的对比研究,不仅能让我们发现隐藏在其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对不同民族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红”的意义及文化内涵分析

语言与文化联系紧密,文化是整体,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可分割。人们可以从某个人的话语中感受到他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等。例如汉语中狗的地位没有英语中尊贵,汉语中有“狗急跳墙”、“狐朋狗友”等成语,这表现出汉语中狗的地位并不高。而在英语中,狗的地位很尊贵,是忠诚的象征,英语中用“a lucky dog”来表示“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则为“爱屋及乌”等,从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看出,汉语和英语中的“狗”虽然指的是同一种动物,但是所表达的文化涵义是不同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下,不同语言对同一个颜色词的理解也不同,这体现出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性。

(一)“红”在汉语与英语中相似的文化内涵

1.表示基本的颜色

汉语和英语中“红”都可以表示像鲜血一样的颜色,这点是基本一致的。汉语常说“红玫瑰”,英语中也有“red roses”一词。牛津词典对红色的解释有“(of the face)bright red or pink”,译为“通红的”,汉语有“他的脸涨得通红”的表达。

2.表示喜庆、欢乐和隆重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红色有一种独特的情感,认为红色是喜庆、祥和的象征。春节时对联是用红纸书写的;春节时的新衣通常是红色;灯笼是由红纸糊成;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也称“红包”。中式婚礼的穿着是红色礼服,随着各民族交流的增多,中国人结婚也开始穿白色的婚纱,但很多地方仍然保留穿红色礼服的习俗。这些重大场合中国人都习惯使用红色求得一种福气。

英语中也有相似的含义,如“the red letter day”表示重大的节日,“red-blooded ”表示精力充沛的,“red carpet”是红地毯,表示隆重的接待,以上這些用语均使用了“red”一词。除此之外,国外的重大节日圣诞节也经常出现红色,圣诞老人的衣服是红色的,用来收礼物的袜子也是红色的。

3.表示禁止、危险、警示

汉语和英语中红色都有表示危险、禁止和警示的含义。汉语中有“红灯停,绿灯行”的说法;考场外经常会拉红色的警戒线,表示禁止通行;各种预报的预警,最高等级也是红色,有警示的作用。英语中“red light”表红灯,同样也是“禁止通行”,“red alart”表示红色警报。由此看出两者在表示禁止和危险上有相似之处。

(二)“红”在汉语与英语中不同的文化内涵

1.两者在表示颜色的时候,基本义虽然相同,但颜色的分类不同。

我国古代在染色技术上有突出的成就,因此有“粉红”、“殷红”等,这些词语虽然都有“红”字,但都是从不同的植物身上提取的,色度也不同。英语中虽然也有很多种类的红色,但是从查阅情况来看,一般是由“red”直接表示。

2.“红”在汉语中可以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有庄严、肃穆之意

中国古代“红”是权贵的象征,在革命时期有“红军”,“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的军队。近期流行起来的词汇“又红又专”是指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领导。由此看出“红”在汉语中有浓重的政治意义。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提起“五星红旗”给人的是庄严、肃穆之感。

3.“红”在英语中有贬义

红在英语中有流血、灾祸之义。英语词组“red-handed”译为染血的,在这个词组中红色有血灾之义。“Red Indian”表示“印第安人的”,该释义前注有贬义一词,所以该词含贬义。

4.“红”在英语中表示债务

“红”在英语中的释义最早是由债务一词引申而来的,偿清债务是“get out of the red ”,这一点在汉语中没有相关释义。

(三)汉英词汇产生不同文化内涵的原因

1.起源不同

从古至今,汉语中的“红”大都表示喜庆之义,这来源于中国人对太阳的崇拜,太阳升起和落下之时,天空呈现出不同的红,人们认为这是吉祥之兆,并赋予其神秘的色彩,因此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红色有尊敬和崇拜的心理。其次,远古时期人们都吃生肉,也经常遭受野兽的攻击,但却束手无策。后来人们发现了火种,这使得他们不仅可以吃上熟食,还可以保卫自己,于是人们都视火为吉祥之物,火又是红色,因此人们将红色视为一种祥兆。

英语中“red”最初的意思是赤字、亏空,“in the red”表示赤字亏损。虽然随着词义地发展,“红”的意义逐渐扩大,但仍带有负面意义。

2.文化信仰不同

自古以来不同民族就有不同的崇拜,导致人们对同一种事物有不同的认知。汉语中对“红”的重视受到了佛教的影响。红色是血液的颜色,血液代表鲜活的生命,佛教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就是生命。“红”也是佛教尊崇的颜色,许多佛教寺院的墙壁都是红色。《弥陀经》中提到“青色青光……赤色赤光……”,其中“赤色”就是红色的一种。

西方受基督教影响,《圣经》中有“天上又现出异象来:有一条大红龙”的描写,龙在西方是邪恶的象征,此处描写异象时不仅用到了“龙”,又用“红”进行修饰,可见基督教认为红色是不祥之兆。“红”在基督教中还表示受难之日的颜色,所以在基督教影响下的“红”含贬义。

二.留学生在使用“红”时产生的偏误及分析

普拉克特难度等级模式中,难度为三级的描述是第一语言中有的语言项目,目的语当中有,但在项目的形式、分布和使用上有差异。难度等级为四级是目的语中的语言项目,在第一语言中没有,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阻碍性干扰。学习者在学习“红”时受到母语干扰产生偏误。通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查询我们发现学习者出现的偏误大致有:对词义理解错误产生偏误、词序颠倒而产生偏误、词性判断错误而产生偏误以及将简体字“红”书写为繁体字。繁简转化出现偏误是学习者书写不规范导致的,此处不再进行赘述。(以下例句均来源于BCC语料库中的HSK语料库。)

(一)留学生产生的偏误举例及分析

1.词义理解产生的偏误

①比如说,最近在中国很红{CC1红眼}的rain。

②这么一来,公司的利润也少了,连分红{CC花红}也没得拿。

③原因是因为最近几年中国经济日益发展,所以汉语就越来越热{CC红}了。

以上例子都是因为学习者对“红”的词义理解不准而产生的,词汇习得是语言习得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

例①中将“红”错误地用成“红眼”。句子表达的是此明星在中国十分出名,此处“红”意思为“流行、出名”,而“红眼”的意思是“两眼发红,形容发怒的样子”。本想表达积极的意思,而误用则导致整个句子带有贬义色彩。

例②将“分红”错误地用成了“花红”。句子表达的是公司收益少了,所以拿到的钱少了,因此这里的“分红”意思是“分取红利,指公司定期按一定的比例给投资者回报”,而“花红”则是指植物。

例③将“热”误用为“红”。此处是想表达汉语在全世界越来越流行,汉语中的习惯表达是“越来越热”,虽然“红”也有流行的意思,但一般在某个人出名的时候用“红”。

2.词序颠倒产生的偏误

①一个是黑色,另外一个是很健康的桃红{CC红桃}色。

②那时,我真眼红{CC红眼}{CD了}。

①中,将“桃红”误用成“红桃”,“桃红”是颜色的一种分类,此处表示颜色健康、鲜艳。此处偏误是学生只了解“红”的表面意义而产生偏误。

②中,将“眼红”误用成“红眼”,“眼红”有羡慕、嫉妒之意,而“红眼”是“两眼发红,形容发怒的样子”,由此可见“红眼”的程度更深。

3.词性使用产生的偏误

①现在想,真使我脸{CD变}紅。

此处“脸红”中的“红”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本身就有“变红”的意思,“脸变红”语义重复,从而产生偏误。

(二)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分析

1.母语知识负迁移

从普拉克特的难度等级模式中可以发现,母语会对学习者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对“红”的释义和使用都不同,学习者在使用时可能因误用为贬义而产生偏误,或是学习者无法准确把握“红”的意思而回避使用。

2.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

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是指学习者将自己学习的知识不恰当地套用在其他语言现象上,从而导致偏误。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从古至今,“红”的意思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汉语中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学习者在学习了其中一个意思后,将其放在不同的语境使用,这就是“红”的过度泛化。

3.文化因素负迁移

汉语与英语中的“红”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文化差异也是重要因素。无论是从词汇的来源还是信仰的角度看,两者都是文化因素的间接体现。很多学习者初学汉语时很难接受汉语背后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甚至出现“文化休克”。因此让学生建立起开放、包容的心态十分必要。

4.教师的教学和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教学的过程涉及三大因素,教师、学生和学习内容。首先,教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其次学生个体的生理因素、认知能力也会影响到对知识的掌握。

三.对外汉语课堂中“颜色词”的教学建议

“颜色词”的教学不仅是词汇教学,也是文化教学。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来支撑教学,同时还应从跨文化的角度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颜色词”的教学涉及不同的文化,教师要用跨文化的眼光和开放包容的心态进行教学。同时对外汉语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教学技巧,因此教师应注重平时的积累。

1.要认真掌握每一个词的意义与用法

胡明杨先生曾指出,词汇教学最大的弊端就在于直接将母语和目的语进行对译。学生在学习“红”这个词的时候,教师直接将其翻译为“red”,形式上虽然一样,但两者存在巨大差别。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颜色词教学的时候不能只简单讲解读音和写法,还要讲解颜色词蕴含的文化意义,要在具体语境中就其每一个意义进行深入剖析。

2.运用联想和类聚的方法进行教学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的两大根本关系,词汇系统中每一个词都处在和其他词的组合、聚合之中,因此教师可运用联想和类聚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在讲到“红”这个词语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粉红”、“大红”等相关词汇,将意思类似的词放在一组,让学生发现共通之处,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明白所学词汇的意思,还可以掌握多个词汇。

3.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解词汇的使用,学生进行操练,这样的方式虽然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较多的词汇,但学生对词汇的学习浮于表面,而且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的时候除了教师必要的講解,可以借助多媒体,也可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感受。例如教师在讲到“红”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中国人过春节的视频,从视频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人对红色的热爱。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举办关于“红”的知识竞答,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教师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与文化因素相结合,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教学

单纯的词汇教学只能让学生了解词汇知识,而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尤其是关于颜色词的教学,更是离不开我们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可以将汉语课与文化课相结合,词汇讲解完毕后可以和学生以话题为单位进行探讨。这样不仅将词汇与文化相结合,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学生对词的基本意义有了解以后,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教学也尤为重要。比如,学生学习了“红”表示“名气大”的意思,教师可以举例“成龙在全世界都很红”,这样学生就能在语境中了解“红”的具体意义。学习多个意思之后,教师可以将这些词汇集中在一起进行练习。学生在实际使用颜色词时出现的偏误,大多是由于词义的混淆,因此语境教学十分必要。

总之,词汇作为语言中变化最快的一部分,其演变与发展也体现了一个民族和地域的演变与发展。颜色词作为使用频率较高且较为特殊的一个种类,对其研究有重要意义。汉语和英语中的“红”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不仅体现了不同民族相似的文化心理,同时也体现了文化的独特性。

留学生在学习颜色词时所产生的的种种偏误,大都是没能正确理解汉语中颜色词的意义及文化内涵。颜色词的教学不仅仅是词汇教学,更是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有较为完备的词汇知识与文化知识的储备,除此之外,对外汉语教师还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节课,这样更有助于我们汉语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第三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410.

[2]李旭.浅析中西方颜色词的文化内涵[J].汉字文化,2018(01):15-16.

[3]吴月荣.“红”与“red”文化内涵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D].吉林大学,2011:14.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362.

[5]鹿士义.词汇习得与第二语言能力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1(3).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英汉对比对外汉语文化内涵
国际汉语教学的理念方法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英汉名词动用分类方法探究
从《论读书》原著和王佐良的汉译本浅析英汉在词法、句法方面的不同
英汉“左/右”空间方位词认知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