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质辨识的辨证施护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1-04-02武玉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氧量有氧食用

武玉红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455000

冠心病(CHD)是常见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多认为与感染、生活习惯、遗传等因素有关,目前CHD 治疗主要包括药物、介入手术两种,两种治疗方式本身均有较好的干预效果,但疾病本身存在较多诱发因素,经治疗后仍可能复发,影响干预效果[1]。因此,治疗期间需为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以保障干预效果,促进CHD患者转归。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针对病情进行护理,如观察老年CHD患者胸痛表现、指导用药等,该护理模式虽有一定效果,但无法预防疾病复发,应用有限[2]。基于体质辨识的辨证施护是对患者病情进行辨证分析,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状态对其实施针对性防治措施,体现中医“治未病”思想,预防疾病复发[3]。但目前基于体质辨识的辨证施护在老年CHD患者中应用效果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体质辨识的辨证施护对老年CHD患者心功能康复的影响,旨在为未来老年CHD患者的心功能康复干预计划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8 年7 月至2019 年1 月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7 例老年CHD 患者资料纳为A 组;另收集本院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接受基于体质辨识的辨证施护干预的51 例老年CHD 患者资料纳为B 组。A 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范围为63~78岁,年龄(70.54±4.22)岁;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4]:Ⅰ级10 例,Ⅱ级15 例,Ⅲ级 22 例。B 组男 28 例,女 23 例;年龄范围为 63~79 岁,年龄(70.65±4.31)岁;NYHA 心功能分级:Ⅰ级11 例,Ⅱ级17 例,Ⅲ级23 例。纳入标准:(1)符合《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5]中CHD 诊断标准,且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2)年龄≥60 岁;(3)均为稳定性CHD;(4)影像学检查、量表评估等临床资料均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异常;(2)合并恶性肿瘤;(3)合并血液系统疾病;(4)合并先天性心脏病;(5)合并中枢系统疾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 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于患者入院后进行健康宣教,讲解CHD 发病原因、诱发因素、治疗意义等,重点强调按时用药及规律生活重要性;干预期间密切观察患者胸痛持续时间、疼痛部位等,并遵医嘱予以硝酸甘油类药物,同时观察用药后患者病情情况,若胸痛无改善需立即告知主治医师处理;嘱咐家属给患者准备易消化、高维生素类食物,预防便秘;出院时叮嘱患者需坚持长期用药,不可突然停药,并定期到院复查等。B 组行基于体质辨识的辨证施护干预,于患者入院后由中医科医师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6]相关标准,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对其体质进行划分,主要分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9 种,不同体质采取不同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平和体质:调养需采取“中庸之道”,嘱咐患者不宜吃过饱,也不宜过饥,多食用蔬菜、瓜果、杂粮类食物,少食用油腻辛辣之物;指导患者适当进行散步、打太极等有氧运动。(2)气虚体质:调养需以“益气健脾”为原则,嘱咐患者多食用鸡肉、香菇、蜂蜜等食物,少食用耗气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指导患者进行柔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不宜做出大汗运动,且忌长久憋气;中医干预方案为按摩足三里、口服豆芽汤等。(3)阳虚体质:调养需以“甘温益气”为原则,嘱咐患者多食用鳝鱼、韭菜、牛肉等益气食物,少食用生冷凉寒食物,如黄瓜、西瓜等;指导患者进行舒缓柔和运动,如广播操、慢跑等;中医干预方案为按摩涌泉、足三里等穴位,针灸关元穴、足三里穴等,且可口服天魂汤。(4)阴虚体质:调养需以“滋阴益气”为原则,嘱咐患者多食用瘦猪肉、冬瓜、绿豆等甘凉滋润食物,少食用羊肉、韭菜等性温燥烈食物;指导患者进行间歇性锻炼,如太极剑、太极拳等,注意锻炼时需及时补充水分,控制出汗量;中医干预方案为口服地魂汤。(5)痰湿体质:嘱咐患者多食用清淡食物,如海带、萝卜、冬瓜等,少食用油腻食物;指导患者多进行户外运动,并养成坚持运动好习惯,同时告知患者需多晒太阳,且衣着需透气散湿;中医干预方案为口服姜苓半夏汤。(6)湿热体质:嘱咐患者多食用甘寒、甘平类食物,如空心菜、芹菜、藕等,少食用辛温助热类食物,禁忌烟酒;指导患者进行运动强度较大的运动,如球类、武术等,但运动时需注意病情变化,出现不适需立即停止,同时盛夏需减少户外活动;中医干预方案为口服茵陈五苓散。(7)血瘀体质:嘱咐患者多食用活血、疏肝解郁类食物,如紫菜、黑豆、绿茶等,少食用肥猪肉;指导患者进行促进气血运行运动,如步行、太极剑等;中医干预方案为保健按摩、口服苓桂丹参汤等。(8)气郁体质:嘱咐患者多食用行气、消食类食物,如山楂、蒿子秆等,睡前避免饮用咖啡、茶类等提神饮料;告知患者需增加户外运动,如武术、太极拳等;中医干预方案为口服达郁汤。(9)特禀体质:嘱咐患者多食用清淡食物,如杂粮、蔬菜等,少食用荞麦、浓茶、咖啡等含致敏物质食物;告知患者需保持室内清洁,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避免情绪紧张,同时春季需减少户外活动,避免花粉过敏;中医干预方案为口服过敏煎。持续干预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有氧代谢能力指标:于干预前、干预1 个月,采用心肺功能测定仪(武汉蓝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FGY-200)检测两组峰值摄氧量、最大代谢当量、无氧阈。(2)心功能指标:于干预前、干预1 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仪(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HS60)检测两组射血分数(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LA)。(3)日常生活能力: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7]评估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包括穿衣、如厕、上下楼梯等项目,总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提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经Shapiro-Wilk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以(±s)表示,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数据,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有氧代谢能力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峰值摄氧量、最大代谢当量、无氧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 个月,两组患者峰值摄氧量、最大代谢当量、无氧阈均高于干预前,且B 组峰值摄氧量、最大代谢当量、无氧阈均高于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有氧代谢能力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有氧代谢能力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同指标干预前比较,aP<0.05

时间干预前干预1个月组别B组A组t值P值B组A组t值P值n 51 47 51 47峰值摄氧量[ml/(min·kg)]14.34±2.15 14.36±2.11 0.046 0.963 19.58±2.32a 16.34±2.30a 6.935<0.001最大代谢当量(METs)4.03±0.52 4.06±0.50 0.291 0.772 6.57±0.67a 5.11±0.59a 11.408<0.001无氧阈[ml/(min·kg)]12.03±2.02 12.14±2.06 0.267 0.790 16.27±2.53a 14.55±2.41a 3.439<0.001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EF、LVDD、LA 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 1 个月,两组患者 EF 均高于干预前,LVDD、LA均低于干预前,且B组EF高于A 组,LVDD、LA 均低于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同指标干预前比较,aP<0.05

时间干预前干预1个月组别B组A组t值P值B组A组t值P值n 51 47 51 47 EF(%)52.34±4.22 52.37±4.26 0.035 0.972 67.52±4.24a 60.58±4.52a 7.843<0.001 LVDD(mm)57.65±3.51 57.63±3.56 0.028 0.978 43.52±3.18a 48.52±3.33a 7.602<0.001 LA(mm)35.62±3.21 35.69±3.41 0.105 0.917 23.56±3.06a 28.65±3.28a 7.948<0.001

2.3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 个月,两组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B组ADL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分)

组别B组A组t值P值n 51 47干预前65.58±5.33 65.38±5.41 0.184 0.854干预1个月86.58±5.85 79.24±5.80 6.231<0.001 t值288.404 243.639 P值<0.001<0.001

3 讨 论

CHD 作为常见慢性病,常规对症治疗虽可遏制疾病发展,改善患者症状,但治疗后仍有复发风险,加剧患者身心负担[8]。有研究显示,老年CHD 患者治疗期间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利于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促进疾病康复[9]。

常规护理通过对老年CHD 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疾病观察、用药指导等,可保障临床干预指导效果,预防疾病进展,但该护理模式无法改善患者身体素质,从根本上预防CHD复发,应用存局限[10]。中医将 CHD 归属“胸痹”范畴,认为该病病机为不通则痛,且病机本质为本虚标实,而有研究显示,体质是老年CHD 发病内在基础,与疾病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11]。基于体质辨识的辨证施护是中医从体质辨识角度出发,参照文献及老年CHD 患者临床表现辨识分析其体质,同时针对不同体质患者采取“因人制宜”的治疗、养生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身体素质,预防CHD 复发[12]。本研究将基于体质辨识的辨证施护用于老年CHD 患者中,结果显示,干预1个月,B组EF高于A组,LVDD、LA低于A组,提示采用基于体质辨识的辨证施护利于促进患者心功能康复。分析原因在于,老年CHD 患者基于体质辨识的辨证施护干预前,中医科医师先结合体质划分标准及患者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等体质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类型调养原则嘱咐患者食用适宜食物并指导患者展开适宜的有氧运动,利于从根本上增强患者体质,同时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中医干预方案,利于控制疾病发展,继而促进受损的心功能康复[13]。

有研究显示,有氧代谢能力与老年CHD 患者预后存在密切联系,而峰值摄氧量、最大代谢当量、无氧阈是评估老年CHD 有氧代谢能力常用指标,可反映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14]。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 个月,B 组峰值摄氧量、最大代谢当量、无氧阈均高于A 组,提示采用基于体质辨识的辨证施护利于提高患者有氧代谢能力。分析原因在于,根据老年CHD 患者体质指导其进行适当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散步、太极剑等,可提高纤维肌携氧能力,改善肌肉状态及心肺功能,继而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能力[15]。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采用基于体质辨识的辨证施护可提高老年CHD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这一结果可能与患者身体素质提高、疾病复发情况减少等有关。但基于体质辨识的辨证施护改善老年CHD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体机制尚未明确,未来仍需加大样本量、前瞻性研究加以验证。

综上所述,老年CHD 患者采用基于体质辨识的辨证施护干预利于提高患者的有氧代谢能力,促进其心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伦理问题:作者申明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并履行告知义务,签署知情同意书。

利益冲突:作者已申明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氧量有氧食用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一种催化器储氧量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辣椒食用也有禁忌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
基于GALM算法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氧量软测量
食用芹菜六注意
浅谈1000MW锅炉运行中两侧氧量偏差大原因和调整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