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势及实践应用

2021-03-15曹力超

学周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实践应用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曹力超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内容,注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的提升。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还不高,因此阅读教学开展起来存在一定难度。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带来全新的课堂体验,加快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文章对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应用

将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是改善当前阅读教学现状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在实践工作当中,除了应该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外,还要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应用,以提高课程整合的契合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势

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是促进学生思维拓展和延伸的有效途径。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呈现丰富的画面,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防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走神等问题,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多阅读内容具有抽象性特点,学生难以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消除其陌生感和疏离感,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此外,运用信息技术也使得阅读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

(一)过度依赖信息技术

部分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存在认知偏差,这会对其实际应用效果产生影响,在所有教学环节中都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未能对其适用性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分析,未能意识到信息技术的辅助性功能,过于重视其工具性的发挥,使得课堂当中的情感交流缺失,不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2]。有些教师认为只要用课件呈现教学内容就算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卻未能发现这导致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受到抑制,教学成效受到严重影响。教师不能对信息技术进行针对性应用,导致在课堂当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限制了教学任务的持续推进。

(二)整合效果不佳

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文性,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也是现代化综合性人才必须具备的特质。但是,由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技术性特征十分重视,未能有效凸显学科的人文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部分教师往往将精力放在课件制作当中,缺乏对文本内容深刻情感内涵的挖掘,这与当前教学目标及要求不符。虽然课堂看起来十分有趣生动,但是往往出现流于表面化的问题,未能针对文本内容进行人文情怀的升华。虽然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但是教师未能对其进行有效整合,导致与教学内容相脱节,很多工作往往是在做无用功。

三、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应用措施

(一)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往往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应该使学生意识到阅读学习的乐趣和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阅读教学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将阅读内容、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等生动地呈现出来,可以增强知识的可接受度,打破了传统教学课堂中沉闷的教学氛围,从而提升课堂活跃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当前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运用信息技术将社会热点话题融入阅读教学当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其主动学习创造有利条件[3]。课前导入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增强导入的实效性,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和视频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出来,消除传统教学模式下单一化文字形式的弊端,激发学生探索阅读内容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使其在课堂学习中始终处于高效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课堂小游戏,使学生在完成游戏任务的过程中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

(二)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也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产物,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构建语文阅读教学情境时,往往借助讲故事和提问题等方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得到有效集中,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为此,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情境创设中的优势,使得情境更加立体化,为学生带来全方位的认知体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除了可以体现文本内容特点外,还可以将图片、音乐和视频等融入情境当中,为学生理解阅读内容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强其情感认知,促使学生在深入感悟文本思想的同时,提高语文综合素养[4]。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教学内容主题进行提取,从而与教学情境主题相契合,提高情境教学的实效性。在沉浸式的阅读学习体验当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拓展,避免思维僵化而对其阅读理解造成的限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情境当中的主体性,使其自主探索情境中所蕴含的阅读知识及文本内涵。

(三)构建网络平台

为了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指导,还要借助信息技术完成网络平台的构建,为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融合提供保障。尤其是当前移动终端逐渐普及,传统课堂的固有边界被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更加便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实现对碎片化时间的高效利用。教师可以运用微信和QQ等信息化工具构建网络交流平台,为学生发布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任务。同时,教师应该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密切沟通,以便督促学生能够提高线上学习效率,加强对线上课堂秩序的有效约束。教师可以将丰富的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当中,也可以鼓励学生分享学习资源,在与他人的资源分享中增加阅读量,找到自己喜欢的阅读文本。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以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打造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极大颠覆,使得课下时间与课堂时间形成密切关联,有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也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潮流。教师应该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积极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尤其是微课视频的应用,能够将阅读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汇总,使得教学更具针对性,在较短时间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内容,同时将信息反馈给教师。在课堂当中,教师应该集中讲解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用于课堂讨论和交流。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学生能够在小组中积极发表看法和意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既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為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师要鼓励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然后教师对其进行总结,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合理调整。

(五)丰富教学内容

单一化和扁平化的教学内容,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难以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下,学生接触的信息量逐渐增多,如果仅仅依靠教材内容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为此,教师应该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丰富和拓展,为学生的阅读素养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利用MOOC等形式,实现对阅读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实现与本阶段教学主题的有效契合,为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文本提供资源支撑。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十分繁杂,教师也应该对其中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提取与整合,从而确保其良好的应用效果。针对阅读文本中的内容,拓展相关写作背景、历史背景和人物生平等,可以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知更加立体。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帮助,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为其推荐合适的阅读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六)优化评价模式

对于当前评价模式的优化也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对以往的教学评价工作进行总结,消除其中的局限性问题。在传统评价体系下,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往往局限于考试成绩,无法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发展性评价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为此,教师应该借助信息技术增强评价体系的多元性,对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真实表现进行评估,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认知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可以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同时设置教师评价的权重,提高学生在评价工作中的参与度。在评价指标方面,还要将学生的线上自主学习进度、任务完成度等纳入考核体系中。运用网络平台通过匿名的方式获得学生的反馈意见,对阅读教学课堂和教师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可以不断优化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案。

四、结语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为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但是,由于在实践中存在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整合效果不佳等问题,也会对教学效率和质量产生消极影响。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构建网络平台、打造翻转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和优化评价模式等途径,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价值,为教学工作创新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朱蔚华.基于线上教学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9):278.

[2]黄庭学.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观察,2020(23):97.

[3]李存虎.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6):220.

[4]李凤仪.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6):221.

猜你喜欢

实践应用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中英语课堂中反思性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