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丹溪痛风通治思想探赜

2021-03-28肖战说殷海波

江苏中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丹溪南星朱氏

肖战说 殷海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阳有余阴不足论”的滋阴学术思想,创“滋阴派”。其在杂病治疗中颇具见解,明确了痛风的病名,系统论述了病因病机,并创造性地提出运用通治的思想论治痛风。但其痛风通治思想之零金碎玉散在于多部著作中,尚未系统整理,笔者不揣浅陋将朱丹溪痛风通治之思想整理总结如下。

1 明确提出痛风病名

“痛风”一词最早见于陶弘景《名医别录·上品·独活》“主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作为独活的主治症状出现,“痛风”表现为肢体百节疼痛。朱丹溪首次明确了“痛风”病名,并在其多部著作中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痛风,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痛风理论。朱丹溪《金匮钩玄·卷二·痛风》载“四肢百节走痛”,《丹溪心法·卷四·痛风》载“遍身骨节疼痛,昼静夜剧,如虎啮之状……痛有常处,其痛处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朱氏将白虎历节风、肢节痛等病均归属于“痛风”范畴,其症状描述与现代医学中以关节炎为表现的多种风湿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相似[1]。

2 系统论述病因病机

2.1 病因多端,内外因夹杂 朱氏对痛风的病因进行了深入探讨。《金匮钩玄·卷二·痛风》开宗明义谈到四大病因:“风热,风湿,血虚,有痰”,其余各书对于病因进行了补述:《格致余论》载“恶血”“寒湿”,《丹溪心法》录“湿热”“死血”,《丹溪治法心要》言“气实”。值得注意的是,朱氏已在当时观察到了部分痛风与饮酒关系密切,在《丹溪心法》与《丹溪治法心要》中附方均录“饮酒湿疼痛风”,将“酒”列为重要的病因之一。朱氏全面地总结了痛风的病因为风、寒、湿、热、气、痰、瘀、虚、酒毒,涵盖了先天禀赋、外邪侵袭、内伤杂病、饮食偏嗜等。

2.2 病机复杂,易兼夹为患 朱丹溪对痛风复杂的病机进行了归纳整理。《丹溪治法心要·卷四·痛风》云:“大率痛风,因血受热”,论述了血受热灼而作痛的病机。若血脉受寒受湿,通行不利,亦凝滞作痛,《格致余论·痛风论》言:“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抟,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同时还有瘀血或痰浊阻络,经脉不畅,不通作痛,《格致余论·痛风论》有“恶血入经络……留滞隧道”之说,《丹溪手镜·卷之中·痛风》又补充“血虚痰逐经络上下作痛”。朱氏还谈到了多种兼夹病机,如《丹溪治法心要》提到“痰夹死血”“痰带湿热”,《格致余论》之“挟痰与气”。痛风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可以归纳为风、寒、湿等外邪侵袭,血热、湿热、痰浊、酒毒内蕴,患者素体有虚为邪所乘,致使经络血脉受阻,不通而痛,而成痛风。

3 执简驭繁,通治为主

朱氏对痛风的治法较为灵活。针对单一病机时,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治法。如寒湿侵袭者,用辛散温通之剂“流散寒湿,开发腠理”,使得“其血得行,与气相和,其病自安”。针对风、湿、痰、血虚四种病因之不同,也提出了不同的治法:“因于风者,小续命汤”祛散风邪;“因于湿者,苍术、白术之类”燥湿健脾;“因于痰者,用二陈汤”化痰;“因于血虚者,用芎归之类”补血养血,因久虚多瘀故“佐以红花、桃仁”以化瘀。

但痛风的病因病机复杂,就病因而言,便有风、寒、湿、热、气、痰、瘀、虚、酒毒等,相较于单一病机,临床中各种兼夹合邪者更为多见。朱氏所论的痛风病临床症状以疼痛为主,有一定的相似性,具有一方通治的可能,治疗时如果能够兼顾病因便能够执简驭繁,故提出通治的治法思想。朱氏的多部著作虽未明确提出“通治”一词,但其治法用方已形成了完备的通治学术思想,可将朱氏治疗痛风的治法归纳为祛风散寒、利湿清热、行气化痰、活血补虚为主的通治大法。

4 痛风通治方

4.1 方名沿革 朱氏提出治疗痛风的“大法之方”——痛风通治方,由苍术、川芎、白芷、南星、当归、酒黄芩六味药组成。苍术燥湿,川芎化瘀行气,白芷祛风散寒,南星化痰,当归养血,黄芩一者清热、二者防诸药辛燥伤阴。本方虽无方名,但基本体现了朱氏用六药通治痛风的思想,是治疗本病的核心处方。随后朱丹溪拟定了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此方是由痛风通治方演变而来,是朱氏痛风通治思想的具体运用。《金匮钩玄》方名“上中下痛风方”,为丸剂,《丹溪治法心要》名“治上中下痛风方”,《丹溪心法》未出方名,仅言“治上中下疼痛”。药味数量及剂量均相同。

后世有医家对此方倍加推崇,将其方改名为“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增加“通用”两字以突出此方具有通治痛风之能。《中医方剂大辞典》[2]载本方“通用”之名最早出现于《医林纂要》之“通用痛风丸”。但据笔者考证,清·汪绂《医林纂要》成书于清朝,但早在明·吴昆《医方考》已名“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并将此方列为痛风门首方,“此治痛风之套剂也”。吴昆根据其能治上中下三部位,有通治之能,将此方易名为“丹溪主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率先运用了“通用”一词[3]。清·吴仪洛《成方切用·卷六上·祛风门》述:“有寒,有湿,有热,有痰,有血之不同,此方能通治之。”至清·汪昂《汤头歌诀》载名为“上中下通用痛风方”,这部书的普及让本方名得以广为流传。

4.2 组方特点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由姜制南星、泔浸苍术、酒炒黄柏、川芎、白芷、炒神曲、桃仁、酒拌威灵仙、羌活、防己、桂枝、酒洗红花、龙胆草共13味药组成。全面涵盖了针对风、寒、湿、热、气、痰、瘀、虚多种病因的治疗。羌活、白芷祛风散寒;黄柏、龙胆草利湿清热;川芎行气化瘀;制南星化痰;苍术燥湿;桃仁、红花祛瘀养血;威灵仙通络止痛;防己利湿;神曲消食并去陈腐之气。借用酒性辛散温通使药直达病所。《医方考》载:“羌活、白芷、威灵、桂枝亲上药也,防己、桃仁、龙胆、黄柏亲下药也,二者并用,则上行者亦可以引之而下,下行者亦可以引之而上。”《成方切用·卷六上·祛风门》论本方“疏风而兼祛寒以宣于上,泻热利湿以泄于下,活血燥痰消滞以调其中,所以能兼治而通用也”。

4.3 加减变化 明·汪机《医学原理》称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为“丹溪治痛风活套”。笔者认为“活套”两字传神地表达了本方“通治”与“变通”的特点。“套”是指本方抓住痛风的主要病机而能通治,“活”指面对患者不同临床表现而需灵活加减。朱氏将“大法之方”通过加减变化而形成通治之方,对药物加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根据病位不同、虚实有异、外感内伤有别而配伍不同的药物。正因为加减之灵活,故有通用之名。

4.3.1 根据病位不同加减 病位在上者,朱氏认为多属风,因此加羌活、威灵仙、桂枝、桔梗等。羌活解表散寒湿、止痛利关节;威灵仙祛风湿、止痹痛;桂枝温通经脉、活血祛瘀,同时强调用“薄桂治痛风,无味而薄者,独此能横行手臂,领南星、苍术等治之”。三味药均有走上走表、祛风止痛之功,因此合用祛在上之风。桔梗为上行之舟楫,能携药上行至痛处。

病位在下者,朱氏认为多属湿,因此加牛膝、防己、木通、黄柏等。防己利湿消肿且止痛;木通清热利湿、通利血脉;黄柏清下焦湿热;牛膝活血祛瘀止痛,引诸药下行至病所。诸药合用,祛下部之湿。

4.3.2 根据虚证不同加减 若血虚不能荣养经脉而痛者,“多用川芎、当归,佐以桃仁、红花、薄桂、威灵仙”。川芎伍当归名为佛手散,有佛手之神妙也,清·吴谦《医宗金鉴》言“当归,川芎为血分之主药,性温而味甘辛,以温能和血,甘能补血,辛能散血”;再佐用桃仁、红花活血,威灵仙祛风止痛;薄桂为皮薄之肉桂,因其“味淡者,独此能横行手臂”,能够“领南星、苍术等药至痛处”。若气虚,“加参、术、败龟板”,其中人参、白术能健脾益气,朱氏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思想,气虚者阳亦虚,阳损及阴,阴必有不足,故用龟甲滋阴以助阳。

4.3.3 根据外邪不同加减 朱氏对于外邪侵袭,在《丹溪治法心要》中强调了“风湿”与“风热”二者。风湿侵袭者,在加用苍术、白术的基础上,“佐以竹沥、姜汁行气药”。苍术燥湿以散寒,白术健脾以祛湿,竹沥滑痰利窍,姜汁解表和胃,四者同用能祛除风湿。若风热侵袭,原书载“羌活、防风之类,佐以行气药”。羌活、防风辛温发散,虽能祛风,但性偏温,因此笔者认为“行气者”应是疏散风热之品,如菊花、桑叶、薄荷之属。

4.3.4 重视治痰大法 朱氏重视痰病,论痰治痰是朱氏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痛风病痰阻较重者,《丹溪治法心要》强调用二陈汤加制南星加减。二陈汤为治湿痰之主方,方中法半夏燥湿化痰、陈皮行气祛痰、茯苓健脾利湿杜绝生痰之源,再加制南星以祛顽痰。

4.3.5 重视酒毒痛风的治疗 朱氏将酒毒所致的痛风单列,命名为饮酒湿疼痛风,是因饮酒过度,酒湿内蕴而致病,《格致余论·醇酒宜冷饮论》载“醇酒之性,大热大毒”。因此治以清热利湿为主,取痛风方中的黄柏、威灵仙、苍术、羌活四味。羌活、威灵仙散寒除湿通络;苍术、黄柏清利下焦湿热。同时配伍甘草、陈皮、白芍:陈皮理气化湿;白芍既能防辛燥伤阴又能利小便除湿;甘草解毒、调和诸药。全方散寒解表于上,清利湿热于下,行气化湿于中,共奏止痛祛湿解酒毒之功。

5 结语

朱氏首次明确了痛风病名,囊括了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认为痛风发病机制外为邪气侵袭,内受血热、湿热、痰浊、酒毒、体虚之扰,经络血脉受阻,不通则痛。虽痛风病因病机复杂,但因症状表现有相似性,具有通治的可能,于是朱氏提出以祛风散寒、利湿清热、行气化痰、活血补虚为主的通治法,以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作为通治方,并根据病位不同、虚实有异、外感内伤有别灵活配伍以提高疗效。朱氏痛风通治思想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以更好提高地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丹溪南星朱氏
基于“丹溪学派”学术传承的中医住院医师规培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水韵南星渎
王祥卧冰
宝应图书馆馆藏稿本《朱氏诗文世珍》考论
八三感怀
浅谈丹溪学派传承悠久之因*
小狐狸卖烦恼
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寒湿瘀阻证336例随机对照研究
丹溪学派形成及其影响*
巧用圆的一个几何性质,速解一类立体几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