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综合性医院医务值班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

2021-04-03钱永平魏国庆

中国医院 2021年3期
关键词:全院医务资质

■ 金 丹 蒋 卓 钱永平 魏国庆

做好医务值班管理,保障值班期间医疗安全,关系到患者的健康权益和对医疗服务的切身感受。大型综合性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重科研轻临床的现象在各大医院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种现象直接影响了临床医师的工作侧重面,导致临床一线人力资源不足[1]。加上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教学属性,进修医生、规培医生、实习生等人员流动性大,常常有科室出现排班不规范,以及值班人员资质不符合规定等问题,不仅安全隐患大大增加,还继而衍生出科室虚报值班费的情况。由于各科值班信息无法做到全院公开,给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值班期间医疗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为进一步加强医务值班管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医务部自2017年起,联合信息部门自主研发医务值班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同时配合完善值班管理制度、调整值班费分配方案及发放方式、加强主管部门和总值班巡视督查等多重举措,构建全院医务值班精细化管理体系。

1 具体做法

1.1 完善值班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务值班管理,医院多次组织专家对值班制度进行讨论完善,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

1.1.1 明确各级值班人员排班规定。每个临床科室必须安排一唤、二唤、三唤值班医师。如为多楼层科室,每个楼层需安排1名符合资质的一唤值班医师;一、二、三唤值班人员值班期间均需在院,一唤、二唤值班医师不得安排门诊和择期手术,如需门诊或手术须由符合资质的人员替代其病房内值班;值班人员不足或病区较少的临床科室,原则上可与位置相近、专业相关的科室合并设置二、三唤值班医师;一唤、二唤值班夜间必须在病区值班室休息,三唤值班可至院内值班公寓休息;三唤值班医师须组织夜间查房,对危重或当日术后病人要重点关注,并将特殊情况记录于交接班本。

1.1.2 明确各级值班人员资质要求。一唤: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在本院注册的本专业住院医师;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在送出单位已注册对应专业的进修医师;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在送出单位已注册对应专业的外院委托培训的住院医师。二唤: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项条件:在本院工作5年或以上;本院本科室医师;主治及以上医师。三唤:本院本科室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医师。

1.2 医务值班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和应用

平台设计了4个功能部分,包括医务值班组维护、月度值班计划、临时值班登记及值班费用统计,通过功能部分实现了以下管理目标。

1.2.1 自动标记、确保值班人员资质符合国家规定。平台对接医院人事部门及教学部门数据库,通过识别医生注册证书编码进行资质甑别,对无单独值班资质的医生(包括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但未注册的规培生和实习生等)加以颜色标记,并在排班界面直观显示,避免住总安排无值班资质的医生单独值班。

1.2.2 规范排班,切实保障值班安全。针对科室排班不规范的现象,平台进行了排他设计,全院范围值班同一天同一人的姓名仅能出现一次,以此来规范排班。

1.2.3 对接“钉钉”,值班信息实现全院公开。住总登录平台后,根据科室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值班组,并维护好值班组成员,排班一个循环后,即可通过复制粘贴进行下个循环排班,操作简便。。

1.2.4 值班费信息化统计,规范准确。各科值班费在平台中实现信息化统计,避免以往住总手工统计时可能出现的误差,更规范准确,避免了值班费虚报情况。

1.2.5 值班费线上申领发放,方便快捷。值班费自动统计后生成表单,住总可通过平台直接发起值班费OA审批流程。通过全信息化审批流程后,由财务部工作人员直接发放到值班人员个人账户,避免二次分配带来的一些弊端。

1.3 调整值班费分配方案,优化激励机制

医院对值班费分配方案进行优化,根据值班岗位及每月的值班数量不同,对各层级值班人员采取差别补助,达到激励目的。医院按各科岗位的工作量不同分为一级岗、二级岗,对重症监护室、急诊科等一级岗岗位加强补助。另外,当临床科室一唤二唤值班≥5个/月,三唤≥4个/月时,在原有值班费的基础上可额外申领值班补助;无单独值班资质的医生不能安排单独值班,值班费按所在岗级的50%发放。

1.4 加强主管部门和总值班巡视督查

医院总值班制度是医院保障临床一线服务的重要措施之一,总值班人员在非办公时间内全面负责处理医院医疗、行政、后勤、处理突发事件等工作,保障临床一线工作有序进行。我院总值班分为行政总值班、医疗总值班、护理总值班,医院要求由行政总值班带队对临床科室进行巡查(包括夜间及节假日期间),检查值班人员在岗相符情况及工作情况,加强沟通的同时协调各科室间的工作,保障值班期间医院工作平稳有序运行,并将巡查情况记录在总值班交接班本上,定期将检查结果通报科室,落实整改。

2 实施成效

在信息化支撑下,规范医务排班、公开值班信息、值班费分配向临床一线值班数量较多的医务人员倾斜、信息化统计值班费、取消值班费科内二次分配,这一系列举措均促使全院医务排班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经统计,全院医务值班单元包括医技科室共计87个,在院值班固定岗位(不包括临时岗和非在院值班)共计209个。自2017年7月医务值班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始使用,比较该月与2016年同期的值班费申领金额,有17个科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平台运行半年后,统计值班费申领金额较2016年同期下降21万余元,下降比例为4.8%,科室虚报值班费的现象得到遏制,管理初见成效。

医院医务值班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使得我院医务人员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值班期间医疗安全得以进一步保障。近3年来,总体满意度从89.28%上升至90.49%,医生满意度从88.79%上升至90.86%,医疗纠纷呈下降趋势,医院纠纷赔款金额占医院收入金额的比例由1.31‰下降至不足0.9‰。

3 讨论

3.1 信息化值班体系构建保障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保障值班状态下的医疗安全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命题。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都非常重视值班期间的医院安全管理问题,通过落实总值班巡查制度或提升总值班管理效能来加强值班期间的管理[2-3]。但医疗质量控制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采用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传统方式进行检查,存在投入高、效率低、误差大的缺陷,且易出现突击检查后劲不足、缺乏长效监管机制的弊端[4]。通过信息化值班体系构建保障进一步保障值班期间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3.2 全院值班信息公开,可增强科室间沟通的有效性及配合的协同性

未建立医务值班信息平台前,各科需要会诊时,通过拨打值班手机或护士台电话来实现联络,联络前彼此并不知晓对方值班人员信息。平台建立后,通过“钉钉”实现全院医务值班信息公开,医院每位工作人员都可通过手机即时浏览全院各科的值班信息,除了起到督促各科规范排班的作用外,科室间沟通的有效性及配合的协同性都得到提升。

3.3 优化值班费分配方案,“小改变”促进值班体系进入良性循环

通过差异化管理策略,达到资源分配和利用的最佳效果[5]。值班费发放是医院整体薪酬体系的一部分,根据每位值班人员岗位不同、每月值班数量的不同,医院采取差异化发放值班费,并通过信息化统计值班费,直接发放到员工个人账户。值班费分配方案的优化除达到激励的目的外,同时还起到阻止科室不规范排班的作用,如科室安排一位无单独值班资质的医生值一唤班,由于平台的自动识别和统计功能,该医生月末并不能获取一唤班应得的值班费,这样的差别待遇使得这些医生不愿意遵从科室的违规排班,从而达到医院要求各科规范排班的管理目的,促进值班体系进入良性循环。

3.4 建设科学的值班人员梯队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需要,也是医院建设与人力资源相匹配的长效用人机制的一部分

依据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及医院的各项制度,在值班体系中设置科学的值班人员梯队十分重要。值班状态下的工作考验医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医生快速成长的通道。一、二、三唤所代表的不仅是值班岗位本身,同时也代表医生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员工与医院联合发展才能实现共赢,这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医院在医生个人的不同发展阶段提供相匹配的发展环境,在员工与医院需求中建立一种相互促进的机制,从而达到员工与医院共同成长的目的[6]。科学的值班人员梯队建设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需要,也是医院建设与人力资源相匹配的长效用人机制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全院医务资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拟发布《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等4项资质标准
资质/荣誉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誓 言
——医务工作者之歌
PDCA循环在全院复用器械基数管理中的应用
白衣天使穿上绿装拓展忙
医务社工的上海故事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