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火”与相关脏腑探析❋

2021-03-28部环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证治口苦心火

部环宇

(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苦,五味之一,《说文解字》:“大苦,苓也。”本意为苦菜,味之苦。《尚书·洪范》记载:“火曰炎上……炎上作苦”,将火与苦联系起来。

口苦最早记载于《素问·奇病论篇》:“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在原文中明确指出“胆瘅”重要表现之一即口苦。根据《黄帝内经》中一些章节原文描述,肝胆属木,本味应该为酸,如“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五味所合,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问·五脏生成篇》),“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等,但临床肝胆病更多见口苦一症。口苦乃火气为病,却非心火独有,不但肝胆病常见,脾胃病、肾病、肺病亦可见,故借此疑问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探讨口苦与相关脏腑的病机与证治。

1 苦-火与心

1.1 火与心

心五行属火之论,广泛记载于《黄帝内经》。如《素问·金匮真言论篇》:“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类火。”《素问·玉机真脏论篇》:“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因《黄帝内经》的论述角度与层次不同,心不独属于火,除了心为火脏之说外,尚有心为土脏之说[1],故有火土合德一说。母子相生,火生土,此为李东垣阳火不足、脾土虚弱、百病生焉的理论依据,说明火与土密不可分。从《黄帝内经》伊始,对于心火的论述,多从君火论之。如《素问·天元纪大论篇》:“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景岳全书·杂证谟》中论述:“经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盖火本阳也,而阳之在上者,为阳中之阳,故曰君火……其在于人,则上为君火,故主于心”。结合“心为君主之官”可知,“君火”指心阳是专一明确的,即心为火之本体。

1.2 苦与心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味为苦。”此篇中明确了苦味属于南方心火系统,相关内容在《素问·五运行大论篇》中亦有相似论述。由此可知,苦为心之味应为确论。至《素问玄机原病式》载:“然土旺胜水,不能制火,则火化自甚,故五味热食,则味皆厚也。是以肝热则口酸,心热则口苦,脾热则口甘,肺热则口辛,肾热则口甜。或口淡者,胃热也”。从病理角度论述心火上炎见实证口苦,此为临床最常见的口苦病机之一。此外,《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云:“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治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提出口苦是百合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其病机为心肺气血虚弱,郁而生火,进而耗伤津液出现虚热口苦。

1.3 证治

由心热而致口苦,或口舌生疮为主症者,可治以黄连泻心汤、牛黄清心丸、凉膈散之类[2]。对于心火上炎表现为口苦、心烦、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赤痛、舌尖红、苔薄黄等症状者,可拟用黄连泻心汤合导赤散或导赤承气汤等清降心火。又心主血脉,临床中见口苦明显伴见舌下络脉迂曲紫暗属血瘀者,可以血府逐瘀汤治疗。临证有时见口苦但舌下络脉没有明显异常者,按常规治法投以清泻肝胆等方剂药效不显时从瘀血阻滞入手,往往可达满意疗效[3]。心肺阴虚内热、阴血不足类百合病者,若为常人可用疏理气机之药,但见患者弱不经药,应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4]。

2 苦-火与脾胃

2.1 火与脾胃

脾胃为太阴湿土,其生长万物之性依赖于土中湿气,还要有阳气提供万物生长的能量。土中之阳火从何而来?《脾胃论》载:“丙小肠,热也,主长养周身之阳气。亦皆禀气于胃,则能浮散也,升发也;胃虚则胆及小肠温热生长之气俱不足,伏留于有形血脉之中,为热病。”心与小肠相表里,且关于胃,胃虚则小肠阳能不足,气郁化火,伏热即生;《此事难知》言:“土者坤也,坤土申之分,申为相火”“包络、三焦寄于丑而用于申也”,说明脾胃为土,与火相合;《医贯》言:“阳明胃土,随少阴心火而生”“太阴脾土,随少阳相火而生”;《石室秘录·论五行》曰:“心火本生胃土也”,亦指火土相生相合。田合禄认为,《黄帝内经》所说的人体阳气在脾胃土,而非在肾,三部三焦属于胃,少阳三焦相火本于胃脘,实乃是一个三焦,脾胃主肌肉,肌肉之中是腠理,腠理是三焦腑,并总结三焦有三大功能:一是腐熟水谷,化生营卫气血,所谓传化水谷也;二是主原气,宣通上下左右内外;三是主水道[5]。总结上述观点,说明脾胃之阳与少阳三焦相火关系最为密切。

2.2 苦与脾胃

从五行学说来看,脾为心子,心为脾母,心病及脾,脾病及心,心病可继发于脾,原发于心,而脾虚则水气凌心同时使心阳益困,反之脾胃虚弱亦可影响心火,胃阳不足即三焦火衰,阴火(心火)趁虚上乘,即见口苦之症。又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为中焦气机枢纽,湿热郁阻上蒸于口,则口干口苦。三焦阳气不足,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机不通,导致郁伏中焦,“伏火”产生,阴火趁虚上乘,为气中伏火。《内外伤辨惑论》言:“脾胃气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荣血大亏,荣气不营,阴火炽盛,是血中伏火日渐煎熬,血气日减,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是从血中伏火论述。“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所以虚证脾胃病“口苦”可从气血着手,是为阴火内乘脾胃所致口苦。

2.3 证治

胃火实证见胃脘灼热嘈杂,消谷善饥,口干口苦或有口气臭秽,牙龈肿痛,大便干结,烦躁不安,失眠,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或弦数等,治疗拟用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苦寒清热泻火药物,如清胃黄连丸等。脾胃湿热口苦者,伴见胃脘疼痛或灼痛、喜食冷食物、恶心欲呕、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数等,治以清热利湿、理气化痰之法,方用平胃散、清胃汤、三仁汤等加减[6]。脾胃虚寒之口苦,伴见夜间明显、口淡无味、渴而不欲饮、或呕吐清水、胃冷痛喜温、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舌淡胖嫩、舌边齿印、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沉迟等,治以益气温中为主,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合良附丸加减[7]。若脾胃气虚、心之阴火上乘之口苦,法从补火生土,可参考大建中汤证以及黄芪建中汤证组方配伍,以达虚则补其母、子病从母治的目的[8];若由伏火引发的口苦,或见口苦而淡,或口苦而咸涩多涎,或口多清水,其舌苔多见白滑、微白腻,或白腻罩灰黄色,舌质偏淡或淡白胖嫩边多齿痕,在治疗时切忌大剂苦寒清解,而宜升散宣泄法治之;若辨为气中伏火可以半夏泻心汤加减为主方[9];若辨证是血中伏火则治以补中益气汤为主。

3 苦-火与三焦

3.1 火与三焦

三焦的功能实则集火、水、气三者一体。《说文解字》:“焦,火所伤也。”又《康熙字典》中膲与焦二字通。《玉篇》:“火烧黑也。又炙也。”《礼记·月令》:“其味苦,其臭焦”,均突出了“焦”的“火”之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说明三焦为机体水液通行的道路。《灵枢·五癃津液别篇》中的“三焦出气,以温肌肉”,与《难经·六十六难》所云:“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及《中藏经》总结三焦的功能之“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均明确三焦为气的重要通道。三焦与脾胃相互影响,脾胃病变日久导致三焦郁滞,引起气机不畅,水液输布异常[10],日久郁而化热上泛于口,即见口苦。对于三焦属火的论述,多从相火论之。《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说:“少阳之上,相火主之。”《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从五运六气的角度说明,三焦属少阳相火,是人体阳气之源,主人体的基本温度。金元时期李东垣有“心不主令,相火代之”之说。后世的三焦游行相火一说,与《难经》三焦通行元气之论、命门、相火理论直接有关,相火即生理之元阳,三焦游行相火与三焦通行元气是一为流、一为源的关系,仍属三焦行气之例[11]。结合《伤寒论·辨脉法》中的“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足以说明三焦本质属火,为人体提供必需的阳能,是火之用体。

3.2 苦与三焦

《尚书·洪范》记载:“……火曰炎上……炎上作苦。”《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释义:“‘炎上作苦’是物焦则变苦”[12],指出焦味为苦。又《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用焦苦味的药物降气清火可达助肝的目的,从另一方面说明焦的本味即为“苦”。《伤寒论》:“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太阴病与子午流注亥注三焦、子注胆、丑注肝三个脏腑相关,再综合田合禄的观点,可知临床脾胃病见口苦一症,可由少阳相火(三焦)病变导致,三焦胃阳火旺则为实证口苦,三焦相火不足、阴火上乘则见虚性口苦。

3.3 证治

由于三焦相火与胆和脾胃关系密切,故而三焦实证虚证可参考肝胆虚实口苦证治和脾胃虚实口苦证治。

4 苦-火与胆

4.1 火与胆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和《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提到标本中气理论如“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指少阳本火标阳,故从本化即火化,少阳的中见之气是厥阴风木,木生火而同气,木从火化,无论生理、病理及治疗皆从相火论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脏腑配天地论》:“足少阳胆居于寅,手少阳三焦居于申,寅申握生化之始终,故相火丽焉。”至此“三焦相火”“胆相火”的提法趋于明朗[13]。《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胆与肝连, 司相火,胆汁味苦,即火味也。相火之宣布在三焦, 而寄居则在胆腑”,则明确指出了三焦相火寄居胆腑,肝胆火旺则见口苦。

4.2 苦与胆

胆腑为三焦相火寄居之处,同为火腑,故胆的本味为酸,胆液为苦,临床肝胆实热、胆液泄逸是口苦常见病机之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胆病者,善太息,口苦。”《素问·痿论篇》:“肝气热,则胆泄,口苦。”《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胆火太亢,则口苦呕逆,目眩耳聋……以表里言, 则少阳之气, 内行三焦, 外行腠理”,上述原文论述的少阳胆病,其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之一就是口苦,病机为肝胆实热,火气上炎。再者,少阳经脉走行向上贯穿胸里,过心,向上夹咽喉,沟通心胆,经脉所过,表于所应脏腑,胆腑一旦受邪侵犯,必然导致气郁;而少阳内寄相火,气郁必然导致火郁口苦[14]。《伤寒论》第 189条阳明中风证、第 221 条阳明病证及第 263 条少阳提纲证中分别提出口苦一症,即口苦可见于少阳病、三阳合病、阳明病,阳经病或多或少都有可能出现口苦,但以少阳郁热为主[15]。另外,在《圣济总录·胆门》胆虚中记载:“论曰足少阳经不足者,胆虚也。虚则生寒,寒则其病恐畏,不能独卧,口苦善太息,呕宿汁,心下淡淡,如人将捕之。”其病机为少阳胆气虚寒、阳火不足,致阴火上炎故见口苦。

4.3 证治

少阳火郁以口苦咽干目眩为主者,治以小柴胡汤加减。胆火旺,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厌食,口苦泛恶,小便短赤或黄,大便不调或者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伴有烦躁易怒、坐卧不宁、目眩耳鸣等症状,可参考蒿芩清胆汤、龙胆泻肝汤等制方[16]。寒热错杂、胆热脾寒者,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17];若见肝阴血虚之口苦,伴见右胁不适,平素易急,手颤,手脚易出汗,喜食辛辣、肉,眠差,难以入睡、舌淡、苔白有齿痕、脉细等,可选用一贯煎加减滋养肝血法治疗[18]。若见胆虚生寒之口苦,患者伴见不思饮食、膈腹胀满、呕恶上逆、头目昏眩、舌淡、苔白腻等,可给予温胆汤、吴茱萸汤等治疗[19]。

5 苦-火与肾

5.1 火与肾

火与肾多从心肾关系讨论,从水火既济、精血互用、经络相连等方面阐述二者的关系[20,21]。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君火之位,大热不行,盖为阴精制承其下也。”此处原文指出心火为肾水制约,以维系水火平衡的生理状态。《灵枢·本输》中“少阳属肾”,《灵枢·本脏》“肾合三焦”则说明了肾与少阳相火(三焦)的关系密切,肾中有一息真阳,从中医象思维而言肾中真阳犹如自然界中的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少阳三焦取象“太阳”,二者共同为人体生存提供所需的能量。

5.2 苦与肾

《尔雅注疏卷三·释言第二》:“滷、矜、咸,苦也。”疏注:……苦即大咸……咸味极必苦,故以咸为苦也[22]。咸为肾之味,说明肾病可见口苦。《素问·评热病论篇》云:“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评热病论》中解释为:“真气者,脏真之心气也。心属火而恋水邪,水气上乘,则迫其心气上逆。是以口苦舌干。”说明肾水上犯导致心火上逆可见口苦,此处并非实证口苦,而是虚性口苦。肾阳虚衰,阴寒内盛,虚阳浮于上,阳气相对有余,气有余便是火,则表现出火热症状,阴证似阳。又《景岳全书·口舌》:“凡以思虑劳倦色欲过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饮食无味之证。此其咎不在心脾,则在肝肾,心脾虚则肝胆邪溢为苦”,说明情志因素引起的肝肾心脾虚火导致虚性口苦。

5.3 证治

肾病口苦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寒水上泛之口苦可用附子理中丸调治;若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松动或疼痛、口苦、口干、烦热、失眠、盗汗、多梦、遗精,有时甚至尿道灼痛、腰膝酸软或胫骨痛、足跟痛等,可以滋阴降火的知柏地黄丸治之;若为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之口苦, 当用附子、肉桂等温热药治疗,甚至可以选用四逆汤、附子理中汤[23]等为治。

6 结语

口苦乃火气为病。火以心为本体,三焦(胃)为用体,胆(肝)为寄体。气有余便是火,上克肺金,中伤脾胃,连及肝胆,下灼肾阴。火实为苦,虚火不能收敛,上炎内陷亦可为苦,甚则虚寒阴火上炎为苦。又肺为气之本,气之动即为火[24]。张瑞等通过数据挖掘中医古籍中肺热病证发现,口苦也是发生频次较高的症状[25]。临床口苦一症病因繁杂,五脏六腑之间关系密切,火与寒、热、痰、湿、瘀等病邪又可相互转化,还可由情志致病,病机涉及到各脏腑与气血津液各个层次,又分虚实夹杂,辨别寒热虚实需从关键症状入手,因此临床需细心详审症状,辨证治疗。

猜你喜欢

证治口苦心火
口苦口臭,可能是肝脏不好受
牛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猪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四) 摇头摆尾去心火
口苦咽干,是生病了吗
晨起口苦是怎么回事?
中医古籍 “乳痈”证治探析
嘴里有苦味是咋回事
《理虚元鉴》劳嗽证治刍议
慢性泄泻证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