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辅助清单”的设计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1-04-22孙拥军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感受质疑学情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语文辅助清单”的构成及定位、“语文辅助清单”的内容设计、“语文辅助清单”的应用三方面展开展开论述。其核心理念是学生的“感受”“质疑”和“发现”,基本落脚点是“以学为中心”。

【关键词】学情;感受;质疑;文体共性;文章特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36-0068-02

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学情,基于学情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它可以聚焦学生的感受、质疑和发现。以此为基点,教师可把语文教学的重心从教师的“讲”转向学生的“学”。笔者紧紧围绕着“感受”

“质疑”和“发现”这三个核心理念,进行了相关探索和实践,进而整合出了“语文辅助清单”这一工具。它的应用能大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也能使教师对学生的学情有更全面、客观的把握,从而使课堂的设计更有针对性,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大幅度提高。

“语文辅助清单”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日记月累”,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的设计;第二部分是“熟读深思”,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手法进行的设计;第三部分是“学贵有疑”,主要是针对学生对文本阅读过程中出现的疑问进行的设计;第四部分是“学有所得”,这一部分针对的是学生课程学习完成后的自我反馈与总结。

一、“日记月累”

“日记月累”是“语文辅助清单”的第一部分,它主要由“资料搜集”“字词整理”“内容概括”和“文体辨别”四部分构成。

(一)“资料搜集”

教育学家蒋成禹教授曾在《语文课读解学》中谈到:“必须要以文本的人性为突破口,研究作者的独特所在。”“资料搜集”作为第一部分的内容,它能引导学生从“名”(作者的姓名)、“时”(写作此文的时期)、“地”(国别或者地域)、“评”(后人对其评价)、“作”(主要是指其取得的文学成就)等方面进行文学常识的整理,让学生明确作者是在怎样的人生背景下进行了这样的文学创作,拥有着怎样的文学风格[1]。

(二)“字词整理”

阅读文本时,学生应当对较难的词语进行整理和归纳。因此“日记月累”第二部分是重点字词的整理,它主要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实际,重点从字音、字形和字义三方面进行整理。其中字音要特别注重多音字,字形要特别注重形近字,字义要特别注重近义词和成语意思的整理。通过比较的整理和记忆,学生对字词的掌握会更加牢固。

(三)“内容概括”

概括能力在语文阅读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能力点,它分为精确概括与模糊概括两种形式。精确概括主要是鼓励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层次划分,然后分层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这种训练模式是对文本结构的解读。朱熹曾说过:“读书,须是看着他那缝罅处,方寻得道理透彻,若不见得缝罅,无由入得,看见缝罅时,脉络自开。”缝罅之处,则是文本层与层之间的交接处。同时,纵观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试题,不管是2017年《挖掘脑的潜能》中的说明文中对划线句子的推导过程,还是文学作品阅读中的“联系全文,回答问题”,都要求学生理顺文章的写作脉络。这一要求对一些学生而言有些难度,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在预习时对文章内容进行模糊概括。对文章内容的模糊概括相较而言要简单一些,只要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等要素进行合理的筛选和整合即可[2]。

(四)“文体辨别”

文体是一类文章的共同特点。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首先要判断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类,具有怎样的共性,然后再深入阅读,寻找出这篇文章不同于这类文本的特性。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对文章体裁的辨别,判断的依据以及这篇文章的特色的整理。其中对于语文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辨别文章的文体即可。鲁迅曾在《〈且介亭杂文〉序言》中说:“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分类是出于阅读的需要,一篇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很大程度上受其文体的影响。所以,教師还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此外,文体还具有个性和独创性。以鲁迅的作品为例,他的文章善于突破文体的限制,显示出强烈的个人色彩。《狂人日记》开创了心理小说的先河,《阿Q正传》是传记体的变革,《社戏》是抒情体小说。这些新的形式正是对于文体的突破,才给当时的青年读者强烈的震撼。因此解读鲁迅的小说,就需要从文本的人文性着手,分析其中的特色。

二、“熟读深思”

“熟读深思”是“语文辅助清单”的第二部分,它主要由“词句赏析”“手法点评”和“主题探究”三部分构成。

“熟读深思”顾名思义,这一部分应该由“读”和“思”构成,“读”是“思”的先决条件,“思”是“读”的深化。“词句赏析”“手法点评”和“主题探究”三部分构成需要学生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之上才能完成,同时这三个环节也能启发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词句赏析”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或者句子。文本的阅读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所以在学生进行文本预习时,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词句赏析”要求引导学生找出喜欢的词或者句子,并阐述喜欢的原因。这项内容的设计本身就是分层设计,可以赏析词亦可赏析句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通过词句的赏析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究竟到达了什么层次。同时词句的赏析历来是考试中必考的题型[3],如2019通辽卷第14题、2019青岛卷第21题、2019成都卷第10题、2019宁波卷第7题,考查的都是对词句的赏析。

(二)“手法点评”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一般由三个层次组成:知识为第一层次;概念、判断、推理等运用能力为第二层次;创造性的理论思维为第三层次。如果说“日记月累”环节侧重于第一层次,那么赏析能力的环节则侧重于二三层次,对学生的要求更高。所以这一环节,笔者将其定性为选做类型,手法主要是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它可以侧重于某一段,也可以侧重于整篇文章。这些点的选择,有时恰恰最能反映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视角,也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水平。

(三)“主题探究”

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此时可以发挥“资料整理”“内容概括”“词句赏析”的综合作用。学生要想完成此环节,需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看一下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写成的。同时需要借助对文本的概括,通过对主旨句的赏析,自然而然地引出文本的主题。对于主题的探究和总结,教师没有必要求全责备,表达形式上可以是主旨句的寻找,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理解。

三、“学贵有疑”

“学贵有疑”是“语文辅助清单”的第三部分,它主要由“提出问题”和“寻找价值”两部分构成。

(一)“提出问题”

孔子曾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充分体现了提问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在阅读文本后内心会产生疑惑,这是学生读完文本之后最想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次对话。而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最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提出问题”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读完文本之后提出自己内心的疑惑和自己最想解决的问题。教师凭借此,可以充分把握学生对这篇文本的興趣,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寻找价值”

《礼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里谈到的是质疑的另一个层面,那就是“善问”,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时,学生最想解决的问题和最有价值的问题并不是重合的,所以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对这类问题进行探究。这类问题主要训练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要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必须对这类文章的共性和这篇文章的个性非常熟悉,只有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有价值。所以当学生提出一个自认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探究这类问题的价值。当然这也是一个选做项目。

四、“学有所得”

“学有所得”是学生课堂学习后的发现环节。教育学专家周彬曾在《课堂密码》这本书中提到:“不少老师在课堂上非常忙碌,课堂上一分钟恨不得掰成两分钟,对于课本能多讲就多讲。但是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的吗?”这里提到学生的“可接受度”的问题,学生的接受度不是由课堂的容量决定的,而是由学生本身决定的。所以,每次课堂结束,教师要对学生的“可接受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要切实明确一堂课下来学生究竟学会了多少。

“学有所得”内容分为两种,一是对知识的收获,二是对方法的掌握。整理的形式可以罗列出来,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正如王崧舟教授在《爱上语文》这本书中谈到的读书,读厚是基础,读薄是关键,读活是最终目的,而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将课本“读薄”“读活”。

纵观这几个环节,不难看出“日记月累”“熟读深思”这两个环节主要反映的是学生阅读完文本之后的感受,而“学贵有疑”主要反映的是学生阅读文本后的疑惑,“学有所得”反映的是课堂结束后学生的“发现”。但辅助清单的最终目的不是训练学生的知识点,而是了解学生的学情,以便教学时能有的放矢。

以上所谈到的“语文辅助清单”主要是针对记叙文设计的,但语文辅助清单不是死的,它需要灵活和变通,需要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和不同的文体特点进行变形,只有这样才更具备针对性,才能真正地起到辅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成禹.语文课读解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2]周彬.课堂密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王崧舟.爱上语文[M].济南:齐鲁书社,2019.

【作者简介】

孙拥军(1982~),男,汉族,山东东营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构成要素。

猜你喜欢

感受质疑学情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感受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