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2021-04-08张青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4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思维品质小学英语

张青

[摘要] 阅读教学是语言价值和思维价值的有机统一,传统知识本位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因过于强调语言知识而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文从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环节探讨在阅读教学中发展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度阅读”,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培养路径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要素之一,阅读教学是语言和思维交互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设计英语阅读教学时,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深度解读文本,引领学生由单纯的文本“浅层阅读”走向富有学科“思维含量”的深度阅读。通过阅读前思维的激发和唤起,阅读中思维的聚合与深化,以及阅读后思维的迁移与巩固,有效地促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的生成。

一、阅读前:思维的激发与唤起

Pre-reading读前活动是学生步入文本阅读的“前奏”。在走进文本阅读之前,教师指导学生立足单元文本话题,依据阅读文本内容,精心设计有效的读前活动,进行“思维热身”,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灵动思维。

1.话题设疑,启迪思维

结合单元话题,通过设疑、头脑风暴等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散思维,巧妙导入阅读文本。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以下举例均为此版本)六年级下册Unit 2 What a day!的读前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读课题猜测含义,PPT给出三个选项:

A.多么美好的一天!B.多么糟糕的一天!C.多么忙碌的一天!

学生纷纷展开想象,大胆猜测,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接着,教师紧扣这个话题,抛出wh引导的问题:Who were they? What was the weather?What did they do? 这些发散性问题,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活跃思维,发展语言能力;同时巩固了与单元话题相关的天气和活动的词汇,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进入文本阅读奠定了相关的语言知识基础。

2.巧用插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故事总是怀着无限兴趣,每读一个故事,总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情节的发展。译林版英语教材图文并茂、生动直观。在阅读文本前,教师不仅要关注阅读内容,还要充分运用文本插图,引导学生读图思考,预测课文内容,为阅读文本做好准备。例如,六年级下册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中的“Story time”部分,讲述了狮子和老鼠的寓言故事。在进入文本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让学生展开讨论,预测故事情节:One day,a little mouse met a large lion.What happened? Did the lion eat the mouse?小老鼠遇见了大狮子,会发生什么?它会被吃掉吗?有的学生说小老鼠被吃掉了,也有的学生说他们会成為好朋友,一起做游戏。这样,学生带着悬念去阅读会饶有兴趣,而自由的思考和表达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得以培养,并且保持了对真实故事情节的求知欲。

3.情景铺垫,维持思维

当阅读文本中生词较多,对学生的理解特别是输出可能造成较大困难时,教师可通过情景会话引出生词,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巧妙铺垫,扫除学生阅读障碍。而对于一些简单的新词,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测出意义,培养他们的自主思维能力。例如,六年级下册Unit 4 Road safety文本中生词较多,学生阅读有困难。阅读前,教师可创设“将教室布置成模拟街道”这一场景,利用教室里的空间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如此,学生很直观地理解zebra crossing、pavement、traffic lights等词汇,为后面的阅读扫清了障碍,打好了基础。

二、阅读中:思维的聚合与深化

While-reading读中环节是阅读教学的重心,也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应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有梯度的、富有“思维含量”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引导学生逐步从获取文本概要和细节走向理解文本内涵,引领学生由“浅层阅读”走进文本“深度阅读”。

1.巧用思维导图引发系统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教师在这个阶段巧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如果阅读文本内容中有许多并列的内容,那么就适合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例如,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一课中,介绍了Yang Ling、Mike等人物各自的动物朋友。文本中的内容框架都是一样的,先是描述动物的颜色,然后描述动物的身体特征,最后描述了它们各自的能力。类似这样的文本,非常适合用图表的形式,一是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本的内容,逐步提高阅读中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二是可以为阅读后文本的复述提供帮助。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语言水平,教师要适当地将表中的概括性词汇转换成简单的语言支架,要紧扣文本关键词“My animal friend:a dog”,并围绕核心句型“It is…”“It has…”“It can…”具体板书设计如右图所示。

不难发现,学生是通过提示特征去推断描述对象。同样地,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描述对象去整理归纳特征。通过直观地借助思维导图,支撑文本的语言支架,学生在清晰梳理文本脉络的同时,也在教师教学活动思维的引领下,能够有序进行文本解读和思维训练,思考的逻辑性一并得到了提升。

在单元复习课中,思维导图能将单元关联的语言内容有机组合与提炼,有助于学生对单元已学知识点进行认真有序的整理与分类,并借助话题输出单元语言。例如,在六年级下册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和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单元复习课中,教师巧用思维导图架构单元核心话题,以某个国家为中心词,围绕cities、weather、places、sports、holidays等关键词,将单元主干环绕在话题四周,并配以单元重要句型框架,引导学生依托导图有序地介绍国家、城市、风土人情等,从而在具体情境中准确地使用一般将来时的各种句型,实现对单元内容的有效巩固。

2.问题驱动激发深度思维

“无疑则思不起”,有效的提问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而设计有层次性、有梯度性的问题,能让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培养思维的逻辑性。以五年级上册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为例,在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后,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T:What do you think of Goldilocks?

S:She is impolite.

T:Why?

S:She goes into the bearshouse.

She has the bearssoup.

She sleeps on the bearsbeds.

T:What should she do?

S:…

对话中,老师的问题层层推进,把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向深处。学生通过寻找阅读文本,结合自己的思考,层次分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整个过程,思考有条理,表达有依据,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逻辑性得到了切实提高。而最后一个问题则让学生推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这是对文本的拓展和延伸,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阅读后:思维的迁移与巩固

Post-reading阅读后环节是综合运用活动环节。教师应通过丰富的读后活动,帮助学生内化新知识,以读促说,以读促思,帮助学生丰富语言学习,实现思维拓展。

1.以说促思,创意交流

阅读教学结束,教师通常会采用dub或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内化语言。但小学中年级的story都比较简单,阅读后单一的表演原文会很枯燥。一次英语课堂展示活动中,教师执教四年级上册Unit 6 At the snack bar,在巩固环节中为学生创设了点餐的场景,放手让学生进行表演。

场景1:给学生提供餐饮的餐牌,咖啡系列、茶系列、果汁系列中有不同的选择。学生的对话中就会出现“Black coffee or white coffee?”“What about some green tea?”

场景2:给学生提供餐饮的餐牌,其中部分食品已售罄,这个餐牌的设计也是很生活的。当客户提出“Id like some noodles”之后,作为服务生面对noodles售罄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回答?

学生小组交流后,整理的对话内容十分丰富:“Sorry,there is no…”“What about…”“Sandwich is very popular.”……教师引导学生延伸文本话题,进行个性化语言交流,拓展了创新思维。

2.以写化思,有效巩固

阅读后可以要求学生将所学内容落实到书面上。如通过改变原文的地点、时间和人物等进行改写,对原文的人物进行采访,替文中的人物写日记、写信等。與机械地抄写句子、单词不同,这项训练活动更加有意义。首先,它能够让学生在写作中自觉地用到新学的知识,并在运用时对它们的用法有一定的思考;其次,在改写原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语文课上的写作经历感受英语写作的层次感;最后,写作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求异心理,使他们对表达的渴望有了宣泄的地方。例如,在四年级下册Unit 3 My day阅读后的训练中,教师设计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让学生来写自己忙碌的一天。学生在这样的写作支架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写作的层次,也可以体悟写作内容的条理性,从而了解文本的框架和表达方式。

3.以图启思,外化迁移

英文绘本作为教学资源的有效补充,正逐渐被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阅读的绘本与教材有联系,在阅读和表达时,知识积累会更充分,学生学习会更有成效。在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中的“Sound time”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绘本故事The ugly duckling,把u发音例词整合到一个整体故事情境中,引导学生在朗朗上口的阅读中自然感知词汇中所含字母组合u的一般发音。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在对季节进行教学后,我们推荐学生阅读I am a Bunny,这一绘本从小兔子Nicholas的视角展现四季更替,画面逼真,语言富有诗意。同时,有关季节的词汇和教材内容有所联系,而难度又很适宜。由此可见,绘本阅读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学生的语言内涵,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语言教学和思维品质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他们爱阅读、会阅读,并从阅读中受益。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思维品质小学英语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