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阅读为载体,以积累为纽带,以运用为目的

2021-03-19沈益红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9期
关键词:课型语言文字读书

沈益红

摘 要:教学实践中,笔者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朗读课文不够流利,多字少字;口语表达能力不强,往往词不达意;遣词造句,错字漏字,写作更是词汇匮乏,缺乏一定的条例。这一切足够说明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素养低。“运用”乃语文学习之根本,它瞄准的是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因此,笔者开展了以阅读为载体,以积累为纽带,以运用为目的小学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活动。

关键词:阅读 积累 语言文字 运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9.005

一、背景材料及研究意义

我校属于农村小学,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朗读课文不够流利,多字少字;口语表达能力不强,往往词不达意;遣词造句,错字漏字,更不用说写作文,语句不通顺,词汇匮乏,缺乏想象力,乃至好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是空洞无比,缺少新意与美感。这一切足够说明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因素:一是学生语言积累不够;二是家长素养较低;三是教师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逐渐淡化,偏向于语文的“人文性”。种种因素导致我校目前的语文水平低下,从近年来的抽测情况不难看出,我们学校一直处于中下水平。那么到底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語言文字运用能力呢?新《课标》指出:“语文应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多读书,多积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读书,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二、实施策略

在确定了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后,我们发放了一份家庭阅读情况表,包括学生调查表和家长调查表两份,了解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及农村家庭环境阅读对学生阅读心理、阅读习惯的影响。

从调查结果得出,在学生方面,学生喜欢看电视的同学占60%以上,每天看课外书超过一小时的不超过10%,喜欢看漫画卡通类的占50%,诗歌类基本为0;看书没有一定的阅读方法的占80%。家长方面,经常跟孩子读同一本书的占8%,给孩子准备独立书架的占了10%,经常带孩子买书占6%,虽然家长都知道阅读对孩子的好处,但是真正能行动起来陪孩子阅读,督促孩子阅读的家长不超过15%。由此可见,我校学生家庭读书氛围薄弱,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浓厚,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策略:

(一)以阅读为载体,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阅读教学的定位,是树立大阅读观念,不仅重视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更应重视课外阅读生活的构建,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开展阅读,从阅读中获取信息,得到快乐。

1.创设环境,拓展资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得越多,积累得越多,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越容易养成。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笔者采取多渠道给予班级学生多类题材的阅读资源。

(1)拓展学校资源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量,教研组要求每个班中设立了图书角,规定每个人必须带两本课外书来,并设立图书管理员及建立完善的图书借阅制度,方便学生借阅。同时,我校还采取了流动图书馆的形式,以流动书箱的形式开放馆内藏书,让学生能够有更广泛的阅读书籍。虽然班级读书角+流动图书馆给予学生更丰富的阅读资源,但学生们的阅读目的不明确,仍缺乏阅读的时间,阅读方法的指导。为此,我校于每学年的3—6月开展阅读节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以班级读书会为平台,开展阅读课教学,由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指导及学生自主阅读,同时还要集体参加校级组织的相关知识竞赛、书签制作比赛、读后感撰写评比等。这么丰富的活动,不仅增加读书的乐趣,还巩固了知识。

(2)融入生活资源

阅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实现质变。语文课的阅读仅仅只是众多阅读层面的一种,只是为学习而阅读的。需要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就要让学生大范围阅读。在实践中,笔者大胆地将各种语文生活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包括学校层面:每周晨会的主题教育包含学校、国家大事;校报、校刊。年级层面:年级组墙报。班级层面:每周班队课进行相关的主题教育,丰富相关信息的了解;以活动形式开展班队角布置,美丽班级信息栏公示等。另外,有些孩子的家长会订阅报纸,于是鼓动他们把看过的报纸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看,还可以把有关内容剪下来,做成剪报。

2.多元阅读,有精有略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为:初读课文——识字解词——整体感知——品读感悟——提炼中心。虽说这种阅读方法对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但却远远不够。平时在教学中,教师过多重视字词解释和内容分析,缺乏阅读策略的教学。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通过有效整合,形成阅读序列;通过三种课型,实现高效阅读。三种课型是:精读课文——一篇带多篇;略读课文——多篇并举;大阅读课——自主阅读

第一种:精读课文——一篇带多篇。

这种课型作为一个单元教学的开始,首先要以精读课文为例,落实单元训练重点,指导学法;其次,从《语文同步阅读》单元配套读物中精选与课文相匹配的二至三篇或三至四篇文章,让学生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独立阅读,自主感悟;最后,再同桌或前后桌或全班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第二种:略读课文——多篇并举。

这种课型作为一个单元教学的中间环节,应以检查课前学生对单元教材中略读课文的自读情况(重点按自读要求检查)开始,过渡到对单元配套读物中的推荐文章的阅读。在教学时间上没有个别侧重,但对略读课文的检查交流不超过10—15分钟,推荐的文章可以是三至四篇,也可以是五至六篇。对于推荐文章的阅读,一般以两段安排为宜。第一段,先推荐一至二篇与略读课文在内容或要求上相匹配的文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然后在班内交流;第二段,再推荐三至四篇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互相交流讨论。

第三种:大阅读——自主阅读

如果阅读的推荐篇目较多,又要确保效果和质量,那么在单元学习之后可以增加大阅读课这一种课型。这种课以自主阅读为主。在这种课堂上,可由教师推荐阅读,也可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但都要认真写好读书笔记。这笔记可以是摘抄型的,也可以是感想感悟。至于单元配套读物中的其余文章,可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二)以积累为纽带,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解读新《课标》,对语文积累的基本理念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文素材的积累,二是语言运用规律的积累,三是语言典型的积累。通过这三方面的积累,既能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又为语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1.阅读教学的积累途径

积累实际上是语言学习中最基本的内容,可以说是学生语文学习上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关系到学习的积累。而语言学习的积累在表面上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行为,因此学生一般不愿意花足够的时间在语言积累上。因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活动的积累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主要是分为背诵、听记、复述等三种途径,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阅读教学的积累提升——阅读单

阅读单是很有用的。设计得好的阅读单,就像思维导图一样,把整个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被可视化的“阅读、思考的过程”更有利于理解、记忆以及遷移。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积累了知识,更积累了方法,真正达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效果。

根据《临死前的严监生》的故事情节网络图,既能让学生对故事情节一目了然,又便于学生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还渗透了“整合资讯”这一阅读策略。

3.阅读教学的积累延伸——读书汇报

在单元教学基本结束之后可以进行读书汇报。由于学生已有了教师指导阅读和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以及推荐阅读的经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根据一个单元的学习,整理一份读书汇报讲稿(或一次读书笔记),并通过读书汇报课,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生一定胸有成竹,兴趣盎然,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本次研究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不过只要我们秉持踏实的干劲,创新的精神,使学生能真正有所得,有所悟,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方面得到提升,那么再苦也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季晓红《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苏州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猜你喜欢

课型语言文字读书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