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放射科简介

2021-03-31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北京中医药大学放射学放射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创办于1958 年,是国家“211 工程”“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世界卫生组织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首批全国示范中医院、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国家级中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现分东城、通州两个院区,一个国际部。编制床位1 574 张,设置临床专业40 个,年门诊、急诊量近300 万人次。

放射科自建院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基本形成种类齐全、设备先进、人员梯队合理的现代医学影像学体系。科室现为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学医师分会委员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北京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北京医师协会放射学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与北京市中医局影像质控中心主任委员单位。科室在国际、国内医学影像学领域中均有一定的影响。

放射科现有医护人员86 人,其中正高职称3 人、副高职称9 人、中级职称16 人,其余为初级职称,梯队合理。科室现有博士生导师1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 人,每年平均培养各2 名以上临床型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科室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普通放射、CT/磁共振室和介入导管室。

科室在MSCT、超高场MRI 的临床应用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影像诊断、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肿瘤的早期影像学筛查,肝脏肿瘤的早期影像诊断,脑中风、肝脏疾病、骨质疏松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影像学评价,以及基于中医药治疗基础上的肿瘤微创治疗与影像学评价等方面均具有特色。

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科研是科室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常年承担着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及远程教育的《放射诊断学》教学工作;正逐步利用PACS 和RIS 优势完善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教育;将原来的理论与读片分离的教学形式,改为理论与读片相结合以及实时多媒体结合的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我科在学科领军人物、博士生导师陈正光教授的带领下已有多名医师与临床中西医医师合作或独立申请课题。我科与国外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院,如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瑞典Karolinska 研究院等均有长期合作,注重影像学前沿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创新,先后有多名中青年医师到国外进修,并积极参加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国际磁共振年会(ISMRM)等国际重要医学影像学年会的交流。

猜你喜欢

北京中医药大学放射学放射科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1年总目次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数据驱动下“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参书题录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探讨影像学技术在放射科的作用与现代影像质量研究
医院影像学发展与放射科数字化改造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预防肿瘤复发转移,阻断癌前病变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足球之路
覆膜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