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自我感知、推衍、决断能力的教学改革研究

2021-03-15阎评罗岚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阎评 罗岚

[摘 要] 该文以深圳技术大学教学改革“观展体验与赏析”课程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分析和总结这一教学改革的效果与意义,探究线下体验式课堂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及自我感知、推衍、决断能力的影响,为日后课程改革方法及形成更具效果的教学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学改革;观展体验;自我感知;推衍;决断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1-0082-04    [收稿日期] 2020-10-10

一、前言

本研究是深圳技术大学基于创新的教育改革项目,主要通过线下“观展体验”创新教学模式,来探知这种教学形式是否对学生知识理解能力、想象力、审美、专业技能及价值观等方面有启发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方式基本是以让学生处在较为封闭的课堂,由教师单方面传授与课本研读方式为主,考核方式则以闭卷答题为主,这样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虽组织纪律统一,课堂整齐有序,但学生的创造性与独特个性被应试这一单一的考核形式泯灭了。在青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大学是每个人创造性迅猛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经历高考这一应试教育后,正是需要最大化开发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的时期。

深圳技术大学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笔者致力于改变目前国内应试教育现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项目在原名为“艺术概论”公共选修课基础上,将课程细化,创造性地拓展成“观展体验与赏析”线下体验课程模式,教师带领学生一同走进展览馆及美术馆等地,让学生亲临现场,用眼观、耳听、手触及心灵感受,从而获得零距离的真实体验感。

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打破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单方面传授知识的因循守旧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搬到一个展示和体验的开放空间,通过观赏各种妙趣横生的艺术作品,来激发学生感悟,从而尝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感知、推衍、决断及创造力。研究的重点是在观展体验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成果进行校验,进一步确认这种体验式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是否有一定成效,以此探究本次教育改革项目是否具有实施意义。

本项目的意义在于让全校学生学习到不同门类的艺术知识,扩大知识面,在不同的艺术展览中,获得各种艺术体验,在观看展览过程中充分吸取艺术养分,学会从他者视角观察世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审美;补充艺术知识,提高生活情趣,陶冶艺术情操。教学改革后的“观展体验与赏析”课程,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尽量安排多样化、生动的课堂学习模式,旨在培养当代理工科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素养,以及基于此层面的感知、推衍、决断能力,进而培养当代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探究体验式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效果的研究报告,将通过学生课后对于体验式课堂的反馈,进一步分析和探知体验式类型课堂是否更有益于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感知意识的形成,为日后课程改革提出宝贵建议。

二、目前相关研究及问题提出

目前关于艺术概论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表明,培养学生动手、自主学习和自我感知等能力是教学改革的趋势。

凌春迎认为在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传统的技法教育,也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教育。应当注重采用“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着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质疑、鉴赏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潜能。“以生为本”,正确认识艺术理论的重要性,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质疑等。

潘慧锦等人针对目前专业现状,认为专业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教学现状和问题,基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从改革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进程、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三方面研究了教学体系改革,并提出了多元化教学方法、体验型课题训练、加强课堂理论引导和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四种教学方法的改革[1]。就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普遍都具有一定改革和实验目标和想法,但是如何切合实际地将目前传统的课堂形式进行系统性改革,是否应当实事求是地将课堂搬到社会当中去,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和思考,是笔者一直以来考虑的问题。结合当前专业教学改革的经验和不足,本研究对基于“艺术概论”所进行的教学改革——“观展体验与赏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以下问题:观展体验课程是否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是否会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感知、推衍及决断能力的培养,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会进一步分析验证。

三、研究方法

(一)課程设计

本观展体验课程从艺术、技术、工艺三个主题出发,在课程时段中从深圳举办的众多艺术展览中挑选出符合以下标准的展览:一是能给予学生美的感受,能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艺术展览;二是符合深圳技术大学技术型人才培养方向的、能够为学生开拓更广阔技术发展思维空间的工业设计产品等内容的展览;三是能够体现“工匠精神,人文情怀”的工艺品、装置艺术等展览[2]。

本次课程改革的课程考查形式从原本的测验学生是否将艺术史相关知识熟记于心的学生期末闭卷考试,变成了期末观展体验总结报告的形式。这样的考核形式更加具有创造性,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观展体验课程不仅注重艺术体验对于学生未知层面的影响,还注重知识的积累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影响,希望通过观展体验课程的积累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需要不断积累、不断内化,以及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性。

(二)研究模型与假设

基于想要探知观展体验课程是否会激发学生的自我感知、推衍和决断能力的相关需要,笔者从展策实务教学及相关文献出发,构建了一个观展体验课程效果研究模型,探索“观展体验课程”与学生感知、推衍和决断能力的相关性,归纳总结了五个方面的观展体验课程影响效果,分别为:知识增进与理解、技能增进、学生提升愉悦感及启发创造力、行为改变、学生态度及价值观转变方面。其中,知识增进与理解及技能增进体现在学生自我感知层面;提升愉悦感及启发创造力体现在学生推衍能力层面;行为改变和学生态度及价值观转变体现在学生决断能力层面。

四、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

基于上述的研究模型,本文参考已有相关文献及目前相关研究成果,设计了各项变量的测量问题,结合研究内容设计了调查问卷。最后通过确定调研的对象样本,收集研究数据,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支持。

(一)变量的测量

本研究涉及的变量包括:知识增进与理解;技能增进;提升愉悦感、启发创造力;行为改变;态度、价值观转变。各变量采用多个问题进行测度,这些问题均按照相关量表进行设计。

(二)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内容:问卷介绍、个人信息与问卷正文。在问卷正文中对各变量的测量采用5级Likert量表,每个选项分别给予1~5的量化分数,依次表示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和切身感受,对问题进行真实选择。

对于被试对象,本研究将被试者划分为三个不同专业类型:人文社科类、理工科类、艺术类,这样使得研究结果更具有指向性,也更具有研究意义。同时艺术类的学生可以作为参照组,相对于理工类和人文社科类学生来说,艺术类学生专业相关,作为对照组,可更加清晰客观地对比出其他专业类型学生对于观展体验课程的学习效果。

(三)数据收集

根据学生选课积极程度及课程参与程度可见,“观展体验与赏析”相较于“艺术概论”课程,学生选课积极,每次课程出勤率均为百分之百。由此可见,观展体验课程这一教学改革具有可行性与可研究性。

数据搜集方式采用微信填写问卷的形式,先初步设计好问卷并少量发放前测,征集问卷填写者的意见并进行相应的修改。最终将问卷发布至问卷星平台,并限制每台手机或电脑只能填写一份问卷,通过微信群发放,进行问卷的填写并及时回收。

五、数据分析与结果

本研究采用SPSS 25.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作为衡量信度及效度的标准。

(一)信度分析

本研究首先分别对问卷中所设计的知识增进与理解、技能增进、提升愉悦感和启发创造力、行为改变、态度及价值观转变这五个变量设置问项,并进行了信度分析。其中,在设置问项时对于态度及价值观这一变量设置了两个反向问项,以提高问卷的准确性。在数据的初期处理和操作中,本研究将态度及价值观中的负向问题转正后对所有问项进行了项目分析,所得结果中,除两个反向问题以外的其他33个正向问题可信度较高,说明这两个反向问项所得到的结果并不可靠,所以在后续的分析中选择舍弃这两个负向问项。其次,本研究对整份问卷的所有问项都进行了信度分析。

通过分析结果可知,问卷所测5个维度的问项及整个问卷问项的信度系数均高于0.8,说明问卷信度理想,问项设计合理。

(二)研究结果特征描述

第一,人口统计结果分析。本研究是以观展体验课程教学改革对于学生自我感知、推衍、决断能力的影响效果为主要研究目标,将获得的78份有效问卷作为研究样本。

有效问卷数量符合统计分析对于样本量的基本要求。问卷的数据结果显示:性别分布上,男性57份,占总数的73%;女性21份,占27%,可见被试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和学校定位理工科大学有关);年龄分布上,被试学生的年龄分布在17~21岁之间;年级分布上,以大一学生为主;被试学生所学专业类型主要集中在理工科类,占总数的96.15%,人文类占1.28%,艺术类占2.57%。

第二,课程效果数据分析。根据问卷所收集到的数据可知,目前学生对于艺术类展览的感兴趣程度,由以下问题体现,即学生在学习课程后近一年内有无参观过艺术展览,从问卷数据可以了解到,有参观艺术展览意识并且对于艺术展览感兴趣的学生占总样本的88%,可见观展体验课程对于学生观展意识及艺术素养有一定的提升作用[3]。

同时,选课学生对于课程效果的反馈结果,可通过学生对于问卷设计的五个维度问题的频数和比例情况反映出来。通过统计后可知,有53.84%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对于展览进行大致描述,有61.54%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艺术展览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理解,这说明观展体验课程对于学生知识的增进与理解能够产生一定影响;在课程对于学生技能增进方面,有80.77%的学生认为艺术展览使其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83.34%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课程对于学生启发创造力方面,有84.61%的学生认为观看展览可以为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想法或灵感,有80.67%的学生认为观看展览能够启发自己的创造力;在课程对于学生行为改变方面,61.54%的学生会在观看展览后,主动搜集一些与展览相关的内容学习;在课程对于学生态度及价值观转变方面,89.75%的学生认为通过观看展览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88.46%的学生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艺术等。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观展体验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及价值观都会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

六、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学生参加观展体验课程前后五个方面能力提升情况的问卷调查,展开数据分析,最终可以根据以上结果探究观展体验课程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感知、推衍和决断能力。

根据本研究设计问项的研究模型,可以从知识增进与理解,以及技能增进方面探知“观展体验课程”对于学生自我感知能力提升的情况,从愉悦感提升和启发创造力探究课程对学生推衍能力的提升情况,以及行为改变、态度及价值观转变方面可以探知课程对学生决断能力的提升情况。

通过问卷了解到学生对艺术展览乃至艺术的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学生通过观展课学会了要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以及转换思维的能力,同时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这满足了观展体验课程想要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及自主学习、自我感知、推衍能力的初衷。与此同时,观展体验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学会思考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和表达,通过观展,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和发现很多生活中日常的物品原来可以通过艺术家灵巧的双手变成艺术品,这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4]。观展体验不仅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藝术的气息,更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创造了创作的空间,也在不同学科间建起一座桥梁,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创作灵感。可以说,观展体验课程改革是值得的,是可以继续坚持下去的一项有效的教学改革实践。

(二)局限性与未来发展建议

第一,局限性。首先,本研究在问卷发放和数据收集时存在一定局限,前测时收集的问卷数量较少。其次,本研究的被试群体大多集中在理科类学生中,人文社科类和艺术类的被试学生较少。同时本研究填写问卷的被试多为参与观展体验课程的学生,没有安排未参与观展体验课程的被试者,无法形成对照。最后,针对学生参与观展体验课之前的真实情况所设立的问题较少,课后对于学生真实感受的进一步深度访谈还有待进行。

第二,研究未来发展建议。首先,针对本研究所存在的局限性,在未来进行新一步优化研究时,应针对问卷问项进行适当删除和调整。其次,在保证样本数量的情况下,设立样本对照组,并尽可能保证样本专业类别的数量,满足可比性。最后,通过本次课程改革,笔者反思后认为,虽然观展体验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自我感知、推衍和决断能力,但是课程还未涉及学生能力提升后的动手和实践方面的配合。因此,笔者将在后期课程中,增加学生自己动手策展和艺术创作等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内容,以期达到“工匠精神、人文情怀”的办学宗旨。

参考文献

[1]潘慧锦,徐莉,王光银,等.环境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8,33(04):90-94.

[2]林家华.设计策展实务教学与展览体验影响因素之研究[J].艺术教育研究,2018,5(35):33-67.

[3]吴绍群.档案数位互动展之观众满意度与教育效果研究:以“同安潮新媒体艺术展”为例[J].国资与档案学刊,2018,10(02):43-74.

[4]凌春迎.略论“以人为本”时代背景下“艺术概论”教学[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02):198-201.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