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策彦周良《入明记》中的明代江苏运河城镇

2021-03-30胡梦飞

档案与建设 2021年1期
关键词:明代

胡梦飞

摘 要:日本僧人策彦周良曾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与嘉靖二十七年(1548)先后两次率领日本遣明贸易使团入明,并将其在入明期间的见闻写成《入明记》一书。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四次全程经过江苏运河,留下了众多有关江苏运河交通设施、名胜古迹和风土民情的记载。

关键词:策彦周良;《入明记》;明代;江苏运河

策彦周良(1501-1579),号怡斋,后称谦斋,日本室町幕府后期临济宗高僧,五山文学后期代表诗人。他博学多才,通晓汉文,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与嘉靖二十七年(1548)先后两次率领日本遣明贸易使团入明,第一次为副使,第二次为正使,并将其两次入明期间的见闻分别写成《策彦和尚初渡集》与《策彦和尚再渡集》,合为《入明记》一书。这是日本十九次遣明出使中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汉文日记之一,是了解明朝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明代中日关系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策彦周良曾先后四次往返于江苏运河,留下了众多有关运河交通设施、名胜古迹和风土民情的记载,对于研究明代江苏社会历史和运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策彦周良《入明记》中的苏州

嘉靖十八年(1539)十一月七日,策彦一行由吴江县(今苏州市吴江区)进入江苏境内,并在此游览慈云禅寺。乾隆《震泽县志》记载慈云禅寺:“在十都震泽镇,周九亩,宋咸淳中建;明正统中,僧道泽重建;天顺中,赐今额,中有浮图五级。”[1]《初渡集》记载:“(十一月)七日,卯刻,拨船,船路九十里许而左方有楼阁巍然,门揭‘三贤书院四大字。申刻至进宅(震泽)而泊。舟行九十里,有寺,揭‘敕賜慈云禅寺额,又有五重石浮图。”[2]策彦所看到的慈云禅寺无疑与方志中的记载极为吻合。

殊胜教寺在吴江县平望镇莺脰湖东,北宋治平四年(1067),僧释如信始建;政和中,由蔡京赐名“殊胜”;建炎四年(1130),毁于金兵;明正统元年(1436),僧宗式重建;嘉靖三十四年(1555),又毁于倭乱;万历二十八年(1600),僧希复守约募建;崇祯三年(1630),僧巢松等修。乾隆《震泽县志》记载殊胜教寺:“在二十四都平望镇莺脰湖之滨,周九亩,宋治平四年僧如信建,元丰七年重建。建中靖国元年,蔡京趋朝过寺,适信徒法升书华严经,见京以寺额为请。京问:‘书经至何品?云:‘至殊胜功德品。京笑曰:‘是宜名矣。政和中,京当轴,遂奏赐今额。”[3]

策彦周良《初渡集》记载:“(十一月)八日,午时,至苏州府平望驿,舟行四十里,有寺,临江有小亭,横揭‘洗天浴日四大字,亭里又挂额,横书‘吴山越水佳处六大字,又有小门,横揭‘鸢鱼飞跃四大字,其次有山门,竖揭‘殊胜寺三大字,有五百罗汉像。”[4]次日,策彦周良等人上岸,再次游览殊胜寺。《初渡集》对此做了详细记载:“九日,辰刻,偕即休、仁叔、三英上岸。徐步到殊胜寺门前,有小亭深红,檐额揭‘洗天浴日四大字,玉泉张明道书。亭里中央揭‘吴山越水佳处六大字,可泉所书也。其次有小门,有‘鸢鱼飞跃之额,又可泉所书也。次有山门,揭‘殊胜寺三大字,佛殿本尊释迦,正面二柱,左书‘祝大明一统皇图河清海晏十一字,右书‘记殊胜重兴像教地久天长十一字,两廊壁间作岩窟之形,按五百罗汉之木像。殿里左右床按十六罗汉木像,殿后按三大士像,中央观世音,左普贤骑卧象王,右文殊骑卧狮子,又佛殿之后有堂,堂内揭‘瑞芝二大字,庚辰士梅雪书。”[5]

松陵驿在吴江县松陵镇东,濒临京杭大运河,明洪武初年设置,是由姑苏驿经横塘驿出江苏的重要一站。《初渡集》记载:“(九日)未刻,开船,戌刻,至松陵驿而泊矣。舟行四十里,驿门额竖书‘松陵驿三大字。太湖有七十二桥云云。余作诗之云:‘跨湖有物为谁容,著意看时不是龙。浸影桥桥何所似,洞庭七十二诸峰。”[6]

嘉靖十九年(1540)八月二十五日,由北京返回宁波途中,策彦等人再次经过松陵驿时,上岸游览了垂虹桥、三忠祠、宁境华严讲寺等古迹。《初渡集》记载:“巳刻,同大光、钧云到垂虹桥。三正统上司、仁叔恕上司、三英上司亦从后。桥中间有亭,亭中央横揭‘垂虹胜概四大字,石碑列于左右,一则有垂虹亭记,一则有鲈乡亭记。亭之左方有祠,祠门横揭‘三忠祠三大字,祠中央按伍子胥像。像前有牌,牌上书‘吴太宰伍公之神六字。桥之上头又有石碑,镌以重修垂虹桥之记,俗谓此桥为‘七十二桥。盖其梁七十二有之;又有一楼门,通入里,门楣竖揭‘东门二大字,人家门前有石,镌以‘石敢当三字。又游一寺,门楣横揭‘祝圣之门四大字,第二门竖揭‘宁境华严讲寺六大字,二行。佛殿按三世如来像,有七级浮图。又路傍有石井,上构亭,横揭‘怀德井三大字。”[7]

寒山寺位于苏州枫桥的古运河畔,建于六朝梁代的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洪武《苏州府志》记载寒山禅寺:“去城西十里,旧名普明禅院,在枫桥,人或称为‘枫桥寺。”[8]正德《姑苏志》记载寒山禅寺:“在阊门西十里枫桥下,旧名‘妙利普明塔院,宋太平兴国初,节度使孙承佑建,浮图七级。嘉佑中,改‘普明禅院,然唐人已称‘寒山寺矣。相传寒山、拾得尝止此,故名。”[9]崇祯《吴县志》记载寒山禅寺:“在阊门西十里枫桥下,不详所始,旧名‘妙利普明塔院,宋太平兴国间,节度使孙承佑建。……绍兴四年,僧法迁重建。元季兵火,寺塔俱毁。本朝洪武中,僧昌崇辟建。永乐三年,深谷昶禅师修,内有寒山拾得二像,甚奇妙,对人如欲笑语,不知何代所塑。正统四年,知府况钟再为营缮。嘉靖年,僧本寂募铜重铸巨钟,并修寺建钟楼。”[10]

嘉靖十八年(1539)十一月十六日,策彦等人上岸游览寒山寺。《初渡集》记载:“舟行七里,寺乃面于西南,门额朱漆金字也。里竖揭‘寒山寺三大字。额面左方有‘处州顾荣书五字,右方有‘住山文泽立五字。佛殿横揭‘大雄宝殿四大字,本尊安释迦尊像于中央,左无量寿佛,右弥勒尊佛。又其交左有迦叶破颜之像,右有阿难随仕之像。又有十六罗汉像,堂外东隅有钟楼,无华鲸。佛殿里东南之隅挂一钟,所谓夜半钟也。钟铭有‘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皇图永固等之语。”[11]十九日,策彦周良携三英、熊松等人再次游览寒山寺。《初渡集》记载:“佛殿后有堂,堂里横颜‘方丈二大字,肋有‘佳山永恩立五字,又其后堂按寒山、拾得二木像。左寒山,右拾得,又像左方有幢,书以‘南无文殊师利寒山菩萨十大字,又右方书以‘南无大行普贤拾得菩萨十大字。堂前壁间书‘松风清客座、‘花雨湿禅关之句。”[12]

嘉靖十九年(1540)八月十六日,策彦一行在北京至宁波回程途中抵达苏州。二十三日,与正使等人赴苏州虎丘寺游览。《初渡集》记载:“舟行二十里,上岸打头有法界门,横揭‘虎丘二大字,古文。按二王像,入此门则瓦径一丁许,左右筑地,筑地侧古树不知几株。又列于左右,第二门门里挂额,又横书‘虎丘二大字,肋有‘瞎堂惠远重立之字,非古文,按四天王像。自此门磴路通翠微,左方有翠崖,崖下有泉,构以石栏,栏畔立石额,竖镌‘憨憨泉三大字。行少许而后方有大石额,竖镌“试剑石”三大字,肋书云‘绍圣乙亥,吕淑卿题二行书之。此石额前又有石,截断成两,盖试剑之谓在兹乎?攀磴路上,则大石之怪异者多多。”[13]

二、策彦周良笔下的无锡和常州

嘉靖十八年(1539)十一月二十日,策彦一行抵达无锡锡山驿。成化《重修毗陵志》记载锡山驿:“在县南门外,宋以前有太平、南门、北门三驿,元置洛社、新安水马站各一所,设提领各一员。国朝洪武初,站废,置无锡驿于今地;(洪武)九年,改今名。”[14]《初渡集》对锡山驿亦做了详细记载:“舟行九十里,驿门竖揭‘锡山驿三大字,门左右有二门,一门额有‘传宣二大字,里有‘儒绅二大字,一门面有‘驻节二大字,里有‘登俊二大字。又有一门,横揭‘丛桂坊三大字。”[15]对于无锡城内酒家的招牌,《初渡集》亦做了记载:“路傍卖酒家帘铭而书云:‘造成春夏秋冬酒,里书云,‘卖与东西南北人,木牌也,又面书云:‘按景香醪,里书云‘应时高酒。又面书云:‘刘伶才上马,里书云‘李白又登门。又书云:‘味招云外客,‘香引洞中仙。”[16]

无锡南禪寺位于古运河畔,为江南名刹。南禅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后人又称“江南最胜丛林”。寺庙东侧有一座“妙光塔”,该塔为七级八面阁楼式,为无锡八景之一。《初渡集》记载:“二十一日,巳刻,携三英上岸,游南禅寺,总门横揭‘南禅寺三大字,第二门横颜‘南山福地四大字,第三门左右按二天像,檐额横揭‘天王殿三字,佛殿额竖颜‘大雄宝殿四大字,二行。殿里本尊释迦,左文殊骑狮,右普贤驾象。又其交左右迦叶、阿难,后门有观音、善财童子等像,有十六罗汉大像。右畔有七重大塔,塔前横揭‘妙光宝塔四大字。”[17]

惠山寺位于惠山东麓,早在南北朝时期,刘宋司徒长史湛挺就在此建造“历山草堂”,后改为“华山精舍”。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惠山寺。由于寺院地处福地,又因与天下第二泉同处名山胜景,于是名闻遐迩,曾列梁溪十大丛林之首。《初渡集》记载:“(二十一日)午刻,同大光、钧云等游惠山寺,法界门横揭‘九龙峰三大字,石云陈淮书,额里横揭“五里街”三大字,同陈淮所书也。盖门前街巷亘五里也,总门横揭‘惠山寺,……次有楼门横揭‘惠泉福地四大字,此门左畔有小门,横揭‘观泉二大字,石云陈淮书。又次有小门,横揭‘天下第二泉五大字,赵孟頫书,子昂也。门柱左书‘勺水流金,山谷发精华之气十一字,右书‘寸云触石,江河成润泽之功十一字。右畔有池,以石造龙头通水。其上有堂。檐额横揭‘一碧万顷四大字。”[18]

嘉靖十八年(1539)十一月二十二日,策彦一行抵达常州毗陵驿。二十五日,使团成员上岸游览毗陵驿、东坡祠等古迹。《初渡集》记载:“岸畔有门,横揭‘皇华二大字,次有楼门,揭‘毗陵驿三大字。入门则有堂,堂里揭‘驻节二大字。又有桥,桥头有门,而额横揭‘迎恩坊三大字,里额揭“朝京桥”三大字。过桥少许而有楼门,横揭‘怀李楼三大字,入此门五步许,而有东坡祠,祠门无额,堂里中央按东坡塑像。……又后堂横揭‘眉山精舍四大字,中央挂墨竹之轴,又傍有古额,横书‘东坡书院四大字,又有东坡文忠公祝文镌于石,祝文曲折,不遑说焉。此文之末,有侨没于此之语,然则东坡实终焉之地也。”[19]

三、策彦周良《入明记》中的镇江

嘉靖十八年(1539)十二月三日午时,策彦一行抵达镇江京口驿,随即同正使等人游览镇江金山寺。《初渡集》记载:“上岸则有长廊,廊壁上有额,横揭‘观澜二大字,又其次横揭‘中流砥柱四大字。先人遗作镌于石者不知几首,‘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之句亦在其中。有楼门,横颜‘龙游禅寺四大字,金字也,门里左右按四天王像。入此门左肋有石额,竖镌‘金山二大字,佛殿横揭‘大雄宝殿四大字,本尊释迦,中央有‘皇帝万万岁之牌。……佛殿之后又有堂,本尊卢舍那佛,堂壁以石镌以‘妙高台三大字,又后门竖镌于石云‘妙高峰。……又上翠微,少许而有亭,亭里横颜‘吞海亭三大字,青字也。此亭下有塔婆之迹,又山绝顶有亭,横揭‘留云亭三大字,亭前有刹竿,亭后有绝壁,壁面横镌‘妙高台三大字,里横镌‘玉鉴堂三大字。”[20]

嘉靖十九年(1540)八月五日,第一次出使由北京回宁波途中经过镇江时,策彦等人再次游览了金山寺。在离开金山寺后,策彦等人乘船前往焦山寺游览。《初渡集》记载:“午刻,乘舟便游焦山寺,舟行五里,中流有小岛,曰罗山,楼门面于东,横揭‘焦山寺三大字。佛殿横颜‘大雄宝殿四字,殿里按三世如来,左右有十六罗汉像,方丈横匾‘方丈二大字,堂里正面横揭‘海云堂三大字,青字。……佛殿右方有焦光旧祠堂,门横揭‘隐士祠三大字,庙里中央有遗像,像前有木牌,书‘汉隐士焦公之神七字。”[21]对北固山的甘露寺,策彦周良亦做了详细记载:“寺在山上,坂口有庵,庵门揭‘海岳庵三大字,东皋书。有泉,泉上构小亭,亭里横揭‘天津二大字,东皋书。有楼门,门里按四天王像,横颜‘天下第一江山六大字,延陵吴琚书,住山师一重立。……山之绝顶有多景楼遗址,盖近年炎上,又有藏殿,横颜‘敕赐藏经宝殿六大字,金字也。”[22]

四、《入明记》中的扬州和淮安

邵伯镇,古称甘棠、步邱,因东晋政治家、军事家谢安于此筑邵伯埭而得名。邵伯镇内有祭祀东晋太傅谢安的甘棠庙。嘉庆《扬州府志》记载甘棠庙:“在邵伯镇,祀晋太傅谢安,岁久庙圮,移像于五圣祠。明嘉靖八年,给谏彭汝实改题额曰‘东山书院。”[23]

嘉靖十八年(1539)十二月十二日,策彦一行抵达邵伯驿。次日,上岸游览甘棠庙。《初渡集》记载:“庙在驿外,庙中央按邵公像,题左右柱云:‘隐隐雷神居此地,轰轰圣像镇甘棠。庙额横揭‘列仙道院四大字,又题柱有‘龙吞沧海月,鹤办华山云‘名刹红尘远,玄门白昼长等之句。又或揭‘洞府烟霞四字,由是思之,则列仙道院之额,绝非故额,今作道院者明矣。道士杂处于其侧云云。庙门之外有外人家,横颜‘邵伯镇巡检司第九铺九字云云。偶作邵伯庙诗:‘邵公所憩有祠堂,古往今来慕德香。意足不求遗像肖,居民千载拜甘棠。”[24]

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策彦一行抵达淮阴驿。次日,使团成员上岸游览韩信庙。《初渡集》记载:“庙门横揭‘乡贤祠三字,庙里中央按遗像,像前有木牌,牌上书‘汉淮阴侯韩公信七字,又右肋有徐仲车塑像,像前有木主,书‘宋楚州教授赐节孝处士徐公仲车十四字,又左肋有赵师且塑像,像前有木主,书‘宋知康州事赠光禄卿赵公师且十三字,又漂母祠在近,庙门横额‘漂母祠三大字,庙里有塑像,三英惠以蟾蜍水滴。”[25]这里的“徐公仲车”“赵公师且(有误)”分别指的是宋代楚州山阳县(今淮安市淮安区)人“徐积”和“赵师旦”。

二十三日,策彦同三英等人再次上岸游览韩信庙和漂母祠,并详细记载其塑像、木主和庙宇状况:“驿门揭‘皇华亭三大字,入门少许而有漂母庙,庙门横镌‘漂母祠三大字,庙里有漂母像。像前供香火,白发满簪,左右有侍女像,壁间诗版多多,生亦作诗,别记焉。入里有楚元王庙,庙门揭‘楚王祠三大字,庙中央有塑像。其次有韩信庙,庙门横揭‘乡贤祠三大字,庙中央按韩公像,左右有徐仲车、赵师且二塑像,香火俨然,纸马森然。就中韩信像生气凛凛,眼光射人,予偶作诗书之壁间,别记之。”[26]此外,策彦周良对淮安城内的谯楼、孔庙、府学、城隍庙、兴国寺、街市酒铺等也留心观察,并作了详细记载。

五、策彦周良笔下的宿迁和徐州

嘉靖十八年(1539)十二月二十九日,策彦周良一行抵达宿迁钟吾驿,策彦同随行的大光、钧云等人上岸游览。《初渡集》记载:“岸口有小门,面揭‘关河二字,里揭‘奉节二字。驿门竖额‘钟吾驿三个大字,又县门竖揭‘宿迁县三大字。又右侧有小堂宇,颜‘旌善二字。”随后,他们又拜诣了项羽庙。《初渡集》记载:“庙在冈上,冈外有一小门,横揭‘灵应行祠四大字。入此门则有石桥,过则有庙门,揭‘楚王祠三大字。庙签贴纸,揭‘西楚霸王四大字。中央坛上按项羽塑像,右侧书云:‘力拔山气盖世,千古英雄。”对于路旁酒店和商铺的招牌,策彦亦做了记载:“路旁卖酒店多多,帘铭书云:‘味招云外三山客,香引蓬莱八洞仙。‘消万斛愁怀,壮三军胆略。‘神仙留玉佩,卿相解金貂。又‘任意零沽,零卖应时,如此之类不可胜数。”[27]

嘉靖十九年(1540)正月八日,策彦周良等人抵达徐州房村驿。策彦周良与大光、钧云上岸参观徐州吕梁书院、费公祠等名胜古迹。《初渡集》記载:“徐步极目,有名士之遗迹,榜以‘吕梁书院四大字。又有费公祠,有碑文镌于石。其略云:‘徐州有二洪,一以州名,一以山名,山名者曰吕梁云云,有天妃娘娘菩萨祠。”[28]“九日,巳刻,超百步洪,到彭城驿,舟行三十里。”[29]嘉靖二十八年(1549)二月十七日,策彦周良第二次出使由宁波至北京途中再次经过徐州,先后游览了卧佛寺、石佛寺、铁佛寺等古迹。《再渡集》记载:“十七日,卯刻开船,午时,著彭城驿。即刻,同副使钧云上岸,经浮桥入城里,游卧佛、石佛、铁佛三寺。”[30]

嘉靖十九年(1540)正月十四日,策彦周良抵达沛县泗亭驿,上岸参观沛县歌风台。《初渡集》对歌风台做了详细记载:“台门横揭‘歌风台三大字,台中央安牌,牌书以‘汉高祖皇帝位六字。台前有琉璃井,井畔有碑文,又高祖手敕大字书镌于石,别记之。”[31]策彦周良为此专作‘歌风台琉璃井诗以示纪念。[32]在《初渡集》中,策周彦良还收录了《汉高祖手敕太子书》的主要内容。嘉靖十九年(1540)六月二十六日,第一次出使回程再次抵达沛县泗亭驿,策周彦良又会同正使大光、钧云上岸,重访歌风台。[33]《再渡集》记载嘉靖二十八年(1549)二月二十四日,策周彦良第二次出使由宁波至北京途中抵达沛县泗亭驿,再次游览歌风台。[34]

策彦周良第二次出使由北京返回宁波途中也应到过江苏境内,但是现存的《策彦和尚再渡集》为残本,只记载到嘉靖二十八年(1549)九月三十日使团一行抵达济宁,对于济宁以南的行程未见记载,故第二次出使回程途中有关江苏运河的记载无从知晓。

六、结语

策彦周良一行先后四次往返运河,留下了众多有关江苏运河风物的记载,尤其是第一次出使时的记载可谓极为详细,从其言谈举止中我们亦可以看到其高深的汉学水平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向往。策彦周良沿途所经,对所见之商业活动如商业信息、商货流通,特别是反映市井生活风貌的店铺、招牌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随时随地记录,在所有类似记录中,提供了最为丰富具体的内容,绘就了栩栩如生的晚明社会生活画卷。其对运河交通和城市景观的记载,在展现明代中后期运河交通状况的同时,也为研究江苏运河史和城镇史提供了重要视角。

注释与参考文献

[1][3](清)陈和志等纂修:乾隆《震泽县志》卷九《营建五·寺观》,清光绪重刊本,第176、177页。

[2][5-7][11-13][15-22][24-34][日]牧田谛亮编著:《策彦〈入明记〉の研究》(上),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藏,松崎印刷株式会社,昭和三十年(1955)发行,第104、104、104-105、147、105、106、146-147、106、106、106-107、107、107-108、109-110、143-144、110-111、111-112、112、113、114、117、117、249、118、118、138、250页。

[4][日]牧田谛亮编著:《策彦〈入明记〉の研究》(上),昭和三十年十月三十日佛教文化研究所发行,第104页。

[8](明)卢熊纂修:洪武《苏州府志》卷四十五《寺观》,明洪武十二年刊本,第870页。

[9](明)王鏊:正德《姑苏志》卷二十九《寺观上》,明正德元年刻本,第753-754页。

[10](明)牛若麟修,王焕如纂:崇祯《吴县志》卷二十五《僧坊二·郊外诸寺》,明崇祯刻本,第997-998页。

[14](明)卓天锡修,孙仁增修:成化《重修毗陵志》卷六《官寺·诸司廨舍》,明成化刻本,第89-90页。

[23](清)阿史当阿修,姚文田纂:嘉庆《扬州府志》卷二十五《祠祀志一》,清嘉庆十五年刊本,第821页。

猜你喜欢

明代
论明代文人茶画中的审美意蕴
浅论明《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的表现形式和技法
佛典重现 宝藏增辉
明代中后期山水画发展情况梳理
明代官员如何发挥谏言监督作用
明代贵州卫学与地域文化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