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道专项技术能力训练突破路径探析

2021-03-08徐春燕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1期
关键词:技术训练突破路径柔道

徐春燕

摘 要:柔道项目技战术结构和比赛过程中,技术应用条件复杂性、多变性是几乎所有格斗类项目中最为复杂的,该项目对运动员综合比赛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必须通过针对性系统性训练,提高运动员比赛条件下技战术合理应用能力。通过调查与训练比赛现场观察,根据目前存在的技术训练问题,本着发挥优势、弥补不足的原则,提出技术训练突破具体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柔道;技术训练;应用能力;突破路径

一、强化主要技术与相关专项素质能力训练

(一)髋关节灵活性训练:与中小级别相比,大级别运动员髋关节灵活性相对不足,而对于一些技术而言,髋关节灵活性将会影响到转体幅度、速度以及进身贴靠程度,最终影响技术应用效益。通过测试发现有些大级别运动员髋关节水平旋转角度只能达到55度以下,训练比赛过程中已经影响到其施技过程的转体和进身幅度,进而影响技术应用效益。主要措施有:主动与被动拉伸方式提高髋关节柔韧性、加阻与减阻方式提高髋关节旋转速度、在平衡球、瑞士球上进行髋关节灵活性训练等。

(二)底手控制能力训练:底手抓不牢是很多运动员的主要技术环节问题。底手抓不牢易导致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对手挣脱,影响技术应用效果甚至技术应用失败。据观察统计,比赛过程中由于底手抓握不紧导致技术应用无效的比例高达50%以上,不仅消耗体力而且影响其技术应用自信。主要措施有:爬带引体向上、瑞士球卧撑训练增加手指握力、男陪女练、其它提高手指和手臂力量的专项训练等。

(三)步法灵活性与合理性训练:所有运动员都要强化脚下灵活性和步伐移动目的性以及步伐与把位和进攻技术的有机连接能力训练,通过脚下灵活性和目的性训练扩大散手摔法和固定把位摔法运动员进攻路线,提高进攻威力和有效性,增加对手防守难度,同时通过运动战提高自己防守面和防守能力,增加对手进攻难度。部分运动员普遍存在步法灵活性不足问题,但对于投接寝技术而言,步法灵活性和合理性又关系到技术应用有效性,如增强步法灵活性可以丰富进攻路线,创造更多进攻有利时机,而步法合理性直接与整体动作能否有效应用密切相关。主要措施有:各种变向快速滑步、变向跳跃、上下台阶、信号步法反应等。

(四)躯干对抗能力训练:所有重点运动员都要强化躯干肌群的绝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训练;强化不同方向尤其是水平扭转方向上的力量训练;通过躯干力量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对抗能力、重心保持能力、技术应用效力、把位控制与拉带能力、攻防转换能力等。主要措施有:各种综合练习器训练(不同用力方向的躯干力量训练如前后向、左右向、水平扭转等)、瑞士球力量训练、摔胶人、专项躯干力量训练、男陪女练等。

(五)把拉横向带动能力训练:双方对抗中谁能在手法上占据优势,谁就掌握了对抗的主动权。通过多年调研和比赛观察,大多数运动员在前后方向上的手法对抗训练较多,而横向带动方面的手法训练相对不足,如果通过系统训练提高了横向带动与控制能力,无疑将对创造战机、把握比赛有利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措施有:综合练习器的横向拉带力量训练、躯干扭转力量训练、滑车训练、以人为阻力的专项训练等。

二、强化困难条件下技术应用与得分能力

训练水平不能等同于竞赛水平,衡量运动员技术能力必须从比赛需要出发,综合技战术能力训练出发点必须建立在比赛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和强对抗条件下的技术应用能力,全面均衡提高运动员比赛需要的技术与专项素质能力,保障运动员在高压力、强对抗条件下合理有效应用技术的能力,这就要求要培养运动员具备强大的全面专项体能、优秀专项心智能力和强对抗性技术能力。

三、改进丰富技术训练手段

为提高技术训练效果,在提高传统技术训练手段训练质量前提下,通过改进丰富技术训练手段(如视频手段辅助的可视化教学、表象技术训练、技术概念与感觉统合训练及一些技术环节强化训练专项辅助器材的研发与应用等),整体提高技术训练质量和效果。主要是应用视频技术手段对重点运动员及其主要对手进行技术录像,通过对不同训练、比赛过程的录像资料分析,进行技术结构与训练效果的诊断、评价,指导教练员、运动员制定技术发展计划,改进技术动作,提高训练针对性;为提高训练质量,将视频分析技术手段應用到训练过程中,为运动员、教练员提供实时性的技术训练反馈,并初步建立起一套视频反馈—技术训练结合的可视化技术训练模式(训练——录像——投影——现场——反馈——强化修正——训练);为巩固强化训练效果、及时有效建立技术动作概念必强化技术训练感觉,提高运动员的技术识别与分析能力等,要求运动员在课后观看每天的训练比赛录像,提供延时技术训练信息反馈,并培养其自我分析评价习惯和能力,同时结合表象训练,提高技术训练质量与效果。

四、创新技术训练模式

借助各种现代科技综合提高在技术诊断与分析、技术纠错、技战术体系设计、技术训练内容的安排与质量控制、技术改善与形成等方面的科学化训练水平。借鉴吸收现代科学理论成果,从技术训练的生物学效应角度来科学安排技术训练,提高训练的质量、效果,缩短技术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改革过去那种单纯靠千百次重复的模仿性的传统技术训练思路,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将技术训练分为概念训练、感觉训练和行为训练三个主要层次来安排,在不同的训练层次上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制定不同的训练质量标准,有机科学安排不同层次训练的组合,提高训练效益,实现训练效果最大化。

五、重视开发运动员专项智能训练

柔道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中专项智能是平台,运动员的专项智能水平有多高,其体能和技术就在多高的平台上发挥作用,因此柔道运动员的专项智能是其核心竞技能力要素。提高其对技术训练内在规律的认知与把握能力,了解技术形成的内在生理学、心理学机制和有关理论,实施在高认知引导下的技术训练方法系统,提高技术训练的科技含量。柔道运动员专项智能训练模式和方法主要有:(1)专项训练理论的系统传授,提高认知能力,加深对专项训练概念理解;(2)培养用脑训练习惯,建立用脑训练模式,实施心身结合训练;(3)定期自我分析与诊断,自我设计与执行能力培养;(4)开放性思维与行为模式建立;(5)目标管理能力训练;(6)问题应对与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等。通过运动员智能的开发达到提高其综合技战术意识能力及比赛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骁翔. 柔道运动员躯干支撑收缩能力与竞技水平关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技术训练突破路径柔道
英97岁老翁要晋升柔道十段
谁说体育的力量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
柔道教学策略研究①
乒乓球技术训练的教学探索
浅析体育教学中排球扣球技术训练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难点与突破路径的研究
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现障碍与突破路径
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现障碍与突破路径
完形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