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南地区冬季薹用苏州青新组合品种比较试验*

2021-04-22朱燕芬王若莺

上海蔬菜 2021年2期
关键词:苏南地区菜薹抗病性

朱燕芬 王若莺 徐 溟

(1.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农村工作局,江苏 苏州215000;2.江苏省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江苏 苏州215000)

苏州青为青梗型不结球白菜的一个主要种类,是江苏苏州的优良地方品种,其品质优良,色绿鲜嫩,口感软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周年生产。普通苏州青于2月中下旬~3月中下旬抽薹,是苏南地区春季蔬菜市场供应的叶菜品种之一[1]。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原江苏省苏州市蔬菜研究所)曾收集整理了早抽薹型苏州青地方品种,选育出保护地栽培条件下2月初采收上市的薹用苏州青品种——早薹苏州青,其菜薹品质佳,商品性好,口感鲜嫩清香,但产量较低。近年来,由于品种退化混杂等原因,早薹苏州青的抽薹期逐渐推迟,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2]。为此,江苏省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菜薹课题组重新对早薹苏州青进行资源整理,利用该所的Ogura雄性不育系技术进行杂交一代新品种的选育。2019秋-2020年春,我们对选育出的其中4个杂交组合进行了田间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苏南地区冬季栽培的薹用苏州青新品种,丰富广大消费者的“菜篮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薹用苏州青杂交一代新组合分别为Y不×EC-2、EY-2不×EC-1、EC-2不×Y、Y不×E,以传统品种早薹苏州青作对照。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蔬菜生产基地。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中上且均匀,排灌方便,草籽少,无畜禽危害,前茬为非十字花科类作物。2019年10月11日露地播种,秧苗有5~6片真叶时露地移栽,株行距为20 cm×20 cm。小区面积5 m2,每小区栽100株。每个组合(品种)为1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施肥水平与当地常规生产相当,阴雨天及时排除积水,适时除草松土,根据植株长势追施尿素和硫酸钾,生育期内除虫不防病。

1.3 调查统计方法

薹用苏州青生长过程中调查各参试组合(品种)的叶色、叶形、薹色、抗病性、侧枝萌芽率;收获后每个组合(品种)随机选10株调查株高、株幅、薹长、薹粗、薹重等指标,统计主薹与第1侧薹产量、计算小区产量、折算单产,经品尝调查口感品质。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参试薹用苏州青组合(品种)的生育期

各参试薹用苏州青组合(品种)的生育期见表1。

表1 各参试薹用苏州青组合(品种)的生育期

由表1可知,EY-2不×EC-1播种至始收需95 d,较早薹苏州青(ck)早36 d,Y不×EC-2、EC-2不×Y、Y不×E需98 d,较早薹苏州青(ck)早33 d;4个薹用苏州青新组合可持续采收60 d以上,早薹苏州青(ck)仅可持续采收34 d。由此可见各参试薹用苏州青组合较早薹苏州青(ck)冬性弱、更易抽薹、商品供应期更长。

2.2 各参试薹用苏州青组合(品种)的植物学性状

各参试薹用苏州青组合(品种)的植物学性状见表2。

表2 各参试薹用苏州青组合(品种)的植物学性状

由表2可知,各参试薹用苏州青组合(品种)的植物学性状各不相同。EC-2不×Y的植株最高(21.5 cm),早薹苏州青(ck)的植株最矮(14.5 cm);Y不×E的株幅最大(30.5 cm),Y不×EC-2的株幅最小(25.6 cm);Y不×E的叶片最长(20.0 cm)、最宽(15.2 cm),早薹苏州青(ck)的叶片最短(15.5 cm),EC-2不×Y的叶宽最窄(12.7 cm);Y不×EC-2的菜薹最粗壮(薹粗2.8 cm,薹长36.6 cm),其余依次为Y不×E(薹粗2.7 cm,薹长36.1 cm)>EC-2不×Y(薹粗2.7 cm,薹长34.5 cm)>EY-2不×EC-1(薹粗2.6 cm,薹长33.7 cm),早薹苏州青(ck)的菜薹最细最短(薹粗2.2 cm,薹长32.4 cm);Y不×EC-2的菜薹最重(135 g),其余依次为EC-2不×Y(129.0 g)>Y不×E(122.5 g)>EY-2不×EC-1(102.5 g),早薹苏州青(ck)的菜薹最轻(80.0 g);早薹苏州青(ck)的叶片近圆形、薹色为灰绿色,各参试薹用苏州青组合的叶片均为椭圆形、薹色均为绿色;各参试薹用苏州青组合(品种)的株型均为紧凑、直立,叶色均为绿色,侧枝萌芽率均达100%。

2.3 各参试薹用苏州青组合(品种)的产量

各参试薹用苏州青组合(品种)的产量见表3。

表3 各参试薹用苏州青组合(品种)的产量

由表3可知,各参试薹用苏州青组合的产量均高于早薹苏州青(ck),其中Y不×EC-2产量最高,为1 390.4 kg/667 m2,较早薹苏州青(ck)增产64.6%;其次为EC-2不×Y和Y不×E,均为1 300 kg/667 m2左右,较早薹苏州青(ck)增产50%以上;EY-2不×EC-1较早薹苏州青(ck)增产27.1%。

2.4 各参试薹用苏州青组合(品种)的抗病性和品质

各参试薹用苏州青组合(品种)生长过程中,调查了其炭疽病、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各参试薹用苏州青组合(品种)在冬季种植均未发病,抗病性较强。

另经品尝调查各参试薹用苏州青组合(品种)品质的结果显示,各参试薹用苏州青组合(品种)均口感甜糯、风味好,综合品质佳。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4个薹用苏州青新组合较传统品种早薹苏州青更易抽薹,始收期均提早30 d以上,可供应元旦、春节市场;株型直立紧凑,产量明显高于早薹苏州青;在冬季种植无病害发生,抗病性强;口感甜糯,综合品质优,均适合苏南地区在冬季种植。生产中应注意,需根据不同薹用苏州青组合的性状特点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加强管理,避免病虫害发生,促进植株生长,提高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苏南地区菜薹抗病性
家乡的蕻菜薹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脱水油菜薹加工技术简介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春来菜薹鲜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