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策略探究

2021-04-22邱洋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阅读教学策略

【摘 要】优化教师课堂提问的内容与方式,是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缺乏思考价值和公平性及提问数量偏多等问题,教师要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且提问要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师生互动,但提问要适量,以期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更加高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36-0250-02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必要的提问,是开展课堂互动和推进教学进程的重要手段。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

问[1]。”由此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一个好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去思索探究,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一、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能使教师获得有效的教学信息,不断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目前,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已得到广泛的使用,其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视。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其不同的学习需求[2]。教师要通过在阅读教学中科学地安排提问、组织交流,使学生主动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从而提高其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二)启发学生语文思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不仅能帮助学生抓住文章关键点,把握文章重难点,还能引导学生根据所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苏格拉底提出的“精神助产术”便是运用一问一答的教学方法启迪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问题的答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再通过进一步提问诱导学生在原有认识和感受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打开学生的语文视野,从而促进其认知的发展,培养其语文思维。

(三)获取有效反馈信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和学情进行设置的,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组织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师生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对学生来说,通过回答问题,能够从教师那里获取到相应的评价信息,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进行调整。对教师而言,能通过问题了解学生的见解和疑问,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从而对教学方案和教學策略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一种最常用的教学互动方式。但课堂提问仍然存在问题过于简单、不注重学生主体性等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提高,主体性不能很好地体现,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一)提问缺乏思考价值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容易提出思考价值偏低、过于简单浅显的问题。在阅读课堂中,低水平的问题过多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还会养成思维的惰性,甚至导致思维僵化。如部分教师让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后,提出“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叫什么名字”“他都到了什么地方”这类低水平的问题,学生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提取答案。虽然这种提问可以强化学生对文章中具体事件的记忆,在表面上也颇具互动性,能让师生在整节阅读课中有较多交流,但是这样的问题缺乏思考价值,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无法保证学生思维的活跃,也使课堂提问不能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助推器”的作用。

(二)提问未能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是课堂对话的组织者,需要尽可能地对每一位学生提问并倾听他们的回答。但部分教师仍然存在提问未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使发言权只掌握在自己和少数学生手中。首先,在阅读课上,教师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更倾向于向语文成绩优异的学生提问,因为每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向优秀的学生提问能节约课堂时间,加快教学进度。而语文成绩一般或者比较内向的学生往往容易被教师忽略,尽管教师有时也向他们提问,但由于他们不能及时回答出来,许多教师就急于向其他学生发问,这会让没有回答出来问题的学生无法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反而有挫败的感觉,从而学习积极性不断降低。其次,许多教师提问时只顾一对一互问互答,却忽略了其他学生,这就使得其他学生无法参与阅读课堂互动。课堂上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一名优秀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似乎认为和自己无关,低头做自己的事。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参与度,也是未能使全体学生参与语文阅读教学的体现。

(三)提问琐碎数量偏多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师生问答互动能够推动教学进程,但是部分教师的提问重量不重质,提问琐碎且数量偏多,使得课文被分解,学生也没有针对问题进行持续交流的机会,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学到了知识,但阅读能力仍得不到很好的提升。同时,大量的“碎片化”问题尽管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但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影响着学生的自主思考,阻碍了学生阅读方法的习得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如部分教师平均每分钟就要提出两个问题,这样过多地提问既无法调动学生深入思考,也容易造成课堂上的“假对话”现象,使学生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的机会,整堂课被“问”得支离破碎,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深入解读文本

一个好的问题能反映出教师对阅读文本独具匠心的解读,教师只有对阅读文本的编排意图、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在知识关键处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教学为例,这是一篇以“预测”为主题的文章,教师应该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本单元的主题是“猜想与推测”,文章的编排目的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设计有关预测的问题:“文章可能讲了什么故事?”“文章内容跟你的猜测有哪里不一样呢?”“是什么在支撑着老屋不倒呢?”先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题目进行预测,继而指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文章的内容与细节。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预测的基本方法指导上,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编排意图的深入把握。同时,教师在文章的关键处、独特处、重要处进行提问,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预测策略,学生预测的结果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在教师提问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究。62B18A33-52FB-4697-B341-C7C683626655

(二)强化生本意识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学情,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问题的设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了学生掌握而教,学生已知什么,想知什么,什么是难点,教师都应该十分清楚,这样,备课才能備到“点子”上[3]。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提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特级教师蒋军晶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一首能治愈鱼的诗》这个小故事的时候,向学生提问:“大家觉得这个书名奇怪吗?奇怪在哪里呢?”“同学们能以诗人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吗?没人回答的话,我也可以理解。”在阅读教学中,这样的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教师认识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各有差异,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观念,因此提出几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发表自己的看法,给了每位学生平等发言的机会,让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阅读学习。同时教师也表示没有人回答的话也可以理解,站在了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课堂提问提高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互动积极性。

(三)课堂提问适量

阅读是一个探索性的过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适量而精准的提问不仅能让学生明确学习重难点,对阅读材料有更深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积极思索的习惯。因此教师要在充分解读文本和认真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设计问题,而不是盲目地提出无效的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促进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以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珍珠鸟》一课为例,特级教师戴建荣在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初读课文后,戴老师提问:“鸟儿的好体现在哪里?”由此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描写珍珠鸟的语句,体会出鸟儿的可爱。学生再读课文后,戴老师提问:“人的好体现在哪里?”使学生理解作者为珍珠鸟布置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是在表达对鸟儿的喜爱和尊重,从而体会到“人的好”。最后,戴老师提出一个简洁的问题:“文的好体现在哪里?”使学生深入探究出课文结尾的点睛之笔——揭示“信赖”的主题,是使文章的艺术价值得以升华的原因,体会“文的好”。这三个问题的设置密切结合文章主旨,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既体现了教师对阅读内容的关注,又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避免了教师在阅读课堂上提出过多过细的问题,这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贵在精、不在多的范例。

(四)加强师生互动

在阅读课堂中,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也是新课改理念下,运用最多的一种师生互动方式[4]。教师要注重良好阅读氛围的创建,在课堂上和学生开展充分的问题交流及语言交流,让学生敞开心扉,真正沉浸到阅读课堂中。如在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问:“课文为什么将‘穷人作为标题?”有学生回答:“因为主人公桑娜就是一个穷人。”学生的回答说明他对这篇课文的阅读理解还不够深入,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导,这时教师不能就此否定学生,应肯定其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学习主动性,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阅读课堂中来。然后教师再继续提问:“既然文章讲的是桑娜,那为什么课文标题不定为‘桑娜呢?”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和学生如此充分地互动交流,既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发表看法,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公平性。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独特的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在注重教学进度的同时,还要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改进自己的提问方式,掌握更多提问技巧,帮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捕获准确信息,增强阅读感悟,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从而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和课堂阅读教学质量的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陶行知.行知诗歌集[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198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海龙.阅读教学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4]赵海红.“问”为上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

计的优化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

【作者简介】

邱洋(1997~),女,四川仁寿县人,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20级在读研究生。62B18A33-52FB-4697-B341-C7C683626655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