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雄健、圆融与机变
——孙春龙艺术特质之我观

2021-04-13崔文涛

中国书画 2021年3期
关键词:圆融纸本水墨

◇ 崔文涛

2018年,孙春龙自青岛调至山东美术馆。此前,他在青岛画院工作多年,凭借才分与努力,早已成为省内外有突出影响力的画家,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展览并取得奖项。因为不在同一部室,彼此认识后,并无太多深交。后来得知我们竟然住在一个小区,便相约择机烹茶论艺。

2019年春节过后的某个雪夜,我第一次拜访春龙,看到他摆在案头、挂在墙上的大量已完成或未完成画作,粗略认识了他的创作状态,为他的勤奋探索深深折服。之后的2019年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处在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中,直到秋天来临,才有第二次夜谈的机会。我在他的画室中肆意海侃,他笑眯眯地沏茶,始终温和地切入自己的观点,并不时拿出一捆又一捆从未公开展示的作品让我观摩。这次夜谈让我得以深刻了解春龙的成长、创作、思考和探索。

一直以来,呈现于世人面前的是春龙艺途的一路高歌。他的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入选作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工程入选作品《盘古庙祀》,以少数民族人物为主的《雪域》《牧羊女》《盛装》系列,以都市女性人物为主的《泳池》《空城》《娉婷》《邂逅》系列,以及佛教人物造像系列等,十余年间不断见诸展览、期刊、网站及场馆,在一般意义上,孙春龙被视作水墨人物画家。

在风格的变化和视野的开张两个维度上,孙春龙的人物画经历了自雄健到圆融的特质演化。如论者所言:“如果说,孙春龙在他的毕业创作《圣境》(2003)落笔过程中,还有过困惑、无奈和忧虑的话,那么,在他以后不断涌现的作品中已不再彷徨……逐渐形成了他的淡墨素色、化机四出的人物画独特风格。他精心刻画人物的面部表情,特别着力于眼神的表现,以发掘人物深邃的内心世界;其他部分诸如衣着、饰品、发型、配景等则以放松的笔墨,综合了南线北皴合一的拖泥带水之法,是笔又是墨,是线又是面,形成了笔踪和淡墨渗化相结合的精妙生发……以显示水墨在宣纸上流动变幻可能具有的深刻表现力,以实现高难度的写意笔墨与高难度的写实造型的统一,使现代人的情感升华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淡而有味的笔墨形式。”这是精准的学术判断,从形式美学的维度清晰论述了孙春龙人物画的风格及呈现出的状态,也是本文尝试论述的自雄健至圆融的变化要旨。

在2003年至2010年的这段时间里,孙春龙的作品整体呈现为塑造符合实际观察的形象、造型和气质上谋求雄健有力的史诗意蕴,尝试在慷慨博重、沉郁顿挫的严肃题材和复杂群像上取得突破。这一时期的作品,如《圣境》《灵光》《待》《迎亲》等,表现的多是少数民族人物的群像,追求宗教般的神秘和崇高,造型上带有清晰的轮廓线质感,着力于人物的表情、头饰或衣褶的清晰描绘。孙春龙并未走一条当时流行的中国画写实之路,而是综合吸取了西方绘画的人物造型技巧和中国绘画的偏平化景观阐述,并隐约透露着画像石般的剪影叠加构图与切割、分离、统一的线面交错的现代派语言构成,在来源复杂的学养中纵横捭阖,找寻最适合自己艺术思考的外在表达。

孙春龙 不安的呼吸 136cm×68cm 纸本设色 2015年

这种力求雄健、宏阔、高远的追求与表达,最能磨砺心性、增长意气、开拓胸襟,使得艺术家不会囿于小情调的杯水沉浮、斗室悲欢……这也是前辈艺术家们教导晚辈一定要去尝试创作大题材作品的根由所在。在此阶段,春龙付出了太多的努力,交出的答卷得到了业界的肯定,为他后续风格的多样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孙春龙 邂逅 136cm×20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逐渐地,孙春龙力求雄健的追求与表达有了更多的取舍、凝练和简化……走向流畅、简练、轻松、圆融,他的人物作品的轮廓线和明暗对比关系、主体物象与附属物的虚实对比关系经历了不断减弱的过程,走向了笔踪和淡墨的相互渗化、写意笔墨与写实造型力求统一、古典人文精神和现代社会情感的相生相长。就如我们常说的那样,思考达到何种程度、采取何种形式是自然而然的事。关键是他对古典人文精神和现代社会情感之相生相长的深刻领会与把握,《泳池》《邂逅》《空城》《观望》《娉婷》等诸多精彩的现代人物画作品,正是这种领会与把握的创作结晶。这些作品以现代都市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并将线条流畅、姿容静雅、体态优美的人物全像或局部置于画面前景位置,纵深处或是缥缈的街景,或是静物、动物与山石,或是大面积的淡彩块面……充满了自信、时尚、摩登的都市生活气质,兼容、并蓄、共生的现代文化情态和静谧、安宁、唯美的古典审美追求。

在这些作品中,孙春龙所表达的无疑是一种现代人的精神,一种现代性的思考。这种精神和面貌的成形,与他文人式的内守、自视而后实现完满、抱一的追求本质有关,同时与人生阅历的日渐丰富和通达,所处环境(尤其是曾长居青岛)开放、包容、活跃氛围的滋养有关系。孙春龙用出色的实践表达了他对现代性的思考:彼此借用、相互共生是现代文化的最大特质。对古典审美理想的追求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描绘传统文人仕女与林泉隐逸,对现代都市女性的解构与再塑也能实现与古典审美理想的相通相融,反之亦然,这无疑是一重极为开阔的天地。拾阶而上抵达此重境界的艺术家,不可能被一种面貌所束缚,孙春龙也不可能仅仅成为一名水墨人物画家,尽管他主要凭借在这一领域的成绩取得了社会知名度。

孙春龙艺术的第三重特质,当形容为机变——机智权变,这主要针对他作为水墨人物画家而言。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水墨人物画家,而且在动物、山水、街景等创作上也有出色造诣。他的神兽、动物作品朴拙苍润,妙趣天成。这类作品取材于中国传统雕塑,或为石狮,或为望天吼,或为三彩马……尤其是他的马,吸收了汉唐马造型的圆润简练,常用特写的手法,通过对马的眼神刻画和淋漓的水墨痕迹付之以灵动的生命,使作品极富现代感和装饰性,这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现代性再造的又一成功探索。

相较主题性创作、水墨人物作品,孙春龙大量未曾展示的山水与街景写生作品更更能充分体现其自由奔放、率性而为的创作个性。他勤于写生,面对真山真水,忘乎所以地寄情喻性,带有下意识的坚定判断和不假思索的潇洒放松,落笔生烟,水墨灵动,意气昂扬,痛快淋漓。

对一位年富力强、创作力旺盛的画家的研究绝不意味着判定,雄健、圆融与机变是孙春龙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三种特质。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家就如此经历了极为清晰的不同阶段,并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实现了风格的跃升,发展阶段的融合、不同风格的交融,才是艺术真正的常态。

孙春龙经历了雄健的大主题淬炼、圆融的现代性思考,同时深具机变性的才能表达,在未来,他仍会不断地思考、探索和尝试,突破更多的屏障,实现自我的超越和重建。

孙春龙 整装待发 180cm×194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孙春龙 逐梦太空 215cm×180cm 纸本设色 2019年

猜你喜欢

圆融纸本水墨
纯享夏日
韩景燕作品集
《岩高千尺虎》
圆融
水墨
熊明非作品选
陈芳桂艺术作品
泼尽水墨是生平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