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21-03-11匡金龙

天府数学 2021年18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培养小学数学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借助数学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首先需要教师认真反思当前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了解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性,其次要把握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但是不少教师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认识不到位,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要认真分析当前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空间,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性

1、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目前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全社会都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围绕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来开展课堂教学。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借助对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小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来来展开对数学问题的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思维的品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有助于小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每一个小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特点,当教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时,学生的思维就会百花齐放,借助数学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求异思维、顿悟思维、空间想象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发展,能够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新的认识,从而爱上数学、迷上数学,因此教师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促进小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3、有利于促进小学阶段的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都习惯于按照应试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来开展课堂教学,借助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很好的改变当前数学教学现状,使小学数学教师能够紧紧围绕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来开展教学活动。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心理动因,即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等为内容的心理动因。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顺应学生天性,了解、尊重、激励和满足学生探索数学的心理需求,再造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系统。要在深刻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调整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或者拓展延伸教材内容、选编例题与习题等,使教学更加有效。因此,在整合教材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引发学习兴趣。选取学生现有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另外要善于设置认知冲突,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意愿。从根本上说,数学教学蕴含在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之中,数学课堂必须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经历适度的认识冲突。适度的认知冲突会激发学生的思维振荡,使学生产生一种乐于学习、主动探究、渴求获取问题解决办法的心理倾向,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的心理经历平衡——失衡——平衡的不断往复的过程,引发学生主动创新的心理需求。

2、鼓励大胆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数学学习是以数学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提供线索。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应深入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新知识的本质及生长点,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及智能水平的基础上,创设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饶有兴趣地进行数学思考。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不盲从,对教材、资料书以及老师课堂所讲的结论和方法,敢于提出疑问和自己的想法。使他们敢于向课本挑战,敢于向教师挑战。古往今来,凡有创新精神的人无不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他们常主动地带着怀疑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发现问题,正因为他们有提出问题的意识,为了促成问题的解决,就自然有了创新的意识。

3、引导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整合思维相对。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是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从数学的角度讲,我们经常说的“一题多解” “多题一解”就是发散思维的应用形式。但在實际应用中,发散思维的应用形式远远不止这两种。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兼具镇密性和创新性,这正是数学学科需要的。它的实质就是发现新事物,研究新方法,探索新思路,提示新规律,解决新问题。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

开放性习题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途径,开放性习题往往答案不固定或条件不完备,能引发学生思维发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所教授的知识内容以及相关的材料多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习题,例如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变式题、结果不确定的问题等等,以此来逐步训练学生的思维发散,让学生打开思维的空间,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在构建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提供必要的培养创新意识的条件,促进学生主动开展创新性学习活动,做学习的主人。

作者简介:匡金龙(1961.10-)男,汉,上海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3532500338254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培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