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学术评价体系重构探索与研究

2021-04-14牛春明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创新机制评价体系

【摘要】学术评价在高校教学、科研活动中具有指挥棒作用,不仅直接影响教师个体的业绩考核、职称晋升及学术成果奖励,而且直接影响高校整体学术水平提升和事业发展,进而影响我国教育强国建设和创新驱动战略成效。本文试图以宁波地方高校为样本,从师德师风、改进用人机制、注重论文创新和价值、注重同行学术评价等方面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维度,让学术评价遵循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构筑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

【关键词】学术水平  评价体系  创新机制

【基金项目】2020年度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课题编号:G20JY-04。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6-0021-02

一、学术评价研究背景及意义

学术评价在高校教学、科研活动中具有指挥棒作用,不仅直接影响教师个体的业绩考核、职称晋升及学术成果奖励,而且直接影响高校整体学术水平提升和事业发展,进而影响我国教育强国建设和创新驱动战略成效。学术评价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具体实施科研评价活动时,其评价标准和指标设置也会随评价对象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对学术组织和个体的评价。教师学术评价制度作为高校学术管理的基本体系之一,在调节学术发展方向、提高科研质量、监督学术人才的学术道德行为以及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高等院校具有三项基本职责“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因而教学评价和科研评价是衡量高校教师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相对于教学评价工作,教师科研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更为广泛。教师科研评价制度设计,在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引导高校教师的学术行为以及调节学术风气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外对科研学术评价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于科研学术评价起步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其中英国的REF尤其具有代表性。REF 最初可追溯至 1986 年科研选择性评估(Research Selectivity Exercise,即 RSE)。RSE是英国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虽然有一整套完成的评估程序,但是没有统一的标准衡量什么样的学术水平可以达“卓越水平”。2014 年 REF 制度取代了 RAE 成为英国学术评价的主流模式。REE将学科分为四个主专家组,每个主专家组下设若干子专家组,每组都根据学科特点,设定不同的评价产出形式,如理工科注重文献计量,而社会科学更注重同行评议等。美国的学术评价方法结合了文献计量、替代计量和同行评议等方法。[1]

近年国内科研学术评价研究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很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术评价过度归一化和同质化。例如,学者王玉辉认为在高校学术评价中,存在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行政介入过多而忽视学术评价、同行评价的过程中人际关系影响等问题。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学术评价“五唯化”,导致学术活动的价值导向失真。有无学术创新或原创应是学术评价的实质性标准[2],但现实中的学术评价机制却以各种形式标准为依据。为此,《中国科学报》在2018年3月发表《中国期刊能够扔掉“洋拐杖”》中一针见血地指出“SCI、EI原本只是论文索引工具,在我国硬生生搞成了评价指标,使論文从交流用途变成了评价标准,从科研副产品变成了科研目标,广大科研人员也不是专注于科研工作本身,而是专注于发表论文”。

三、宁波地方高校学术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方面

在宁波地方高校中,基本把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招聘引进、教师资格认定、业绩考核、职称评聘、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首要要求。当前,宁波部分地方高校发布并实施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和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形成了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并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人事评价过程中对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但是,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思想政治与师德考评内容流于表面、评价方式过于单一问题;对出现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并未做到严肃处理,存在处理结果“不疼不痒”等现象。

(二)教学评价与教师贡献度方面

宁波目前地方高校对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当中,普遍注重教学评价、教学考核评教结果,分为A、B、C、D、E五个等级,一般按照五年为一个周期,其中出现2次D以上,或出现一次E则无权参加职称晋升申报评审,过分量化评教结果,而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评价结果有很多因素在发挥作用,尤其在设计样本和考核指标中还存在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并且对教师在为学校做出卓越贡献或者其成果产生一定影响力和社会价值方面却没有更多的政策和制度倾斜。

(三)项目、论文及奖项方面

近些年来很多高校在职称评审及各种奖项申报中存在着SCI至上的问题,而对国内的期刊没有相应的重视,在评审过程中看重获得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规模等条件。目前,在宁波部分地方高校职称评聘制度和教师的评价业绩条件设置上,普遍存在以项目级别、数量;论文级别、数量、影响因子;刊物、头衔、荣誉、资历等作为晋升和获奖的依据。目前大部分宁波地方高校职称评聘、评优评奖政策将人才称号作为限制性条件和采用直接挂钩做法。

四、学术评价体系重构对策及建议

(一)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

把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招聘引进、教师资格认定、业绩考核、职称评聘、岗位聘用、评奖评优的首要要求,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对青年教师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严肃严格处理师德师风问题。

(二)改革教师评价,践行教书育人使命

科学设置教师评价标准,突出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创新教师评价方式。在人才引进、教师准入、教师培养、评奖评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任、教师考核、绩效分配等方面,不与论文、项目的数量和级别等条件挂钩,不与人才称号挂钩,不将国(境)外学习经历作为职称评聘限制性条件。科学设置教师岗位聘任条件和聘期任务要求,强化教书育人目标导向和考核。推进分类评价方式,针对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探索科学高效的评价方式,推行代表性成果鉴定,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评价导向更加倾向质量和贡献。

(三)注重论文创新和价值

评价重点为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评价重点是对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以及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实际影响和贡献。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不以SSCI等权威期刊及影响因子相关指标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兼具质量与灵活性。如南京大学“不唯论文和影响因子”,创新成果也可以评教授。提升国内高水平期刊的含金量,提高国内高水平期刊评价权重,鼓励教师向国内期刊投稿, 国内期刊代表作原则上应当不少于三分之一,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把代表作数量多少、 影响因子高低作为量化考核评价指标。

(四)完善学术同行评价

提高学术同行评价在学术水平评价体系中的占比,因为学术同行对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具有更加客观和准确的评价,不应以SCI论文或权威期刊等相关指标和国内外专家评价作为学术水平的专业判断,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要衡量其在团队中发挥的作用,研究方向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坚持专家意见为主、 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理论研究成果, 注重评审其原创性、 理论价值和学术影响力。

五、科研学术管理层面体系构建建议

(一)建立职责明确、协调有序的工作体系

切实履行科研诚信主体责任,强化从事科研人员的诚信自律,树立底线思维、严谨的科学态度、遵守科研活动规范;加强科技领域的作风和学风建设,所有课题研究团队和成员专业和研究方向应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禁止不相關的人员挂名;对科技成果的价值要实事求是,不能任意夸大。

(二)建立科学规范、奖惩有力的政策体系

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制度,制定诚信审核、伦理审查、信息采集、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评估评价等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责任者实行“一票否决”;加强科研诚信合同管理,完善科技计划监督检查机制,对各类主体履职尽责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评估。开展诚信监测和绩效评估,作为激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健全科研成果管理制度。

(三)建立系统完善、监管有力的评价体系

推进信息系统建设, 基于很多高校在推进大数据建设和“一件事”改革契机,建立以学校科研信息系统为依托的科研诚信信息系统,明确实施主体和程序要求;科学开展科研诚信评价。各高校管理部门要制订科学合理的科研诚信评价指标,明确评价方式、周期、程序等内容。重点对参加各类科技活动的师生员工以及所在单位等相关责任主体开展科研诚信评价。会同高校纪检监察室和科研管理部门联合受理学校科研失信行为的举报,认真组织调查,及时公布调查处理结果。规范科研失信和作风、学风不端信息公开。

参考文献:

[1]周廷勇.大学学术评价何以回归学术本质?[J].大学教育科学,2021(5).

[2]钟伟民.论文写作中的学术伦理问题[N].中国新闻出版光电报,2020(4).

作者简介:

牛春明(1977年-),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副研究员,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创新机制评价体系
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创新机制研究
构建高校党管人才创新机制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我国信访制度缺陷与创新机制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社区党建教育平台如何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