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保护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究

2021-03-26张强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3期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环境保护

张强

摘要:当前我国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土地荒漠化问题以及土地盐碱化问题等土地环境问题,所以未来应当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在坚持生态环境建设指导思想、遵循生态环境建设基本原则、坚定生态环境建设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尽快实现环境改善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

关键词: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对中国的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紧紧围绕突出矛盾和问题,面对中国的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科学技术为先导来治理的关键领域的发展为突破口,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当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促进协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中国的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一步一步做,优先重点领域和项目对国家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争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坚持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根据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工程措施、生物和农艺措施相结合。科学配置的各种措施,发挥综合效益;坚持环境保护与依法治理,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建设进程,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法律、规则的工程设计、施工和科学管理;坚持预防为主,控制和保护,同时建设和管理,坚持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结合扶贫和区域经济发展;坚持依靠群众,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对中国的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用50年左右的时间,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对现有天然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水土流失、荒漠化、生态农业建设、提高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综合治理力度,完成一批对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作用,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到21世纪中期,国家水土基本修复保护区,建立完善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

1环境“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是显而易见的,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以政府为主导、企业责任和社会教育监督三位一体的环境保护管理模式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

1.1加强政府主导作用

1.1.1完善环境保护法规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以工业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保护为重点。虽然我国颁布了一些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但可操作性不强。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在一些领域,环境法律仍然空白。因此,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政策,加强环境保护执法监督,保护环境免受污染。有必要修改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增加环境保护的内容,包括制定专门的环境保护法。

1.1.2加大环保投资力度

环境保护资金投入是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政府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各级政府要把环境保护的财政预算资金中安排一定的比例,利用社会资本,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为中国的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投入资金。200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实施“促进治理奖”,加快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的实施方案,“促进奖”的政策作出了全面部署。据统计,在“国家实行以奖促近几年治理”的政策,中央政府共发行40亿元,由当地政府投资80亿元,支持6600多个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的工作,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1.1.3发挥政府部门行政作用

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建立环境保护的投入机制、监督机制和指导制度。政府应启动一个土壤污染和农业污染源全面普查,通过源头控制,加强项目审批、监督和监管,加强环保设施,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并积极防治工业污染的生态转移。在新的生态建设总体规划,把握和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的支持,积极引导人民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同时,环保部门要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指导,农业部门也要支持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中,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职能和职能,履行决策、监督、协调、服务等各项职责。

1.2落实企业责任

1.2.1提高自身环保能力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不能以营利为唯一目的,而是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自觉保护环境,以环境保护为天职。企业应建立环境保护的观念,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管理,优化发展布局,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加大技术创新,不断采用新技术,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新技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环境的污染。同时,加强对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严格科学地管理生产现场,尽可能从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控制污染。

1.2.2资金与技术支持

企业上缴的税收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地方政府着眼于城市或其他经济用途的建设投资的收入,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明显不足,因此增加政府投资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此外,政府应支持企业筹集资金,直接投资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改造,对于此类企业,政府应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公司也可以提供新的环境保护技术,如化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如塑料薄膜,促进综合利用畜禽粪便处理技术,提供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的经验,开辟一条新途径,秸秆综合利用,以保护环境,从企业效益,也可以获得良好的生产环境。

1.3强化社会监督机制

1.3.1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发挥宣传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和号召力,使公众认识到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与每一个企业的责任。只有树立了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思想,才能实现生态的可持续發展。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各种新闻资源,有效地引导舆论。开展各种活动,环保宣传活动,在中小学课堂课程设置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生态节庆活动,普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提高环保法规和意识,调动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

1.3.2发挥社会参与监督作用

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是建立新的环境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是由政府决定的。环境保护的过程是由政府领导的,环境保护的结果是群众共享的。公众在环境保护中不可缺少的力量,他们与环境直接接触,他们是环境问题的受害者,也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他们的本地知根知底的环境状况,更有利于环境治理。因此,应实现环境保护参与的多元化,建立公众和生态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结果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准确性,降低政府决策的偏差率。

2结束语

总之,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众所周知,地球上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若想长远发展,就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土地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同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也脱不开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当前,我国应当要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调动各方面力量,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尽快实现环境改善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本文探究环境保护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调动社会力量的各个方面,坚持中国的国情,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出,分步实施,优先主持重点领域和项目对国家有更广泛的影响,力争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如果人们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想显著提高,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注意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只有在发展,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的经济。

参考文献:

[1]张婉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智库时代,2019,26:263+275.

[2]李虹晔.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国土资源,2018,08:42-43.

[3]田立,公天齐.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0:19-20.

猜你喜欢

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问题
大庆市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试述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内核
浅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浅谈村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