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汲古阁刻《津逮秘书》序跋书法初探

2021-04-13赖伟宏

中国书画 2021年3期
关键词:题跋楷书草书

◇ 赖伟宏

一、明代文学风气与《津逮秘书》序跋书法

顾炎武《日知录》道:“今则有两序矣,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两序,非体也;不当其人,非职也。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也 人之患在好为人序。”〔1〕可见明末的文学风气,即文人写书喜欢请人作序,追求数量,多溢美之言。其原因不外乎为名图利,而为人作文者,亦有此因,如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载:“嘉定沈练塘(龄)闲论文士无不重财者。常熟桑思玄曾有人求文,托以亲昵,无润笔。思玄谓曰:‘平生未尝白作文字,最败兴,你可暂将银一锭四五两置吾前,发兴后待作完,仍还汝可也。’唐子畏曾在孙思和家,有一巨本,录记所作,簿面题二字,曰 利市’。”〔2〕明人亦好题跋,如毛晋将自己的题跋汇编成《隐湖题跋》。因为明人喜好序跋,所以明代书籍保存了大量的序跋书迹,如毛晋汲古阁刻印的书籍中存有大量的序跋书法,以《津逮秘书》为代表。此书分为十五集,收书一百四十余种,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书中有序跋一百多篇,数量可观,写刻精美。诚如吴伟业《汲古阁歌》道:“搜求遗佚悬金购,缮写精能镂板工。”〔3〕毛晋刻书文字与书法并重,所以版刻《津逮秘书》序跋书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笔者将东京图书馆藏《津逮秘书》中的序跋书法列表统计(见文末附表)。由于“宋体字”序跋程式化而缺少艺术性,故剔除不论,存其余序跋九十二篇。据表可知,一、序跋的书体涵盖楷、行、草、隶书。楷书序跋四十六篇,行草书序跋四十五篇,隶书序文一篇。隶书序文用于《津逮秘书》书前的“小引”,以示庄重。二、序跋的作者有毛晋、胡震亨、丁元荐、杨仪、段成式等,以毛晋为主。毛晋、胡震亨、杨仪为明代著名藏书家,三人几乎未见墨迹存世,故版刻序跋书迹成为研究三人书法不可缺少的资料,亦是研究藏书家书法的重要资料。三、序跋的书体选择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津逮秘书》第一集为经学类书籍,题跋以楷书为主,如毛晋在《子夏诗序》《陆氏草木虫鱼疏》《子贡诗传》《韩诗外传》《郑氏尔雅注》《京氏易传》《苏氏易传》的题跋皆用楷书,第五集至十一集为诗话、书论、画论、笔记等,题跋以行草书为主。可见书体的选择因用而异,与明人张绅所言相符:“凡写字,先看文字宜用何法。如经学文字,必当真书;诗赋之类,行草不妨。”〔4〕四、序跋书写的时间跨度长,有年款者,最早为己巳(1629)竹醉日毛晋跋《五色线》,最晚为顺治己丑(1649)正月一日毛晋跋《锦带书》。所以,《津逮秘书》刊印完成应在清初。

二、《津逮秘书》序跋书法的风格特征

1.楷书法率更,清瘦劲健

《津逮秘书》中楷书序跋主要师法欧阳询,清瘦劲健。例如,《无咎题跋跋》书法(图1),与正文书法形成鲜明对比。题跋为小字欧楷,正文为大字宋体字。题跋楷书的写刻位置低于正文,与正文形成互补关系。题跋楷书结字敛长,正侧穿插,行气连贯,有书写韵味。除此之外,还有少数其他风格的楷书题跋,如《郑氏尔雅注跋》(图2)取法“二王”,圆劲秀雅,《全唐诗话跋》(图3)兼合王羲之、欧阳询笔意,结字宽绰,点画瘦硬。笔者以为,《津逮秘书》序跋大量使用欧楷的原因,一是政治规范,《明史》载:“每日习书二百余字,以二王、智永、欧、虞、颜、柳诸帖为法。各专一家,必务端楷。”〔5〕《大明会典》载:“每日写仿一幅,每幅务要十六行,行十六字。不拘家格,或羲、献、智永、欧、虞、颜、柳,点画撇捺,必须端楷有体,合于书法。”〔6〕欧楷是官方规定的楷书学习范本之一,且于仕进有益,所以成为士人普遍学习并擅长的楷书之一。二是个人喜好,毛晋时常在题跋中称赞宋刻本字法之妙,直追率更,是为一绝。三是刻书风气,“正德中叶以后,覆刻宋本之风渐盛。而尔时习尚,最重诗文 书棚本字为率更体,翻刻时亦效其体,于是风气一变”〔7〕。序跋具有宣传书籍的作用,是书籍广告的形式之一。所以序跋书法需要规范、美观、统一。同时,版刻序跋书法也是书家的一种宣传方式,需要谨慎对待。序跋欧楷正好契合了个人和市场的需求。

图1 毛晋《无咎题跋跋》

图2 毛晋《郑氏尔雅注跋》

图3 毛晋《全唐诗话跋》

图4 毛晋《二老堂诗话跋》

图5 毛晋《甘泽谣跋》

2.行草宗晋唐,古雅秀逸

马宗霍《书林藻鉴》:“明人类能行草,虽绝不知名者,亦有可观。”〔8〕的确如此,《津逮秘书》中的行草书序跋虽非名家所书,但其艺术价值不容忽视。行书序跋主要宗法晋唐,古雅秀逸。如《二老堂诗话跋》(图4)和《甘泽谣跋》(图5),《二老堂诗话跋》的风格近似《怀仁集王圣教序》,俊秀可人。值得注意的是,《怀仁集王圣教序》风格的行草书常见于明代版刻行草书迹中,如明万历时期刻《元曲选》的臧懋循序、汲古阁刻《神农本草经疏》的缪希雍序、明万历时期刻《湖山胜概》的秦舜友题画诗、明万历时期方氏美荫堂刻《方氏墨谱》的汪道贯序以及墨谱的装饰性行草书等等。又据刘金亭博士论文《明代石刻书法研究》,知《怀仁集王圣教序》风格的行草书亦常见于明代石刻行草书中〔9〕。故明人的行草风尚由此可见一斑。《甘泽谣跋》的风格较《二老堂诗话跋》更为潇洒飘逸,笔锋所至,纵横开合,无拘无束。草书序跋则今草与章草相间,质古清劲。如《玉蕊辨证跋》(图6)和《剧谈录跋》(图7),写刻俱佳,可谓明代版刻行草书之精品。

此外,胡震亨《津逮秘书·小引》(图8)为隶书,以楷法写隶书,端正方整,板滞不灵。究其原因,一是时代久远,笔法失传,二是多效法时人,少问津碑刻,三是刻工的镌刻习惯形成的效果。

图6 毛晋《玉蕊辨证跋》

图7 毛晋《剧谈录跋》

图8 胡震亨《津逮秘书·小引》

图9 毛晋《津逮秘书·序》

图10 毛晋《陆氏草木虫鱼疏·序略》

图11 《孟襄阳集》戈汕书《孟浩然诗集叙》

总的来看,版刻楷、隶、行、草书的共同特征是“木板气”,即古拙的审美趣味,是书者、刻工、材料、工具共同作用的结果。晚明心学盛行,书法个性鲜明,好奇尚异。《津逮秘书》中的序跋书法虽多为明末文人书迹,但无狂怪之态、粗野之陋,恪守古法,气息雅正,难能可贵。而且,书籍的性质和功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序跋书法的风格取向。所以,版刻书法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三、《津逮秘书》序跋书法的书手

《津逮秘书》序跋数量大,风格不一,书写刊刻的时间跨度长。所以,《津逮秘书》序跋书法的书手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序跋作者亲笔书写,二是善书者代笔抄写。

1.毛晋序跋书法的书手。毛晋善书法,今人多不知。《皇清书史》载:“毛晋,工草书,题跋经籍苍雅可喜。”〔10〕故《津逮秘书》中署名毛晋的行草序跋应为自书。但是,《津逮秘书》中署名毛晋的行草序跋有三种风格:一是《津逮秘书·序》(图9),有明末时风,字势、转折等与黄道周、倪元璐的书法相似;二是《陆氏草木虫鱼疏·序略》(图10),“二王”行书风格,清秀圆劲;三是其余行草题跋,为章草与今草融合。又有周绍良先生藏毛晋行楷信札墨迹与《津逮秘书》中署名毛晋的行草序跋的风格截然不同。据此推测,署名毛晋的序跋书法存在他人代笔的可能。汲古阁刻《孟襄阳集》中有《孟浩然诗集叙》(图11),落款为“宜城王士源撰,后学东吴戈汕重书”。王士源为唐代人,戈汕为明末人,戈汕以行草书重新书写王士源的序文。戈汕的行草书与《津逮秘书·序》的行草书用笔、结字相似,如“海内”“先行”等字词,似一人手笔。戈汕,生于明万历九年(1581),卒年不详,为毛晋母舅。戈汕与毛晋往来密切,参与毛晋的刻书活动。《御定佩文斋书画谱》载:“戈汕,字庄乐,能诗,善书画。”〔11〕综合推断,毛晋《津逮秘书·序》的行草书应为戈汕代笔〔12〕。《津逮秘书》中的序跋楷书风格不一,与书写时间跨度长有关,亦有书手抄写的可能。樊长远《毛氏汲古阁抄工考》一文,将汲古阁的抄书者分为四类:毛氏父子及其子弟、僮仆、僱工、师友。其中,姓名可考者十人:毛晋、毛扆、毛绥德、王为玉、冯武、刘臣、王咸、钱嘏、周荣起、何道林〔13〕。《津逮秘书》序跋的楷书可能就有出自上述抄手者。

2.其余序跋的书手。胡震亨(1569 1645),字孝辕,浙江海盐人。《津逮秘书》存其序跋数篇,但多以宋体字刻印。惟书前《题辞》和《小引》为行楷和隶书写刻。另汲古阁刻《宋名家词》有胡震亨序,行草书。这填补了胡震亨书迹的空白,为明代书法史增列了书家。三篇序跋皆胡震亨晚年书,《宋名家词序》行草书与董其昌书法相似,可见时风。善书者代笔的有《葬经翼附》的《葬经翼序》,落款为“故鄣丁元荐题,云间康浤书”。《明史》载:“丁元荐,字长孺,长兴人。父应诏,江西佥事。元荐举万历十四年进士。请告归,家居八年,始谒选为中书舍人。”〔14〕代笔人云间康浤,书画兼善,《国朝画识》载:“康浤,字澹澄,松江人,善芦雁。”〔15〕《甘泽谣序》,落款为“闰月朔日,华阴杨仪梦羽记,后学严樵重书”。杨仪,字梦羽,江苏常熟人,明代藏书家、刻书家。代笔人严樵的信息不详。书籍编撰者、出版者重视书法水平,所以常有善书者代笔的情况。善书者的代笔提升了书籍的艺术价值。代笔者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或为普通文人,或为职业抄手,所以声名不彰。他们的书迹借助版刻书籍保存和流传,为现代研究古代书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料。

汲古阁版刻《津逮秘书》中的序跋书法,写刻俱佳,风格多样。为了解欣赏明末书法打开了崭新的视角,为明末书法研究补充了重要的资料,具有文献和艺术的双重价值。可以窥见,版刻书迹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亟待开发。

猜你喜欢

题跋楷书草书
题跋课程在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中的缺失与建设
楷书的教与学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近十年来中国绘画题跋研究综述
杜甫《寄韩谏议》(楷书)
以《千里江山图》为例论题跋的鉴藏功用
录清·孙枝芳诗(草书)
自作诗(草书)
《阳泉 草书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