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1-04-13熊能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理论基础职业能力高职学生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育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但现实存在,高职院校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不匹配的二律背反现象,症结在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职业能力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科学界定“职业能力”的内涵,结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现状,归因于高职学生理论不扎实。在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职业实践课程中探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  职业能力  理论基础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项目:“基于扎根理论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路径与策略研究”(编号:21YB332)。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6-0009-02

一、科学界定“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反映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各项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非专业综合能力两大类。专业能力是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能力,比如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专业技能操作能力、专业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是作为职业人所通用的能力,比如职业适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与方法能力等。

要正确区分“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从内涵和外延的关系上看,职业能力包含专业能力,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果混淆了二者的关系,不利于制定清晰的教育教学目标。

要区分“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包含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是比职业能力含义更广泛的概念。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是教育教学,而职业道德的提升手段除教育教学外,还依赖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非学校因素。混淆二者关系,不利于在方法手段上找到科学的路径。

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现状及原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专业划分越来越细致,能够满足产业链中不同的岗位需求;高技能人才在不同行业承担了大量实操类工作,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学习能力不高、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好等原因,导致部分学生职业能力不足,缺乏扎实的理论是职业能力不足的共同归因。

(一)职业能力不足的现实表现

利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方法,跟踪研究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职业评价和毕业生自身职业感受两个指标,反映了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不满意,毕业生对自己职业发展也不满意。从现实问题出发,探究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不足的现实表现。

1.专业能力不强。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专业技能操作能力、专业创新能力[1]。一是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职业岗位上表现为知识匮乏,不懂不会,需要重拾学校的教材补充专业知识,甚至是专业基础知识。二是专业技能操作能力不强,表现为不懂技能操作原理机制,机械操作不懂变通;动手能力差,不会操作,熟练程度不够;缺乏对各技能操作步骤之间的总体把控,在执行简单操作步骤时,对过程性的联动关系认识不清;处理操作故障能力低,遇到故障束手无策,不能从工作原理中发现故障与处理故障。三是专业创新能力不高,表现为本专业的前端知识缺乏预测,对新知识、新技能缺乏敏感性,不能很快捕捉专业领域的创新动向,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缺乏动力。

2.非专业综合能力不高。非专业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职业规划能力、沟通合作能力、方法能力等。一是学习能力差,表现为学习不主动、不积极;不懂学什么,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缺乏清晰的认识;不懂怎么学,即使有学习内容和目标,但坚持学习的动力不够,能力不强,不知从何学起,逻辑混乱,学习效果差。二是职业规划能力不够,职业规划目标不明确、路径不科学。表现为职业选择盲目,为了实现就业目标,饥不择食,选择自己不喜欢、不胜任,与自己职业理想不相符的就业工作,导致离职率高、离职频繁。缺乏对自己职业发展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规划,职业路径没计划,没步骤,随遇而安。三是沟通合作能力不高,面临处理职业中同事关系的困境。表现对领导或者师傅的意图领会不透,耽误了工作;对性格各异的同事缺乏包容,格格不入,影响了同事和谐。四是方法能力不强。缺乏分析能力、策划能力和决策能力的薄弱现象,遇到突发事件缺乏应急处理能力,遇到复杂问题缺乏逻辑分析能力,遇到矛盾问题不能很好在得失中取舍决策。

(二)缺乏扎实的理论是职业能力不足的共同归因

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理论是基础,有理论才能搞清楚实践原理、操作机制和实践步骤,才能在实践中表现为创新能力。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不足的现实表现中,专业能力不高归因学生对所学专业相关理论掌握不够扎实、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专业运用能力不灵活等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同样非专业综合能力不高的归因则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大学英语、大学数学等素养类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对事物发展的规律、人类的认识规律等通识知识缺乏,通识能力不强。

三、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路径

(一)加强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夯实基础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专业是其职业分工的重要依托,也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中大约82.7%选择在自己所学本专业领域内就业[2],在相关专业和跨专业就业的学生数量很少,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将自己的本专业作为职业发展的首选。结合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低的突出问题,要加强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夯實职业发展基础。

1.在“量”上重视积累。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首先要满足“量”的需求。立足“两个调查”,制定专业课程设置的长远建设规划。一是通过调查用人单位,了解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需要的理论内容;二是通过调查毕业生,了解毕业生职业发展中需要的理论内容。将两部分内容融入到高职教学计划,纳入常规教学。立足“两个计划”开展理论课教学实践。科学计划各教学内容的开设顺序,按照从低到高、从基础到精深、从简单到负责的逻辑顺序,循序渐进提升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科学计划教学内容之间的数量关系,按照够用、适用、提升的原则,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不同需求。

2.在“质”上重视提高。《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要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抓住“两个协调统一”。一是教学系统内容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高职教育专业理论教学关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教材体系结构与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等多个要素,要在各要素之间建立协调统一的关系,促使各方面效能发挥,达到较好的教学目标。比如,聘任或者培养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执行适合专业发展的教学计划,通过适应的教学手段,达到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质量。二是教学产品的产出(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的协调统一。通过建立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系机制,动态掌握企业岗位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实用人才。

3.在“关键环节”上重视建设。通过理论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等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要夯實关键环节,建设稳固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在教师培养上,引进高水平、专业化师资,采取激励措施促进教师成长,鼓励其开展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教学研究。在教材建设上,突出理论基础的重要性,建立基础雄厚、层次高远的教材体系。在教学手段上,采用与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相匹配的教学手段,精准解读理论。

(二)加强综合素养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升华能力

非专业的综合能力提升的主阵地是思政课与综合素养类课程。通过课程建设与实施,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夯实职业发展的基础。

1.思政课上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职业倦怠、职场困境,正确处理职业矛盾等影响学生职业发展的问题。树立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职业心理,善于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创新发展,不断提升。

2.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上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法,主动设计在校期间、毕业后一年、三年、五年的职业发展路径,设定每一阶段的小目标,用小目标撬动大目标,树立为企业与社会发展做大贡献的宏伟目标。

3.在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等课程上建立基本能力基础体系。比如在高等数学中掌握高度的抽象、严密的逻辑、精准的计算等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在大学英语和大学语文中掌握基本的听说、阅读、交际等能力。

综合素养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要善于培养精干的教学团队,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要求,有针对性进行理论教学。比如,高等数学团队要深入研究高职各专业群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精准提高职业能力。信息工程类专业、财经类专业所需要的高等数学理论知识存在差异,研究差异、靶向教学,是高等数学团队的重要任务。

(三)加强职业实践课程,提高认识找差距

职业实践是高职学生深入了解职业需求、对标自己的职业能力,找到差距,弥补差距的重要途径。

1.找理论短板。充分利用实训课程,在实际操作中验证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理论掌握的不足,有利于制定学习计划,补齐理论知识的短板。

2.找理论创新点。在实际操作中,有助于学生用真实工作过程,弄清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密切关系,明确工作机理,有利于激发理论创新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1]毛奇,宫振华,陈婷婷,张冲.职业技能培训的评价体系研究[J].山西青年,2021(18):28-29.

[2]孙晓波.基于工作本位学习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模式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7 (4):37-41.

作者简介:

熊能(1984年-),女,汉族,江西九江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基础职业能力高职学生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