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作者考证❋

2021-03-28刘馨雨高利东王保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杨威刘完素成书

刘馨雨, 高利东, 王保和

(1.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1617;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 300250)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以下简称《保命集》)一书,世传为金代著名医家刘完素所撰著。形成这种认知的依据,主要是本书卷首杨威序称《保命集》出自刘完素,复有完整《自序》以刘完素口吻叙述自序内容。《杨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序》中道:“天兴末,予北渡……过前太医王庆先家,于几案间得一书,曰《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试问之,乃刘高尚守真先生之遗书稿也。[1]”此外,日本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提出两大依据:一是线溪野老《三消论·跋》云:“麻徵君寓汴梁日,访先生后裔……就其家得《三消论》《气机病宜》之书……未传于世者,文多不全。止取三消论”;二是杜思敬在《济生拔粹》中称“东垣《活法机要》与《洁古家珍》及刘守真《保命》大同小异”[2]。

后世又有众多医家提出此书出自金·张元素之手。首先是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例》中介绍张元素《珍珠囊》并指出:“出书凡一卷,金易州名医张元素所注……又著病机气宜保命集四卷,一名活法机要,后人误作河间刘完素所著,伪撰序文词调于卷首以附会之”。后又有《千顷堂书目·医家类》《郑堂读书记·子部·医家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辽金元艺文志》等书遵从李时珍之说[3]。

1 《自序》之伪

此前已有诸多学者研究考虑,《保命集·自序》的真伪有待考证。笔者也认为,《保命集·自序》的撰写作者并不是刘完素本人。内容语气浮夸自傲:序中有“得遇天人授饮美酒”“一醒之后”“大有开悟”“左右逢源,百发百中”等字句,意为作者的作书灵感来源于天人指点后的顿悟,借托神话不切实际。序中更有“此集非崖略之说……舍之无以活人生”等夸张之言,不符合刘完素谦虚谨慎的处世态度。如《素问玄机原病式》序言结尾所言:“其间或未臻其理者,幸冀将来君子以改正焉”[4];不符合刘完素写作习惯,其他书籍序言中并无成书具体时间,而本序结尾标注成书于“大定丙午闰七月中元日”;内容疑似抄袭《素问玄机原病式》序言,《保命集·自序》中“木极似金,金极似火……反似胜己之化”一段与《素问玄机原病式》序言内容基本相同,显然是故意抄袭,像是模仿刘完素内容风格而作。

2 作者为后人

笔者认为目前流传的版本并非初本,是由后人增补润色而成。如《保命集·泻痢论》有云:“阳明为痼瘕,进退大承气汤主之,《珍珠囊》中有。[1]148”《珍珠囊》成书于1234年,而按线溪野老《三消论·跋》云,麻徵君(即麻九畴,1183~1232年)早在刘完素后裔家中见到《保命集》原书,因此《保命集·泻痢论》的内容应是由后人添加。《保命集》中见《海藏癍论萃英》(成书1237年)的内容,而杨威早在天兴末年(1234年)见到《保命集》。边文静[3]也有相关研究提出,《保命集》的结构不严谨,有的段落明显重复上文,有的内容有明显的补充痕迹,还有上下文文意不通,部分内容不符合中医理论,可证明本书的撰写并非一气呵成。

笔者认为,杨威也曾在刊刻《保命集》之前增补部分内容,因为《杨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序》中提到:“凡三卷,分三十二门”[1]112,说明现在见到的三卷三十二门的写作体例在杨威刊刻时已经成型。按照线溪野老《三消论·跋》云:麻九畴在刘完素后裔家中见到的是《保命集》残缺本,杨威又怎可能在麻九畴之后看到完整的三卷本?所以三卷三十二门的写作体例很有可能是杨威所为。此外,杨威于天兴末年(1234年)见到《保命集》,直到宋理宗淳祐11年(1251年)[5]才刊刻,中间相差17年,如没有特殊增补,杨威应在初见《保命集》之后临近的几年内刊刻。而且《保命集》内容散见于《海藏癍论萃英》(成书1237年)等成书于此17年间的著作,此为杨威补增的证明。

3 成书时间

笔者推测,《保命集》的成书时间应在1186~1232年。因按照《保命集》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的内容,《素问玄机原病式》已提到《宣明方论》(撰刊于1172年),很明显三本著作的成书时间先后应是《宣明方论》《素问玄机原病式》《保命集》。《素问玄机原病式》撰刊年代为1152年(《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或1186年(贾维诚氏《三百种医籍录沁》),或1188年(《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中医书简目》)[6]。据前推测,1152年成书已被排除,仅可能是1186或1188年,因此《保命集》的成书时间最早为1186年。同时,麻九畴(1183~1232年)早在刘完素后裔家中见到《保命集》原书,因此本书最晚成书时间为1232年,故1186~1232年是《保命集》初本的大致成书时间。

4 内容分析

其实分析《保命集》内容即可知,本书并非出自刘完素及张元素之手,因为本书大部分篇章都与两位医家的学术思想有出入,故对《保命集》的内容进行分析。

4.1 《保命集》上卷为初本内容

相当多的人支持作者为刘完素,称本书上卷很多内容与刘完素思想相合,尤其《保命集·病机论》中详述了《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并详述了火热致病相关的内容,这与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内容基本相同,有人认为该篇是《保命集》出自刘完素的有力证明。但纵观古今医家不会在自己的不同论著中详述长篇相同的内容,笔者认为这更像是后人受刘完素学术思想的影响,且该篇除《素问玄机原病式》内容外,更增加了王冰注释等其他医家思想及自身观点,因此该篇应是后人将《素问玄机原病式》加入自己著作中的体现。

上卷部分内容与张元素思想相合。《本草论》一节中的疾病分类方法与张元素《医学启源》的“四因之病”、《伤寒直格》的“内外病生四类”以及《儒门事亲》“摄要图”“扁华生死诀”中的内容完全相同。《医学启源》从时间来看最早问世,所以本节内容应该来自《医学启源》[3]。另外《本草论》强调药性气味阴阳厚薄,以及《原脉论》突出脉、元气、胃气,《摄生论》突出四气调神,《病机论》突出五脏苦欲不同等[7],均体现了张元素的学术思想。

边文静[3]研究称,本书《本草论》关于“七方”的描述,与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的描述完全相同。且张从正的论述内容更加详尽,从弘扬攻邪三法出发来类分,《保命集·本草论》更是延续了这种思想,因此《保命集》应是增补了《儒门事亲》的内容。

因此可以适当推测,极可能是金元时期之人受当时刘完素、张元素学术思想的影响,将其部分思想理论整合,加上作书之人自身的思考,编纂形成《保命集》的初本,而《保命集》上卷的大概轮廓极有可能是初本。

4.2 中下卷抄自《活法机要》

4.2.1 中下卷抄自《活法机要》的原因 金寿山[5]提出,《保命集》中下卷22篇,其中有19篇与《济生拔粹》本的《活法机要》《洁古家珍》内容基本相同,只是详略有所差异。前人依据《济生拔粹》“东垣《活法机要》与《洁古家珍》及刘守真《保命》大同小异”,认定本书出自刘完素,笔者认为仅凭此句并不足以为据,但是三本书的内容相同却有目共睹。因此可以推断,《保命集》应是基本抄自《活法机要》或者《洁古家珍》。故应分析《活法机要》《保命集》《洁古家珍》三者的时间关系,以证明到底是抄自哪一本。

在《医学启源》“咳嗽”门中提到了“痰有五证,风、气、热、寒、温也,详见《活法机要》中”[8],证明《活法机要》早于《医学启源》(1186年)。又《保命集》成书于1186~1232年,故《活法机要》肯定早于《保命集》。而鲍晓东[9]“洁古家珍问世原委窥测”一文,从体例文句错互非一、省略药物煎法等角度证明了《洁古家珍》抄自《保命集》。所以,三者问世的时间先后顺序应为《活法机要》《保命集》《洁古家珍》。从而当可推断,《保命集》中下卷内容应是基本抄自《活法机要》。或许有人认为,《活法机要》原文中有“黑白散……方在《家珍》内”[10]890,可证明《洁古家珍》在《活法机要》之前问世,然而目前能看到的《活法机要》最早刊本是杜思敬的《济生拔粹》本,素知《济生拔粹》“详不至冗,简不至略”[10]11,该原文应是杜思敬本人编书时有意化繁为简而做的标注。

4.2.2 《活法机要》的具体作者尚不明确 《活法机要》的成书时间及作者尚不明确,目前可见的最早刊本就是杜思敬《济生拔粹》本。关于《活法机要》作者,其中呼声最高的说法是《活法机要》或题元·朱震享撰。王天如[11]等撰写的《<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刍议》中,针对《活法机要》是否或题元·朱震享撰,作者提及《分册》196页,称《济生拔粹》刊于1308年,66页又称朱震亨生卒年为1281~1355年。1308年朱震亨年仅26岁,据朱氏本传称朱震亨40岁以后才致力于医学,所以《活法机要》的作者是元代朱震亨的想法显然是不正确的。

有人认为《活法机要》出自李东垣,原因是《济生拔粹》正文前题作“《活法机要》东垣与《洁古家珍》及刘守真病机保命大同而小异矣”[10]869。笔者认为,该依据不可靠同上面讨论,仅凭“刘守真”与“《保命集》”放在一处不足以为据,“《活法机要》”与“东垣”放在一处同样不能直接证明作者为李东垣,因此尚不能从《活法机要》推测《保命集》的具体作者。

4.2.3 《保命集》与《活法机要》内容对比 将《保命集》与《活法机要》进行内容对比。就《泻痢论》一节来说,二者医方的主治、药物组成基本相同,但《保命集》比《活法机要》多出苍术防风汤、苍术地榆汤等数个医方,且煎服法等注解内容比较详实。《济生拔粹·自序》有“于是择其尤切用者,节而录之,分门类析,有论有方,详不至冗,简不至略”[10]11。因此,杜思敬删减内容必然不会把《活法机要》中已有的医方删除,可知《保命集》多出的医方是人为增补。

《保命集》各篇中散在针灸疗法,《泻痢论》中也有“此无药证,当灸大椎”[1]147等针灸治法,写作体例与《活法机要》不同,所以针灸疗法是后人统一增补的内容。本论中又比《活法机要》多出对《难经》五泄的详细论述。

分析《咳嗽论》一节,《活法机要》的咳嗽总论内容全部存在于《保命集·咳嗽论》,且其内容中穿插着《黄帝内经》的论述,写作体例体现出后人以《活法机要》为基础增补内容,而且增补《黄帝内经》像是有意模仿刘完素尊崇《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这与《保命集·自序》的写作意图一致,均为故意模仿。

边文静[3]称,《保命集·热论》中关于地黄丸的记载与《医学发明》相同,由此她推测《保命集》抄自《医学发明》。其实在《活法机要》地黄丸部分有记载“方在《发明》内附”[10]893。由此可见,《保命集》不是直接抄自《医学发明》,而是通过《活法机要》间接引用。

戴思恭于《推求师意》(成书于1443年)中提到“惟《活法机要》中用桦皮散治其卫,二圣散治其荣”[3],然而《保命集·疠风论》中也有关于桦皮散和二圣散的记载。戴思恭为刘完素的四传弟子,如果《保命集》是刘完素亲力之作,戴思恭应在书中提到《保命集》而不是《活法机要》,由此更可证明《保命集》是抄自《活法机要》。

4.3 《保命集》增补其他文献

4.3.1 《卷中·内伤论》出处 本节内容与《阴证略例》中“洁古老人内伤三阴例”的内容相同,尤其该节开头总论内容也相同,《保命集》多出了关于《黄帝内经》的补充。除了《阴证略例》中多出备急丸,并多出所有方剂主治,其余方剂的方名及药物组成基本相同。因此,《保命集·内伤论》一节的内容应是出自《阴证略例》。

4.3.2 《卷中·泻痢论》出处 本节全篇基本在介绍泻痢相关治法方药,但在结尾却有一处讨论实秘、虚秘的内容,与全篇格格不入,极像有人故意插入。该段可从《此事难知》“脏腑实秘麻仁丸”“胃虚而秘厚朴丸”两节中找到极其相似的内容,不同之处在于《保命集》针对“胃虚而秘”多出平胃丸,《此事难知》多出“气血盛”“气血弱”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药物加减,因此当推断《保命集》该片段抄自《此事难知》。

4.3.3 《卷下·小儿斑疹论》出处 《小儿斑疹论》一节的内容与《海藏癍论萃英·洁古老人癍论》基本相同,只有个别文字有出入。方剂的剂名、药物组成、剂量也基本一致,其中有一点不同之处在于“变百祥丸”的大枣在《保命集》中为3个,在《海藏癍论萃英》中为30个,后者的剂量更符合中医儿科用药祛邪不伤正的特点,因此《保命集》应是传抄过程中出现了脱字。况且《海藏癍论萃英》成书时间在1237年,杨威于宋理宗淳祐11年(1251年)才刊刻了三卷三十二门版本的《保命集》,《小儿斑疹论》位列第三十一门,从时间上来看杨威增补《海藏癍论萃英》内容合情合理。

4.3.4 《卷下·药略》出处 《药略》一节关于药物说明,确实基本重合于张元素《医学启源》《珍珠囊》和王好古《汤液本草》。边文静[3]因《汤液本草》最晚问世而提出“《保命集》的成书时间应晚于《汤液本草》”,笔者认为这不能证明《保命集·药略》一节的内容就出自《汤液本草》,因为《汤液本草》也是直接摘抄《医学启源》《珍珠囊》内容,原文中有直接标注内容出处。笔者认为,《药略》一节的内容应是摘自《医学启源》和《珍珠囊》,即作者在此参考了张元素的学术思想。

4.3.5 医方繁杂重复 《保命集》中方剂与刘完素、张元素其他医著所载方剂大不相同,以此可见本书并非出自刘张之手。此外,书中同名医方可有数个,如白术汤多达4个。《卷中·吐论》治胃中虚损及痰而吐者。药物组成:半夏曲、白术、槟榔、木香、甘草、茯苓。《卷中·泻痢论》药物组成:白术、芍药、干姜(炮)、甘草(炙)。《卷中·破伤风论》治疗破伤风大汗不止、筋挛搐搦等症,药物组成为白术、葛根、升麻、黄芩、芍药、甘草。《卷下·咳嗽论》治疗痰潮上如涌泉、久不可知者,其药物组成为白术、白茯苓、半夏各等。此外,更有白术丸、白术散等方名相似的医方,这种内容编排更像是后人添补方剂、充实医著内容所为。

故根据以上研究,目前看到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应是由后人增补形成。《保命集》的初本,应当是金元时期有作书之人受当时刘完素、张元素学术思想的影响,将其部分理论思想编入书中,《保命集》上卷的大概轮廓极有可能是初本,可能由杨威增加《活法机要》整体内容形成三卷之体,此外更加入了《珍珠囊》《阴证略例》《海藏癍论萃英》等后世之作。本书初本最早的成书时间大约在1186~1232年。

猜你喜欢

杨威刘完素成书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Majorana zero modes,unconventional real–complex transition,and mobility edges in a one-dimensional non-Hermitian quasi-periodic lattice
严谨治学勇闯新路
刘完素治湿别论*
Analyze differing interpretations of the articulation in Schubert’s Impromptu Op.90 No.1 and No.2
杨威:田园城市有多远
“高尚先生”刘完素
刘完素“玄府学说”与中医眼科的关系
《尸子》成书年代考
浮生若梦,落眉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