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里的“劳动光荣”思想

2021-03-11尉迟平

文史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关雎一滴水光荣

尉迟平

人们常说:中国人民是勤劳智慧的人民。

又说: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

《诗经》不止是一滴水,它简直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早年精神上的长江、黄河。这样长的一条江,这样大的一条河,将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特质,反映得满堂生辉,光彩夺目。

我们打开《诗经》,便会惊异地发现,从开篇的《关雎》,到末章的《殷武》,不论后人对它们的主题或要义争执得如何激烈,如何不可开交,但都不能不承认它们几乎每一篇都写到了劳动或与劳动有关。“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周南·关雎》),君子心中的好配偶原是一位采摘荇菜(不知是否以此为生,但至少是热爱劳动吧)的好姑娘。“忽予祸适,稼穑匪懈……”(《商颂·殷武》)这说的是天子以各地“稼穑”(播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的努力与否作为考查诸侯政绩的首要标准。而“稼穑”一词亦在《魏风·伐檀》《豳风·七月》等诗里频频出现。《伐檀》怒斥“不稼不穑”即不劳而获、过着寄生虫生活的奴隶主贵族老爷,闪射出“劳动光荣”的思想;而《七月》则向我们展示出三千年前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一幅广阔而丰富的农业劳动、农村生活的绚丽画卷。至于被研究者们视为“五大史诗”的《大明》《绵》《皇矣》《生民》《公刘》(均在《大雅》),讲的均为周族先祖劳动起家,艰苦创业的故事。此外,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其他生产活动,如蚕桑、纺织、冶炼以及储藏与商品贸易等(这些活动智慧的含量相对要多些),也在《诗经》里得到重大反映。

一部《诗经》告诉我们:劳动,使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得以在黄河之滨、长江侧畔立足,扎根;智慧,則使他们如虎添翼,迅速成长,较早地崛起于世界东方。

旧时将“万岁”一词用在人的寿数上,是很无聊的事;但是用在祈望或鼓励某种优秀品质、传统或精神的发扬光大上,则当不错。《诗经》不仅最早唱出了“劳动光荣”的思想,而且也等于最早地喊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

劳动万岁!

猜你喜欢

关雎一滴水光荣
请珍惜每一滴水
珍惜呵护生命中的每一滴水
光荣升旗手
我是山上一滴水
一滴水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关雎》主旨误读的是与非
永远的光荣
从《诗经》比兴循环解释现象探究“兴”的起源——以《关雎》《汉广》《樛木》三诗为例
还有多少光荣正在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