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组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有效运用

2021-03-07李晓芳

民族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运用

李晓芳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进步,在小学班级里要按照一定的要求组织起来一群学龄儿童,由于班级成员都是年幼的孩子,身心发育还不够成熟,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但也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学习习惯等,有助于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学生的良好发展与良好的班级管理密切相关。课堂是连接小学生与外界环境的纽带。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为每个学生的个人社交发展提供一个有计划、有组织、可控的良好微社会环境。每个班级都是一个有品格、有精神、有追求的团队。作为班主任,你需要巧妙地塑造班级,让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完成学业,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最终实现团队。

关键词:小组管理;小学班级管理;运用

引言

小学教育阶段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新时代小学班主任要紧跟时代发展,转变班级管理理念,不断学习班级管理经验,创新管理方法,并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订适合小学生身心健康的管理方案,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1小学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1.1班级管理过分重视学生成绩,缺乏心理疏导

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在很多教师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在这种思想的束缚下,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往往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精神文化的培养。在当前有很多学校把学生成绩和学科排名与教师的考核直接挂钩,导致教师把学生的学习成绩看得过度重要,没有关注正确价值观念对小学生的引导作用。

1.2教师专制化管理,缺乏班级凝聚力

在传统班级管理中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的话就是命令,再加上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严形象,学生只能对教师“唯命是从”,这种专制化的管理方式,虽然有利于维持班级秩序,但是通过命令、强制、批评或威胁等方式,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活动,将学生完全束缚在教师的意念之中,无形中抑制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不利于小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

1.3班级管理中有失公平

在班级管理中,部分教师会偏爱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忽视学习成績较差、表现不好的学生,当学优生犯错误时,教师不会有太大的反应,而当学困生犯错误时,教师就会“从重处理”,教师不能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对待,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班级出现两极分化,增加班级管理的难度。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个学生,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力求做到奖罚公平,才能够在班级中树立威信。

2小组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分析

2.1组建班级小组

小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自我约束能力较弱,自我管理的意识较差,有时会出现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等情况,这导致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纠正学生的学习习惯、规范小学生的行为,班级管理呈现的效果也不理想。班级学生数量多,对每个学生都进行管理约束,不仅会增加管理成本,难免还会引起部分小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实施管理,让班级小组承担一部分班级管理的责任,践行“学生自治”的管理理念,一方面可以简化管理内容,减轻教师的管理负担;另一方面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独立个性,引导小学生在小组的合作、相互督促中逐渐产生自我管理的责任意识,进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要想组建小组,首先,需要教师提前对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习惯和独立能力进行一定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组建小组;其次,小学生心思单纯,更喜欢和熟悉的伙伴一起组小组,为避免学生心理落差,学生的建议也可作为分组的部分依据,教师在一定周期后的观察调查中,再决定是否调整;最后,要确定合适的学生作为组长,这是开展小组学习的基础。

2.2确定班级小组的职能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曾提到“教育要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而班级学生的生活、劳动、学习等元素组成了班级管理的内容,而管理内容应该如何实施,则需要制订规则和制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小组组建后,小组已然是班级管理的一部分,确定班级小组的职能、制订合理的小组规章制度,便是小组内实施自我管理的方向,是焕发小学生班级管理主人翁意识的关键,这也恰恰体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有关“学生主体性”的思想。

2.3组织班级小组间的评比活动

班级小组组建的目的在于优化班级管理,如何确定班级小组管理达到的效果,一直持续不断地提升班级小组管理活力,则需要教师设置科学、合理的小组评价标准,组织小组之间的竞争、评比活动是不错的管理评价手段。这种竞争式的评价能充分引发小组之间的竞争、合作,充满了趣味性和竞技性,对于具有好胜心理的小学生而言具有较高的吸引力。这种班级管理的方式与陶行知教育理论中的鼓励教育相似,代表事例便是陶行知经典的“四颗糖”故事,只不过从学生个体转化为以小组为单位、小组竞争为手段的鼓励教育。这种正向的激励式教育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团队责任意识和团队荣誉感,让班级管理更具活力,效果更为显著。

结语

总之,小学班级管理应尝试运用新型班级管理方法,学习借鉴其他班级管理的成功经验,让学生以班为家,充分发挥自我管理作用,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学校、家长、社会三方面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从而构建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参考文献:

[1]代晓君.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探讨[J].小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13(1):51.

[2]金芮,王彦平.探讨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J].小学生作文指导,2020(1):109.

猜你喜欢

小学班级管理运用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心得体会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