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互联网传播规律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

2021-03-16乔艳霞

新媒体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舆论引导媒体融合互联网

乔艳霞

摘 要 互联网时代,网络已浸入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身处于时代发展的浪潮中,要获得信息自然离不开互联网,离不开新闻媒介。在移动社交平台高度发展、各类新媒体蓬勃生长、各种信息密集传播的今天,传统媒体转型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传统广播新闻行业要寻求突破,就必须要把握互联网传播规律,依靠新媒体技术的力量,除弊立新,借助新媒体手段实现“华丽蝶变”。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郑州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事业部率先改革,主动转型,积极探索实践,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占据舆论引导的制高点,进一步提升了舆情引导处置工作水平,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增强了郑州广播电视台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关键词 互联网;媒体融合;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23-0072-03

《2019年中国网民新闻阅读习惯变化的量化研究》报告是一项基于3万人的问卷调查。报告称,77.25%的人从微信群获取新闻信息,39.02%的人从抖音获取新闻信息,24.61%的人从今日头条获取新闻信息,24.03%的人从微博获取新闻信息。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表明,网民阅读新闻、接受信息主要通过移动端的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广播等传统媒体要想提高宣传覆盖率,寻求进一步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和互联网进行“亲密接触”,具备互联网的思维,借助互联网手段,和新媒体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郑州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事业部联手中共郑州市委党史研究室、郑州市档案馆、郑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推出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揭秘红色郑州》,充分运用形式各异的新媒体手段,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上出新出彩,发出主流媒体的声音。

该组系列报道按照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时间顺序,深入发掘做出突出贡献的郑州籍共产党员先进事迹、郑州的历史事件、郑州红色地标、重要党史文物等。记者通过采访亲历者及家属、党史研究人员、博物馆讲解员等,采用融媒体推送、音频聚合平台发布等方式,讲述那段激情燃烧的血与火的岁月,讲述革命先辈奋不顾身的感人事迹。

《揭秘红色郑州》注重新媒体因素的呈现,记者精心制作集文字、图片、视频于一体的融媒体产品,通过郑州人民广播电台、郑州新闻广播、会面客户端等多个新媒体平台推出。此外,在传统广播加大播发频次的同时,进行音频产品在互联网上的二次传播。所有音频产品除在微信公号推出外,还在蜻蜓FM、喜马拉雅、阿基米德等音频聚合平台设立专区播发。

郑州、开封、洛阳(郑汴洛),黄河岸边三座古都,距离三百里,从夏至宋占据国家政治经济中心三千年,绘就了光辉灿烂的黄河画卷,如三颗明珠在历史长河熠熠生辉。郑州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事业部携手开封台、洛阳台推出年度文化力作——系列报道《三座城 三百里 三千年》,稿件注重展现郑汴洛的历史文化景观,挖掘岁月深处的文化积淀,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媒体力量。该组稿件每篇报道均同步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新媒体稿件,并在郑汴洛三家广播媒体的微信公号、新闻客户端进行二次传播。报道深挖三地黄河文化、古都文化、特色文化,主题重大鲜明,可听性强。稿件也是主流媒体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当好践行者的实际行动。

围绕重大主题选题,郑州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事业部均将融媒体传播放在首位,不再止步于过去的传统录音报道,进一步扩大了稿件的覆盖范围,提高了稿件的传播力、影响力。

丰富多彩短视频的创作也是郑州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事业部在拥抱互联网过程中的一大亮点。值得注意的是,抖音所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在用户获取新闻信息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增加,是除微信群外最多用户选择的渠道。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用户对音视频内容的接收大幅增加,而对文字内容的接收则会相应减少。顺势而变,我们着重短视频的制作、传播,转变编辑、记者的工作思维,用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发挥主流媒体的功能,做好舆论引导。

“视频不是广播的优势,但是,全民视频化的今天,广播人自己在思想上不要束缚自己,要知道,受众永远需要新鲜的东西。”[ 1 ]作为广播新闻事业部在新媒体领域的一次全新尝试,在新冠肺炎疫情综合防控期间,我们于2020年3月策划推出了《方总来了》系列短视频,一线记者、编辑化身演员,打造自有的新媒体品牌,逐步将其运营成一部由一线记者出演、拍摄、剪辑的新闻情景剧,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在微信公号、会面App、头条新闻、央视频等平台上进行多媒体分发。这种通过情景剧说新闻的形式在郑州市属媒体中属首例。

目前方总系列已经推出81期视频,每期时长90秒左右,涵盖了疫情防控、拜祖大典、脱贫攻坚、电影节、网安周等郑州市中心工作和热点话题,通过方总(记者方正)、张秘书(记者张云帆)、方姐(编辑李佳泽)等风趣的演绎和多种拍摄手段生动展现郑州经济社会的变化、郑州的网红打卡地标、郑州落地的大型活动、郑州的烟火人生、郑州人的喜怒哀乐。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激情的演绎+接地气的表述+搞笑的梗+有趣的特效音乐,以及更加抓人眼球的标题和封面图,这是《方总来了》系列短视频在新媒体领域的“通行密码”。其中第54期《丁真在郑州被“复制”了!》从选题、内容、拍摄手法等方面都较为符合互联网受众喜好,既蹭了热点又宣传了郑州,传播效果创系列短视频新高。第63期《一个侧摔要练上百遍!“唐朝小胖妞”出圈的背后》第一时间抓住春节热点,独家采访到郑州歌舞剧院《唐宫夜宴》表演团队,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展现了演员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酸甜苦辣,对树立河南文化自信、讲好郑州故事方面起到了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方总系列在今日头条、央视频、会面客户端等多个平台播出,播放量累计超过110万,宣传效果逐步提升,短视频均被学习强国平台选用,传播效果良好。

气象播报与人们生活出行息息相关。2020年6月起,郑州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事业部联合郑州市气象局推出《气象课堂》融媒体系列报道,记者邀请郑州市气象台的专业预报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气象解读,气象预报员化身“知心姐姐”“网络达人”,将枯燥的气象数据转化为生动的科普知识,不仅对近期天气走势、恶劣天气进行预报解读、原因分析,而且从气象的专业角度讲解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普及传统文化,具有较好的科普传播效果。《气象课堂》生动有趣,有着满满的“干货”。该组系列融媒体稿件分别在郑说广播、郑州市气象局微博微信发布,稿件还被中国气象局选用,学习强国上每期浏览量稳定在1万左右,截至目前已制作发布将近50期。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达,“换一种视角看新闻”成为一种新的报道方向。广播新闻事业部积极采购航拍机,对年轻的“90后”记者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航拍机的拍摄使用方法。如今,使用航拍的方式来报道郑州、展现郑州成为广播新闻事业部的“新常态”。《【航拍】你有多久 没有走近我们的母亲河了?》《【航拍】“烟火气”回来了!这才是郑州的夜……》《【航拍】从云视角看思念已久的校园》《航拍∣摇下车窗 “春”等你来》《【航拍】在路上,这样的场景太难得!》《【航拍】“郑”苏醒!心已飞上蓝天》《航拍|夜晚的郑州,且静且美!》等系列短视频广受好评。

绩效考核是“指挥棒”,也是“风向标”。过去,广播新闻事业部的考核以传统的录音稿件和文字稿件为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广播新闻事业部积极行动,提前谋划,寻求转型发展,从2015年开始就积极转战新媒体平台,记者日常发稿坚持移动优先,将“两微一端”作为记者发稿第一落点,在部门全员打造全媒体编辑记者,所有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新媒体采编、推送等各项技能。绩效考核完全由新媒体平台发稿决定,将发稿数量、质量、点击量纳入考核范畴,打破“大锅饭”,实行多劳多得。

6年来,广播新闻事业部不断提升采编人员的新媒体技能,从传统广播采编播到如今熟练掌握摄影、录制视频、航拍、制作抖音、推送微博微信、制作会面客户端等新媒体产品,通过绩效分配指挥棒,引导主力军挺进主战场,将工作重心不断向新媒体平台倾斜。

目前广播新闻事业部所有稿件第一落点为会面新闻客户端,另外还有郑说广播微信、微博、头条号、抖音号等多个新媒体发稿平台。每天新媒体平台发稿量超过百篇,也出现过多篇点击量超千万的短视频爆款。如:“郑州红十字志愿者偶遇幼儿窒息,紧急施救”的短视频浏览量破8 000万人次;五一假期发布的抖音作品“连霍高速郑州段应急车道被频繁占用”当天阅读量即突破千万,点赞量达9.1万。

随着城市的发展,百姓工作生活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在融媒体时代,“技术赋权”使得公众参与舆论传播成为日常,加之公民文化素质提升、话语能力增强,对舆论传播的参与度明显提高,网络舆情变得更加复杂。

近年来,网民关注的重点集中于民生、反腐、网红、泛娱乐化新闻等。尤其在政府管理方面,个别部门的工作不够公开透明,缺乏人性化管理,存在管理措施与百姓需求有差距等问题。这样的民生关注点,如果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回应解决,很容易错失引导机会,把小事变成了大事,影响政府形象。

“媒体引导舆论并不是单纯传递政府声音,还需要通过理性的分析与反思进一步影响公众的思维和情感。”[ 2 ]郑州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事业部历来重视舆情的收集处置,针对听众反映的民生热线,第一时间进行调查核实,和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对接采访,纾解问题,及时发现舆情风险点,把握核心问题所在,及时处置,精准有效地化解可能出现的舆情隐患,赢得民心。在这一方面,新闻媒体很好地承担了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职能。

但说到底,这属于应对舆情的“末端处置”,事情发生了,我们来追根溯源解决问题。但之所以酿成舆情,往往与一些实际工作部门的管理瑕疵,甚至个别公职人员的不当言行有关,要从源头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相关政府部门也要及时发现舆情异常,与舆论良性互动。这是一种有效的做法。政媒有效结合,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此外,新闻媒体不能成为网络自媒体舆论的尾巴,而应成为社会舆论的压舱石,做出理性解读,引导舆论。面对网上的一些不当传言、错误谣言,广播新闻事业部及时做出辟谣回应,摆出真相,有力回击谣言,以正视听。《方总来了》第78期《加油站员工确诊?这个多次传谣的人被打了……》就对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多个谣言进行辟谣,凸显了党媒的公信力、影响力。这也是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体现之一。

“互联网即将迎来‘智网时代’,打好媒体深度融合攻坚战,既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也是新闻战线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 1 ]置身于互联网的浪潮中,传统广播新闻行业要打破发展瓶颈,就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打造高素质全媒体人才,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平台,使自身的信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覆盖更多的人,用正能量占据网络空间,使党媒的影响力、传播力进一步扩大,彰显主流媒体在现代社会中的“新闻力量”。

一要牢记“党媒姓党”,坚持守正创新,牢牢把握新闻舆论主导权,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筑牢全媒体宣传舆论阵地。

二要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和平台思维,跳出传统广播局限,继续坚持移动优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扩大互联网影响力方面多出精品力作,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让主流声音在网络空间放大,形成强大宣传声势和多维立体传播格局。

三要强化舆论阵地建设,对网上不实报道、蓄意炒作、刻意渲染及时以多渠道实时事实报道,增强正面引导,及时消除谣言,稳定民众情绪。突发事件发生后,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优势,立体化、多渠道展开舆论疏导,形成合力,迅速、有效地化解舆情危机。政府部门要继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与民众和网民有效沟通,政媒有效结合,从源头杜绝舆情的发生发酵。

四要打造“專精尖”融媒体人才,配备专业的全媒体设备,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优化绩效分配方案,打破论资排辈,给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

五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强策划水准,集中力量办大事,在重大新闻事件、重大策划中,协同作战,形成合力。积极推出精品力作,吸引网民参与到我们的新闻产品生产中来,加强互动,提高网民的参与感。

六要紧跟新媒体潮流,继续强化适合网络传播的短视频等融媒体产品的策划、生产和推广,结合两会、拜祖、冬奥会等重大新闻事件创新思路,提升新闻宣传的“四力”。“真正的融合,是广播元素与新媒体元素的充分结合,资源共享并集中处理,进而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通过不同平台传播给受众。因此,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3 ]

参考文献

[1]葛向阳,蒋凯香.城市广播对外传播的实践与思考[M].郑州: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2017:10,96.

[2]陆范锋.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10):128.

[3]董传亮,金俊,薛可.融合,广播的使命[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327.

3648500589257

猜你喜欢

舆论引导媒体融合互联网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