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合唱成为音乐课堂的和谐之声

2021-03-16师曼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合唱音乐课堂创设情境

师曼

[摘 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启动合唱教学法,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体验,教师展开创新教学设计,创设聆听情境、投放适合的曲目、传授操作技巧、丰富演绎活动,能使学生在多种学习体验中建立起学科认知基础。学生对合唱学法极为熟悉,教学时,教师需要在呈现形式和组织手段上进行创新探索,以成功激活学生的合唱学习热情。

[关键词]音乐课堂;合唱;创设情境;投放曲目;传授技巧;丰富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6-0019-02

合唱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学法应用。为激发学生参与合唱学习的兴趣,教师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多种合唱实践中建立起音乐认知基础。合唱呈现形式众多,如何切准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教学,需要教师做出深入思考。

一、创设聆听情境,培养合唱兴趣

聆听是音乐学习中最为常见的感官体验,在合唱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合唱操作,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些聆听机会,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但一些专业性的合唱,对技术要求太高,学生很难进入聆听环节,其助学作用就难以呈现出来。对此,教师要做好筛选和优化处理,为学生准备适合的合唱素材,促使学生顺利进入聆听环节,并在倾心聆听的过程中建立起合唱认知。

如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我们的田野》是一首优美的儿童歌曲,传递的是对美丽大自然的向往。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曲谱,准确把握节奏,然后再学习歌词,对优美、抒情的歌曲情绪进行重点感知。在合唱设计时,教师征询学生意见:这首歌曲适合合唱、领唱、分组接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合唱形式,对歌曲进行个性化展示。学生领受任务后,都能够积极参与设计互动,多种展示方案不断涌现。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推动合唱训练顺利进行。课堂展示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创意表现给予评价,成功激活了学生的合唱思维。

教师推出合唱学习展示任务,要求学生参与合唱形式的设计和组织,其启迪作用十分突出,学习活动顺利启动。合唱是一种合作行为,需要全体参与者的共同努力,让学生参与到合唱任务的设计当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还能够建立和谐的音乐课堂,形成丰富的教学动力,这对全面塑造学生的学科能力有很大帮助。

二、选择适合曲目,建立音准概念

小学生音乐基础还比较薄弱,教师对此需要有全面把握,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音乐感知特点选择不同的合唱曲目,让学生自然接受合唱作品的丰富信息,从而顺利建立起音准概念。如果有必要,教师不妨通过多种信息渠道搜集合唱曲目,特别要观照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他们最为熟悉的合唱歌曲,快速将学生带入合唱体验之中。

如《西风的话》这首歌曲很有个性,可以独立演唱,还可以自由哼唱,如果将其设计为合唱形式,让学生在合唱之中加入哼唱、独唱等,可以获得不错的操作效果。课堂教学启动后,教师先为学生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聆听歌曲,并对其中的哼唱内容进行关注。然后,教师设计思考问题,发动学生展开集体思考和讨论,说说歌曲对秋天的描绘,明确歌曲的基本特点。在合唱组织时,教师给学生分配合唱任务和角色,将独唱、合唱、哼唱、口哨等融为一体,特别对音准做出强调。学生接受合唱任务后,都能够积极配合,合唱训练逐渐进入佳境。

教师为学生选定合唱曲目,对其呈现形式进行创新设计和探索,帮助学生建立起多种合唱体验,这对学生来说是难得的历练。合唱是集体训练项目,将合唱形式进行创新改进,使其形成更多亮点,对学生就是一种感官的冲击,其训练效果会更高。合唱不仅要讲究配合,还对音高有更多要求,教师以此展开教学设计和指导,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启迪。

三、传授操作技巧,提高音乐审美

合唱是一种集体性学习行为,小学生掌握的合唱技巧和方法还比较有限,教师要对学情有一定把握,针对性地做出学法传授,以获得更好的助学效果。同步的音准和节奏训练,这是最为基础的合唱训练,教师要选定技巧传授角度,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合唱操作水平。合唱是集体操作项目,需要团队的通力协作,教师在互动方面做出一些方法指导,也能够产生一定的学习促进。

在学唱《绿叶》这首歌曲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图片信息,带领学生进入大自然之中,去认识小树林,感知绿叶的存在;然后让学生聆听歌曲《绿叶》,对歌曲中的“牌坊”“茅舍”“溢”等词语进行解读;最后是分声部教唱歌曲,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每一个声部。在合唱训练环节,教师对歌曲的音准、速度、节奏等技巧进行对应的传授,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合唱训练。因为教师指导比較到位,学生合唱操作顺利进行。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又为学生设计了分组展示活动,学习小组集体合唱展示,课堂学习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从歌词解读开始,对学生进行分声部训练,传授一些具体的演唱技法,组织学生展开分组展示活动,都为合唱训练提供了更多动力支持。学生虽然对合唱形式很熟悉,但由于多种制约因素的存在,其合唱水平并不高,教师针对性地传授技巧和方法,能够获得丰富的助学效果。

四、丰富演绎活动,构建和谐课堂

合唱带有表演属性,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合唱表演活动之中,对学生形成的学习冲击会更为剧烈。分组合唱、分步合唱、分组对唱等形式都能与合唱形成融合,教师以表演或竞赛形式进行相关调度和组织,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从而促进学生音乐审美修养的提升,这对成功构建和谐课堂也有一定的帮助。如果有可能,教师还可以吸收部分学生参与到合唱的设计当中,以调动学生的音乐思维,使学生建立起丰富的音乐认知。

《热爱地球妈妈》是一首少儿合唱歌曲,具有一定的叙事性,4/4拍,C大调,整首歌曲由两个乐段构成。合唱这首歌曲时,需要注意气息的运用,声音要连贯,要突出环保主题。为成功调动学生参与合唱的主动性,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演绎比赛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现场进行合唱演出,多种合唱形式综合运用,辅以动作表情展示。我们要组织现场评委赋分评价,排出小组的成绩和名次。学生听说有合唱表演,还带有竞赛性质,都表现出更高的参与热情。教师深入到课堂之中,对学生的具体表现给出更多的技术指导。合唱演绎活动正式启动,教师主持合唱过程,对学生进行具体调度,确保了合唱演绎活动的顺利推进。学生在合唱中都表现得特别用心,达到了理想的学习效果。

合唱加演绎,这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带来的感官冲击也更为剧烈,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展开具体布设,给出更多的技术辅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法指导,确保了合唱训练活动的顺利启动,也自然形成了丰富的教学促动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计合唱学习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体验。合唱需要多声部配合,对学生协调能力、合作精神等都是一种历练,教师要在合唱呈现形式、合唱技巧应用、合唱效果评价等方面给出对应的设计和组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激励,帮助学生自然建立起学科认知基础。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合唱音乐课堂创设情境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