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山石经题记所见唐代涿州三县乡村考

2021-03-02刘爱红顾乃武

寻根 2021年1期
关键词:题记

刘爱红 顾乃武

唐代的乡村组织,以百户为里,五里一乡。学界利用新出土的墓志材料,对长安、洛阳及幽、益、扬等州府乡里村进行了梳理,并对某些延续至今的古村落进行了考证,由于出土墓志数量相对较少,对偏远地区的村落鲜有研究。唐代涿州(治今河北涿州)领范阳、归义、固安、新昌、新城等县,其中范阳县房山(今北京房山)佛教文化发达,房山石经题记存留有涿州归义、范阳、固安三县大量造经人的乡贯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地区墓志数量在乡村研究中的不足。但学界对石经题记所见唐代涿州三县乡村方位及存续未进行考证。房山石经题记所见唐代涿州三县乡村共48处,其中13处存续至今。唐以降,中国乡村发展具有较强历史稳定性,存续至今的乡村多位于河流、道路等生产、生活便利之地,人口增长较快。三县所处永定河泛区,也导致了乡村的离析。同时,乡下设“管”的发现展示了宋代乡村置管的唐代源流。利用大数据资源考证石经题记中的乡村,既可补充历史地理研究中存续的古村,又可对地方志中乡村起源的相关记载有补证的作用。

石经题记所见涿州归义县的乡村

石经题记所见唐代涿州归义县(治今雄县)共5乡4村,其中东、西杨村(今为东、西阳村)、卢僧村(今为东、西芦僧村)、白沟乡(今为白沟镇)共1乡3村存續。

1.通莫乡

《房山石经题记汇编》(以下简称《汇编》):“归义县通莫乡,□□□,李氏,朱公佐妻,四县巡检副将,定远将军……”

今通莫乡已无考。

2.千秋乡

《汇编》:“刘士垣、刘晋昌,弟进儒,弟进用,归义县千秋乡刘□……”

今千秋乡已无考。

3.得化乡、西杨村、东杨村

《汇编》:“归义县得化乡西杨村□将杨方谏,母李氏,兄方伦、方绪,东杨村□副李匡实,□匡安,弟匡则(额)李太安,王琮义……”

今得化乡已无考。

民国《雄县新志》:“东、西杨村距县三十里,东至大榭村二里。”又载原东、西杨村今改为东阳村和西阳村,大谢村和小谢村名称未变。

1983年编印的《雄县地名资料汇编》载东阳、西阳、大谢、小谢四村均属东阳人民公社,且东阳、西阳原为东杨、西杨,两村明嘉靖年间已存在,康熙年间改名。

今《河北省志·地名志》载雄县朱各庄乡有东阳、西阳两村。位于雄县西北约12公里处,临近大谢村、小谢村。故今之东、西阳村是在唐朝东、西杨村基础上发展而来。

4.颜先村

《汇编》:“颜先村,赵君亮,李良佑,郭惟信,妻刘氏,男□进,□方,李方直……”

今颜先村已无考。

5.清平乡、白沟乡

《汇编》:“归义县清平、白沟两乡邑人等,邑主僧谈论、僧法成、僧谈寂,沙弥道,童子道威,宪五戒……贞元十三年四月八日上。”

清平乡今已无考。

今《白沟志略》载唐朝时白沟属涿州新昌县。《河北政区沿革志》载后唐天成四年(929年)废新昌县并入新城县。白沟后属于新城县。

另民国《新城县志》:“第五区驻白沟镇,辖二十六村。”可以推断唐代白沟乡于民国时期已为镇。

今《河北省志·地名志》载高碑店市辖白沟、新城、方官、辛立庄、泗庄五个镇。今之白沟镇即是从唐代白沟乡发展而来。

6.卢僧村

《汇编》:“归义县卢僧村邑主僧净超、严庭晖……马大悲智贞元十四年四月八日上经一条。”

道光《新城县志》:“卢僧河自十九垡起过冯家营、力强、来远、泗庄、卢僧入雄县之孙家村嘴。”可知清朝仍存卢僧村。

民国《新城县志》载芦僧村距城三十五里。可知民国时期已改为芦僧村。新城县治所在今高碑店市新城镇。

今《河北省志·地名志》载高碑店市白沟镇有东芦僧村和西芦僧村。距新城镇约16公里,且其北部有十九垡、冯家营、来远等村,与史料记载相符。今之东、西芦僧村是在唐代卢僧村基础上发展而来。

据今《新城县地名资料汇编》,东、西芦僧村建于宋初,应误。

归义县存续三村均大致位于今雄县北偏西处,靠近县道。

石经题记所见涿州范阳县的乡村

石经题记所见唐代范阳县(治今涿州市)共9乡22村1管,存续6村,主要集中于今涿州市西南,靠近拒马河水域。

(一)有明确县属记载的乡村

石经题记所见确为唐代范阳县的共4乡8村,其中上垡村(今尚垡村)、横沟村(今分为南、北横沟村)、团柳村(今大团柳)以及张沉村4村存续。

1.上垡村

《汇编》:“大唐开元十八年,金仙长公主……又奏范阳县东南五十里上垡村赵襄子淀中麦田庄并果园一所及环山林麓。”

今《新城县地名资料汇编》载上垡村建于唐上元年间,由山西移民赵氏所建,后演变为尚垡村,应误。

开元年间,上垡村所属地仍属于范阳县,太和年间才属新城县,故上元年间也属新城县。

民国《新城县志》:“上垡村距城二十里。”新城县治今高碑店市新城镇。

今《河北省志·地名志》载高碑店市肖官营乡有尚垡村,位于涿州市东南约16公里、新城镇东北约10公里处,与石经和县志所载方位距离相符,今尚垡村应是在唐代上垡村基础上发展而来。

2.横沟邑

《汇编》:“范阳郡……横沟邑人阎令澡、梁崇顺、史兰桂……”

民国《新城县志》:“横沟村距城十八里。”

今《新城县地名资料汇编》载横沟村建于唐末,因村内多沟横列故名,道光年间分为南横沟村和北横沟村。

今《河北省志·地名志》载高碑店市方官镇有南、北横沟村位于新城镇北偏西约9公里处。与县志记载距离相符。今南、北横沟村是在唐代横沟村基础上发展而来。

3.仁义乡、西郭村

《汇编》:“涿州范阳县仁义乡西郭村邑主僧道秀、僧凝寂、僧常宽、僧法恒、尼净智。”

仁义乡今已无考。

民国《涿县志》载:“清同治五年,旗人王德清捐地九十六亩七分坐落东乡西郭村。”今《涿州志》亦载清朝涿州城外东乡有西郭村。西郭村在清朝仍存。

今《河北省志·地名志》载今涿州市码头镇有北西郭村和塔西郭村,《涿县地名资料汇编》载两村的命名都与村附近的古城郭有关,唐代西郭村也是因位于古城郭西侧而命名,今西郭村已无考。

4.先贤乡、阳康村

《汇编》:“涿州范阳县先贤乡阳康村邑主尼照、严崇、阳景、张庭晖、刘休。”

先贤乡、阳康村今已无考。

5.礼让乡、张沉村

《汇编》:“涿州范阳县礼让乡张琛村经邑人僧弘披、尼净藏、张南山,大知见,李晏清、尹幽岩、张同飞、胡□□□□□。”

又“范阳县礼让乡张村邑人等僧弘丕、尊师□芬、郭下宝□、清净光□妙行、宝香云□□□□□、张南山、张自远、刘贤……”

又“范阳县礼让乡张沉村邑主僧弘丕、道士紫雰、庞俊、周芝、田江、刘泉、王□、王大娘宝香云妙行……”

又“张沈村邑人邑主僧弘披、韩进海、刘晏、李清、张晖。”

今礼让乡已无考。

据唐耕耦研究,张琛村、张村、张沈村与张沉村为一村,皆系张沉村。

光绪《顺天府志》:“房树村、史各庄、张沈村二十三里。”可知清朝仍有张沈(沉)村,与房树村、史各庄距离较近。

民国《涿县志》载念疃村、张沉村、艾潮村属于第四区第九乡。可知张沉村与念疃村、艾潮村亦相近。

今《河北省志·地名志》载今涿州市松林店镇有张沉村,位于涿州西南方约11公里处,临近房树村、史各庄、念疃村等村,与记载相符。故可确定今之张沉村是从唐代发展而来。

据今《新城县地名资料汇编》,张沉村建于宋初,应误。

6.仁和乡、北采村

《汇编》:“范阳县仁和乡北采村孝子李存志,母孔氏女。”

仁和乡、北采村今已无考。

7.团柳村

《汇编》:“经主团柳村邑平正品子张庭昭、录事甄景七十人等敬造,贞元七年四月八日。”

又“□抱成妻李大娘男皈法合家供养,团柳村阳善心合家供养。”

光绪《顺天府志》:“涿州……(后周)窦禹钧墓在州西南二十里团柳村。”可见后周时团柳村亦存。

民国《涿县志》:“二道河沟,在县城西南十五里,光绪十年经州牧查光泰督决由大团柳村西南东流,沿徐家庄东北又经茂田庄、北贾村南入河。”据方位与距离可断定,光绪年间大团柳村即为后周时期的团柳村。

今《河北省志·地名志》载涿州市东城坊镇有大团柳村,位于涿州西南约8公里处,与记载方位距离相符,可断定今大团柳村是在唐朝团柳村基础上发展而来。

今《涿县地名资料汇编》载大团柳村始建于清朝,应误。

8.鲁泊村

《汇编》:“天宝十一载二月八日,鲁泊村高二娘兄延受嫂杜男敬宗女大娘女花子妹毛娘合家供养。”

《新唐书·地理志》载:“玄州,贞观二十年以纥主曲据部落置。侨治范阳之鲁泊村。”之后几无记载,今亦无考。

(二)无明确县属记载的乡村

按赵其昌先生研究,房山石经所在房山云居寺地址唐时在范阳县,根据石经题记习惯,乡前不记县属者,常为范阳县属。今石经中未标明所属州县的乡村,皆按范阳县属计,共5乡14村1管,其中2村即宁村和藏牛村(今为仓牛屯)存续。

1.宁村

《汇编》:“天宝十一载二月八日,宁村张令祥妻阳息利涉合家大小造经一条。”

民国《涿县志》:“贾村、大团柳、小团柳……宁村十二村位于县城西南。”

今《涿县地名资料汇编》载宁村属于边各庄乡(当时称“公社”),此乡位于涿县城西偏南,所以宁村大致位于涿县西南。

今《河北省志·地名志》载涿州市东城坊镇有宁村,位于涿州市西南且临近贾村、大团柳等村。可以推断今之宁村是在唐代宁村基础上发展而来。

据《涿县地名资料汇编》,宁村始建于明末清初,应误。

2.藏牛村

《汇编》:“藏牛村造石经主李抱忠合家上经二条。”

今《涿县地名资料汇编》载苍牛屯原名藏牛屯,后因书写方便改名,屯即村庄。

今《河北省志·地名志》载涿州市松林店镇有仓牛屯。今涿州市松林店镇有仓牛屯,猜测应是从唐朝藏牛村发展而来。

3.三城村

《汇编》:“李石西、三城村等为坂真和尚造经一条。”

今《涿县地名资料汇编》载三城村始建于宋朝。

今保定涿州市东城坊镇有三城村。因史料记载较少,无法确定今之三城村是否为唐代三城村。

4.住岐沟

《汇编》:“住岐沟僧昙信,王化风,父国宁,母阿李,妻孙氏……”

民国《涿县志》载今涿州松林店镇有岐沟村,其名源自《水经注》的“奇沟”,唐代设岐沟关,宋亦设关于此以备辽金,元至元年间改为岐沟镇,清乾隆年间改为岐沟村。今《河北省志·地名志》载涿州松林店镇有岐沟村。

今住岐沟已无考,但其村名来源猜测也与涿州奇沟有关。

5.南店

《汇编》:“南店王明、李祥上经一条。”今南店已无考。

此处店应为邸店,是在交通要道设置的设施,经过民户聚集不断发展成为村落。

6.先賢店

《新编补正房山石经题记》(以下简称《补正》):“开成三年四月八日,先贤店造石经一条,故记。”

今先贤店已无考。其形成应与南店相似。

7.两岐乡、信义管

《汇编》:“经主两岐乡信义管□□□。” 今两岐乡、信义管已无考。

在《汇编》中,造经人前为造经人乡贯。这一造经人名号无存,但其前的“两岐乡信义管”,应当是此造经人乡贯。据此,唐代范阳县已经出现了乡下设“管”的单位。这是唐后期乡村组织的新变化。

8.弁城村、北张村

《汇编》:“张五娘、石二娘、贾二娘弁城村、北张村王景□、周惠仙、陈朝……”

9.临城村

《汇编》:“临城村王从照金一尊……”

10.尚礼乡、王村

《汇编》:“□□□尚礼乡王村巡礼人庐弟子张思奇……”

11.南除村

《汇编》:“友德女十七娘已上住在南除村。”

12.加禄乡

《汇编》:“□□阳县加禄乡邑主僧会真、僧志坚□□。 ”

13.藏中村

《汇编》:“藏中村□王和尚净超,录事田□园……”

14.俄碾庄

《汇编》:“俄碾庄合邑□四人造经三条。”

15.乐士乡

《汇编》:“□□县乐士乡僧智、僧感集……”

16.城村

《汇编》:“城村张满源行官张叔洋。”

17.前乡

《补正》:“前乡正张宗英妻杨息。”

今弁城村、北张村、临城村、尚礼乡、王村、南除村、加禄乡、藏中村、俄碾庄、乐士乡、城村、前乡皆已无考,是对唐代涿州乡村名称的重要补充。

石经题记所见涿州固安县的乡村

石经题记所见唐代涿州固安县(治今廊坊市固安镇)共3乡4村,其中仅存续3村,即南孟村(今南孟村)、魏村(今东位、西位村)、马村(今东马、南马、北马村)。

1.加和乡

《汇编》:“固安县加和乡,张君慎妻王氏,男行□,刘公建妻边氏……”

今加和乡已无考。

2.南孟村

《汇编》:“固安县……南孟村,孟建安、赵梁凑……卢德全、郭惟清,咸通十四年八月巡禮。”

嘉靖《霸州志》载:永安里有南孟店,永安里位于城西北二十里。可知,明朝仍有南孟村,属霸州。

今《河北政区沿革志》载今霸县县境唐时主要为永清县(还含有文安县地)辖地,属固安县。

今《河北省志·地名志》载霸州市南孟镇有南孟村,位于霸州市西北约6公里处,与史料记载相符。今之南孟村应是在唐代基础上发展而来。

《霸县地名资料汇编》载南孟村始建于宋朝,应误。

3.政和乡、程村

《汇编》:“固安县政和乡程村正摄归顺州参军李□琳,四月八日男文适记(额)□□□□□重遇。”

又:“固安县政和乡张四娘、弟子忧昙两人等愿身平安共同供养男刘得遇、女心奴。”

又:“固安县政和乡戴修真、戴妙德妙端,相求野妻高三娘,韩守忠,成亦□……”

今政和乡已无考。

今程村已无考,但在今廊坊市固安县柳泉镇有北程村。据《固安县地名资料汇编》,北程村是明朝程姓来此定居,得名北程村。史料较少,无法确定两村关系。

4.魏村

《汇编》:“固安县魏村合邑人等史期进、魏抱选、魏望晖、魏望……”

民国《固安县志》:“(金)马永昌先妣墓志……首行金中都涿州固安县魏村居民马永昌先妣墓志十九字,……居固安县城西魏村。”金朝仍称魏村。

又:“(元)法师省可幢塔……幢在东位村弥陀寺前。”

崇祯《固安县志》载固安县内弥陀寺有二,一在魏村五里,一在苏家桥二十里。

又:“弥陀寺在魏村五里……已上俱在县西。”

据此,明朝固安县城西“魏村有弥陀寺”,民国时期东位村有弥陀寺,民国位村即明朝魏村。

此外,崇祯《固安县志》载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在魏村五里建施尼院。赵复兴等人在《固安县志》中记述施尼院在位村。今之位村即金朝魏村。

今《固安县地名资料汇编》应是据此认为,今之位村为古村,金朝时仍称魏村,元朝分为东、西两村,且改“魏”为“位”。事实上,元朝改魏村为位村后,民间或称魏村,或称位村,并非固定的。

今《河北省志·地名志》载固安县固安镇有东位村与西位村,位于固安县西北。今东、西位村应是唐代魏村延续下来。

5.归仁乡、马村

《汇编》:“固安县归仁乡马村经主马家仙妻张威严男良献妻石,司马环、马如封、马凑檀等。”

崇祯《固安县志》载固安县有乡六:万春、归仁、嘉禾、里仁、德义、归化,其中归仁乡下辖6里(公由里、西张里、西辛里、中城里、彭村里、当渠里)1屯(彭村屯)俱在县西、南方向。

民国《固安县志》亦载明清时期归仁乡在县南、西方向。

今人撰《固安县志》载清朝康熙年间仍有归仁乡,清中叶后区划变更,归仁乡取消。明清时期归仁乡大致位于固安县城西、南两个方向,今归仁乡已不存。

今《河北省志·地名志》载固安县宫村镇有东马村、南马村、北马村,约位于固安县西。大致可以推断今东马村、南马村和北马村是在唐代马村基础上发展而来。

结  语

石经所见唐代涿州三县乡村共17乡30村1管,其中1乡12村延续到了现代,约占总数的27%,乡村存续数量相当可观。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唐代以降的中国乡里村落,其发展具有较强的历史稳定性。对这些存续至今的千年古村落的考证,既可纠正地方志中某些村落起源之误,又可佐证地方志中某些村落起源记载的正确性,同时补充了某些存续至今的千年古村。某些乡下设“管”的发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宋代乡村设管的唐代源流。

那些存续至今的古村落,多分布在靠近河流或道路之处,如张沉村位于道路附近,白沟乡则位于白沟河附近,生产、生活环境较为优越,故某些村落人口增长较快。此外,金、元、明、清以来,此三县是永定河的泛区,永定河三五年就改迁、变道,常年泛滥,村庄常被摧毁、离析,只有地势较高的村庄幸存。故多个乡村由唐代的一村分化为多村,如卢僧村、横沟村后皆发展为两个村。这一带的村名又常和宋、辽金对峙的战争有关,如住岐沟;且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村庄与明初移民有关。与江西、湖南相比,唐代以来这里村落变化较大。

此外,乡多由行政当局命名,故乡之名号消失较多,礼让乡、先贤乡等带有中国传统道德寓意的乡名皆已不存。村落之中有12村延续到现代,约占总村数的40%。

[本文系2019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唐代石刻文献所见河北乡里村地理与地名研究”(HB19SL02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猜你喜欢

题记
让题记道出文章的灵魂
画出灵魂凸显神韵
一个高颜值的题记定能让你文采尽显
先声夺人话“题记”
个性题记显匠心
让题记活画出作文之灵魂