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2016-11-15陈之林

科教导刊 2016年25期
关键词:明代科举高考

陈之林

摘 要 我国现今高考制度与科举制度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明代科举作为中国科举史上最为灿烂的一笔,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为后世的考试制度,尤其是对众多考生的未来起到重要作用的高考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以史为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高考并不存在废存的问题,而是需要改革以适应现实需要。

关键词 明代 科举 高考 启示

我国现今高考制度与科举制度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自1952年开始实行高考,几经沉浮,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取科举之精华,去科举之糟粕,几近四十春秋,高考制度日臻成熟。但是近几年来,社会上关于高考的负面评价日益强烈,甚至出现废除高考的呼声。明代科举制度作为中国科举史上最为成熟、完备的一个阶段,具有相当的合理性。笔者借由明代科举的研究探析,来谈谈高考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改革的方向。

1 从明代科举看高考存在的必要性

科举制度终结了门阀时期以血缘为纽带的官场垄断局面,开启了“学而优则仕”的时代。门第、血统不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进入仕途的先行条件,寒门士子只要通过自身努力,在科举中考取功名,就将仕进有路,科举给予了他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希望。明代科举更是将这种公平、公正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明代规定,只要是属于良民户籍(军、民、匠、灶)的士子都具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而“人有千门万户,总出于军、民、匠、灶之一籍”, ①由此可见明代科举制度有着极高的开放性。同时明代科举针对科场上不同的事务,专门设置各种官职,如明代会试设置帘内官(主考官、同考官)负责出题、阅卷、取士,帘外官(知贡举官、监试官、提调官、印卷官、受卷官、弥封官、誊录官、对读官、收掌试卷官、巡绰监门官、供给官等)负责贡院准备、所有考务与供给,帘内官与帘外官还实行隔离制度,严格把控取士的质量,以及确保公正公平原则的实现。②而且明代科举的防作弊措施也是空前严厉,例如明代会试中帘内官与帘外官的入场、锁院、戒誓制度,以及考生应试的印卷、搜检入场、对号入舍、散题等规则,都对会试中各种可能出现的作弊现象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防范作用。并且在这种具有高度公平性的背景下,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读书风气,政府也积极倡导兴学重教。自明初起,各地学校大力兴建,据郭培贵先生考证,洪武时期全国府、州、县总数为1435个,共设府、州、县学1318所,平均设学率91.85%;在所设府、州、县学中,属于该时期创建和重建者有1236所,占设学总数的93.78%。③

同明代科举一样,高考也是一种社会上大规模的竞争性考试,并且能够极大地促进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目前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高考是唯一一种能够为考生提供一个相对公平、公正平台的考试制度。虽然高考的导向往往更加重视卷面的成绩,较为忽略学生的本体,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从古至今,没有哪种制度是出于坏本意而设置的,其最终呈现出负面影响的原因, 是因为在瞬息万变的历史长河中,一成不变的制度必将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譬如明代科举最初创制八股文的动机,是为了确定一个具体而客观的测验标准,这就如同唐代考律诗,宋代考经义,都是为了适应考生众多,录取标准难定的现实需求。创制八股文的本意并非是为了愚民,而是为了录取真正的人才,只是最终僵化了的八股模式还是消磨了人才。所以高考并不存在废存的问题,而是需要改革以适应现实需要。

2 从明代科举看高考改革的方向

高考也被人称作是“现代科举”,《增广贤文》有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明代科举制度为当今高考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高考制度的改革不妨以此为鉴。

(1)高考改革必须坚持以公平、公正为前提。明代科举在继承与发展前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原则的实现。这是明代科举最大的一个优点,也是其合理面的最高体现。譬如嘉靖以后,明廷陆续实行了乡试朱墨卷限期解部与磨勘制度、落卷返还下第考生制度和覆试制度。④这些制度不仅确保了复查录取结果的工作顺利进行,还进一步提高了明代科举的公信力。

笔者以为,高考改革的具体措施可以借鉴明代乡试中的“落卷返还”制度。当然,在现有的高考模式下并不存在科举制中的一、二、三甲等级之分,所以也就没有落第者这一说法。高考的“落卷返还”制度即是将考生的答卷在录取结果公布后统一发放回所有考生手中。这对高考的组织者来说是一份巨大的考验,他们必须要对答卷的处置结果有绝对的自信。同时这也是对改卷者公平阅卷的一种制约与监督,希望以此能使录取结果的公正性得到最大的体现。

(2)避免以僵化的考试模式禁锢学生的个体性发展。明代科举是中国科举史上最为严格与规范的一个时期,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封闭与僵化。八股文单一的考试形式与狭窄的考试内容,使得士子整日埋首于《四书》、《五经》,对于新知识、新技术、新形势毫不关心,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原本国家希望通过科举吸收经天纬地、富国强兵的人才,孰料最后多为目光短浅、思想狭隘的无用书生,科举最终成为钳制士子思想的工具。以此为鉴,高考的改革应着眼于将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反映现实需求,在考试形式上增强多样性,除了笔试,还应多进行口试与面试,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展现。同时在实行国家统一考试的基础上,允许地方自主命题,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比例。⑤以考促学是高等教育考试的主要功能,⑥若能以此类改革为导向,那么学校就会更加注重灵活的教学内容,在平时的学习中更有意识地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敏度,引导学生关注时事与社会状况,避免出现“风声雨声读书声尽然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的局面。

(3)实行多次考试,避免一考定终生。明代科举分为五个等级,科考、乡试、会试、殿试、庶吉士。士子都是通过一级级考试的选拔,才功成名就。在现今的高考体制中,普遍考生都是“一考定终生”,这已经成为人们最为诟病的方面。因为考试的偶然性一旦被无限放大,甚至处于一个决定性位置的时候,考生的个体性就会被无限缩小。笔者认为,高考理应是一个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的产物,高考的改革可以仿照明代科举的等级考试,给予考生多次考试的机会。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明代科举在每一等级的考试中都有淘汰的考生,被淘汰的考生想要进入再上一级的考试,就必须要通过现处的等级考试,在官本位的封建时代,士子在仕途的诱惑下,不断地考试,所以科场中出现白发考生早已不足为奇。这种蹉跎岁月的做法显然不适合现今高速运转的时代,我们只需要让考生有多次考试的机会,避免考试的偶然性误定终生即可。

(4)需要明确高考的目的是为了输出实干型人才。科举的目的是为了将读书人都吸引到仕途中,为官是当时的读书人唯一一条能够扬名立万、得到荣华富贵的道路。在明代,朝廷利用既束缚文字又束缚人心的八股文剥夺了读书人的专业能力,他们既不专军事,也不专农业;既不专数学,也不专医学等等,因为诸般百业在考题中不会涉及,所以受到了士子的冷待。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充斥着只识孔孟之道,不知社会百业的官员的国家,它的发展只能是迟缓的、畸形的。尤其在今天这个全球化一体的时代,每个国家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担负着为国家输送栋梁之才的重任的高考,必须以史为鉴,杜绝出现空谈误国的情况。实干才能兴邦,高考的目的是要选拔出能将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的实干型人才,这个理念应该是高考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

3 结语

自古以来,人才往往是一个国家富强的根本,国家选贤举能的方式多种多样,至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后,考试逐渐成为主要的取材之道。明代科举作为中国科举史上最为灿烂的一笔,为后世的考试制度,尤其是对众多考生的未来起到重要作用的高考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我们今人应该以史为鉴,大力推进高考改革,力求为考生打造一个公平、公正,又极富时代精神的考试平台,为早日实现“中国梦”积蓄好充足的力量!

注释

① (明)赵官.后湖志·卷一〇·事例七[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1.

②④郭培贵.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明代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304;243.

③ 郭培贵.明代学校科举与任官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55.

⑤ 王洪亮,段建丽.古代科举制对现行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11):114.

⑥ 涂春花.从科举看高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2):13.

猜你喜欢

明代科举高考
“科举”
北宋科举制度研究综述
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明代延绥镇列女研究初探
从《聊斋?叶生》解读蒲松龄四十不灭的科考幻想
南戏中的科举程式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