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2021-04-21常国兴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8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常国兴

摘要: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也是较具难度的学科之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高中生自主學习能力的培养,让高中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树立其数学学习的信心。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注重自身教学理念的变革,在教学中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高中的数学知识十分抽象,需要高中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结合新课改的理念与要求,结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突破传统课堂的束缚,提升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高中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从而更好的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高中生的学习与成长。

一、学生自学,自我监督

新课改背景下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因此,教师应注重高中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监督[1]。自主学习需要以学生的自主反思活动为基础,教师则要注重自身主导作用的发挥,从侧面对其进行引导。教师可以引导高中生制定一个具体的学习计划,并且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尽可能提高自己的自我约束力和执行能力。此外,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自主学习之后可以填写自主学习效果评价量表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的地方。整个量表的设计要以激励学生为主,角度要尽可能多样化,符合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提供多种自主学习选择的可能性。

例如:以“立体图形的直观图”为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高中生能够学会画出常见的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以及球的直观图,能够分析一些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掌握一些简单组合体的画法(不包括旋转体和多面体组合而成的组合体),培养学生直观想象和几何作图能力,使其用斜二测画法画直棱柱的直观图,养成规范画法的技能和习惯。教师可以以复习平面图形直观图画法的方式,引导高中生积极探究立体图形直观图的画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观察归纳来得出立体图形直观图的画法。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发散自己的思维,也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核心。

二、借助学习小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的开展能够充分发挥高中生的自主性,密切高中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因为高中数学的知识点较为分散,且数量较多,因此,学生在对高中数学进行学习的时候,常常会感到吃力及困难,不知如何入手。为此,教师可以将合作学习的方式应用到教学中。首先,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从而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特点、学习水平以及学习能力,以结合了解的信息对高中生合理分组,保证每个组中的学生能够优势互补。数学教师可以让小组内部选择出一名小组长,小组长应当监督每一位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例如:以“圆的方程”为例。高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布置合作任务,让高中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师可以组织各小组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有什么关系?高中生需要先自行探究该部分的内容,以在小组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再与小组同伴进行合作探究,探讨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如何印证此观点等等。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能够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促进高中生的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与思维发展的过程。

三、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学习难度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较重。在此背景下,如果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解,那么高中生的归纳、总结等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破学习思维障碍是首要的。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应深刻理解自主学习的精髓所在,这是培养学生能力最重要的一环。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学生都能接受的教学方式,并在平常的教学中渗透自主学习思维。第二,培养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勤于动脑的习惯,使学生能在遇到问题时利用已学习的知识去独立解决问题。第三,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把课堂学到的公式定理等放到具体情境中深入理解,并严抓学生的学习笔记。学习笔记有利于培养学生更严谨的学习习惯和概括能力,让学生在课下遇到问题时靠自己的笔记解决,从而巩固学到的知识,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想法根深蒂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借助启发教学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高中数学是一门基础的必修科目,想要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发展,教师应首先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教师应结合新课改的需求以及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积极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激发为核心,以使高中生能够对数学知识以及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思考。

例如:以“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为例。本课程的重点是高中生掌握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使其能够灵活运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掌握理实现“线线”“线面平行的转化方法。在课堂开始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高中生展示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并提问高中生直线与平面平行是线面关系中一种重要的关系,你能举举你身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例子吗?接着,教师可以让高中生对其举例进行辨析。如何说明你所举的例子中(如:以教窗台所在直线与地面平行为列),窗台所在直线与地面没有交点呢?目前没有看到交点能说明永远没有吗?做此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引起高中生的自主探究。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积极的革新理念,创新方式,尊重高中生的主体地位,结合高中生的学习特征与新课改的需求,将多样的教学方式应用到教学中,以促进高中生的主动探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