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职教理念下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路径探析

2021-03-12张德成陆宇正丁玲丽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张德成 陆宇正 丁玲丽

摘 要 科技的进步促使工作岗位发生结构性变革,中等职业教育随之面临来自内外部的巨大挑战。在大职教理念引领下,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迎来教育社会化、教学复合化、学习终身化的重大机遇,需更加关注人才在自主学习和岗位适应方面的培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实践主体,中等职业学校可从课程改革、实训设置、平台搭建等视角重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育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职人才。展望未来,中职学校应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改革课程,融合行业企业标准深化办学,多措并举建设学习资源平台,健全师资培育培训体系,推动中职人才培养的进一步落实。

关键词 大职教理念;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課程改革;学习资源平台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02-0006-05

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其教育思想可总结为“大职业教育主义”,当前职教研究界汲取了这一思想的精髓,发展出外部适应性、内部延展性和内外互通性三维度的“大职教理念”[1]。以大职教理念重新审视中职教育,分析当前中职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析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求索之路,有助于提升中职教育服务社会发展、促进个体完善的能力,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

一、科技革新背景下中职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科技革新对中职教育的挑战

1.社会挑战:技能人才需求市场盈缺两极化现象加剧

我国正处在发展转型期,社会生产组织模式从垂直化、扁平化向全球网络化演变,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已实现劳动的分工化,这便造成技能人才需求市场中盈缺两极化现象持续加剧。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在其组织编撰的《中国就业发展报告(2019)》中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不同行业智能化替代速度不同,无论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新工作和新岗位[2]。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未来就业报告(2018年)》也提到,当前机器可以完成的工作时长已经占据目前工作总时长的29%,2022年后预计可达42%,人工智能与行业充分融合后,就业结构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动力人群”将被广泛需要[3]。预测表明,到2035年,我国技能人才的需求总量将达到3.56亿人,而供给总量为3.43亿人,其中的高技能人才缺口量将超过700万人[4]。由此可见,技能人才要具备复合型知识与技能,才能达到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层次。

2.学校挑战:岗位结构变化使中职教育遭遇困境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面向社会生产服务一线岗位培育高技能人才,而新业态的革新促使岗位结构发生改变,职业教育在办学层次、专业建设以及办学形式上迎来巨大挑战。首先,中职教育的办学层次仍未完全提升。中高职衔接通道尚未完全打通,加之部分中职学校并不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致使原本生源层次较低的中职生在毕业后缺乏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的能力。其次,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当前,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所设置的专业区分度比较大,不利于培养能够满足各大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多功能复合型人才,相关领域的经营管理型、创新发展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同时,中职学校还存在专业调整滞后于产业发展、专业规划零散、专业建设环境封闭等问题[5]。再次,中职办学形态整体上较为封闭。许多中职学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办学多自成体系,与行业企业的对接融合程度弱。

3.个人挑战:学生自主适应与综合运用能力不强

岗位的流动性变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这就对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提出新要求。其中,主要涉及到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等方面。换言之,行业企业希望中职毕业生应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认真负责地对待工作任务,在岗位实践中高效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要具有自主适应、自主学习能力。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与大职教理念是相契合的,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包容性,它们都讲求自主适应的思维方式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缺乏个性化,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缺乏有效指导,教学改革程序化和模式化依然存在,中职课堂依然出现“教材”“课堂”“教师”三中心的问题,导致学生仅仅掌握简单重复的操作技能,无法真正胜任真实岗位中的综合性工作任务。

(二)大职教理念下人才培养的机遇

大职教理念下人才培养同样面临着诸多机遇,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的融合:学校与社会层面的融合(融合A);个人与学校层面的融合(融合B);社会与个人层面的融合(融合C),如图1所示。

1.融合A:新技术促进中职教育的社会化

职业教育的社会化,是黄炎培先生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中的主旨观点,也是大职教理念的核心。职业教育走向社会化的突出表现在于:按照社会化办职业教育机构,办理职业教育,必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学校[6]。中职教育是与经济建设关系密切的教育,只有将中职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与工作岗位变化紧密联系,才能不断拓展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空间。面对新兴技术产业的崛起,未来的中职教育是以能力提升为核心要义的教育形态,只有构建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不断适应行业的发展。

2.融合B:新思维要求学校教学要复合化

黄炎培先生曾提出“不惟着重在‘知,又着重在‘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7],而中职学校的教学活动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手段,是人才培养理念转变最直接的体现。基于大职教理念,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不仅要在学校扎实学习专业技能,还要拓展相关领域的知识面,掌握更为宽广的技术技能并形成体系,培养以点带面的“超链接”思维。这就要求学校要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将教学设计与岗位训练相对接,充分体现能力本位的要求,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设计具有复合化特征的教学过程。此外,中职学校要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把真实场景中的项目化管理模式引入教学中。

2.教学保障:“共同体”师资队伍打造

师资队伍是学校提升内涵、高位发展的重要保障。西湖职高在建筑装饰施工、烹饪、电子商务等专业中建构和完善了“教科研共同体”[8]。学校建立“迭代融通型”的教科研共同体,在共同体内部构建帮扶体系,形成以“教科研共同体”为核心的迭代教师研究团队,来自不同学科的共同体成员思想、观点相互碰撞,有利于在学科融通的维度上进行学科、课程、专业三层级建设,基于“能者为师、新者为师”理念,成员的“导”“助”“学”角色在不同研究项目中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性。西湖职高还创建了“双核四驱式”的教科研共同体运作机制,用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引领共同体发展;用教学研究项目作为实践载体,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方法培育;用阶段性评议诊断教学问题,指导解决方案;用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除此以外,西湖职高还开发学科校本课程、企业实践课程、学科(专业)融合课程,通过课程开发实践,将教科研共同发展为学校课程研发中心,形成以“学本”为核心的特色教学法,搭建线上线下教科研共同体学习推广平台,记录学习、研究心得,出版共同体教学法研究手册、课程开发案例集,向校内外推广,形成辐射作用。

三、大职教理念下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行动路径

中职学校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主体,也是职业教育质量的保证主体,更是初中级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体[9]。基于大职教理念,中职学校可从课程、实训、资源平台、师资队伍等方面推动人才培养的进一步落实。

(一)课程改革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中职课程实施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所以不管专业课程还是文化课程,其知识编排都应遵循能力发展顺序。一方面,要在遵循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改革课程体系。中职学校要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掌握情况选择合适的阶段性课程,使学生的学习以“技能掌握”为导向,不必局限于既定的修业年限,灵活地提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支持。另一方面,要在专业课程和文化课程中全面融入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元素。课程体系由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等组成,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构主要从课程目标和内容着手。对于课程目标,中职学校要根据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修订现有专业课程标准,引入职业标准,使岗位中的职业技能要求与专业课程标准、教学标准、考核标准相统一;而对于课程内容,要注重文化课中终身学习、工匠精神等内涵的传递,专业课中教材内容与企业的岗位技能紧密结合,及时吸收与专业相关的前沿成果内容,确保中职教材的高质量编订。

(二)中职办学融合行业企业标准,倒逼教学与评价的改革

中职学校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技能操作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适应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这就要求学校以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设计评估诊断项目,并通过反馈的诊断报告和改进建议,倒逼中职学校的专业改革与建设[10]。

(三)多措并举建设学习资源平台,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中职学校要加快开发支撑职业教育教学、实训等关键业务的优质数字化资源,引导健全职业教育学习资源的建设,加快学习资源体系和产教融合基地的建设进程,完善职业体验中心的文化环境建设和软件配置,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11]。针对产教融合基地,学校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场景设计形式各异的学习任务,在实训平台中营造具有岗位实践氛围的学习环境。针对“沉浸式”的学习资源平台,学校要依托企业资源建立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科技服务于一体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围绕行业企业发布的学习任务,制订学生学习方案,监督学生的操作训练,实现校企双方共建、共管、共享、共评,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加快中职师资培养培训体系构建,增强教师发展内驱动力

在教师能力提升方面,中职学校要积极开展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利用好高端人才资源,建立个人专项培养计劃,并设计针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努力增强专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内驱动力。在教学评价机制方面,不仅要关注教师的硬件保障,还要建设好教师考评机制和教学诊断机制等软件基础。一方面,要通过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系统分析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状况,利用专家诊断,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另一方面,要建立引导、竞争、考评、激励机制,用完善的教师保障制度,吸引更多师范或技术人才投身到中职教育事业中。

参 考 文 献

[1]陈鹏,庞学光.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2015(6):70-78.

[2]莫荣.中国就业发展报告(201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27-30.

[3]新华网.“智能+”时代:就业迎来怎样的机遇?[EB/OL].(2014-05-02)[2020-04-2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4287521503776100&wfr=spider&for=pc.

[4]谭永生.促进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20(2):35-41.

[5]杜灿谊.“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8(18):31-35.

[6]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J].教育与职业,1926(1):1-4.

[7]黄嘉树.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43.

[8]麻来军,梁甘冷,杨春帆,等.构建中职专业核心课程“双师全程共导”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职教通讯,2014(16):74-80.

[9]孟雅杰.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学校教学改革实践探究[J].成人教育,2017(9):81-83.

[10]任君庆.新时代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9(12):99-103.

[1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2018-02-11)[2020-04-23].http://www.cac.gov.cn/2018-03/15/c_1122539504.htm.

The Train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Talents under the Concep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 Construction and Path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Hangzhou West Lake Vocational Senior Middle School

Zhang Decheng, Lu Yuzheng, Ding Lingli

Abstract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prompted structural changes in jobs, and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will face huge challenges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train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s has ushered in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socialization of educ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the lifelong learning of learning. It is necessar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job adaptation. As the main bod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can reconstruct new talent training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rriculum reform, training settings, platform construction, so as to cultivate secondary vocational talents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reform cour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of talent growth, integrate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standards to deepen school running, take multiple measures to build a learning resource platform, improve teacher training systems, and promote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talent training activities.

Key words  the concept of college vocational educa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curriculum reform; learning resource platform

Author  Zhang Decheng, senior lecturer of Hangzhou West Lake Vocational Senior Middle School (Hangzhou 310000); Lu Yuzheng, postgraduate student of Educ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lleg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ing Lingli, Hangzhou West Lake Vocational Senior Middle School

作者簡介

张德成(1968- ),男,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校长,高级教师(杭州,310000);陆宇正(1994- ),男,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丁玲丽,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

基金项目

杭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大职教理念下中职人才培养4.0模式研究”(18ZD09),主持人:张德成;2019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中职学校职业技能竞赛教学与指导模式改革研究”(Y201941754),主持人:陆宇正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浅析中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