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产城教共生”创新发展模式探索

2021-04-13黄艺魏文锋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4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痛点产教融合

黄艺 魏文锋

【摘要】产教融合应遵循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政产城教共生”式模式创新破解产教融合“痛点”,在完善顶层设计,加大体制机制创新,重视全链式人才培养“集群效应”等方面推动政产城教融合。

【关键词】产教融合  痛点  发展模式

【课题项目】重庆市教育规划重点有经费课题《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经济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20-00-04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4-0173-02

新发展阶段,产教融合作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等有机衔接的关键节点,在世界经济面临重大挑战,国际技术竞争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当下,即将成为推动技术升级和产业行业转型升级,破解多重外部压力的重要政策抓手。产教融合应遵循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破解融合“痛点”的基础上,用“共生”的思维推进“真融真合”进程。

一、产教融合发展“痛点”

从现有研究来看,“产教融合”研究侧重以高等教育变革需求为切入点,以人才育用为抓手,主要从体制机制、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但产教融合痛点,即异质性资源流动障碍、有限理性主体的利益纠葛、单一主体的能力匮乏尚未根本解决。

(一)异质性资源流动障碍

当前我国产教融合大都束缚于行政区域内“校企两主体点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跨区域、集成化“大平台+”产教多边多元式融合模式尚未形成,“融合观念”和“融合形式”首先受到空间组织形式的限制。其次,高校专业群和所对应的产业(群)的跨区域合作,又受限于由时间距离所致的诸如时间成本、伙伴选择成本、交易成本等成本的上升。为应对现实问题,城市群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扩大知识、技术等流通和共享,将成为产教融合的主要空间载体。

(二)有限理性主体的利益纠葛

产教融合两大主体“企业与学校”,因产教融合的资源投入的未来价值的不确定性,以及知识、技术的外部效应,难以明确全部的责权关系,超出预期的价值收益控制权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且大部分学校因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及服务往往滞后于产业的发展难免相对劣势,导致学校预期目标难以达成,校企合作难免浅层化。此外资产专用性易形成大量“沉没成本”,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和学校人才培养效果,最终导致产教融合“两层皮”。而在我国,政府成为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主体,但由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教融合发展水平亦存在差距,且部分地方政府受困于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博弈,主导意识有待加强。

(三)单一主体的能力匮乏

从“产教结合”到“产教融合”,政府探索式发展仅仅经过了20几年的历程,由于缺乏相关经验,部分配套政策前瞻性不足,难免滞后于产教融合现实需求,且当前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较大,大部分行业及企业仍延续旧有技术路径发展,以依赖劳动力而非依赖技术技能为主。在内部管理不健全和战略规划缺乏前瞻性的前提下,企业单一主体的技术研发及转化能力有限,且难以承担培养大量在校生的成本以及参与技术合作可能面临的被“撬墙角”管理风险。而产教融合另一主体“学校”,由于大部分缺乏现代学校制度理念,人才技术技能培养不足,技能服务能力较弱,再加上高校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机制亦尚未健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高。

二、“政产城教共生”创新发展模式即对现实正面回应

产教融合必须以模式创新为桥梁跨越生产与消费、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巨大鸿沟(后文简称“两个鸿沟”),畅通异质性资源流通,培养创新环境,提高各参与主体融合能力,将城市系统、产业系统、教育系统、人力资源系统有机连接,形成区域创新发展的总体框架。“政产城教共生”创新发展模式即是对现实正面回应。

一方面,城市群满足了异质性资源在打破行政藩篱的束缚基础上,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扩大知识、技术等流通和共享,并通过城市群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实现高效互通互联,特别是轨道交通网与5G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缩短了异质性资源流通的地理距离、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

另一方面,近年来,基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压力,党中央对产教融合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分清责任与权限,健全体制机制,完善产权制度,创新财税制度加强政策保障,积极推动建设了产教融合型企业发展。且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源泉,其科技成果可通过市场转化进行科技成果转移,从而推动新产品、新工艺、新产業的发展。城市作为创新的载体,在科技成果转移的过程中提供物质资源,并通过聚集效应使科技成果从实验室研发、设计到工厂量产再到大规模销售,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

因此,区域内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载体,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高校为支撑的“政产城教共生”创新发展模式,成为未来城市、产业、教育发展的新方面。

三、“政产城教共生”创新发展模式政策建议

(一)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完善顶层设计

一是建立以城市群发展为核心的国家级综合管理协调部门,以淡化城市之间行政干预,建立城市群内外部合作协调机制为主要职能,统筹制定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区域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区域布局、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城市、产业、教育融合活动过程中的重大事项。二是建立产城教融合发展平台。平台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产城教融合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为“大脑”,以城市复合功能承载平台和产业创新发展平台为“双足”,以普教、职教为“双手”,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无障碍流通,优化产业布局及提升人才支撑效果,提高城市群内部聚集与外部扩散效应的作用,从而最终达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重视全链式人才培养“集群效应”

一是,重视导师群的建立。产教融合多主体参与机制必然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完善导师群规模与结构。产教融合型导师群应包含区域行业导师、企业导师、学校导师、研究院所导师,导师们共同承担知识、技术、技能与教育教学融合职责,通过领军人才的聚集促进知识与技术的外溢,通过产品的研产销和技术的研发创新过程与学生(未来用户)课程教学与实习实训紧密联系起来,产品从概念到研发设计再到实验销售,学生参与全链式多环节的产品进入与退出机制模拟。二是,重视跨专业跨领域学生群的建立。学生既是产品生产的参与者也是未来产品的使用者,学生群体的聚集可以通过产品共创实现培养未来创新型产业人的目标。现代产业人是在技术赋能跨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急需培育既懂产业又懂科技的现代产业人,以及在现代产业人培育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懂得经营科技企业和提高企业技术含量的现代企业家。未来用户(学生)的参与又可以挖掘未来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效率,由需求推动现代供应链体系发展。

(三)推动政产城教融合路径多元化

一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在技术技能层次不同,因此产教融合应根据产业类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类型与层次。二是,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双一流大学产教融合主要集中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技术攻关,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主要集中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应用转换。从人才培养类型分析,双一流大学主要培养产教融合中的科技顶尖人才,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主要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政产城教共生”创新发展模式应以城市及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发展重点及产业分工为基础,各类主体通过对发展现状、问题剖析、发展定位及发展重点的梳理,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李玉倩,陈万明.产教融合的集体主义困境:交易成本理论诠释与实证检验[J].中国高教研究,2019(9):67-73.

[2]发展改革委网站.《两部门关于印发试点建设培育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10/27/content_5445489.htm.,2019- 10-27.

[3]祝成林,柳小芳.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困境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34):41-45.

[4]城市化网.我国城镇化率提前破60% 下半场向中心城市城市群集聚[EB/OL].http://www.ciudsrc.com/new_ chengshihualv/gedi/2020-01-17/150183.html.2020-01-17.

[5]新华网.德国发布《国家工业战略2030》最终版.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1595557757085015& wfr=spider&for=pc.2019-11-30

[6]王煜全,薛兆丰.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198-194.

[7]刘世锦.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9—2028):建设高标准市场经济[M].北京:中信出版社,208-209.

作者简介:

黄艺(1987年-),女,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職业教育、公共政策研究。

魏文锋(1963年11月-),正高级教师,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督导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民办教育、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痛点产教融合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直击“走出去”痛点
解决痛点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解决食材配送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