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例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临床分析

2021-04-04王晓娜丛桂敏佟成龙武家淳

当代医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孕母败血症脑膜炎

王晓娜,丛桂敏,佟成龙,武家淳

(沈阳市妇婴医院检验科,辽宁 沈阳110011)

B族链球菌(group B steptococcus,GBS)又称无乳链球菌,是一种有荚膜的革兰阳性球菌,于1887年由Norcard首次发现,可引起牛乳腺炎,之后在女性阴道和直肠内被检出。定植的GBS可引起早产、新生儿重症肺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病死率较高。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首次发现并报道GBS对新生儿的危害,并在2002、2010年制定了美国新生儿GBS感染防治指南。我国新生儿GBS感染多为散发病例报道,缺少多中心大样本的调查研究,尚未制定我国新生儿GBS感染防治指南,主要参照美国GBS指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6例新生儿GBS感染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GBS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特点、并发症及预后等,旨在提高临床对新生儿GBS败血症的认识,为我国开展GBS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7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血培养GBS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日龄:出生<7 d发病为早发型,出生7 d~3个月发病为晚发型[1]。纳入标准:血培养GBS阳性。排除标准:其他部位标本如痰液、尿液等培养出GBS;先天性畸形如染色体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1.2 方法 收集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3 观察指标 分析围产期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及预后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BS败血症患儿临床资料2014年1月至2019年7月新生儿科共收治新生儿7 506例,确诊新生儿GBS败血症患儿16例,新生儿GBS败血症发生率为2.13‰。其中14例为早发型GBS感染,发生率为1.87‰,2例为晚发型GBS感染,发生率为0.27‰。其中男3例,女13例;出生体质量2 750~4 000 g,平均(3 460.2±217.3)g;足月儿13例,平均胎龄(38.3±6.7)周,早产儿3例,平均胎龄(34.6±2.1)周,其中2例患儿为双胎。

2.2 GBS败血症患儿孕母临床资料16例患儿中,7例孕母发生胎膜早破,4例孕母存在妊娠期糖尿病,2例孕母发生羊水Ⅲ度污染,1例孕母分娩前发热。

2.3 GBS败血症患儿临床表现14例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病时间均为出生后24 h内,平均发病时间(9.4±2.3)h。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系统症状,其中6例患儿存在气促、呻吟,机体表现为反应差。2例迟发型GBS败血症患儿的发病时间为出生后第3周,平均发病时间17 d,临床症状主要为高热,同时,伴气促、拒奶、黄疸等症状。

2.4 GBS败血症患儿辅助检查 GBS败血症患儿平均白细胞(14.57±6.18)×109/L,其中>20×109/L 3例,2例表现为白细胞降低;平均C反应蛋白(33.24±13.17)mg/L,最高为116.5 mg/L,4例正常。15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1例患儿存在失代偿性代酸并呼吸性碱中毒。16例均在入院24 h内完善胸部X线检查,9例为重症肺炎表现。

2.5 治疗与转归 所有患儿根据血培养结果均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或根据患儿病情更换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其中5例给予丙种球蛋白支持治疗,3例患儿需呼吸机辅助呼吸。2例因病情危重转入上级医院继续治疗,其余6例患儿均临床治愈出院,8例好转出院。

3 讨论

GBS可定植于15%~40%孕母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中,是导致围生期孕母及新生儿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20世纪70年代,GBS感染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2]。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1996年制定了《围产期GBS感染筛查及防治指南》,对于减少围生期GBS感染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3.1 GBS败血症发生率Melin等[3]研究了欧洲、美国、非洲等74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至2011年连续10年的数据,结果显示新生儿GBS感染发病率为0.53‰,其中早发型GBS感染发病率为0.43‰,晚发型GBS感染发病率为0.24‰。本研究中新生儿早发型GBS败血症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1.87‰,晚发型GBS败血症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0.27‰,均高于Melin等[3]的研究结果。分析原因为国外研究为多中心大样本调查,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我国各地GBS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泉州儿童医院GBS的发生率为0.17‰[4],厦门市妇幼保健院0.29‰[5],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0.31‰[6]。因此,需进行多中心研究,以统计我国GBS感染发病率。

3.2 GBS感染高因素及传播途径 早发型GBS感染高危因素包括出生胎龄18 h、母亲产褥期发热>38℃、前胎有GBS感染史、母孕期有GBS菌尿症等[7]。垂直传播通常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尽管GBS可侵入完整的胎膜,但大多数新生儿GBS感染最初是发生在产程中或胎膜破裂时[6,8]。本研究中16例患儿中孕母7例发生胎膜早破,2例发生羊水Ⅲ度污染,1例患儿孕母分娩前发热,考虑与宫内感染或产时感染有关。晚发型GBS感染的高危因素、感染途径及预防措施尚未明确[9]。但主要还是以水平传播为主。目前我们国家对于晚发型GBS感染的研究数据很少。本研究中,2例迟发型败血症患儿均为足月儿,1例顺产1例剖宫产,产前孕母未进行GBS筛查,因此,很难判断是否由孕母带菌所致。产科医生应重视以上高危因素,并进一步加强产前GBS常规筛查及产时抗生素预防。Cho等[10]研究发现自2012年对孕母进行GBS预防性治疗后,新生儿GBS感染率从1.1‰~1.6‰降至0.6‰~0.7‰,早发型GBS感染率从2.8‰降至0.0~0.6‰,但晚发型仍为0.7‰,未发生明显变化。因此,产前常规筛查GBS及合理进行预防性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GBS的感染率。

3.2 辅助检查结果分析 白细胞降低是早发型GBS败血症的特征之一,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传统采取血常规检测手段判断患者是否具有感染,但是饮食、心理、运动、服用抗菌药物等均会对其结果造成影响。早期儿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增加了临床诊断和治疗难度。本研究中大多数患儿起病时间短,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3例,降低2例;有研究认为,CRP持续升高不仅提示持续感染,也提示当发生化脓性脑膜炎时,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积水等[11-12]。本研究中CRP最高为116.5 mg/L,4例正常。CRP是一种正相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机体组织发生炎症反应或损伤后,巨噬细胞会释放出大量的白细胞介素,进而刺激肝细胞合成CRP,甚至在36~50 h后达到峰值;加之,该指标不受年龄、药物、机体状态的影响。因此,血常规、CRP联合检测后,弥补了单项指标敏感性低的特点,由于本院降钙素原开展较晚,统计的结果较少,有1例患儿降钙素原>0.5 g/L;因此,血常规、CRP、PCT联合应用作为初步判断细菌感染指标具有重要作用。

3.3 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 对于早发型GBS感染,呼吸暂停、气促、呻吟、青紫等呼吸道症状常是最早出现的感染症状,后多进展为重症肺炎,临床上呼吸机参数要求较高,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和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等[12]。晚发型GBS感染败血症则较易合并化脓性脑膜炎,且多发生死亡或遗留神经学后遗症[13-14]。但考虑GBS脑膜炎疗程长,危害大,对于出生时临床表现良好,病情逐渐发展且高度怀疑GBS感染的患儿,应及时完善腰椎穿刺检查,提高GBS检出率,协助诊断脑膜炎[6],本研究中仅有1例行脑脊液检查,且为阴性,分析原因与围生期应用抗生素,以及使用抗生素后采集标本等有关[9]。后期随访1次,婴儿状态良好。治疗方面目前一线药物为ß内酰胺类药物,如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对于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抗生素的选择则需考虑该药是否易透过血脑屏障,尽早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本研究中GBS败血症一般抗感染疗程为10~14 d,抗感染疗程及抗生素选择在早发型及晚发型无明显差异,主要取决于感染部位。

3.4 不足之处 由于晚发型GBS感染新生儿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常见,本研究仅收集2例病例。因此,对于晚发型GBS感染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综上所述,新生儿GBS感染的风险高,临床症状不典型,预后差,建议临床医生对35~37周孕产妇开展GBS筛查,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以降低新生儿GBS的感染率,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孕母败血症脑膜炎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二代测序协助诊断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脑膜炎1例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孕晚期补充维生素D对孕母和新生儿糖代谢的影响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孕母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对婴儿智能发育影响的多因素探析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一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