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癸本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1-04-17封鑫宇曾粤睿戴欣晴李子鸿刘子惠

中医药导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性腺生殖月经

封鑫宇,曾粤睿,戴欣晴,李子鸿,刘子惠,于 倩,田 露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 301600)

天癸最早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篇》,《黄帝内经》中天癸仅出现了5次,均位于《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意为肾气充盛产生的促进生殖功能发育、成熟、旺盛的精微物质。由于时代所限,《黄帝内经》中并未阐明天癸为何种物质,古今医家对于天癸的认识亦多有不同。本文通过整理古今文献中对天癸的相关论述,以期进一步明确天癸的概念,并结合相关临床病症,扩大天癸理论的应用范围。

1 中医古代文献对天癸的认识

在古代文献中,历代医家认为天癸为精气[1]、肾间动气[2-3]、月经[4]、天真气降[5]、女精[6]、月水[7]、阴精[8]、元阴[9]、男精女血[10-11]、天一之气[12]等。

虽中医古代文献对于天癸的认识各有差异,但其并未脱离天癸的物质属性,或认为其属于人体一身之气,或从其名出发认为其为具有癸水属性的物质等。虽然不能明确天癸为何种物质,但是从人体的诸多表现中能够从宏观上确定天癸这一物质客观存在于人体内。

2 现代文献对天癸本质的认识与研究

2.1 女性月经 受到王冰将天癸认为是月经的影响,杨燧熙、汪景文等人皆认为天癸为女性月经,并使用天癸一词代替月经[13-14]。然受现代医学影响,大多数医家认为天癸并不等同于月经。潘树仁[15]在《天癸之研究》中写到:“天癸俗谓月经之别称,则医生处方称月信为天癸者亦复不少,实则天癸与月经迥然不同,常人不知情犹尚可,医生误解,诚属憾事。”沈仲圭[16]云:“经文天癸与月事并叙,且曰丈夫亦有天癸,则天癸与月事非一物也明矣。”

2.2 生殖细胞 冯文华[17]认为:“天癸者,乃精细胞与卵细胞之代名,亦即两细胞成熟之原料也。故指为精与经水中成分之一则可。”并且通过比较精、经水、天癸的不同,将天癸仅仅归于生殖细胞。然此认识亦受到当时部分医家的批评。周禹锡[18]言:“若谓天癸为男子精虫,女子卵珠,则亦非是。”顾子安[19]云:“然则四千余年前,内经所谓天癸者,非精非卵。”

2.3 激素 近代医家中亦有人将天癸归于“刺激素”,即现代医学中“激素”,这一说法多受近代医家认同。顾子安[19]认为《黄帝内经》中所言天癸,即现代医学所言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严如寅[20]认为“内经曰天癸,西人曰合而孟,岂非同一物乎?”潘树仁[15]则认为天癸并非单一激素,而是各种与人体生长发育相关的激素。

2.4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罗元恺[21]认为天癸是肉眼看不见而在体内宏观存在的体液,相当于垂体、卵巢、睾丸等性腺分泌激素的作用。叶一萍[22]则从现代医学促性腺激素的角度分析,认为天癸来源于先天,存在于男女体内,是由肾气化生而来,并且在大脑中产生,分布于血液中的一种微量物质。许润三[23]明确指出天癸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金栋认为天癸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李清瑜等[24]则通过比较古代医籍与现代文献报道论述天癸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特点,从时间、功能、节律性等方面来比较两者相似性,发现两者具有一致性。王玲等[25]认为天癸并非性激素,而是应将其理解为由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并从生理学角度反驳了天癸是性激素这一观点。李楠等[26]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神经元的生理与病理两方面分析,认为天癸应该相当于下丘脑-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2.5 神经系统 张新平[27]则认为天癸产生于脑,是一种与肾气的盛衰关系密切的,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阴精,是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相关的神经元。郭伟鹏[28]通过分析各年龄段激素水平与各分泌腺之间的关系,认为产生天癸的器官是丘脑下部-腺垂体-性腺系统,并将天癸解释为促性腺激素、性腺激素及丘脑下部分泌的神经激素。秦晓晨[29]将天癸的本质解释为一种调节机能而非某种特定物质,其主要是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机能,作用于人体性腺,产生类激素效应,促进人体性腺发育成熟。

2.6 带有时间周期密码的生殖信息因子 陈丽平等[30]认为天癸是决定精、血应时而至与正常发生的重要因素,能够决定人体的生殖遗传,维持人体正常的生殖功能,她将其解释为是带有时间周期密码的生殖信息因子。

2.7 下丘脑-垂体-性腺生殖轴 谭晓阳[31]认为天癸是与脑垂体、松果体、性腺等重要分泌腺有关,调节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而现代研究发现下丘脑-垂体-性腺生殖轴的作用与天癸类似,能够调节人体性腺活动。天癸应当是对下丘脑-垂体-性腺生殖轴与其相关物质的高度概括,并不是针对单一功能与物质的解释,而是对生殖相关物质的总结性概括。

2.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童伟伟等[32]论述了天癸、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天癸衰竭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关键,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天癸在细胞层面的体现,故其认为天癸可以看作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机体作用的宏观体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看作是天癸在细胞层面发挥作用的体现。

现代医家依据《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天癸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宏观表现,并结合现代医学的相关理论,反推天癸为何种物质或功能。虽有不同认识,但根据其研究可以确定天癸并非是单一物质或功能所能够指代的,其应是人体内不同年龄段不同物质与功能的总称。

3 天癸理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3.1 妇科

3.1.1 月经病 《血证论》曰:“故行经也,必天癸之水至胞中,而后冲任之血应之,亦至胞中,于是月事乃下。”天癸是月经产生的重要因素。王烨等[33]认为月经的来潮是由天癸的阴阳消长转化所引起,而阴阳消长转化的周期节律则决定了月经来潮的节律,天癸阴阳的不平衡与周期节律的紊乱则导致了女子月经病的发生。戴东曦[34]根据天癸的盈亏,治疗月经病时将其分为经前期、经期、经后期,采用不同立法治疗,效果较好。

3.1.2 妊娠病 妊娠过程中天癸主要通过冲任二脉作用于胞宫。妊娠病中胎漏及胎动不安多以肾虚、天癸不足、冲任失藏、胎失所系为主,治疗多以补肾健脾、调补冲任为主,如寿胎丸、补肾固冲丸等[35]。王祎等[36]认为肾气虚,天癸在妊娠的各个阶段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而导致了胎漏、宫外孕、胎萎不长等疾病。

3.1.3 不孕《类经》曰:“天癸者,言天一之阴气耳,气化为水,因名天癸,其在人身,是为元阴,亦曰元气;人之未生,则此气蕴于父母,是为先天之元气;人之既生,则此气化于吾身,是为后天之元气。第气之初生,真阴甚微,及其既盛,精血乃旺,故女子二七天癸至,天癸既至,在女子则月事以时下。”说明天癸在维持胞宫行经受孕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许淑怡等[37]认为治疗不孕症的求本之法是协调好肝与天癸之间的关系,补肝肾兼顾疏肝,调肝经兼通冲任,使天癸能够促进人体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并维持人体正常的生殖机能,从而达到治疗不孕症的效果。连方等[38]通过运用二至天癸方、二仙调经方等补肾调天癸、调补冲任,发现治疗后能改善卵细胞及胚胎质量,提高临床妊娠率。

3.2 男科

3.2.1 男性不育 肾为天癸之源,天癸的产生依赖于肾气的充盛,天癸按时而至则有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逐渐衰微,天癸逐渐衰竭,若先天禀赋不足,天癸不充,或男性未到八八,而肾元已衰,天癸不足,生殖器官亦可能发育不良或精子质量低下。贾玉森[39]认为,男性不育是脏腑、气血失调所致,其通过影响“肾阳(天癸)-肾阴(肾精)-精室(精浆)-肾子(精子)”的功能,影响男性的生殖功能。贺菊乔以“肾-天癸-肾子轴”论治特发性少弱畸形精子症,认为天癸不足是病机关键,应采用补肾调天癸之法进行治疗[40]。

3.2.2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记载:“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这与男性更年期相似。六八至八八阶段,肝肾渐衰,天癸渐少,男性内分泌水平亦受影响。现代研究[41]发现性腺功能减退、睾酮水平下降、雄激素受体异常是导致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因素。李轩等[42]认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是肾虚肝郁,天癸渐衰,并运用六味地黄汤加逍遥散加味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治疗后发现患者体内睾酮含量增加,疗效较好。

3.3 儿科

3.3.1 性早熟 古代文献中虽无“性早熟”这一病名记载,但可见相关类似于性早熟的描述。《沈氏女科辑要笺正·经水》曰:“二七经行,七七经止,言其常也。然察赋不齐,行止皆无一定之候。”《本草纲目·论妇人月水》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七七天癸绝,其常也。有女十二、十三而产子,如褚记室所载平江苏达卿女十二受孕者。”清·程文囿《杏轩医案·方氏女孩带下·罕见之证》曰:“邻村方氏女,年才四岁,其母抱负,来舍求治。予问何疾,曰带下。”刘云鹏认为性早熟患儿平素过食肥甘厚味,阻碍气机升降,脾失运化,聚湿成痰,日久郁而化热,痰热互结,阴不制阳,阴阳失调,相火妄动,故而天癸早至[43]。徐雯等[44]认为随意给儿童进补,或恣食肥甘厚腻及血肉有情之品,可助气长火,暗耗阴液,肾阴不足,相火偏亢,则导致天癸早至。吴晨[45]认为小儿天癸早至是由肾肝脾三脏相互作用所导致,小儿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阴不足,肝失条达,气机郁滞,阻塞乳络,乳络瘀阻,则乳房硬结,不通则痛,肝病及脾,则脾失健运,生湿成痰,积于乳络,渐成肿块,导致患儿天癸早至。

3.3.2 青春期延迟 中医学对此没有记载,直至现代才对此病进行相应研究。宋家欣等[46]认为先天肾气不足,肾精亏少,天癸难以化生,导致天癸晚至,从而发为本病。如果素体禀赋正常,后天饮食缺乏,脾胃无水谷精微可运化,身体气血虚弱,天癸缺乏后天之精的充养,导致天癸晚至,从而也可发展为本病。

临床应用中,天癸理论并不仅仅运用于妇科相关疾病的治疗,亦可将其运用于男科及儿科相关疾病的治疗。将天癸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可以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同时也可根据患者体内细胞功能的变化与物质代谢反应强度的改变,为进一步探究天癸实质提供线索。

4 小 结

综上所述,天癸并非是单一物质或功能的指代,而是人体内不同年龄段不同物质与功能的总称。但天癸的本质仍有待深入研究,将天癸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既能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思路,亦能为天癸本质的探究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性腺生殖月经
男性腰太粗 性腺功能差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愿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基于MonoTrap捕集法检测中华绒螯蟹性腺和肝胰腺中的香气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