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电商扶贫项目发展现状与方向

2021-04-25王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电商扶贫发展现状人才培养

王伟

摘要:贫困地区电商项目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得到各平台、网站的扶持,在项目数量、产品数量、年销售额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增长。但电商人才短缺、产品开发能力不足、无法紧跟电子商务发展新动态等问题凸显。本文将解读行业政策并汇总分析相关发展数据,分析安徽地区电商项目发展现状,总结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电商扶贫项目与高校合作路径做理论探索。

关键词:电商扶贫;发展现状;人才培养;合作体系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9-0258-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重大决策。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包括振兴工业、建立熟练劳动力培养体系、振兴文化等。2018年9月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指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目前,我国正处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脱贫攻坚的大会战时期,如果把脱贫攻坚理解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与前提,那么乡村振兴战略是脱贫攻坚的提升与目标。

1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电子商务产业增速迅猛,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通过移动客户端的购物方式。各地区电商产业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火热了起来。“互联网+”的产业升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商品与服务由单一的线下发展为线上线下相结合。这也为电商扶贫提供了好的契机。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9年2月发布的第四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至201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农村网民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农村网民规模增长至2.22亿。电子商务进乡村项目应运而生,据商务部2019年例行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0.4%,达1.37万亿元,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3.8%,达2305亿元,据阿里研究院调查显示2018年,在全国发现3202个淘宝村。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中正因为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增长至40万亿元,增长幅度预计达16%。

2 安徽地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概况

据2018年安徽省网商大会数据显示:我省电商从业人员约370万人,这群从业人员经营着超过14万家线上活跃店铺,在电商示范单位建设方面也成果显著,至2018年,我省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2个,数量较沿海城市偏少,综合示范县数量不断增多,有33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26家省级示范园区、57家示范企业。中商产业研究院2019年5月統计数据:我省目前电商产业园已达94个,省会合肥电商产业园最多,达16个之多,皖南地区最多的属宣城市,达11个;皖北地区最多的属宿州市,达11个;其他地区具体如下:滁州市8个、安庆市7个、蚌埠市7个、池州市6个、六安市5个、芜湖市5个、马鞍山市5个、淮北市4个、阜阳市4个。

3 目前农村电商模式与成效

在各级政府大力发展市县级电商产业园的同时,村镇级别的电子商务项目也在各大电商平台的支持下蓬勃发展。目前农村电商平台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3.1 综合平台的B2C类

综合平台有京东、苏宁易购等;支持农产品、商家产品销售并运送至消费者,同时能将工业商品销往农村地区。以京东为例,与其他电商平台相比,京东在物流运输和仓储环节具有明显优势,这为农产品的及时上行销售提供了物流、仓储保障。据统计我国行政村总数约69万,未来京东计划开立五十万家便利店,农村群体可以加入京东无界零售体系,充分依托京东的物流及平台。自2016年,京东开始实施上述电商精准扶贫计划,通过地方特产、自营直采、品牌打造、众筹扶贫等模式,在各国家级贫困县开展扶贫工作,上线贫困地区商品超过300万个,扶贫农产品销售额超200亿元。

3.2 新型平台的C2C类

其中农村淘宝颇具代表性;支持农村用户和城市用户之间双向商品交易。农村淘宝进入农村电商项目较早,属于淘宝C2C模式的乡村版本。阿里县域小二负责区域内农村淘宝的管理、业务拓展并对村淘合伙人开展考核;并在村镇级层面组建村淘服务站点,开展代卖代购和快递的代收代发等业务。该项目在电商巨头阿里的支持下,目前发展良好,目前已成功孵化培育出农业品牌的区域达160多个,成功上线300多个兴农扶贫产品,成功建设23个淘乡甜种植示范基地。目前,有超过100万的农民网商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开展农产品销售,年销售额超1000亿元,目前年销售额超千万的淘宝村已达2100多个。共建成超过3万个村级服务站,设有近5万个村小二。农村淘宝在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活跃网购用户超过2800万。目前,农村淘宝是农村用户产品上行销售和网购的主要渠道之一。据2019年6月阿里研究院数据显示,全国共有淘宝村4310个、淘宝镇1118个。浙江省淘宝村数量最多,超过1500个,占全国淘宝村的36.5%,位列第一,安徽省的淘宝村数量仅13个,全国位居第11位。淘宝镇实现零突破,达到48个。

3.3 社交平台、服务类(C2B、S2B2C)

平台有云集、拼多多、美菜网等,受电脑硬件数量限制,同时受网络限制,村民相比使用电脑他们更习惯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交易。目前涉及农村电商的平台型企业都在将业务发展平台往手机App上调整。以云集为例:云集“百县千品”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孵化培育100个具有地理标志、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力求挖掘尚未被大众所熟知的优秀农产品。充分利用云集平台助力农产品打通线上销售通路,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出力。以2017年为例,云集农产品品类年成交总额超10亿元。“百县千品”项目目前已帮助全国各地卖出农产品600多万斤,销售额超5800万元。

拼多多则依托社交关系推进电商,通过聚集同类兴趣的细分顾客,不断提升小众商品的销售业绩。在零售渠道方面,拼多多的社交电商渠道下沉的力度更大,这有力地聚焦了三四线城市乃至农村市场。在销售模式上也颇具特色,拼多多采取“C2B”+“预售制”模式,预售制让农民实现“以销定采”,提前聚起海量订单,平台将大单进行高效分解,化大量为小单,直接对接众多农户,贫困户的农货优先包销,成功实现 “边采摘、边销售”。据《2017拼多多扶贫助农年报》显示,拼多多一年投入34亿元,总计帮助全国农户销售183.4万吨农货,这些用于公益推广的资金总共催生9亿多笔扶贫订单;在国家级贫困县中,成功扶持起4.8万商家,依托拼多多,农货搭上社交电商的“高铁”,并实现了年销售额310%的增长。

3.4 供应链服务类(B2B2C、B2M)

中农网、村村乐等。中农网发展迅速,目前已成长为国内最大农产品B2B垂直电商平台。能为农业领域企业及农业上下游商户,持续提供高效、专业、便捷的一站式供应链服务。据悉,2015年其GMV已近400多亿元。

综上所述农村淘宝、拼多多预售制等相关项目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贫困地区电商发展的平台问题,京东也充分发挥了物流优势,助力贫困乡村电商发展。中农网等供应链服务商更从产业链角度为贫困地区电商产业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纵深。

4 未来发展抓手

4.1 地区产品特色不鲜明、产业化空间受限

一村一品是以村为基本单位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目前相关数据来看,安徽地区规模化、品牌生产的产品有芜湖县陶辛镇马桥村的青虾、宁国市南极乡梅村村的山核桃、铜陵市顺安镇凤凰山村的凤丹皮、池州市贵池区梅村镇霄坑村的霄坑绿茶、休宁县海阳镇盐铺村的菊花、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新民村的葡萄、巢湖市槐林镇兆河村的渔网生产销售、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大庄村的葡萄、宿州市埇桥区西寺坡镇谷家村的蔬菜、蚌埠市淮上区梅桥乡苗台村的大青豆、阜南县黄岗镇的柳编、岳西县主簿镇的高山茭白。商品多属农作物,与其他地区代表作物差异性不大,如果没有地缘优势,那么,作为经济作物的竞争力其实不明显。所以产品开发、产业化方面还要充分分析地区优劣势、整合资源,做深入布局。

4.2 电商扶贫理念有待持续发展

“淘宝村”建设、京东便利店建设、拼多多的推广、互联网企业的接入以及各种人才培训等单一的电商扶贫方式,目前还停留在传统的农村电商建设层面。农村电商系统尚且还不完善,各平台优势未能充分整合一体,发挥最大效能。专业人才匮乏问题凸显。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多为季节性作物,农村电商业务量不稳定,这都造成岗位的不稳定性和经营的复杂性。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应是一个系统工程,成熟的农村电商生态系统应包括:农户、生产企业、电商平台、平台运营人员、物流运输、消费者等参与者。任何一个环节不稳定都无法发挥最大化的扶贫效用。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都应树立电商生态系统观念。以运营人员为例,调查发现,56%的网商涉足农产品时间在3年以内;企业经营观念不强,品牌意识淡薄,超60%商户未注册企业或品牌,停留在初创阶段;普遍对产品定位缺乏充分关注,对消费人群、细分市场精准分析与把握。无准确产品或店铺定位。

另外,电子商务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下,产业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蜕变,现有电商扶贫理念也应与时俱进,立足国内平台发展省内、国内业务的同时,应充分蓄能,从产品开发、跨境人才储备等角度出发,为贫困地区跨境电商做好谋划,这将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方向。据《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9万億元,而跨境电商人才缺口达450万,且每年以30%的增速扩大。

4.3 电商人才缺口依然较大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54%企业急需新媒体、社群方向人才,50%急需淘宝、天猫等传统运营人才,32%急需地推、电销、客服等专业人才,32%急需视频动画制作、图片美工专业人才,33%急需综合性高级人才、16%物流仓储供应链人才,17%急需产品策划与研发人才。普遍反映基层员工流失比例较大。就产业本身而言,跨境电商人才较紧缺,而对贫困地区而言,电商人才和跨境电商人才都较紧缺。以安徽为例,贫困地区多属于劳动力输出型地区,很多农村空心化,多为老人、儿童留守农村,教育水平较低。同时,农村电商的工厂加工水平、物流、沟通以及学习、创业等成本较高,这些消极因素导致农村电商利润偏低,极大影响了优秀电商人才的青睐,这大大制约了电商扶贫的效果。如何培养有文化认同的电商人才、如何留住这些人才是电商扶贫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4.4 部分地区电子商务进乡村项目有待深化落地

目前,安徽地区电子商务进乡村项目已取得较高地区覆盖率,通常采取与当地超市、快递网点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开展,但由于产品开发滞后,电商人才缺乏等原因,项目仍处于待深化的状态。在产品开发、人才支持等方面需要地方县市电商产业园和地方高校建立信息联动、人才联动的长效帮扶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乡村项目真正深化落地,遍地开花。

5 未来着力努力方向

人才是电商扶贫的重中之重。只有通过人才引进、持续的培训体系、本地创业人士加盟等方式才能保证电商人才的正常供应。如果地区优势不明显,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就应当思考本土培养。

省教育厅2019年5月发布《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高等职业院校面向社会人员扩招工作的通知》,高职院校在今年高考前已启动单列高职招生计划。此次扩招对象包括下岗职工、农民工、村两委干部、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招生专业就包括电子商务、物流、现代农业等,文件同时明确: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考入高职院校,可享受资助政策,甚至可按规定申请学费减免。

贫困地区应向辍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以及个体工商户等进行充分宣传。鼓励他们就近参加社招考试,接受专业院校的电子商务知识培训。这样能提高当地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同时,维持文化认同,保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同时应以社会化扩招为契机,贫困地区电商企业应与高校建立合作模式,可以依托地方电商产业园,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以实习为契机,增强电子商务学生对乡村的价值认同,增强学生扎根乡村就业创业意愿。增强学生驻足家乡创业的积极性,为乡村电子商务项目发展注入长久活力。不断加强贫困地区在人才、信息、技术等层面的获取能力,增强产品开发能力。

地方电子商务进乡村项目网点应进一步加强与县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的联系,积极与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联动合作,拓展信息来源,提高产品开发能力,构建人才、技能动态补给机制。最终从技能提升、人才培养、信息共享、资源互通等角度努力构建地方项目网点、电子商务产业园、职业院校之间协同合作体系。

参考文献:

[1] 罗明誉.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40(6):82-87.

[2] 同春芬,张浩.“互联网+”精准扶贫:贫困治理的新模式[J].世界农业,2016(8):50-56.

[3] 陈许彬.浅析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机制现实困境与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6(2):30-31.

[4] 赵炎强.陇南电商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展望[J].农业网络信息,2017(3):30-32.

[5]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高等职业院校面向社会人员扩招工作的通知[EB/OL]. (2019-05-23)http://jyt.ah.gov.cn/public/7071/39918561.html.

【通联编辑:唐一东】

猜你喜欢

电商扶贫发展现状人才培养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