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2021-04-06陈新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道德与法治小学

陈新辉

【摘要】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世界充满好奇,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应该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让他们在最美好的岁月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做对的事。《道德与法治》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三观的重要课程,也为学生健康成长打下基础,受益终生。从2016年起,教育部办公厅明确指出要将《品德与生活》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更改教程名称之外也对内容进行调整。因此,老师应该根据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

小学生正是处于认识世界的阶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还未发育完全,这个时期的学生容易受外界影响,产生不良后果。在以往的《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中,老师教学手法单一,教学质量不高。随着时代的进步,老师应该根据课文内容丰富教学手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摒弃传统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往往比知识更重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其举一反三,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的学习应以教师为主,两者之间的关系属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老师讲,学生听是目前最普遍的教学方式,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相对落后,无法满足现代的教学需求,也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合理消费》一文时,可以从学生想要的东西出发,让学生将课本内容代入到生活中。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将一些非理性的消费案例跟学生说,让学生去思考这个案例中的人做的对不对,借此引导大家反思自己有没有这类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通过这种课堂互动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勇于创新,优化教学手法

在升学压力以及社会的关注下,学生文化课成绩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进而使得许多学校都忽略了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够重视。在课堂教学时适当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切忌老师长篇大论,不给学生反映时间,一味的灌输知识。老师课前需要准备一些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提问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当冲突发生》这一课时,以往的教学往往会忽略被欺凌者的教育。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校园冲突的相关教育视频。然后将问题抛给学生,既能让学生去思考当自己遇到这种问题时应该怎么办,同时老师也能通过学生的回答明白学生内心的想法,更了解学生需要什么,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寓教于乐,在游戏中教学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非常贴近生活的学科,但以往的课堂通常是老师在课堂讲解枯燥的课文,学生在底下听,被动接收信息,没有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久而久之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会失去兴趣。小学生毕竟年龄较小,对游戏的兴趣会比学习的兴趣更大,老师可以通过将课程内容结合到游戏中,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以《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更为深入,可以结合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将本来没有用处的垃圾变废为宝,引导学生学会提高物品的利用率。并在课堂上普及垃圾分类、垃圾处理方面的知识,组织大家对学校现有的垃圾进行分类,在活动中让学生真正实践,加深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理解。

四、利用翻转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活动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重要方式。在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例如,在学习《低碳生活每一天》这一课文时,老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制定并实行自己的低碳生活计划,然后在课堂上给大家介绍自己的低碳生活,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在学生展示时要及时抓住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这可以让学生在展示自己低碳行为的同时,学习别人的低碳生活方式,共同探讨、探索低碳生活的方法,老师再辅以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理念教学,让学生了解全球变暖的现象,明确大家目前所生存的环境愈趋恶劣,低碳生活势在必行。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给学生安排合理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这种翻转课堂的方式構建兴趣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较强,枯燥的课堂学习难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学效率无法提高。因此,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上,同时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片,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这种课堂上观看影片的方式看似消耗许多课堂时间,但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勇于创新,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

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道德与法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老师应该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生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应该自己的微笑和语言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放松,不带包袱地融入进来。并且要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进来,不冷落、不差别对待任何一个人,用正向方式评价学生,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应该用鼓励的方式教导学生,肯定学生的勇气和课堂表现,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最后,即使在活跃的课堂氛围和愉快的师生关系中也需要明确课堂纪律,该安静听讲的时候就必须让学生能够静下来认真聆听,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七、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作为教师应该端正自身态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勇于探索和尝试新的教育方式,不断改善教学环境,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将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重点。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热爱学习,为学生做榜样,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无法提起兴趣,导致学生对这门科目学习怠慢。在新形势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通过研究摸索,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秦金权.新形势下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11):92.

[2]段雪松.小议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9):206.

[3]李颖鹏.谈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J].魅力中国,2020(4):132.

[4]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6):49,51.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道德与法治小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